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传统文化中的体育资源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017-02-25刘勇熊茵
刘 勇 熊 茵
湖湘传统文化中的体育资源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刘 勇1熊 茵2
(1.湖南警察学院 警体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138;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从2015年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中将全民健康上升到国家战略,到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全民健康做为国富民强的标志意味着我国体育产业将全面进入飞速和深入发展阶段。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的体育资源是推进体育产业深入发展的基础,地方体育资源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新时期绽放是促进体育产业飞速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湖湘精神的源头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将湖湘传统文化中的体育资源按照这一脉络纳入其中进行“复活”,使湖湘传统文化中的体育资源以形神合一的状态显现于新时代背景下,以“此在”的状态彰显其当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承价值。
湖湘;传统文化;体育资源;价值
一 湖湘文化的嬗变
(一)湖湘文化的根源
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史学大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认同基本一致,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源于今中国的河南省、陕西省和山西省交接之处。是这一区域内以黄河为主流其支流水系的先民以农业为基础,以近乎简单而相同的生活方式为依据逐步融合发展起来的,直至到原始社会末期,夏朝开始出现以血缘亲疏关系进行的分封之后开始将范畴不断的扩大,遂使“华夏”成为世界历史上一个鲜明的“名族”和“国家”概念基本等同的“文化共同体”并一直延续至今。[1]回顾溯源,今天的“华夏”名族之文化传统也并非其形成肇始的“文化”范畴。土生土长、地区互动和“华夏”名族的文化渗透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得以“一以贯之”的融合发展的关键。
“湖湘文化”今主要指湖南地区的文化[2],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湖湘文化”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主要基于湖南籍的政治家、学术家在近代中国史上的影响。但“湖湘文化”之所以能在近代中国大放异彩实则根植于自春秋末年以来随中国文化大流不断变化发展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特征。湖南地区在春秋以前属于“南蛮之地”,随着楚国的建立和春秋末年战国初期齐、楚、燕、秦几国在各自疆域的基础上往中原的反方向四周扩展湖,现湖南的区域在战国后期楚国等国对扩展的疆域实行郡县制才有部分实际纳入楚国的辖区。通过本也不属于“华夏文化”的楚文化逐渐融合于“华夏文化”而逐渐接触华夏文化。但湖南距离楚国中心尚有一定的距离,湖南地区此时的本土文化是百越、三苗和楚国文化共同存在,况且“华夏文化”的基本格局也形成于此时期,所以“华夏文化”与之渗透融合乃是来日方长的过程。因此秦汉以前的“苗蛮文化”是“湖湘文化”最初的一个形态,而这一形态也是日后的湖湘文化融于华夏文化并又在其中独显其特质的基础。
(二)湖湘传统文化的形成
湖湘文化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其形成是一个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两年余年里随中国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大流“无为而无不为”的不断变化发展而形成的。总体来说湖湘文化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秦至唐。湖湘文化与中原文化开始融合的明显表现最早鲜明的体现在屈原的《楚辞》当中。但为何不将其视为湖湘文化形成过程中第一阶段的起源实则在屈原乃楚国的贵族,虽从孔子开始古代教育实现了从贵族向平民的转变,但那个年代的实际环境和文化传播速度还不至于促成湖湘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不同阶层中进行大面积融合。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秦直道时,武关道从商洛延伸至长沙,建立了湖南和中原的直接交通,湖南才正式成为统一帝国之下的正式行政区域,而始皇一系列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才有可能实现文化在不同阶层实现大面积融合的可能。到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批带有儒家思想意识形态的士大夫到湖南为官,尤以贾谊被代表,其深入研究过儒家思想的普世价值,随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遂极力促成了中原文化与湖湘本土文化的第一次深度融合,继后的柳宗元更结合湖湘地域和人文特点进一步阐发了儒家的普世价值如何在湖湘本土生根发芽。