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动力要素与结构性改革路径

2017-02-26秦宗财

江西社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供给文化

■秦宗财 方 影

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动力要素与结构性改革路径

■秦宗财 方 影

文化产业供给侧动力要素包括内生动力要素和外部助力要素两大方面,其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内生动力要素的激活和外部要素的协同优化,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应通过内外兼施,实现两端“共振效应”,创造最优化的供给侧生态结构,从而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动力要素;改革路径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主线”。随着理论界的不断深入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原点与现实逻辑已逐渐明晰,对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一些学者分别从概念和内涵、改革要素与逻辑,供给侧改革与创造力激励、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展、改革目标和任务等加以探讨,但文化产业供给侧动力要素到底是什么?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改什么?诸问题仍需进一步厘清,从而为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及实施路径提供指南。

笔者认为,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内生动力的激活和外部条件的协同优化,通过内外兼施,创造最优化的供给侧生态结构。同时,做好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协同优化,实现两端“共振效应”,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一、文化产业供给侧内生动力要素及其激活

文化产业供给侧的内生动力主要针对文化市场主体即文化企业而言,即促进文化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因素,包括内容创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商业模式、品牌塑造以及产业创新,它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驱力。文化产业供给侧的内部动力激活主要指的是要素创新,这里的要素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更包含知识、技术、人才以及企业的商业模式、品牌、产业创新等要素。

(一)内容创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要结构的适应性。[1]由于文化产业是一种智慧密集型产业,其核心是内容与创意。因此,不断挖掘优质的内容及实现其创造性的现代转化是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文化创新主要指将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满足当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要。进行文化创新是文化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是文化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也发生改变,由过去的中低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基本型文化消费,向注重文化产品质量与价值的发展型消费以及更加注重个性化的享受型消费转变。面对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转变,文化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但文化创新并非凭空产生,一般来源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和文化创意的设计与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主要指对所在城市或者所在区域的文化资源,包括著名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风土民情以及人文景观等,将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寻找特色之处,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并且通过影视作品、创意园区、文化主题公园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即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转化,这是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应用的途径。而文化创意的设计与开发是将文化元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将创作者个人的想象与创造融入其中,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设计理念,吸收各民族的文化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突破。不管是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还是文化创意的设计与开发,都是从供给端入手,提供优质内容,减少低俗供给和低端供给,从而优化文化产业的内容和结构。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实现其现代性转化,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之一。其基本路径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甄选文化内容,破除一些陈旧、落后的思想,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以现代文化理念对传统优秀文化资源进行重新解构与诠释,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二是转换价值观念,挖掘传统文化的特色之处和普世价值,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如传统文化中颂扬的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和为贵的广大胸怀经过现代的诠释,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民主、自由的时代精神,经过创造性转化,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三是创新表现形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现代性转化,通过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和展现方式,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让受众在喜闻乐见的形态中接受传统文化内容。

(二)技术创新

技术进步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主要指的是通过高要素的技术投入,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激发文化产业的潜能和活力,从而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朝着高质量、高科技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不仅会带来文化产品形式的创新,也会使文化产业的经济收益呈倍数的增加。通过技术的升级与创新,提高文化企业的技术效率,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科技进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和创新,增强文化吸引力。文化产品和服务中科技含量的高低影响文化吸引力的强弱,例如3D技术提高了影视作品中的科技含量,增强了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与艺术感染力,相对于2D的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更强。二是催生文化新业态,拓宽文化产业边界。文化科技的每一次突破与创新都会改变传统的文化生产、消费方式,产生新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群体,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业态,如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电影,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产生了新业态,图书馆、博物馆出现了虚拟图书馆和虚拟博物馆,广播和电视出现了互联网直播。三是创造文化传播新渠道,增强文化辐射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手段和方式发生改变,使传播范围更大、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路径更广,大大增强了文化产品的辐射力。

