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样本:对审美教育问题的实践应答
2017-02-25成尚荣
【摘 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用道德提升美育的崇高感,用美育凸显立德树人的审美意义。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美育实践为我们当代美育的建设提供了启示,美育的生活化转向是必然的,当美育重建了与生活的关系,才会真正有效。
【关键词】立德树人;审美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26-02
【作者简介】成尚荣,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3)研究员。
一、通州对美、对美育、对艺术教育问题作了回答,答案既飞扬在天空,又落实在大地。
近日,美国民谣艺术家、诗人鲍勃·迪伦敲开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门。奖项揭晓的瞬间,不少人在惊呼的同时,迪伦的一首歌的歌词被网友一次次转发:“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天空,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到人们的哭喊……答案啊,在空中飘扬。”
我想说的不是迪伦,而是想说,关于美的、美学的、美育的。美就在我们身边,美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美育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可我们常常看不见,也听不到。于是我们不禁要提问:对于美、对于美学,对于美育,我们究竟要仰望多少次,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看见,才能听到?马克思说,一个人要“有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可我们常常缺少。也许会有人这么问,美育我们正在进行着,怎么会看不见、听不到?这正是问题的吊诡之处: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正是美、美学、美育的张力与魅力。
这是个难题。不过,这一难题正在被南通市通州区逐步解开。通州教育人以自己的深刻认知、完整的建构以及丰富的实践回答这一难题。我十分赞同对他们这样的评价:这是“当代美育的通州实践样本”。这一样本,不仅是实践的,而且是理论的。通州教育人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对学校美育进行了双向建构。因此,这一样本具有普遍意义。
二、立德树人与以美育人:通州的回答是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下,用道德提升美育的崇高感,用美育凸显立德树人的审美意义,目的只有一个:育人、树人。
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当然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与根本任务。这一根本任务的旨归在于“树人”,即从“育知识”“育成绩”“育分数”转向育人。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在于“立德”,即用道德的力量和方式,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因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这一根本方向与根本任务我们不能有任何的动摇、偏差,也不能有任何的疑虑和迟疑。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讨论,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还会提“以美育人”。毋庸置疑,以美育人同样重要,问题是,立德树人与以美育人究竟是什么关系?倘若不搞清楚,教师在实践中有可能有失偏颇,甚至有可能无所适从。欣喜的是,通州教育人回答了。他们的观点是,无论立德树人,还是以美育人,都是为了人,为了树人或育人。无疑,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应当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同样,立德也会提升以美育人的道德价值,尤其是提升以美育人的崇高感。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以美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策略,以美育人服务于、服从于立德树人。
的确,从理论上说,审美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独特价值和功能。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康德有个重要判断:“美是自由的愉快。”美育是为了解放人,是为了让人获得自由而去创造。这与道德教育的目的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同时,道德引领着审美的方向,使审美中原本的崇高感得以彰显并得以提升。同样,审美的解放人的性质,以及让人自由的特性,本身就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而且使立德树人具有愉悦感和创造性。总之,在立德树人的大框架中,审美、以美育人是不可缺失的。通州教育人的理解是深刻的,实践是自觉的。
三、美育的课程化与美育的生活转向:通州的回答是,美育应当走向规范,美育的课程化是必然的。但美育的生活转向也是必然的,当美育重建了与生活的关系,才会真正有效。
美育应当有载体,其重要的载体是课程与教学。美育成为课程,就会制度化、常态化起来,也才会有真正的保障,否则会处在随意的,甚至是盲目的状态。因此,美育课程化既是美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走向,也是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即使美育成为一种课程形态,也应当使其规范起来。规范使美育、艺术教育真正具有课程的意义,进而真正实现课程目标。美育课程不仅指国家规定的课程,还包括学校开发的课程,即校本课程。
值得肯定与赞扬的是,通州中小学的艺术课程正在开齐、上足、教好的要求上,逐步走向深入,呈现出较高水平和良好发展态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州区实验小学。他们在不断提高国家课程质量和水平的同时,还努力地立体开发校本课程,艺术教育、美育课程化的成效十分显著。
课程、教学是一种生活,除此之外,学生还应有更广阔、更丰富的日常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美学的生活转向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因此,在美育课程化的同时,还必须推动美育的生活化。生活之于美学,本是具体和直观的,作为一种非概念化、与生活现实合一的价值关怀,美学话语蕴含着意义阐释的生活旨趣。当代美学,包括当代美育如何能够通过一种“生活的美学”建构,重构美学对人的现实关怀,使美学、美育真正成为能夠作用于生活本身的力量,又是美学、美育面临的一个难题。通州教育人通过实践应答了这一难题的挑战。通州区石港小学以“写字育人”作为突破口,近年来又将美术、音乐与书法教育并重,共同发挥美育功能,让美育这盏“顶灯”照亮鲜活的生命。无论是芬芳儿童的生命,还是让生活芬芳起来,总之,儿童生活洋溢着美,充满着情趣。
四、美育传统的坚守与时代的开放:通州的回答是,美育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又进行创造性转化,让美育传统成为“现在时”和“未来时”。
美育,包括艺术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让中国中小学的美育具有中国品格和风格,又能面向时代、面向世界。
这一问题又可以分解为以下具体问题:其一,美育,包括艺术教育必须把根深深地扎入中华优秀的文化土壤之中,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滋养美育,丰富美育,让中国中小学的美育有自己的根,有自己的魂。正因为此,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中国中小学的美育才能站在一个高平台上,与世界对话。其二,中国的美育,包括艺术教育有自己的传统。何为传统?传统是长期沉淀以后所形成的规范,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是富有想象的文化力量,站在传统的高台上,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和远方;传统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基因,可以生成,可以创造。所以坚守传统并不意味着落后,相反却意味着创造和发展。其三,传统的弘扬,还应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习近平的重要观点。所谓转化,一是遵循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他们的审美追求;二是彰显时代的特点和色彩,适应并促进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过去时”的,也是“现在时”的,更是“未来时”的。
五、学校个性化开发与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指导:通州的回答是,美育是一种专业,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应当让学校去创新。但教育部门不是无所不为的,其根本作为是:指导、服务与推进。
通州区委、区政府历来崇学重教,在成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区)以来,更是加强了顶层设计,重视艺术人才及其教育人才队伍的培养。十分赞赏这样的概括:站得高,强化责任,推进艺术教育有方向;沉得下,创新机制,提升师资素养求实效;扎得深,整合资源,艺术传承凸显地域性;行得远,加大投入,落实艺术教育有保障。站得高,是视野和眼界;沉得下,是心态和作风;扎得深,是能力与品质;行得远,是理想和愿景。通州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教科研部门,都为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美育定位、服务、指导、引领。我以为,这一切都是一种美学精神。是的,是美学精神引领着通州的艺术教育、审美教育。通州的学校,通州的教育,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