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近自然快乐成长—“自然教育”背景下的课题研究

2017-02-26谢金连

好家长 2017年9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课题组课题

文 谢金连

亲近自然快乐成长—“自然教育”背景下的课题研究

文 谢金连

实现“自然教育”背景下的课题研究,教师首先要形成正确的“自然教育”理念,才会在活动中主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然后结合本幼儿园的内外自然环境,选择适合本园幼儿已有经验的自然材料,进行相应的活动、游戏及室内外的环境布置;并努力探索自然化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在“自然教育”的背景下,幼儿和教师共同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自然教育;课题研究;快乐成长

我园地处南京市江心洲岛屿,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我园开展自然教育打下了基础。多年来,我园以“让每个孩子有个性地自然发展、快乐成长”为办园宗旨,以“基于地域性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构建自然教育”为办园特色,以“亲近自然、探究自然、珍爱自然、回归自然”为教育目标。“十一五”承担市规划课题《江心洲地域性教育资源利用与整合的研究》《江岛幼儿园“三趣”特色课程的构建与研究》,“十二五”省重点资助课题《江渚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实践研究》均顺利结题。通过多年的研究,全园教师在课题核心组的带领和指导下,积极参与子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教科研能力,特别是专业素养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教师们对江心洲特有的教育资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优化机制,强化科研意识

(一)人人参与,个个有责

课题立项后,幼儿园把教学与科研整合成一体,纳入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要求人人都参与幼儿园课题研究,强调个个都有责任完成科研任务,每位教师均在课题研究引领下开展“个人课题”的实践研究。

(二)实际出发,因园制宜

我园的基本情况是新教师居多,幼儿园正视现实,从师资队伍实际情况出发,因园制宜,开展科研工作。方法一:对一批骨干教师予以重点扶植,培养“压担子”,以点带面,使其在整个幼儿园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对新教师则予以具体指导帮助,如分批派老师参加“侵入式教研实训营”“专业技能实战训练营”等活动,让他们对班级管理和研训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另外,幼儿园根据教师发展需要,逐步派园中骨干老师到江阴、淮安等地学习,并将培训内容加以整理,对全园教师进行再培训,做到学习与分享并存。方法二:因人制宜,强化特长,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不同的子课题,参与实践研究。方法三:教学科研整合为一体,科研溶解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研促教,帮助教师形成显性的教学特色。

(三)经费保障,条件完备

为了更好地使教育科研服务于教育,逐年提高教科研经费投入,激励教科研工作有效运行。我园狠抓基本建设,即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资料管理。投资近20万元,配备了适应科研信息化需求的先进办公设备,如电脑、电视、打印机、传真机、刻录机、复印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多媒体等,为资料的生成与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大部分实质性资料都已存入计算机,可以随时调用、修改,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管理能力。

资料室购置近2万元教科研书籍,并制定好借阅制度,为教师们自学提高与撰写论文提供方便。在教师培训、指导及奖励上我园也做好预算和积极保障,近三年经费投入约10万元。同时根据幼儿园教科研奖励制度,对课题研究有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二、理清思路,夯实科研基础

(一)组建班子

园内成立了科研小组,各组员明确分工。一是课题领导小组,以园长和业务园长为首的领导班子人员负责科研规划、经费落实、方案制定、教师培训等;二是课题核心小组,由教科研组长、教研组长、子课题组长组成,分别负责各子课题组的定期研究、学习、交流等;三是由全园一线教师组成的大课题组,主要负责主体实施、实践操作、个人专题研究、案例分析、阶段性总结等。

(二)分层学习

1.系统学习

主要学习和课题相关的理论和相关的文章,如:意大利作家蒙德葛察的《自然教育》、美国作家莱斯利的《笔记大自然》和理查德·洛夫的《林间最后的小孩——自然缺失症儿童》《走出教室——探索大自然》,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

2.平时学习

在日常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学习,不断提高对课题的认识。例如,教科室成员注重收集有关课程发展、儿童思维发展、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资料,将信息及时传达给组员;课题组成员也能自觉吸纳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经验,如探究式科学活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通过种植活动让幼儿学习多种形式的记录、学习和做对比性试验等。同时,还注重丰富和了解其他领域相互运用的经验,帮助课题组成员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3.课题目标梳理

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在《指南》引领下,不断审议课题研究的方向性,在研究中期我们对课题目标进行了梳理,课题中心组老师先对参照《指南》儿童发展目标对本课题目标进行了修改,然后带领各子课题组员对园本主题进行梳理,最后进行学期课程目标梳理,做一学期主题活动的目标统计与分析。

三、深入研究,有效落实、稳步开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科研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全园教师在课题中心组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自然教育”全面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在三年的研究中,我们做到了:

