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语境下的城市空间的公平正义
2017-02-26贺慧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中国环境行为学会委员
□贺慧,华中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中国环境行为学会委员
城乡规划语境下的城市空间的公平正义
□贺慧,华中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中国环境行为学会委员
笔者的研究方向是城市设计和城市环境行为,今天我们就“空间、城市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学术探讨,对笔者而言,这是一个跨学科交流和思维碰撞的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城市设计学中的正义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
城市环境其实是一个广义的环境,包括社会、文化,还有我们城乡规划专业最关注的物质空间环境,人和环境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尤为重要[1]。城市哲学领域中许多学者都在研究空间正义,从城乡规划的角度来讲,城乡规划的本质就是对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再分配,如何做到合理再分配呢?这就会涉及空间正义方面的内容。虽然任何物质空间正义的背后有许多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作用与推导,但在我们规划师的眼中,空间正义最终会落实到三维的物质空间环境中。首先,我们可以聚焦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为什么聚焦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呢?凯文·林奇在他的《城市意象》这本书中,打破了传统的“规划决定论”[2],他请来几个城市的普通居民,从普通市民的角度谈谈什么样的城市空间是印象深刻的,是迷人的,继而从城市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形成了他著名的城市认知地图五要素。居民们提到的那些印象深刻的空间多半都是城市的公共空间以及其组成部分,同时,我们也有着这样的生活经验,当我们作为一个旅游者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行程匆匆,或许只能通过这座城市中的重要的景观节点、地标等公共空间粗略地形成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如果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做到公平、正义、健康,那么大家的交往特别是和陌生人的交往都是平静而有效的。于城市人而言,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两个方面都能得到一个良性的释放,那么这座城市就应该是一个有内涵的城市。
相对于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而言,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呈现出很多新的特征,这就引发了城乡规划专业学者新的思考。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由过去传统的“无顶户外”“全公共”走向了“无顶”与“有顶”,以及“全公共”和“半公共”的兼容;另外,私有公共空间的出现是非常敏感的,也是备受争议的关乎空间的公平正义的物质空间载体。这是一个研究的重难点。从城市环境行为的角度,公平正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应该秉承green原则:g代表go for walk,即倡导人们以慢行交通、低碳交通为主的公共空间氛围;r代表running,即公平正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是连续的,比如现在许多城市的绿道已经在建成使用中了,那么什么是公平的绿道呢?从每个社区出门都能衔接到绿道,在低碳步行的出行中,尽可能联系城市的重要景观节点,每个社区从家门口出行都是一个合理而相对公平的服务半径,在一定的疲惫程度上可以接受;e代表education,即正义的物质空间需要有一定的免费开放的教育意义和人文科普意义, e还可以是equality,要平等。笔者所在的城市——武汉,自古以来就有“千湖之城”的美誉,可是现在除了东湖、严西湖和沙湖这种占地面积较大的湖泊之外,普通老百姓走在街道上大多数是看不到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发商忽视“湖泊权”的行为,如果拿地的范围内有自然的小湖泊,他们通常的做法就是填湖后平整土地进行建设,或者将这些小湖泊圈起来成为他们建设小区的私有水景,成为周边售价最贵的地段,本来应是公共资源的湖泊成了部分富人的独享区。当然随着城市公众利益认知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现在武汉市规划管理的“蓝线”规定:开发商拿地范围内若涉及自然湖泊,一定要修环湖步道,这个环河步道衔接在城市的支路上,是应该对市民开放的,买不起所谓豪华小区的市民可通过衔接的环湖道接口,进入这些自然湖泊的周边亲水游憩和休闲,这是城市公共空间公平正义的践行;n代表nature,即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个文化空间、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都是和空气、阳光、水域等自然环境产生良性互动的。
另外,实现公平正义的城市也应该是一个健康的城市、智慧的城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健康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最近和城市与规划学院试图建立科研合作,合作的切入点就是如何营造一个健康、智慧城市。通过几次交流,我们了解到什么叫基础医学,什么叫临床医学,什么叫预防医学,也了解到他们做了许多基于居民身体健康的数字平台工作,他们将湖北省内的所有个人的健康信息形成一个大的数据网络平台,从私人建档开始,病史、基本特征、基本信息全部放在网络平台上,而我们规划专业的介入能起到的作用则是在预防医学层面上进行突破。预防医学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如何通过规划手段改善物质环境,预防一些灾害,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疾病。我们也做了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初步的探索,比如回到我们前面说的城市公共空间,我们能够在城市空间的微更新方面尽自己学科的力量,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是由过去传统的增量规划转型到以提升城市品质的存量规划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不可能有许多大拆大建的CBD、大学城、大的开发区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已有的城市公共空间及老旧社区进行微更新及提升城市品质的改造。有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既是公平的,也是正义的,更应该是健康的。老百姓在这里见面或偶遇,心情愉悦,人们的社会交往是健康的。