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狮舞耀星城 传统文化入人心
——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特色办学与内涵发展的实践
2017-02-26陈克勤
◎ 陈克勤
龙腾狮舞耀星城 传统文化入人心
——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特色办学与内涵发展的实践
◎ 陈克勤
教育是一项推动教师和学生生命成长、成就无数美好人生的事业,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中学正是秉持这一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一步步实现办学追求。
学校简称“星中”,始于2010年秋,长沙市望城区区属初级中学,位于长沙市湘江月亮岛西岸,2017年在附近新建两个校区,形成“一体双翼”九年一贯制办学格局,遂更名为“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三湘名校湖南师大附中百年积淀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思想,与望城本地实际结合,在这里形成了“活化教育,适性扬才”的办学思考与目标、理论体系和实践探索,确立了“健全人格,适性扬才,成就师生美好生活”的办学宗旨,以内涵丰富的校训“诚、正、勤、健”作为师生共同价值追求和学校育人目标。
一、“活化教育”的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
审视初中教育特点和学校实际,我们认识到,当前的初中教育的很多问题,源于单一的教育价值取向、专制僵化的教育活动。为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建立起了引领教育教学与管理改革的科研课题《新建城区初中学校实施“活化教育”,建设“生·活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成功立项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形成了“活化教育”体系,包括“四大宗旨、六大改变;四个支柱、一个愿景”的“活化教育”理论架构和实施策略。
1. 四大宗旨
首先是“改变”,这是“活化教育”的灵魂。改变,即面向新时代、新形势,理解国家、社会对公民和人才规格的新要求,不断作出调整。改善单调乏味的课堂呈现方式,改革“一把尺子”的评价方式。其次是“激活”,这是“活化教育”的核心理念。先要激活学生,激活他们的心智和兴趣,激励学生成长,提供适合他们志趣的课程、课堂与发展平台。还要激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知识的授受转变为给学生输入“活化能”,让每一位学生大脑细胞被激发为“活化分子”,从而有足够能量与富含知识与技能的信息发生“有效碰撞”,并“化合”为个体内在的智能和素养。再次是“自主”,这是“活化教育”的实现途径。一是要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己,打好共同基础,形成必备素养,面对三年后的大分流,自主选择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二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智力结构,自主选择课程和课堂学习层次;三是要在课堂上保持求知欲,在教师引领下自主建构知识和技能,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最后是“适性扬才”,这是“活化教育”的目标指向。即教育要适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帮助学生发展与其个性特点和智能水平相适应的才能,探索适合于个体特征的教育。
2. 六大改变
第一,改进我们的学生观。在教与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学生真心实意地学习,没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变化值等于零,本质上学习就没有发生。我们要认识到,其一,学生还是孩子。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好动、好玩。好奇使得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也会让某些孩子做出令成年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来。其二,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在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其生命历程的一部分,他们是有思想且有一定认知能力的独立个体,是有人格尊严的完整的人。其三,学生是成长发展中的人。学生还不成熟,但每个人都有潜能,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其四,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各具特色,要建设适合不同个体的个性化教育。其五,面对“学困生”或“问题学生”,要把他作为教育教研对象,探索转化的途径和方法,做他们生命中的“贵人”,而不是将他拒之门外。
第二,改良我们的德育。结合学校“诚、正、勤、健”校训,建立起以践行校训为指向的、体现年龄差异的分层次的学校德育体系,即“星中以校训为核心的分级德育体系”。成立“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和心理健康辅导室,配备了中心主任、专职干事和兼职专家。
第三,改革我们的课程。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支持学生个性形成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以及相应的课程管理机制。一是根据学生需求,丰富学校的课程门类和课程模块,开发出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并根据各门课程的功能,划分为四大类型。二是根据学生基础,将英语、数学等难度较大的学科课程,在内容重构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三是将体育、艺术和劳动技术课程分专业选修,设立模块组合的公民基本素养课程。目前,已形成“星中”“四三二一课程体系”。
