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视野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7-02-25杨涛
杨 涛
学科竞赛视野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杨涛
(湖南科技学院 宣传统战部,湖南 永州 425199)
大学生学科竞赛有利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论文以大学生学科竞赛为视角,试图从构建学科竞赛体系、搭建学科竞赛平台、规范学科竞赛运行管理、完善学科竞赛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学科竞赛长效机制,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科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教育部《“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就曾提到:“要着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改革体制机制,同时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五重五轻”现象,即: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学科竞赛以其独特优势,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实现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一 大学生学科竞赛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
学科竞赛指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或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竞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研究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等系列化活动。学科竞赛的过程就是对专业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也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可以说,学科竞赛为高校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提升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解决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力。
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实践创新能力”是近年来教育界、学术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有学者认为实践创新能力是个人职业生涯起步的关键,其包括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还需要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社会交际能力及综合专业知识等全面素质,是个人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我们认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它是素质与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等概念在新时期高等教育理论上的重构和发展,应不断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二 学科竞赛对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学科竞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是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整合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至关重要,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其特殊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无论哪种命题方式,都强调创新在竞赛中的运用,强调在作品中采用的新方法、新设备和新技术,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激发创造潜能、提升创新能力。第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竞赛过程不仅需要构思,还要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随着实际问题的深入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在竞赛中逐渐得到加强。第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科竞赛题目通常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就要求参赛学生要巩固已学知识,同时要拓展学习与竞赛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侧重考察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完成从自身掌握理论知识到切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跨越,从而实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生是学科竞赛的主体,竞赛选题、设计制作、安装调试以及最后论文撰写等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学生分工负责、团队协作而完成的。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树立起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
三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一)科学构建学科竞赛体系,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考察学生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系列化活动,它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因此,各高校应在各院系各专业构建多层次、全方位、覆盖率广的学科竞赛体系,形成院校级竞赛、省部级竞赛和国家级竞赛并举,专业、基础和技术基础各学科相结合的学科竞赛体系。
1.加强学科竞赛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学科竞赛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具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和健全的制度机制,故各高校要设立学校、院(系)二级学科竞赛管理体系,同时,大力培育学生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社团。
2.将学科竞赛纳入到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实行创新学分制度,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在人才培养内容与目标上的有机结合。
3.科学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坚持教学与竞赛相结合、实践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4.建立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竞赛中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多渠道搭建学科竞赛平台,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载体
大学生多学科竞赛平台是各种资源的集成系统,能为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供全方位支持。它主要包括竞赛组织、竞赛培训、竞赛资源集成等,以获取更多竞赛成果、极力发挥竞赛的引导作用为目标。高校应整合资源,统筹管理,积极搭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学科竞赛平台。
1.搭建学科竞赛项目平台。积极构建院(系)、学校、省部级和国家级竞赛层层递进的学科竞赛项目平台,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地开展学科竞赛。如在校级学科竞赛项目设立时,按照专业基础、学科基础、公共基础、跨学科竞赛等多类别进行,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单位组织的各类竞赛。
2.建立学科竞赛实践平台。建立完善的软硬件实践平台,不仅能为竞赛提供基础设施,还能起到推广示范作用。因此,高校应加强学科竞赛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电子设计训练基地、程序设计训练基地、数学建模实践基地、机械创新设计中心等相应的学科竞赛实践基地。同时,依托相应学科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创办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开放性创新实验室,构筑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
3.优化学科竞赛的环境平台。学校应积极利用广播、校报、展板、“学科竞赛”网站等宣传平台在全校营造良好的竞赛环境、舆论氛围和学术氛围。通过举办学生学科竞赛节、科技创新节等活动,使学科竞赛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全员覆盖、全程参与、全面提升的竞赛氛围和勇于创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学科竞赛的环境平台。
(三)规范学科竞赛运行管理,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实效
鉴于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学校应成立学科竞赛委员会,构建学校、院(系)二级管理体系,即由团委、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牵头设立的校级管理机构以及各教学院系设立的管理机构。高校应规范学科竞赛的运行管理,加强赛前发动、赛前培训、公正选拔、精心参赛、赛后总结和成果推广等环节的过程管理,做到赛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竞赛过程严抓落实、竞赛后注重总结提升。
(四)进一步完善学科竞赛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证
1.政策和制度保障。学科竞赛是实施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培养质量,所以政策上理应要予以倾斜。好政策要有制度保障,学校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科竞赛管理制度,明确竞赛的目的、组织程序、机构职责、经费保障、考查考核、奖励措施等等,让学科竞赛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2.师资保障。学科竞赛需要一支相对稳定、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高校应积极抓好学科竞赛指导教师梯队建设,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和学习研究,以保证教师知识的更新能满足学生竞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3.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激励体制是学科竞赛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高校应通过舆论宣传、典型塑造、政策引导、考核激励、物资奖励等多种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从而建立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如将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纳入晋职、晋升;记入教学工作量;对取得突出成绩者给予物质和精神表彰。同时,通过对参与学科竞赛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评奖评优、设立项目资助、给予学分等方式予以表彰和激励。
四 结 语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任务。而学科竞赛活动则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高校应从构建学科竞赛体系、搭建学科竞赛平台、规范学科竞赛运行管理、完善学科竞赛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形成学科竞赛工作长效机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实现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总体目标。
[1]张瑞成,陈至坤.学科竞赛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7):130-132.
[2]蒋西明,邓明,徐云.构建学科竞赛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130-132.
[3]杨晨光.全国性大学生学科竞赛成创新人才成长“熔炉”[N].中国教育报,2010-06-13.
[4]柏连阳,蒋建初,盛正发.基于学科竞赛的新建本科院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8):67-68.
(责任编校:何俊华)
G41
A
1673-2219(2017)12-0070-02
2017-09-16
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湘教发[2011]76号)。
杨涛(1980-),男,湖南永州人,博士,副教授,湖南科技学院宣传统战部部长,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