但这一时期前后千余年的时间一方面受制于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地域上的二元对立,另一方面本土文化深入民众骨髓故没有从文化实质上从二元对立转向融合发展出鲜明的特征。第二阶段:宋至清。第一阶段儒家文化传播的时间累积,加之宋朝文化重心的南迁,宋代文化艺术的繁荣,促使了原本主要阐发与政治和学术的儒家思想从士大夫阶层逐步渗透到民众的文化生活当中。从而从根本上第一次实现了在湖湘地域上中原文化的相对普遍性与湖湘本土文化的相对特殊性第一次深度融合而生发出一种兼具中国普遍和特殊的地域文化体系。第三阶段:清末至新中国成立。第二阶段又历经千年,湖湘文化经过多次碰撞融合已形成“经世致用”这一比较一致的学术旨趣和学术传统。这一特点使得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激烈冲突,中国处于名族存亡的之际的非常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湘籍学者,他们或从政或从文,在湖湘文化共同的传统下于乱世中暨有华夏文化“南学”的“虚一而静”而又有“北学”的“刚健有为”在名族存亡的危难之际和文化传承的关键之机成功的担负起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至此,湖湘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的一面鲜明旗帜。[3]
(三)湖湘文化的特点
湖湘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特征经过两千年的嬗变必然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的精神[4],并在这种精神的基础上凸显具有“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和“自强不息”的特质乃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湖湘文化”。
二 湖湘传统文化中的体育资源
体育作为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而出现,体育的原初是人类为了谋生而进行的各种肢体活动。这种肢体活动的经验随着人类的繁衍而传递并在实践的归纳总结中不断提高,其结果是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使人类有了发展认知水平和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的基础。体育对于远古人类既是生活日常,则不同自然条件区域下的人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必然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这也即是从现在反顾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有其特色鲜明的体育项目的原因。但湖湘传统文化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对湖湘传统文化中体育资源的挖掘也必须注重湖湘传统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一方面注重湖湘本土文化中特殊的体育资源挖掘,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共有的体育资源在湖湘大地上的特征。
(一)梅山武术
梅山武术是湖湘文化精神的活载体。梅山武术的传承人宴西征(2011)考证指出:梅山地区是中华武术文化的始祖蚩尤的故里。梅山地区地处湘中山区,与外界不便于交通,至北宋以前都几乎未开化。北宋神宗时期安化知县吴政尧在《开远桥记》中描述当时梅山当地居民的生活“居民十峒之中,食则燎肉,饮则饮藤,衣制斑斓……刀耕火种,摘山涉猎”。这种久落后于当时中原经济、文化水平的生活方式使得梅山人必须勇敢尚武才能在如此的自然环境中生息繁衍。上古传说炎帝战不过蚩尤,联合黄帝才将蚩尤绞杀,这是湖湘文化勇敢尚武的“家风”之源。做为梅山王的蚩尤在“逐鹿之战”前已经带领其族人在古梅山地域内与天斗,与人斗——发展了各种兵器用于狩猎和对抗外族,并将狩猎和战斗中实用的招式编撰成梅山武术的原型。这种被誉为“梅山蛮”的先天基因成就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品格。[5]
(二)赛龙舟
赛龙舟蕴含着湖湘文化深厚的人文情怀。赛龙舟相传起源于5000年前的湖南沅陵,而今提起龙舟与其紧密相伴的则是屈原——这位殉身于湖南汨罗江的楚国大夫,亦是湖湘本土苗蛮文化开始与中原文化融合形成之后极具特色的湖湘文化的始者。屈原以身殉国、以身殉道、以身殉志被后人共尊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典型性意义的爱国主义者代表,因此龙舟这一纪念屈原的传统活动也被赋予了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的意义,这一传承尤为鲜明的体现在了近代中国绕不开的“湖湘文化和人物丰碑”,从曾国藩到毛泽东,从谭嗣同到陈天华涌现了一大批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湖南籍的能人志士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中,而也使得中国文化在存亡之际得以延绵不断。相较于顺德龙舟的“狂欢”,九江龙舟的“仪式”,东莞龙舟的“祈福”主题,湖南岳阳龙舟更以“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的实际行动传承屈原的爱国精神并进一步发展为“淳朴重义”的文化精神。[6]
(三)舞龙