第四,改造我们的课堂。学校研究和建设了“生·活课堂”,成为“活化教育”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所谓“生·活课堂”是指老师以知识为载体,把学生的生活经历作为他们获取知识和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引擎,将生活中的问题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探究、讨论、互动等过程去认识、理解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灵活多样,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
第五,改革教师培养机制。教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核心力量,教师的水平制约着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反思”的基础上,学校采取“教学观察与回馈”的岗位提升方式,构建起教师专业成长梯级发展模式。
第六,改善学校管理机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精致化管理,实施“均衡编班、分层教学、分类培养、整体推进”的教育管理制度,建立起教科室负责课程研发和改造、教务处负责课程实施和调节、督导室负责课程监管和评价的“三驱课程拉动模式”。
3. 四个支柱
学校着重建设四个支柱,其内涵是:以学校校训为内核、附中教育文化与望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星中”特色文化;基于学生“均衡编班、分类发展、分层教学、整体推进”的四大类型、三驱拉动、专业选修与分层选课、模块组合的“星中”课程体系及其管理制度;以“诚、正、勤、健”校训为核心的分级德育体系;旨在“输入活化能,焕发生命力”的“生·活课堂”建设。
4. 一个愿景
构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实现校园生态、学习状态、教育形态的根本转变,实现“输入活化能,焕发生命力”的目标。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健全人格、适性扬才”的课程园地里自主规划生涯发展、自主选择课程与学习层级,自主成长,幸福生活;老师们乐享教育生涯与专业成长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校园里活力四射与生机勃勃,课堂里春意盎然,校园里处处可闻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
二、“星中”的办学特色与主要成就
1. 办学特色
经过七年的大胆实践,“星中”的办学特色日益明显,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独特的学校文化。这是由湖南师大附中百年积淀的教育文化与人文望城悠久的地域文化融合、以“诚、正、勤、健”校训为核心的“星中”特色文化,以及《星网》《星报》《星路》等一系列星媒体文化载体的特色文化。二是支撑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四类课程、“生·活课堂”、分层教学、模块选修等课程设置、研发、实施与评价体系。三是发展学生特质的德育机制,包括以校训为核心的分级德育体系、实践类德育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德育价值实现。四是学校特色管理机制,如学校督导室建设、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以及三环相扣、三驱推动课程管理制度等。五是“星中”学子特质,包括行为文明、处事理性、阳光上进、素质全面、个性彰显。六是形成了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校特色项目,如国家级舞龙舞狮运动与龙文化教育特色学校;作文教学法和“NLP”英语口语教学法等。
2. 办学成效
七年的办学实践中,“星中”为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和带动区域初中学校的整体发展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探索,做出了“七个一”的贡献:一是全区对外的一个窗口,树立了初中教育的良好形象;二是一块初中教育的实验基地,创建“活化教育”办学思想,引领全区同行探索办学之路,成为湖南省教育厅授牌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基地;三是培育了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全区唯一的“初中校长工作室”以及初中语文、英语、物理名师工作室落户我校;四是形成了一套办学特色,引导区域特色办学,获得同行认可,培养了一批人格健全、个性彰显的学生;五是优质的教育教学,整体改善全区高中生源质量,连续五年绩效考核名列第一;六是作为第一个望城区与名校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引来合作举办的新学校遍地开花,全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的愿望即将实现。七是“一体两翼”九年一贯制办学新格局的探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三、以龙文化为载体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舞龙舞狮运动
舞龙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在开展龙文化教育中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是开展中华传统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健康体质与艺术素养。湖南望城是龙狮表演的故乡,每到大型庆典活动或农历春节,必有舞龙舞狮表演,且形成了正月十五举行全区舞龙大赛的传统。“星中”也自发地形成了一支“少年舞龙队”,学生举着用拖把扎成的“龙”开展训练。我们认识到,舞龙是集体育、武术、舞蹈、音乐于一体的体育运动。这项运动还有几个特点:运动量大,能强健体魄磨练意志;集体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孩子们有表现机会,经常参加展演和比赛,队员有成就感。因此,学校决定开展舞龙运动。