推动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即由政府牵头,组织高校以及科研单位、企业、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各单位共享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挖掘优质文化产业项目,共同攻克能够促进文化企业(或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一方面依赖于企业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联结高校与科研机构,借助他们强大的研发力量,进行技术开发,实现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保障资金充足,技术研发需要资本的支撑。这主要依靠政府、金融机构或基金会的协助,政府资助建设产学研的基础设施,诸如实验室,以及昂贵的科研设备,设立项目资金和奖金,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坚和技术开发。金融机构通过投资、贷款的方式扶持相关项目的发展。除此之外,搭建文化产业技术进步的服务平台对技术的创新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包括技术转化平台以及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研究单位创办科技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信息汇聚在一处,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速度。

(三)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可以看作是人们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有用才能,这种才能不仅可以缩短劳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收入的增加,而且能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人力资本的投入能够跳出边际效益递减的怪圈,是实现文化产业规模报酬递增和内在发展动力的主要因素。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和创意,而内容和创意归根到底是人才。在文化产业内在发展的动力因素中,人才是关键因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文化创意的设计开发、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人才的创意创新。

对文化产业供给侧人才而言,其培养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学校教育是文化人才养成的主体力量,培养文化产业所需的人才,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机制,形成校企联动的教育体系,将学校教育环节与文化企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在职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涵盖的内容和范围更加广泛,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在线教育等方式为文化产业从业者提供专门的学习与培训;可以通过一系列激励手段,鼓励员工提升专业技能或继续进行深造,充分发掘员工的潜力与创造力;文化企业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研究机构,加大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除此之外,完善先进人才的引进机制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缺口的问题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特别是要大力引进那些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创新意识和现代企业思维的高层管理人才,以及留学海外、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这些人才的引进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四)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概念最早是由国外学者Timmers提出,1998年Timmers基于价值链理论,将其定义为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描述所有参与者的角色、潜在利益及收入来源的一个系统流程。[2]国内外对商业模式的研究经过了从单一的经济视角、运营视角、战略视角到整合研究的一系列过程。从经济视角看,商业模式指的是企业的盈利模式;从运营视角看,商业模式指的是企业的运营方式与结构,侧重企业的内部流程和组织管理;从战略视角看,商业模式指的是企业的总体战略,包括企业的组织方式、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等。整合研究则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商业模式,毕竟从单一视角研究商业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过于片面和孤立。本文所指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从整合研究的视角而言。文化企业商业模式一般建立在文化企业价值链的基础上,文化企业通过一系列生产活动,实现价值创造,并形成企业的价值链,在价值链的基础上形成企业的商业模式。文化企业的价值链不仅来自于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还来源于企业外部,即在不同产业之间渗透和交叉,通过企业价值链的延伸,实现文化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在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拥有成熟商业模式的企业不仅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能够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文化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目标以及企业定位,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并不断进行设计与创新,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提升文化企业的整体价值。商业模式创新的前提是企业价值链的延伸,价值链的延伸路径一般有纵向延伸,即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拓展新业务;波及延伸,即以品牌为核心,横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发展;内部延伸,即扩大企业现有业务或者收购、兼并业务相关企业;交叉延伸,即将自己企业的经济活动渗透到其他企业,形成新的价值链。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链延伸路径相对应,即在纵向延伸、波及延伸、内部延伸以及交叉延伸的基础上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文化企业实施纵向延伸型商业模式,关键是要加强融资、传播、销售等渠道通路建设。文化企业实施波及延伸型商业模式,关键在于发挥品牌效应,保持品牌的质量和内容。进行内部延伸型商业模式创新,文化企业应该先将发展的重心集中于自身优势资源,等发展成熟之后,再逐步向其他行业和领域扩展。实施交叉型商业模式,文化企业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享知识,通过合作研发降低成本,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五)品牌塑造

