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溯源 求质 通络
——在几何概念教学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几点思考

2017-02-25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季红娟

数学大世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度量平行直线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 季红娟

溯源 求质 通络
——在几何概念教学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 季红娟

2011版课程标准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体现了数学教学要实现的多维目标。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结果性目标,即“双基”,更要注重过程性目标,即“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新课标把数学教学的内容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领域,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概念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积累哪些活动经验?如何让学生有效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基于原初经验,有效建构概念

1.由生活经验支撑,形成概念表征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行》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有意义地建构“平行”这个概念,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行之后,教师设计了多层次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活动:先让学生在几组不同位置关系的直线中找出平行,并以“一条直线”的图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接着让学生在熟悉的黑板、五线谱、秋千的图片中,找找哪些边线是互相平行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在周边的事物中找找平行的边线,再次拉近了“平行”与生活的距离,使平行的内涵更加丰富;最后让学生在熟悉的多边形中找平行,把生活现象抽象为数学问题。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撑下找到所有例子的共性,即“不相交”。教师依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赋予抽象的概念以形象的表征,从而有意义地自主建构“平行”的概念。

2.由知识经验支撑,抽象概念本质

每一个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他们积累的知识经验也越发厚实。作为教师,要在新课实施之前善于发掘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即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概念教学中,有了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撑,就能让概念的本质凸显得淋漓尽致。

二、把握数学本质,经验多维发展

1.操作实践,直观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只有学生亲历了学习过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活动,才能让学生在感悟中生成经验,积累经验。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再精美的课件也替代不了直观操作中的所感所悟。教师出示两个外形大小一样的书包,其中一个没装任何东西,还有一个装了很多书本和学习用品,让几位学生同时摸一摸两个书包里面,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们都能说出第一个书包里面空,第二个书包里面挤。教师追问:为什么同样大的书包,第二个里面会很挤?学生发现,因为书本占去了第二个书包里面的很多空间。在学生感知物体存在空间后,教师再让每位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事物,谁占去了谁的空间,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任何物体都会占有一定的空间。之后教师组织同桌合作,把一个书包放入一张课桌,再把一个笔袋放入另一张课桌,让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交流发现,放了书包的课桌里感觉很挤,放了笔袋的课桌里感觉还是很空。教师追问:同样放了一件东西,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的感觉?学生交流,发现:书包占去的空间比笔袋占去的空间大,从而感悟出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再通过身边事物的对比,深化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直观经验,真切体悟了体积的意义,体积的概念不再感觉空洞与抽象。

2.思考交流,拓展提升

课堂上,对于触及数学本质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交流探讨,使每个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将已有经验互融互通,相互借鉴,并在产生思维冲突的过程中引发更深入的思考,使每个个体的数学活动经验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生长和发展。比如说,在教学平行线的认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对两条直线不同关系的例子进行分类,学生把总体情况分成相交和不相交。教师“明知故问”:为什么两条直线没有相交,有的同学却把它们划为相交关系的一组呢?究竟是不是相交关系,学生持不同意见。此时,教师并没有马上引导学生用直线无限长的特点说明问题,而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有同学认为它们没有相交,因为没有交叉在一起;有的同学觉得直线是无限长的,所以最终会相交;还有的同学这样认为: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越来越小,照这样发展下去,最终会交叉在一起。此时,教师再让学生说说“平行”关系的两条直线,它们为什么永远不会相交,学生各抒己见,其中有学生受到前面同学的启发,认为:这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是不变的,所以永远不可能相交。这样的思考,已不是拘于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表层认识,而是发现了平行线的本质特征,即: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学生在后面探索平行线的画法时,自然就会关注这一点,保持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试想,如果我们只追求分类的结果,而不让学生深入思考,又怎会得到如此有价值的发现呢?如果没有充分的交流,其他学生经验的发展又如何得以实现呢?

三、贯通知识体系,积淀后续经验

1.关注度量单位概念教学的共同特点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虽然度量的对象不同,但它们度量的本质是相同的,就是把数学上规定的对象看作一个单位,看被度量的物体中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度量结果就是几。所以,这些内容的教学有着共同的认知过程:(1)体会度量单位的产生是实际度量的需要;(2)体会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3)通过多种活动对度量单位形成直观表象;(4)会用度量单位的个数来表示度量值;(5)应用度量单位通过估测、实测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突破起始内容,让经验持续发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在这个体系中起始课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最初学习的度量单位是“厘米”:我们可以这样教学:第一层次,我们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要准确度量,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重点引发学生“统一单位”的需要;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活动,建构1厘米的概念,突破对“一个计量单位”的认识;第三层次,让学生在刻度尺上找到几厘米,使学生归纳出“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第四层次,用1厘米的表象估测,用刻度尺度量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应用于生活。学生经历了这一系列活动,在后面学习其他度量单位时,会将此课中的学习方法、数学思想迁移过来。教师只要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沟通和比较,就能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学习经验。

3.沟通内在联系,让经验融会贯通

点、线、面是几何形体构成的基本元素,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就产生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需要。在体积单位概念的完整教学后,教师可通过动态呈现这些单位的演变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感知这些单位的基础是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是长度单位的发展,面积单位演变出体积单位,让零散的知识经验形成完整的脉络。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数学经验”的提出,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观意识与推理能力,为认识周围的客观世界作好铺垫。杜威说:“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在几何概念的教学中,我们同样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让学生走出书本,载着经验再认客观世界。

猜你喜欢

度量平行直线
鲍文慧《度量空间之一》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逃离平行世界
拟度量空间中弱拟对称映射的一些特征
迷向表示分为6个不可约直和的旗流形上不变爱因斯坦度量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再顶平行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