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研究
2017-02-25钟欢伦
钟欢伦
(于都县教育局,江西 赣州 342300)
[摘 要] 语文是语言、文化和文学的简称,是初中基础教学科目之一,是对中学生开展文学审美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教学的重要学科。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对审美教育不了解、不重视,无法有效地提高语文科目审美教育的作用。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策略,提高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下中学语文教育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研究
新课标实施以来,中学语文从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过渡,而中学语文教师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系统性优化。语文是中学阶段开展教育的重要学科,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能够重视语文的审美教育作用,并挖掘语文审美教育的优势,在语文科目教学中完成审美教育。这不仅是素质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一、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其目的是在教育中实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并激发人的潜力,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使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的误区回归素质教育,但受常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日益凸显。
1.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审美教育是通过在语文学科教育中渗透美学教育实现的,其主要的方式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感知、鉴赏和评价美,并掌握美的创造方法,得到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新课标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重视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有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必须相应新课程理念的号召,积极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育要完成学生审美教育的任务,通过审美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新时代具有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优秀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2.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凸显出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和不足。现如今我国正面临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加多元化,这使得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更加迫切。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新课标明确的提出了语文教学渗透美学教育的要求,教师想要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和任务,必须牢牢把握好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通过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变,在语文科目教学中完成审美教育。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
1.关于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语文作为人类思想和文化的结晶,其包含的内容远不仅文字和文章,而是承载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美学世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可谓众览古今、博览中外,其内容含量远远超出学生的生活圈子。教材中关于美的描写内容很多,不仅包含人性美、生活美,还有很多描写自然美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以另外一种角度,开拓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随着作者共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奇伟风景。这些内容正是对学生开展自然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审美教育中要运用好这些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美,从而实现对学生自然审美能力、环保意识的培养。
2.关于社会生活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是由专家学者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精心筛选的,其中很多内容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要求。在中学语文中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相比于单纯枯燥的爱国主义教育,由于其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因而中学语文对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是巨大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科学道德、生态道德、信息道德的内容,这些内容完全可以作为现代意识培养的素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3.关于语言艺术的审美培养
语言艺术的审美培养,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最基础的内容。语言艺术的审美培养,根植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点点滴滴。实现对学生语言艺术的审美培养,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语言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其能够自发的探索语言和文学艺术世界,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综合能力。为了实现对学生语言艺术的培养,就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创设教学情境,利用音乐、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立体的文学鉴赏世界,從而提高学生语文和语言审美能力,为学生语文科目的学习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三、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策略
1.开拓审美空间
虽然中学语文课本中内容兼容并蓄,但想要更为立体地完成审美教育的渗透,仍然是有所欠缺的。为了更好的开展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师一定要在完成课本内容教学的基础上,重视知识拓展和能力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课堂教学内容为核心,拓展课外鉴赏与审美活动,提高审美教育的持续性。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课外读写训练,通过对课文的引申和延伸,组织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课下自行进行语文审美的了解和熏陶。除此之外,还要积极组织和开展文艺活动。无论何种类型的文艺活动,都离不开语言和文学的应用,因而文艺活动的开展也是一种有效的审美教育方式。在文艺活动中,教师要做好指导,通过让学生自行编排课本剧、话剧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并带领学生以新颖的角度来探索语文的艺术性。
2.传授美学知识
美学虽然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究其根本两者却是完全不同的学科。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的接受美学教育,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要为学生传授足量的美学知识,从而让学生能够从正确的角度对待语文科目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提高语文教学中美学渗透的质量。但语文学科仍然要以内容教学为基础,因此美学知识的传授要灵巧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在文学作品鉴赏中,将意境、意像等美学内容融合到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在思维中构建更为立体、优美的画面。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美学讲座、开辟美学专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美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3.学习中国审美文化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有着灿烂的语言文化和文字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沉淀了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作品。中国的语言文字能在寥寥数语中蕴涵丰富的内涵和创造出悠远的意境,当说到“小桥流水”时,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河叉纵横、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图,就仿佛听到了充满江南气味的吴浓软语。中国审美文化是最富有教育功能的文化,它的教育方式不是直接的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含蓄委婉的感化,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中国审美文化,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想要完成语文审美教育的目标,就一定要提高对语文学科美学教育开展重要性和迫切性的了解和重视,并扎实地把握中学语文美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审美空间的拓展、美学知识传授和中国审美文化渗透等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审美教育的目标,通过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现,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和较高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经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小说审美问题探讨[J].才智,2015,(11).
[2]旦正吉,代青卓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0).
责任编辑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