对文化企业的发展而言,除了上述提到的文化创新、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以及商业模式之外,品牌塑造也至关重要。品牌塑造主要指文化企业将企业自身或者企业产品通过营销、宣传等手段,打造出有影响力的、高附加值的文化品牌,并能够不断延续品牌的生命力(市场生命周期)。文化企业的发展一般经历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塑造文化企业的独特品牌或是打造企业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深远。品牌是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最显著的特征,也是获得消费者信赖的保证,品牌的力量不容小觑。文化企业一旦让消费者认可了自己的品牌,就相当于拥有了稳定的用户群体,即在受众层面拥有比较优势。品牌对文化企业发展的有利之处还体现在无形中可提升产品的层次和服务的附加值。文化企业品牌塑造的根源还在于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文化产品还是文化服务,文化企业都需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和技术附加值,并且挖掘产品背后的潜在价值,在此基础上形成品牌效应。

文化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要点在于:第一,文化企业应该增强品牌战略意识,认识到品牌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企业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步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用品牌战略的思维方式指导企业的经营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二,文化企业着力打造优势品牌,一方面,企业应加大对自主品牌研发和创新的力度,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或立足于本土,增强自主研发品牌的能力,打造本土优势品牌,另一方面,打造优势品牌是战略层面,具体实施却是行动层面,实施力度直接关乎战略的成败。文化企业应该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将品牌战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第三,完善文化品牌保护机制,通过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权以及文化企业自主品牌的保护力度,激发企业自主研发品牌的兴趣和动力,增加自主品牌研发的数量。第四,加大对品牌质量的维护和管理,品牌管理对于品牌生命力的延续至关重要,如果不进行品牌质量的有效管理和维护,不仅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而且也会使企业的信誉毁于一旦。

(六)业态创新

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主要包括:一类是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即通过协同实现各要素间的高效流转,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的发展。协同创新主要包括区域间、部门间、行业间以及产业链间的协同等。例如,文化产业园区就是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的表现,它将众多文化企业聚集在一处,缩短空间上的距离,降低交易成本,并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和各要素间的协作,让企业各司其职,发掘自身的最大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延长文化产业链,实现产业的协同创新。另一类是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主要包括: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例如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即技术进步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通过技术的渗透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即通过优化旅游内容和形式,促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挖掘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文化与资本的融合,即将资本引入文化领域,创新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等。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即通过挖掘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将其巧妙融入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例如将创意设计元素巧妙融入传统制造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设计服务领域转型,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促进制造向创造的转变。

构建文化产业供给侧创新机制是指通过协同创新和融合创新,破除原有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的束缚,促进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文化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即通过集聚推动创新,共享资源,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应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文件,鼓励开发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大、水平高的文化产业园以及有明显聚集效应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文化产业融合创新机制即通过“文化+”和“互联网+”,从内容和渠道两方面激发文化产业新的活力,推动文化产业的融合和创新。“文化+”是以文化为引领,联合其他产业,激发新的需求,创造新的供给,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化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而“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与其他任何行业结合,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其本质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借助互联网开放、共享的平台,共享资源和信息,实现资源和信息的互联互通。“互联网+”创造新的渠道供给,改变过去行业封闭、渠道阻塞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在渠道打通的前提之下,“互联网+”的内容依然是关键,只有提供优质的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渠道的功能和作用。

二、文化产业供给侧外部助力要素及其协同优化

文化产业供给侧的外部助力要素主要是影响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优化的外部因素,包括市场网络、金融创新、产业制度、服务平台等。文化产业供给侧外部要素协同优化主要是指从外部发展条件入手,对上述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诸要素进行优化。

