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渊汤随证加减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7-02-26唐爱华

关键词:罗红霉素鼻塞鼻窦炎

唐爱华

急性鼻窦炎(acute rhinosinusitis,ARS)是鼻窦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由急性鼻炎导致,常在感冒后发生,临床症状以鼻塞、流脓涕、头痛为主,严重者可出现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1]。对急性鼻窦炎的治疗临床多以抗感染和对症处理为主,但效果不确定。传统医学认为急性鼻窦炎属于“鼻渊”范畴[2]。因此理论上具有补肺健脾、清热祛湿、通窍排脓的药物都可缓解急性鼻窦炎的临床症状。因此,本研究在常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鼻渊汤治疗急性鼻窦炎患者,旨在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耳鼻咽喉科2013年3月~2016年1月就诊的120例急性鼻窦炎患者,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6~58岁,平均(38.4±2.5)岁。诊断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3];并且符合以下影像学诊断标准:X线摄片:经X线片确诊为鼻窦炎,显示鼻窦黏膜肿胀、窦腔混浊、透光度减弱,有时可见液平面。纳入标准:①首次急性鼻窦炎者;②无明显用药禁忌症;③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鼻息肉、鼻系统其它疾病者或慢性鼻窦炎者;②有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史;③近期采取相关药物治疗者。临床症状:鼻塞、鼻涕、喷嚏等症状,鼻腔脓性分泌物,并头胀头痛。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治疗,罗红霉素缓释片(规格:0.3g/片,国药准字H20041710,产品编号:14202323974,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3g,qd,疗程1周。

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鼻渊汤随证加减联合罗红霉素治疗,鼻渊汤包含以下成分:黄芪30g,苍耳子10g、白术12g、鱼腥草12g、石菖蒲10g、黄芩、党参各10g、当归12g、木通8g,甘草6g。随症加减:流涕多者加败酱草12g;鼻塞严重者加薄荷9g;颞部疼痛者加白芷12g,川芎9g。每天1剂,分2次口服,疗程1周。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症状总分(TSS);治疗后随访半年,观察并统计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

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制定的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4]。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鼻窦无明显压痛,鼻腔内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有效:临床症状缓解,鼻窦压痛减轻,鼻腔内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仍存在,鼻窦压痛无减轻,鼻腔内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采用症状总分量表TSS对各项症状进行评价。TSS量分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鼻痒等4症状,无症状为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各分相加为总症状得分[5]。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TSS量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T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S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SS评分比较(±s)

注:t1和t2分别表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组内差异;t3表示治疗后组间比较;t4表示组间比较。

组别(n)时间鼻塞鼻涕头晕头痛鼻腔分泌物对照组(60)治疗前2.36±0.332.82±0.362.79±0.342.85±0.26治疗后1.75±0.171.71±0.181.73±0.191.94±0.35观察组(60)治疗前2.34±0.292.80±0.352.75±0.362.89±0.24治疗后1.30±0.121.35±0.111.22±0.161.40±0.18 t118.01,<0.0528.92,<0.0523.05,<0.05 t29.02,<0.0518.71,<0.0510.51,<0.05 t30.67,>0.050.37,>0.050.49,>0.05 t49.25<0.0517.70,<0.0512.60,<0.05

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半年内复发率均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比较(n,%)

讨论

急性鼻窦炎临床症状以鼻塞、鼻涕、头晕头痛、鼻腔脓性分泌物为主,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如不及时治疗,将迁延为慢性鼻窦炎,给患者预后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治疗急性鼻窦炎,但单用抗生素疗效往往不佳。鼻窦炎中医称为鼻渊。渊即指由于平日嗜酒和膏粱厚味,湿热蕴积于胆;或外感邪热所致的鼻塞、鼻涕、头晕头痛等症状。《圣济总录》曰:“胆移邪热上入于脑,则阴气不固,而藏者再矣,故脑液下渗于鼻,其证浊涕出而不已,若水之有渊源也”[6]。鼻渊汤为一种传统经典重要汤剂,最早出现在清代陈士铎所著的《辨证录》中。鼻渊汤方中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能泻上焦以及清肺之火;当归可养血活血,能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环;薄荷可宣散风热,能清头目;苍耳子通鼻窍;全方合用,泻中寓补,降中有升,驱邪而不伤正,能使热清湿除[7]。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罗红霉素抗感染的基础上加入鼻渊汤进行调理。罗红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醋类抗生素。临床研究证实,罗红霉素对厌氧菌、革兰阳性菌、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具有较好的杀菌和抑菌作用[8]。在本研究中,两组均采用罗红霉素治疗,并获得了一定效果。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加用鼻渊汤随证加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其效果比单用罗红霉素更好。《素问气厥论》中记载:“胆热移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鼻窦炎分为实证和虚症,实证由肺经风热、肺失肃降、肝气郁结、温热内生、邪毒上犯、结滞鼻窍所致;虚症由肺气不足、劳倦过度、脾失健运、气血不足、邪毒久滞及肌膜破坏所致。鼻窦炎主要分为肺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和气血瘀滞型。而方中的黄芪、党参、苍耳子、辛夷花、木通等药物均具有补益肺脾、益气固表之功效。同时配合几种不同的对症治疗方剂,可更好的缓解患者鼻涕、鼻塞、头晕头痛等症状[9]。侯森等[10]在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研究中也证实了这点。本研究同时对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和复发率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半年内复发率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避免了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仅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腹痛或轻度腹泻,停药后缓解,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同时药效持久,降低了复发率[11,12]。原因主要为罗红霉素虽对不良反应可控性较高,对患者危害较小,但不严格把控好罗红霉素剂量和疗程,仍然会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症状,而联合鼻渊汤治疗,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进行调节,以促使患者自身身体达到平衡状态。两者联合使用相得益彰,可有效增强疗效,减小毒性,降低不良反应。

本研究说明,鼻渊汤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急性鼻窦炎可达到“古方新用”及“异病同治”的功效。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患者服药依从性高,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但由于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纳入病例数不足,容易产生偏倚,因此大样本统计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同时更多辨证配方及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2):977-978.

2 李素娟,王智峰.加味千金苇茎汤免煎颗粒辅助治疗急性鼻窦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130-213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6-359.

5 崔永华,刘争,褚汉启,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疗指南.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46-47.

6 毛贺娟,蒋蓉,赵倩,等.驱风舒渊汤联合罗红霉素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37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8):40-41,45.

7 宋子龙,张丹梅.沐舒坦在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17):798-799.

8 付春炜.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103-104.

9 张志亮,曹冬梅,侯梦霞,等.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2652-2653.

10 侯森,宫丽丽.鼻渊汤辨证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4,22(3):179-181.

11 Guarch Ibáez B,Buuel álvarez JC,López Bermejo A,et al.The role of antibiotics in acute sinusit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n Pediatr(Barc),2011,74(3):154-160.

12 Wald ER.Staphylococcus acureus:is it a pathogen of acute bacterial sinusitis in children and adults[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12,54(6):826-831.

猜你喜欢

罗红霉素鼻塞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丹参酮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点滴型银屑病36例临床疗效观察
分析比较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临床应用处方效果分析
鼻塞危害大 千万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