互联网时代,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病,人们由户外购物休闲转为宅在家里等快递,由面对面说话转为隔着屏幕语音码字,缺乏阳光、空气和户外运动导致的慢性病人群越来越多,有活力、有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能吸引人们走出来,面对面地进行交往,包括上、下午固定时段晒太阳就是治疗抑郁症的一个最佳途径。另外,针对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比如交通枢纽的合理化布点,人性化步行尺度的景观节点布局应重点考虑,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刷步数,每天1万步到1万5好像是特别容易记住的物化的目标,其实是有着科学根据的,通过同济大学专家的研究,脚底是人体(除了心脏)第二个泵房,特别是前脚掌落地的话,分担心脏的工作来供血,40岁以上人群可精确到每日6000步以上才能够达到辅助健康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每天快步走25分钟到40分钟可以有效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3]。以上实践也给予我们有关社区公园的启示,社区公园的意义远远大于城市中心区的超大型的公园,我们宁愿把这些超大型的公园切成“小蛋糕”分散到各个社区周边,让老人和小孩等弱势群体随时都能步行进入到社区公园这种疗愈景观里去。健康比对数据显示,社区公园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不只是口号而是事实,如何应对老龄化?我们城乡规划专业还要落实到我们的具体的工作上去。据统计,中国人有预期的进养老院的只有8%~10%,社区互助养老的达到40%~50% ,还有40%更倾向于在家养老,因为中国养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直追求的是几代同堂的天伦之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考虑预防疾病和增进老年人健康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城市公平的角度,以三种方式介入:人的帮助、植物的帮助及动物的帮助。这三种方式产生的效果通过医学院的比对数据进行了证实,比如说人的帮助,国外数据表明许多去大都市创业的年轻人最初的经济很拮据,他们只能租住在公寓里,而有些老年人年老体弱、孤独却有房产,从社区管理的角度上可以集中管理和有选择性地租赁相结合的方式,年轻人可以定期免费住老年人的房子,但需要接受社区管理和筛选,每周定期自愿免费为老年人进行服务,如每天教他上网2个小时,或者陪他读书,或者户外散步陪伴等,这是很好的用人来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方式。另外是宠物的帮助,老年人痴呆或自闭症频发,年龄渐长而工作责任全无是比较重要的诱因,如果定期给他领养一些小动物,他的病症会缓解。实验表明,自闭的老年人为了给宠物打各种预防针就不得不出门,出了门除了和护士交流还会不知不觉和其他人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他们的痴呆患病风险、自闭、手抖等症状都会大大改善;有了照顾小宠物的责任感,他必须作息相对规律且争取健康地活下去。最后就是植物的帮助,这是我们现在研究得较有兴趣的领域,如疗愈景观,或者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即可食地景,现在的老年住宅并不是传统的老年住宅,而是适老性住宅。人总是会老的,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会越来越长。何谓老百姓口中“一步到位”的房子呢,笔者想其设计标准就是适应“你”老了以后仍能很方便使用的房子,在这个过程中,社区景观一定需要有疗愈的作用,以前我们的思维有限,总觉得只有医院和疗养院才需要设计疗愈景观,其实,按照适老性设计的要求,疗愈景观应该是无处不在,工作很紧张的时候需要疗愈景观帮助放松一下,血压、血糖和心率健康稳定更利于工作,甚至只需更换下周边物品的色彩也能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可视地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人们审视周围的环境,有两个层面的目的,一个是审美方面的目的,另一个则是功利性的目的,事实证明功利性的目的占比更高,如果同样是景观,一种仅仅是用来欣赏的,另一种不仅可欣赏还可以食用,那么当然是后者选择的人会更多。我们城乡规划专业做了许多实际项目,包括现在开展得较多的美丽乡村建设,许多年前称为新农村建设,记得8年前我们在东西湖区做迁村并点的新农村规划,农场领导很重视村民参与,为规划组织了许多次村民沟通协调会,笔者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当时有村民反映:你们不要种花里胡哨的树木,尤其是路两边和路中间,我们建议种棉花,好看还有收成……的确,棉花丰收的季节是洁白的、好看的。虽然村民不懂规划,更不懂什么专业术语,但这就是村民对可食地景的偏好。从适老化设计的角度来讲,播种者在种菜和收割过程中有体力锻炼,有期待,更有成就感,有利于他们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尤其是老年抑郁症患者,当他关注的方向转移到自然接触,播种收获,那他或许没空去和家里晚辈们纠结、生闷气了,如果每个家庭心情愉快了,那么每个社区就和谐了,如果每个社区都和谐了,这座城市也一定会是健康的、智慧的。
总而言之,我们城乡规划专业的工作者,对公平正义的健康城市应该始终抱有重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吴志强院长在第一时间志愿带领专家团队在地震灾区勘察,指导现场,不盲目重建,尤其是避免在地震带纵向上建造新住宅。我们要可持续地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规划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对减少雾霾、内涝等人为灾害进行预防和疏导,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平性进行重点关注,对以老年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进行空间关爱,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平、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杰弗瑞·费希尔、安德鲁·鲍姆:《环境心理学》,朱建军、吴建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石原结石:《体温决定生老病死》,李巧丽译,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8年版。
“空间、城市与马克思主义”笔谈
主持人语: 随着空间转向与城市发展的深入,马克思主义如何面对当代新变革,保持理论话语和实践力度,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本期笔谈旨在以跨学科视角,从建筑规划学、都市社会学、政治学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空间、城市与马克思主义”议题展开实质性谈论。贺慧从建筑规划出发,提出空间正义的健康城市规划问题;吕德文阐述了乡村的都市化与都市的田园化两者的内涵与关系;闫帅认为,基于空间正义的城市治理需要把政府的权力角色带回研究的中心;陈忠从城市文明出发,阐述了城市空间文化特征;董慧则讨论了公共空间之于空间正义的重要意义;刘怀玉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阐述了列斐伏尔以“三元空间辩证法”为基础的核心思想,并对当代城市规划的资本逻辑进行了剖析。
栏目主持人:董慧,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