(一)市场体系

激发供给侧动力,改善供给的同时要坚持市场化改革,通过建立一套能激励创新和创业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3]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既要发挥政府的辅助性作用,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纵观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领域普遍存在地区封锁、行业壁垒、渠道不通以及政府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市场主体区别对待的现象。因此,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文化产业市场创新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首先,转变政府职能,这是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前提和保障。长期以来,我们多是从需求端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运用政府“有形的手”过分干预文化产业的发展,导致出现政府管理有时“越位”、有时“缺位”的尴尬现象,严重束缚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因此,现今从供给端入手,政府权力下放,不再过多地干预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市场发展动力,营造统一开放、自由平等的氛围,让资源和要素自由流通。其次,改革文化治理方式,即建立大部门、泛行业的综合性的文化治理体系,要密切关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在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协同共生。同时,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引导政府转变文化管理职能,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核心解决条块分割、行政区域分治的问题,着力构建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力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国家应当凭借文化国有资源监督管理委员会、文化及新型产业发展部等机构实施“大文化”管理体制,从宏观层面上管理人员、项目、资产和发展方向,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稳步上升,促进文化资产增值,统筹协调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需要构建畅通的传播渠道,破除相关壁垒。一方面,基于文化产业的特征和属性,文化产业是内容和渠道的统一体,它既包含无形的内容,又包含承载内容的载体,即需要一定的渠道和终端,目前文化内容生产体系已较为完备,但文化传播渠道却不够完整和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互联互通的文化传播渠道。如国家投资建设了光缆干线网,但是分配网(俗称用户网)主要是由地方运营,依然是以省为单位封闭运行,而无法实现互联互通。渠道不通、地区封锁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面对这一问题,需要打破地区封锁,拓宽传播渠道,建成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之间的行业壁垒根深蒂固,文化要素不能有效流动,这需要构建自由公平的市场网络,打破文化产业的行业壁垒,促进文化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鼓励文化企业跨越地区、行业、所有制的限制进行交流与协作。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积极建设国内市场,还要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经验,通过“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加强与世界的联系,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实力和影响力。

(二)金融创新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有效供给,充足的资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文化体制改革后,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但文化产业融资依然面临诸多瓶颈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文化产业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尤其是中小微型文化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题。二是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方式创新不足,评估手段单一,难以解决文化企业的融资问题。三是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对于文化产业的资产评估以及产权交易等,都需要专业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协助完成,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尚待于健全。四是文化企业的自身特点难以与金融资本融合,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联动。[4]

解决文化产业资金不足的难题,必须建立健全文化金融服务体系。首先,要积极推动文化资本市场实现“主体下沉、版权为重”,推动资本主体从政府、金融机构等下沉至民间,积极引导众筹、VC、互联网金融、外资、信贷、担保等资本力量在泛IP产业链中的作用,破解信息不对称困境,完善文化金融生态系统。其次,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与文化产业对接,促进文化与金融的融合。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设计出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建立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完善文化资产产权交易体系。一方面,培育更多的符合要求和具备评估能力的文化资产评估机构,提高评估效率;另一方面,各文化产业交易平台应加强行业自律和相关制度的建设,发挥各专业中介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交易体系建设。

(三)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为优化文化供给保驾护航。制度创新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之一,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提高文化产业经营效率的重要保障,还是文化创意迸发、文化创新涌现的强大诱因。政府要从具体干预企业的现状转向为企业和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制度供给,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进行职能改革,调整管理方式和提高调控能力,要更好而不是更多地发挥政府作用;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放手’不是‘甩手’,具体就是要把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机构、新法规、新政策和新工作载体等,引入政府原有的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实现新的发展组合的能力。[5]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文化治理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优化,既是文化产业供给侧制度变革的核心,也是文化政策创新的重点。

推动文化制度创新,一要坚持简政放权,推动文化行业税费改革,提升文化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与行政效率。二要加强政策引导工作,在把握基本思想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要注意避免由于细则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而导致扶持性政策流于形式,防止不良企业利用政策利好扭曲政府意图,妨害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三是激发文化企业的市场活力,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扶持小微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通过实施和创新清单管理政策,健全文化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把项目入口关,从源头上控制文化供给质量。降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准入门槛,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热情,汇聚更多的力量推动文化供给侧改革。四是创新资产管理和产权交易制度,鼓励文化企业建立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动文化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增强企业文化供给实力。五是创新质量管理政策。健全行业管理标准,为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制定可供参考的尺度,提升文化供给的整体水平。

