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7-02-26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刘荷静
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刘荷静
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
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刘荷静
初中学生的年龄大致在12-16岁左右,正处于身心发育期,思想不成熟、办事情绪化,在数学学习上的认识方面也不稳定,大多凭兴趣、看心情去学数学。本人从事初中数学教育有二十多年,在实践中,我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以及解决的对策有一些有效的做法。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动力和广泛的数学学习力的调动上以及在培养学生全面的数学文化素养上,进行过较为认真的探究,并取得一定效果,希望与同行共勉。
学习状况;学习力;学习单;小组合作
从小学进入初中,往往听到家长有点不可思议地说:“孩子在小学数学能考九十几分,怎么现在居然考不及格了?”弦外之音是家长在埋怨初中老师教法有问题。有时真的可能是教法有问题,但学生的学法存在更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将影响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我们初中老师要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法,更要引导学生尽快投入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中。
一、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状况分析
1.懵懂无知的初一
教七年级新生会发现教起来很吃力,学生们不懂学法,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思维能力稍强点的学生也暴露出思维的单一,作题的不规范,还有一些孩子的基础薄弱到老师很无奈。课堂小测更让老师觉得自己的课白上了,学生也是垂头丧气,认为自己这是怎么了?明明小学也是这样学可以考高分,进入中学怎么就考不及格了呢?
2.贫富不均的初二
教初二的学生会发现,初一时已养成的数学思维使一些优秀生脱颖而出,数学素养日渐丰富,而另一些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却被无情地拍在了沙滩上,数学学习的内动力趋于贫乏。
3.两极分化的初三
到了初三毕业班,优秀生对触手可及的目标充满信心,更加努力拼搏,数学思维能力更强,很多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老师也自叹弗如。而逊色一些的学生眼看离目标越来越远,想到了放弃,两极分化严重。
二、解决对策
1.巧用“学习单”指点迷津,引领学生“芝麻开门”
“学习单”是根据新课标理念,每节课将“旧知回顾”、 “新知导学”、“能力提升”、“拓展提高”、 “思维导图”五个板块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设计成的一张学生的“工作单”。
(1)旧知回顾: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每节课都对“旧知”进行“回顾”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体系。旧知回顾对新知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新知导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为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将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分解为层层递进的导向性问题,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好路标,使学生以很高的兴趣进入主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思考,主动为新知的构建提供心理与物质的准备,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这样做对于培养不盲从、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很有益处。
(3)“能力提升”:精选一些激励性的题目,鼓励学生用所学新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积极营造探究问题的气氛,这时的学生会有很多新发现、新方法,当他们的想法得到老师的赏识,学生体验到了自身价值被认可的成功的喜悦,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
(4)“拓展提高”:使学生利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稍复杂的问题。拓展练习的“新、活、精、巧”,使一些优秀生的思维时常处于亢奋状态,在优秀生之间的“巅峰对决”中,令人振奋的“惊人之语”,“神来之笔”时常会出现。拓展题一般不在课堂上解决,是数学中的“留白”,是优秀生的“自助餐”。
(5)“思维导图”及“反思”:“善读可医愚”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读一本书要越读越薄。”思维导图就是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把课本的精髓浓缩、提炼出来,使学生学会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教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与会学。通过多年的尝试,在“学习单”的引领下,学生能很快入门初中数学的学习,实现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顺利过渡。
2.妙借“小组合作”取长补短,推进“数学扶贫”
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说,数学并不枯燥,而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事实证明,在课堂上老师教得越多,学生的收获反而越少。所以,老师要尽量少讲、精讲,把时间还给学生。但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的客观存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收获上的“贫富不均”的出现是必然的,这时候就必须实行“数学扶贫”,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说明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将班里的学生按他们认知水平的差异科学进行分组,让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让小组内各成员实行“人盯人”的策略,改变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的课堂。让小组长这个数学知识的富有者去扶持那些数学知识贫困的学生。“人才是表扬出来的”,老师要对小组长的付出给予肯定,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也得到提升,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真谛:让差的变好,让好的更好,让学生真正享受课堂带来的快乐与充实。
精彩的课堂不是靠“小组合作”这个“道具”取胜,而是靠科学的思想和有效的行为取胜。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先指导并确保小组长已经可以胜任“扶贫”的任务后,再采取“走动式教学”,深入到各个小组旁边当好“督学”。“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巡察各小组活动情况时,要把握火候,一般是作壁上观,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表达,该出手时才出手,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观: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为了加分,也不是为了表扬,而是为了不辜负时间,为了自身的发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3.精选“当堂检测”把脉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溢彩流光
衡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不是教给了学生多少,而是教会了学生多少。通过当堂小测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一目了然,当堂检测也是了解学情,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哈尔莫斯说:“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当堂检测”的选题不能是随意的,它既要考虑到给成绩差的学生一个体面的出路——基础题;又要让优秀生能两眼放光——提升题。通过这些题目可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精准把脉。当堂检测,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方向感和责任感,为了能在老师的及时反馈批阅中得到赏识,学生们尽可能做到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当堂检测必须让学生当天了解测试结果,让学生体验“平时如战时,战时才如平时”,自如应对期末考和中考。
通过“当堂检测”这个实在而有效的手段,可以暴露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抓手。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学生的优秀率和及格率逐年递增,特别是2016年中考,所教的两个班数学成绩优良率和及格率均名列年级第一。
柏拉图说:“数学学习能够激励那些沉睡和不求上进的年轻人,促使他们发展智慧和增强记忆力,甚至取得超越自己天赋的进步。”可见数学的魅力是何等巨大!因此,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更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用高效的课堂来帮助和成就学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提升和发展,积极成为学生生命发展中的“贵人”,使学生更健康、更聪明、更快乐,让老师自己也更具有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
[1][苏]斯涅普坎.数学教学心理学[J].时勘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2]丁尔升.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韩高焰主编.新课程课堂教学“九个关注点”研究与实践[J].新华出版社,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