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教材,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2017-02-25徐华

初中生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学效果课文

徐华

活用教材,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徐华

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知识的教学必不可少,而基于活用教材的语文知识教学则是其中的方法之一。通过活用教材课文,提升语文课堂活力与教学效果,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活用教材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传播知识与技能的关键载体是教材,教师在预设教学方案时,教材是主要依据。不过,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范围内,应该跳出教材的内容范围,活学活用教材,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并且兼顾全局,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一、活用教材,提升课堂活力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主要的依据包括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以及实际生活经验等,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始终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提升学生求知能力、质疑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为主,重视教学的技巧性,关注教学的艺术性。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因材施教,积极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案,促进学生的特长及个性的长远发展。例如在《爱莲说》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大胆采用换位教学方法,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不再是模范听众,他们都成了小老师,大大方方地走上讲台去授课。在教授《在声音的世界里》这篇课文时采用了音乐欣赏法。首先,学生从课文中挑选并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片断供大家欣赏,同时说明喜欢这些华章的主要缘由,随后,教师把课文中呈现的音乐片断重新播放一遍,学生在这样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深切地感知了文学与音乐的魅力。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呈现出一个沉思与发现同在,和谐与平等共存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才能够充分展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如质疑问难、小组交流、挑战权威、浮想联翩等等,实现生生、师生、环境之间的有效互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和参与的机会。学生在互动中汲取知识,在求知中积极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感悟真理,在感悟真理的过程中体会到真正的人生价值,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二、活用教材,提升教学效果

活用教材,就不能局限在教材内容范围内,应当跳出这个范围,以本导学,活学活用,重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比如,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篇课文,在理解诗文内容时,不能只局限于诗词的表面句意,在全文的诗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读者从表面上看到了作者生活的穷困潦倒,心境的凄凉。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只是对教材的死学,并没有活用教材。为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内涵,教师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可以对作者其他相关的诗歌进行补充讲解,例如《登高》,再与作者的政治遭遇及时代背景有效结合,对诗歌进行品读。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对作者的内心情感有了深刻的体会,再结合一些凄凉的词句,如“连夜雨”“屋漏”“秋风破屋”等,就很容易理解作者苦痛和焦虑的感受,对作者那种伟大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情感更加敬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整合教材资源,在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比如文言文的学习规律通常是先慢后快:重点篇目慢,非重点篇目快;现代文教学可以先学习精读篇目,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略读课文以学生讨论为核心,选择某一个方面,利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三、活用教材,训练作文能力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段话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它对笔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教材内容的人文性过于关注,而忽略教材内容的实践性特点。语文课不但要重视文本,更应该重视实践,这提醒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对文本高度重视,又要纳入更多的实践活动。

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根据所学课文布置小作文,借题发挥。布置的大作文要与新课标的主题贴近,让学生放开思想,既有创新又有章法。以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由命题作文向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过渡。学生可以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写,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好作文就在身边的理念,在分步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能够入选课本的,大部分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不管是内容、写法还是主题,对学生写作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比如,在朱自清《春》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景物描写方法。学生先进行充分的朗读,以此为基础,对作者写景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1.根据景物主要特点进行细致的描绘;2.合理安排写作顺序,如高—低,上—下,整体—局部,总—分等等;3.形象化的比喻,比如“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等等;4.动与静相互结合,比如“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蜜蜂在嗡嗡嗡地叫着”等等;5.积极运用联想和想象,比如,“闭上眼,树上都长满了梨,杏,桃”等等;6.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味觉等。学生寻找到最恰当的写景方法以后,再对家乡四季的景物进行描写,成功完成作文。这种把教材当作一种写作范例的方式,在作文教学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对活用课文这一做法的深入探究和思考,把学生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认真研究阅读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的教学模式,把合作、创新和探究作为核心内容,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教学效果理想。

(作者为江苏省灌云县下车中学教师)

[1]杨仕敏.初中语文教材活用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上),2013(10).

[2]张爱青.浅谈高中语文教材的活学活用[J].新课程(上),2012(06).

[3]滕宏江.巧妙激趣,让语文学习“活”起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教学效果课文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背课文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