(一)“自然教育”文献搜集,理论学习

1.搜集有关“自然教育”文献资源,根据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文献综述,在课程组及全园教师中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在广泛学习和吸收的基础上,分析我园教育现状,课题中心组教师重新建构研究框架,初步形成子课题组,并撰写子课题研究计划。

2.确定研究步骤,制定课程研究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然资源进行再学习后发现新的自然资源的产生可以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二)“自然教育”理念在教师心中根植

1.以自然物为材料,表演时装秀

教师们开动脑筋,运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件件精美而富有创意的蔬果时装,并进行时装秀表演。小朋友们也进行了“蔬果时装大咖秀”表演,此活动还参加了扬子晚报30周年庆典,获得团体金奖。

2.以自然物为材料,教师制作丰富多彩的晨锻器材

我园一直坚持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自制体育器材,开展富有野趣的幼儿游戏活动。如“草之亲”系列,自制玩具有草飞盘、草屯、草狮、草网、草推车、草龙、草球、草马等;“竹之乐”系列,自制玩具有竹扁担、竹水桶、小竹梯等。此外,还自制了有一定难度系数的木梯(1米~1.9米五个不同高度)、木栏(20厘米高,幼儿可以自由垒高)、木高跷(10~18厘米四种不同高度)。在孩子既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了富有挑战性的动作尝试,提高了晨锻价值。

3.以自然物为材料,创设乡土环境

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到处是可操作材料:如芦苇秆、芦苇絮、竹子、玉米棒、玉米皮、葡萄枝、柳条枝、各种瓶盖、花生壳、螺壳、鸡蛋壳等等。所以,我们合理地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构思创设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充分体现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有效利用。

(三)搭建平台,定期开展课题交流活动

1.园内教科研展示

紧紧围绕《江渚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实践研究》计划,课题组每学期都会针对全园教师开展课题展示活动。各年级组通过挖掘江心洲特有的自然资源,以“材”促“玩”,挖掘各种自然材料的独特属性,挖掘玩法,让幼儿在亲近自然中,乐于探索自然,发现自然。让老师在区域活动中,学会观察儿童,解读儿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定期开展课题交流活动为教师参与课题搭建平台,促进我园课题工作的深入开展。

2.园外开放,专家引领,促进教师发展

园内教师们以研促教,园外我们也着力于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对全区进行教科研展示:乡土特色的晨锻器械运用、特色活动“山芋藤项链”的制作,给观摩教师留下深刻印象,运用了“真实、朴实、灵动、开放”八个字进行评价。在市有效课堂展示活动中,老师设计的“芦苇絮笤帚”面向全市开放;在区原创课竞赛中,老师设计的“舞狮”“葫芦娃”均获得一等奖。

(四)形成了“自然教育”的园本特色

1.依托自然资源,开发孩子喜欢的实验田

充分利用江心洲地域资源开展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对自然的喜爱;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种植区域,分班级进行种植活动,在思维不断的碰撞中,我们的班本种植活动开展起来了,幼儿主动参与选择秧苗、松土、播种、栽秧、浇水、观察、除虫、施肥、收获等活动,学习经历了种菜的全过程,学做小农民。孩子们在做中学、学中做,潜移默化地使孩子们获得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纯朴感情,同时获得多种多样的农作物相关知识。

2.依托自然资源,开展特色鲜明的区域活动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物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稻草、竹子、木桩、芦苇花、葡萄枝、泥土……不起眼的材料都成了“宝贝”,我们经过整理、归类、加工,同时也将一些材料合理巧妙地投放到了幼儿园的各个区角活动中,如:角色区内竹子、芦苇秆成了筷子、针筒、鱼竿、笤帚……幼儿以物代物,大胆想象,激发了无限的创意。美工区内幼儿用芦苇制作水枪、编织芦苇帘;小班幼儿尝试在石头上作画,树叶、竹竿、芦花……都派上了用场,幼儿或在树叶、竹竿上作画,或用树叶、芦花制作粘贴画等等,幼儿在此活动中积极投入,结束后都久久不肯离去。

(五)家长资源在“自然教育”研究中的有效利用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调查表、制作环保标志等,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介绍,让家长满怀兴趣地与孩子一起探讨自然界的奥秘。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共同寻找教育资源。例如:在种植活动中,我们邀请了有种植经验的家长来园指导幼儿种植活动;家长、幼儿共同感受活动的过程,体验劳动的快乐,与孩子们共成长。

大自然是万物之源,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游戏、生活,发现大自然的秘密,感知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享受着自然带给他们的财富,促使他们从懵懂无知到博学聪慧,全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孩子们的成长收获也更新着教师的“自然教育”理念,指引着教师们课题研究方向,启发着教师的“自然教育”方法,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自然教育”背景下共同探究生的希望,体验成长的快乐。

(江苏省南京市洲岛家园幼儿园)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课题组课题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Soil课题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