(四)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文化产业具有支撑作用。一方面,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凸显平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实现服务功能、手段以及资源的共享和创新,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已形成体系,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内容体系一般包括政策服务、组织管理、法律服务、投融资服务、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以及合作交流等。该体系涵盖内容广泛,将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要素包括人、财、物整合于一处,基于共享、优化的特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尽管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但近些年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为代表大力建设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积极创建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园,形成文化产业链,整合资源,形成规模优势,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如2011年成立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覆盖文化产业发展各方面的内容,包括政府政策、产业研究、投融资服务、创业服务以及国际合作等。该平台成立后,加强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成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北京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支撑和辅助的作用。

建设和完善文化产业服务平台,一是政府应大力扶持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成立相关的机构,专门负责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规划,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资金支持,如设立平台建设的专项资金;二是整合现有平台资源,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平台。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大多分散而且规模较小,无法真正发挥服务平台的价值和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整合各平台资源,重点挖掘有潜力的服务平台,打造一批精品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健全平台监督体系,促进平台良性发展。建立监督机制,对平台规划、建设以及运行等各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对那些政府主导或者支持的平台,综合平台主管机构、平台运营机构以及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三方面的意见,进行综合评价,全方位监督平台运营情况,促进平台良性发展。

三、文化产业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协同共振

从经济学角度看,供给侧是从运行源头入手,力图从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等根本的、可持续的动力出发,其更加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而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是从运行结果出发的,便于宏观调控进行短期的逆周期调节,是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需求侧动力,但不是发展的原动力。[6]因此,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还需供给侧与需求侧相辅相成、协同共振。

(一)坚持双效统一

中国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供给侧改革是立足眼下而利在长远,主要是通过挖掘经济长期增长潜力推动经济发展,而其潜在增速主要取决于人口和劳动力、土地以及附着资源、资本、技术和创新、制度本身等五个层面。[7](P12-13)按照这种更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学观点,重新梳理近些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不难发现,文化产业供给侧的改革已经全面开启,各级政府不断深化改革,促进政府由单向管理向综合治理的转型升级,突出表现在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劳动力素质提升、优化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金融扶持、助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以及不断完善产业制度设计等,建设目标由片面追求量的增长转向强化品质的升级(“智造”)。

需要强调的是,加强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着忽视需求侧,恰恰相反,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还必须始终兼顾社会效益,切实满足公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性行业经济,文化产品除了具有商品经济属性外,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公共品属性。因此,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必须坚持文化经济功能和社会价值功能双向并进,坚持文化保护与有序开发并重,实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光大,坚持市场理性与政府理性制度化叠加,实现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坚持文化导向,突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功能,全方位、多举措促进文化精品生产,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

(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在供给侧,要着力解决“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难题,打通过剩产能资源要素向先进产能转移的“中阻梗”,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在需求侧,要着力解决“需求下降与需求外移并存”困境,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拓展中高端需求[8]。扩大总需求、拓展中高端需求,根本在于不断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由此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促进文化产业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优化,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重要路径。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着精准供给不足、供非所需、效能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有效提升国民素质、培育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目标的实现。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强文化传承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展示形式,提高民众的认知度,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同时做好新时期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以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或平台为媒介,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不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协同。推进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根本支撑点是要处理好建设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即构建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协同创新的互动机制;第三,跟踪民众公共文化需求,挖掘和创造公共文化服务亮点,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或产品供给;第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品牌影响力,吸引全民深度参与,形成运营方、企业、民众、政府多赢的社会效应。

[1]洪银兴.准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J].中国工业经济,2016,(6).

[2]Paul Timmers.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 .Journal of Electronic Markets ,1998,(2).

[3]吴敬琏.供给侧改革主要靠市场[N].南方日报,2016-03-07.

[4]徐鹏程.文化产业与金融供给侧改革[J].管理世界,2016,(8).

[5]刘志彪.政府的制度供给和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J].学习与探索,2017,(2).

[6]滕泰.新供给主义宣言[J].中国经济报告,2013,(1).

[7]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选题研究中心.重点领域改革节点研判:供给侧与需求侧[J].改革,2016,(1).

【责任编辑:薛 华】

G2

A

1004-518X(2017)09-0075-09

安徽省委宣传部委托项目“安徽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人才培育团队重点项目

秦宗财,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方 影,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安徽芜湖 241002)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供给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