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花开尽更无花

2017-02-26晏藜

益寿宝典 2017年7期
关键词:黄英马子姐弟

文/晏藜

此花开尽更无花

文/晏藜

春天来了,万花盛开,但菊花偏偏在此时并不开放,它只会在秋天凌霜傲放。

唐代元稹《菊花》诗里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很多人的心声,最先的和最后的总是特别容易被人记住,报春的梅和尽秋的菊,都是这样的。

谈起菊花,人们常会想起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影子。世人皆知,“晋陶渊明独爱菊”,隐士也总是爱隐逸的花。久而久之,隐士和“隐花”就绑在一起了。“东篱”是隐士的小院中“隐花”盛开的地方,本是不引人注目的角落,可好巧不巧,却偏偏能借着一句诗留下名来,以至于后世许多有名的文人院中都有了这么个东篱:“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这是唐诗僧皎然僧院里的东篱;“偶遇闺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这是白居易家的东篱;“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是李清照家的东篱;“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是林黛玉所住的大观园里的东篱。宋代陆游还专门写有《东篱记》:“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埋五石为瓮,潴泉为池,植千叶白芙蕖,又杂植木之品若干,草之品若干,名之曰‘东篱’。”

菊花是当世名花,除了被附会各种各样的文化信息外,有时甚至还能衍生出灵异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黄英》,讲的是爱菊人马子才和菊花精陶家姐弟的故事。马子才爱菊,爱到什么程度呢?“闻有佳种,必购之,千里不惮”。这在舟车不便的古代,爱得不可谓不诚。于是有奇遇,偶逢菊花精陶家姐弟,可能是被他的诚意打动,对方欣然答应去为他治菊。菊花精亲手种植,马家的菊花当然开得又好又奇,于是陶家姐弟做起了菊花生意。后来姐姐黄英嫁给了马子才为妻,但两人却一直对是否该贩卖菊花有分歧。马生认为把高洁的菊花拿来贩卖是对菊花的侮辱,但陶家姐弟却觉得卖花并非不正当的职业,其间黄英说了一句话:“妾非贪鄙,但不少致丰盈,遂令千载下人,谓渊明贫贱骨,百世不能发迹,故聊为我家彭泽解嘲耳。”黄英觉得,如果爱菊的人一直贫穷下去,会让人们一直觉得陶渊明之流生来贫贱命,难以发迹。人们不该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追求富贵,但也不必因为怕人嘲弄而去追求贫穷。故事里的黄英是高洁的菊花的化身,由她口中说出的这个观点,说不上是不是对那些“刻意”高洁之士的嘲讽,但也传递了蒲松龄超越世俗的考虑。

陶家姐弟种的那种“款朵佳胜”的菊花,历朝历代也不多有人培植出来,于是就有人对菊花的美提出过质疑,此人就是惯爱唱反调的李渔。在李渔心里,“菊花之美,则全仗人力,微假天工”。他觉得即便像牡丹这样的花,也只是冬天施施肥,夏天浇浇水,就自然国色天香。而菊花,栽前有入土、插标、记种等种种事;而种下后,还有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等等繁冗的工作;就算好不容易开花了,也还要考虑防雨避霜,染色变容……致使养菊人一年到头没有片刻闲暇。简单说就是,李渔觉得培植那种“丰丽美观”的菊花性价比太低了,但如果不这么做,种植出来的菊花就会像婆娑野菊,只能用来点缀疏篱,供人们兴起的时候采它东篱下。所以“菊花(这里指特别好看的那种)之美,非天美之,人美之也”。

这一说倒是别致的,值得我们在赏菊之余想一想。尤其是一些爱菊人,爱的究竟是菊花展上国色天香的那些,还是东篱下稀稀疏疏的那些呢?

猜你喜欢

黄英马子姐弟
爬起来就赢了
爬起来就赢了
爬起来就赢了
爸爸大战蚊子
黄英推出倾心之作《奶奶的蒲扇》
姐弟
姐弟之情
谁家的可可
姐弟俩的日常
纪念卡拉斯,是纪念一种精神——听黄英致敬卡拉斯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