“香火龙”和“泼水龙”是湖湘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多元融合的结晶。“龙”是华夏名族世代崇拜的图腾。随着华夏文化区域的不断扩大和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舞龙这种祭祀和祈福活动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形式。据统计全国各地“舞龙”的形式有上百种,表现形式千姿百态。舞“香火龙”主要盛行于湖南郴州汝城。汝城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有汉族、瑶族、畲族等民族在此杂居,并以汉族为主。“香火龙”长则80-90米,短则20-30米,龙身每隔两厘米插一支龙香,一条“香火龙”周身插满大约至少上万只龙香,舞动时从远处看仿佛金龙出海,金光闪耀,舞“香火龙”实则为驱除虫害是庄稼增收,而寓意则为日子红红火火。“泼水龙”则是湘西土家族求雨祭神仪式。龙身不糊纸,不披布,只通插柳条,寓意“愿得柳枝甘露水”之意。舞龙做为外来文化,在湖南不同地域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形式不一,体现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神本质。
(四)少数名族舞蹈
少数民族舞蹈是湖湘本土文化的展现。湖湘本土文化是苗蛮文化。苗族做为世居湖南境内的少数民族,其舞的传承是湖湘文化本土性特征的展现。苗族舞蹈多以“鼓舞”为主。苗族的“鼓舞”有10多种形式,湖南境内的苗族“鼓舞”主要有凤凰、保靖一带的“花鼓舞”,主要是在“六月六”和“八月八”这样的传统节日中跳,一方面为了祭奠祖先,另一方面则是节日欢庆,是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单人鼓舞”也是湘西苗族的表演性舞蹈,在欢庆丰收和节庆中进行表演,其舞蹈元素来源来源于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有浓厚的地域风情。[7]瑶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和湖南也是湖南境内一大少数民族。瑶族原居黄河流域,后因战争等原因不断往中国的迁徙,而瑶族实为尧的后裔。何光岳的《南蛮源流史》中有考证蚩尤率三苗和摇民与炎黄大战。因此瑶族从时间上来看也是湖湘本土文化的一支。瑶族舞蹈也主要以鼓舞为特点。但不同于苗族鼓舞主要展示的是生活和节庆元素,瑶族鼓舞除此之外还有狩猎的元素。其人文特点和自然环境背景相辅相成。湖南境内还有如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舞蹈也独具“一方水土一方风情”的鲜明特征。集中展示了湖湘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三 湖湘传统体育资源的现代价值
(一)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从2010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政策的指导意见》出台,到2015年“健康中国2020”将全民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这个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已经全方位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郑志强研究指出:我国不同地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更为重视。[8]各地区多借助其资源优势选择特色体育产业。湖南地处中国中部,经济水平、人口密度等都处于我国各省的中等上升趋势,且湖南的交通便利。据湖南省体育局和湖南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15年度湖南省体育产业专项调查统计公报》数据:2015年湖南省体育产业总产出为493.30亿元,增加值为194.28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的0.67%。其中体育服务也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340.29亿元。150.15亿元。按照《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11个类别,湖南排在前三的体育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馆服务三大体育产业占总比的76.5%。其他如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等八大产业加起来的总比不到25%。如果按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体育产业产值任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湖南境内风光绮丽,地理风貌特征多样,且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10各世居湖南的少数民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等都主要集中在湖南西部这些风景秀丽的山区,并且本文已扼要介绍了每个少数民族的特色体育。新化梅山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的湖南展现,并且新化本也有梅山龙宫、紫鹊界梯田等闻名遐迩的旅游资源。因此结合旅游业、服务业等开发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势必能够吸引体育产业投资和消费,成为湖南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潜力股。
(二)打造政治名片