二是组织学生社团,大力开展舞龙运动。从最初组建的那支小小的“少年舞龙队”开始,全校已经涌现了以舞龙为内容的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那支用“拖把龙”进行训练的“少年舞龙队”,如今已成长为以“龙魂”命名、蝉联三届以成年人为主的望城区舞龙大奖赛冠军;参加了五届全国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在男子组和女子组分别四夺冠军;参加了湖南省首届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等省市区大型庆典活动,并享誉三湘。与此同时,全校学生也全面参与舞龙舞狮活动,已形成学校的特色运动项目。当前,“星中”以男、女两支舞龙舞狮代表队为示范引领,以学生舞龙社团为平台开展三个年级的兴趣小组活动;设计制作融入舞龙舞狮运动元素的广播体操,开展大课间活动;以“龙魂”为校本课程的体育课选修模块,在体育锻炼与体育课程中普及舞龙舞狮运动基本动作要领;参加、承办、欣赏舞龙舞狮竞赛、展演和研讨活动。基于学校在舞龙舞狮运动的特殊贡献,教育部中学学生体协批准,全国舞龙舞狮分会组织,由“星中”承办了 2015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暨 2015 年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研讨会。2015年 11 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梦想花开》专题节目摄制组来校进行了为期 20 天的拍摄,制作了 30 分钟的专题故事片,以舞龙队队长何迪珊同学为主角,讲述了“少年舞龙队”的五年发展史以及孩子们的梦想。此片于 2016 年元旦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
三是以舞龙舞狮运动为抓手,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当前我国文化多元化发展势头比较强劲,随着国门的打开,大量外来文化侵入,青年一代在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自信方面有明显的弱化趋势。舞龙舞狮运动是一种鲜活的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的各种仪式与程序,庄重的点睛仪式,龙头与龙身的造型、色彩与花纹,表演中的一招一式,都是独特的文化符号。同时,舞龙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而千年龙文化的内涵更是博大精深。基于这些认识,“星中”在开展学生舞龙舞狮运动的同时,多途径开展龙文化教育。第一是组织学生观赏舞龙舞狮表演,并进行鉴赏指导、动作讲解和知识问答,以此培养学生对龙文化的亲近感,提升龙狮表演艺术的欣赏水平;第二是开设龙文化选修课程,用课堂形式讲述“龙的起源”、“龙的形成”、“龙与华夏文明”、“龙的发展”和“走向世界的龙狮文化与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等,通过系列知识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和文化自信;第三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画龙、写龙和说龙等活动,指导、评选和展示学生绘画、书法与文学作品;第四是以学校舞龙队的训练成果以及他们在训练与比赛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为基础,提炼形成“星中龙魂”精神,请队员为其他同学巡回演讲,激励全体学生敢于担责、善于合作、勇于拼搏和勤于学习的精神;第五是将龙文化与学校文化融合,在环境文化中加入龙文化元素,如校园中昂首向上的龙造型的植物、体艺馆中九根气势恢宏的龙图腾立柱、文化墙上学生绘就的百米龙画,以及学校刊物中发表的学生说龙、写龙的文章等等。在国家大力倡导中学开展国学教育的今天,很多学校不知从何做起,甚至不知国学学什么,为什么学,什么样的国学素材适合于中学生。如果只是教育行政部门和老师们的一厢情愿,孩子们可能并不买账,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实效。
四是以舞龙舞狮运动为先导,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丰富学校内涵,形成办学特色。当下,均衡发展与质量提升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两大主题,“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走特色办学之路,应该是中学办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如何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成了许多中学管理者面临的难题。与此同时,学校的“三课”建设(课程改革、课堂改造、课题研究)朝何处去,也是许多学校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然而,这些实践很多是在模仿和复制,缺少自己的主张。我们认为,有怎样的课程体系,就会培养出怎样的学生。而特色学校的基本指向就是要培养出有这所学校特质的学生。所以,要建设特色学校,就要从具体项目做起,其关键是要构建和实施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输入活化能,焕发生命力”就是“星中”的特色发展之路。可以说,“星中”的特色办学之路始于学生舞龙舞狮运动的开展,但不止步于这项活动,而是以舞龙舞狮活动为先导,将活动课程化,建立舞龙舞狮实践型课程,由此带动学校其他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星中”先是建设了龙文化特色课程,又开展进一步探索,建立起以龙文化为载体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并积极探索其内容架构和实现途径,形成了“星中”办学的鲜明特色。没有思想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教育思考是空洞的。“活化教育”、分级德育、“生·活课堂”、舞龙舞狮运动与龙文化教育等,既是学校多年来对教育的理解和领悟,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输入活化能,让他们焕发出勃勃生机与强劲动力,永远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经过七年多的艰苦创业和快速发展的历程,如今“适性扬才,生机勃勃,规范示范、优质优美、精致精彩的“星中”令人向往;分级德育与“生·活课堂”建设结出硕果,学生的学习状态显著改善;初步形成了六个方面的办学特色,为当地初中教育的发展做出有益尝试。学校荣获全国舞龙舞狮教育示范校、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长沙市文明单位等 130 多项荣誉称号,迎接了五个批次的“影子实践”或跟岗实习的省内外中学校长,以及一大批全国各地参观交流的同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学校生涯发展指导中心的实践成果在湖南省首届教育科研成果推介会上进行展示,但这些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
G40.012.9
C
1673-9949(2017)09-0064-04
(作者: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