“教是为了不教”
——自主探究学习在劳技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7-02-26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吴大银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 吴大银
“教是为了不教”
——自主探究学习在劳技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 吴大银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力等,是当下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所追求的东西,现在也更为教师们所重视。在平时的劳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运用叶圣陶教育思想,力求在教师的帮助指导(“扶”)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放”),最终使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能够形成并不断发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以生为本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自主学习”即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相机诱导,随机点拨”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华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结合多年的劳技教学实践,我认为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应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使他们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还能自主地学习、成长,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
究竟什么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该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劳技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形式多样的探究学习,是十分必要,也是可行的。
一、亲身体验,自我反思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明确指出: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每个学习者都应通过现实的亲自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获得操作体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习。
这与自主学习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木蜻蜓》一课时,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蜓翅的对称打磨,打磨后要厚薄均匀,如何突破难点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我在课前可是下了一番功夫。我充分考虑了在蜓翅的打磨中可能会出现的几个问题:(1)没有按同一方向打磨;(2)蜓翅的中心点没找准,一边长一边短;(3)蜓翅打磨的不对称,一边厚一边薄;(4)蜓翅打磨不到位,还是比较厚的,像个小木块。
结合制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我在课前专门制作了几个有问题的作品和一个成功的作品。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试飞的结果,分析试飞失败的原因,感受作品的问题所在以及成功作品的优势,非常直接地就突破了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有效制作成功的作品。
二、情境提示,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为了让课堂更生动、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创设”这一环节下了很大的功夫,总希望能从课始便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执教《倒“T”型插花》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礼物,这些礼物就在盒子里,打开看看是什么?”(本节课需要用到的花材)
“认识这些花吗?能说说这些花所代表的花语吗?”
学生回答时,展示一下自己所说的花材。每展示一种花材,我便将花材根据倒“T”型插花的样式进行插花。(不必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操作)
当学生汇报完所有的花材后,我再利用满天星等辅材进行装饰,并与学生说明辅材的作用。这样,本节课的倒“T”型插花就示范完成了。
插花艺术往往给人高雅、难学的印象,没想到这样简简单单地插几枝花,就同时解决了我所考虑的两个问题,而且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我记得很清楚,那节课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并在课内制作了创新的作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情境便能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看、去观察,进而进行主动学习,并在学习中探究出其他的实践方式。
三、授之以渔,教给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适当的探究方法进行尝试制作。方法一,学生自学教材、小组合作进行尝试制作;方法二,通过观察和研究制作项目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后进行尝试制作;方法三,教师提供范作,学生通过看、拆、摸等多感官体验后尝试制作。尝试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
提高学生的尝试能力,还要在平时培养学生掌握以下几种能力:(1)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骤,拓展学生思维。(2)收集材料的能力。材料是劳技课制作的基础,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感知作品的特点。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家政—手缝》这一单元时,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各式各样的废旧布料,观察各种不同布料的纹样、触摸各种布料的质感等,既能培养学生搜集制作材料的能力,又能为下一步的实践体验打下基础。
四、“退居二线”,以生为本
在教学《编网袋》时,编网袋难度系数较大,我担心学生编不起来,于是越俎代庖,一步步手把手教,结果还是没几人学会。问题在哪里?反思后发现,我代替了学生学习,操控了学生系统学习的过程,好心办坏事,无形中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忽略了他们学习主体的地位。学习技术的方法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网袋编织“三步曲”因此而设计:
第一步:学生自学图示,了解编织过程。同时出示自学要求。
第二步:师生交流,说出编织步骤及注意点,实物演示并相机板书关键词。
第三步:学生合作,完成作品,同桌两个人为一组进行编织,教师巡视指导。
采用上述方法,学生的能动性被激发了出来,他们不光收获了作品,更锻炼了自学、合作、反思等能力。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纵观这次教学活动,教师“退居二线”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过程。也许第一次编出来的网袋不是很美观,但是只要教师不歧视他们的“不完美”,学生就绝对不会瞧不上自己的“不完美”。我想只要掌握了系统的方法,第二次或者第三次,他们一定能够编织出美观的网袋来。
总之,劳动与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的体验与探究,注重劳动与技术思想方法和文化特性的熏陶与感悟,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能够形成并不断发展。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慧芳.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5).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