龙舟发源于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亦是盛行的民间活动。龙舟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在国际上大多有华人的地区亦都有龙舟赛事,因此世界也通过龙舟这张“名片”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据中国龙舟协会官方网站公布2017年其全国性主要赛事就达17场之多。龙舟赛事观赏性强,且一般在水域相对较宽的水面进行,组织得当可容纳相当数量的观众同时观看,并可从多角度进行现场转播,因此举办龙舟赛本身就是对一个城市态度和风貌的全方位展示。据考证湖南沅陵为龙舟的诞生地,沅陵龙舟起源于5000年前,而我们现知的龙舟赛的起源说法多为纪念在湖南境内的汨罗江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此利用龙舟绕不过的湖南渊源来发展具有国际效应的品牌赛事无疑是湖湘传统体育资源赋予湖南在现代发展进程中打通世界知名度的先天优势。另外自古中国有“洞庭熟、天下足”的说法,因此占据洞庭水域面积大部分的湖南地区有着“粮仓”的美誉。将湖南农业大省、八百里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彰显湖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化符号岳阳楼与湖南龙舟赛“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的敢为人先的竞争精神结合全方位打造品牌商业国际龙舟赛,一来能成功的塑造湖南的国际形象,二来在国家大力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打造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又是实现湖南省体育产业优势发展的有力支撑。其三,通过一系列体育文化活动生动塑造的湖南形象,将有利于湖南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必将将世界的目光聚焦湖南,从而创造更多的发展契机。
(三)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精髓
2017年4月25日湖南省体育局和湖南省总工会联合发文《关于举办湖南省太极拳“进机关”推广活动的通知》,在“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湖南人又一次从群众体育领域“敢为人先”。太极拳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有陈氏、杨式、武式等派别,各派别既有传承关系,也有相互借鉴吸收融合。但太极拳起源于17世纪中叶,虽在理念上相较于传统的中国体育项目更加具有哲学性、科学性但也正因为太极拳在产生时间上错过了文化融合的初流,在理念上一开始便相对成熟完善故很难入乡随俗跟本土文化融合生发出带有普遍性和地方特色的风貌。但以此为启发可考虑湖南本土的武术和名族舞蹈规范简化应用于全民健身的普及。梅山武术做为湖湘文化精神的载体,对其进行进一步挖掘或包装可以以湖湘体育文化展的专题形式推出,有助于凸显湖湘文化,传承湖湘文化精神,并为湖湘儿女在当前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加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巫家拳有记载辛亥革命领导人黄兴和“鉴湖女侠”秋瑾这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鲜明形象特征的历史人物都曾练过巫家拳。且巫家拳曾流传于湖南的核心区域“长株潭”以及形象窗口岳阳,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作为湖湘本土文化根源的三苗文化等,现今主要文化载体形式较为集中的传承和体现于湘西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活动当中。土家族的摆手舞、铜铃舞,瑶族的长鼓舞本身的舞蹈特点能原汁原味的体现远古湖南土著的“丛林文化”特有的风貌,是湖湘文化“霸得蛮”、“吃得苦”、“赖得烦”的精神的艺术表现。将这些带有浓郁湖湘精神风貌的舞蹈提炼基本元素进行简化,推入中国当前普遍风行的广场舞中不失为能从全民健身、展示湖湘特色、传承湖湘精神三方面积极作用。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8:3-4.
[2]朱汉民.湖湘文化传统与现代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11,(1):1.
[3]朱汉民.特殊性与普遍性融合——湖湘文化精神特质的历史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2016,(6):47-52.
[4]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4-18.
[5]宴西征.蚩尤、梅山与梅山武术[N].湘声报,2011-03-20.
[6]徐晓琴.村落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以郴州汝城香火龙考察为例[J].搏击,2010,(12):97.
[7]熊少波.湖南传统节庆体育之湖湘文化解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1):31-32.
[8]郑志强.中国地方体育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0):13.
(责任编校:张京华)
G812.7
A
1673-2219(2017)12-0146-03
2017-06-27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ZXC25)。
刘勇(1968-),男,湖南岳阳人,硕士,湖南警察学院警务指挥与战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警务指挥与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