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2017-02-25王丽
王丽
(吕梁学院 思政部,山西 吕梁 033000)
新时期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王丽
(吕梁学院 思政部,山西 吕梁 033000)
面对新时期以来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着一系列困境,特别是不善于运用美德“化育”机制进行道德教育,致使德育教育投入巨大而成效甚微。文章利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时期大学生美德化育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提升大学生美德教育效果提供支持。
大学生;美德化育;化育路径
一、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大学生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在德育领域仍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获得良好解决,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效果。
(一)大学生对美德的认识充分而践行不足
在德育领域,认知是行为的前提,这种对美德的认知并不是口头上的夸夸其谈,而应该是直达心灵深处的触动。由于社会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大学生极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从而在德育的认识和行动方面出现矛盾。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得到迅速提升,能够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美德的核心内涵,但是在面对具体道德问题时,又往往会不自觉的成为这种美德的违反者。因此,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不仅要重视美德内化,还要重视外化行为实践,达到美德认知与实践的有效统一。
(二)大学生德育教育效率不高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包括对美德内化认知,还包括其外化实践。但无论是认知还是实践都需要丰富多彩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调查显示,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大学生的美德教育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其他途径的建设被长期忽视。长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必然导致美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脱节,教学内容日趋理论化和高深化,实质性的内容相对匮乏。大学生美德认知与行为的不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忽视了对大学生处理美德冲突能力的培育。
(三)大学生道德取向偏失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道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爱国、诚信、友爱、敬业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但是大学生美德价值取向偏失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美德的认识层面,大部分大学生往往只注重个人修养,能以比较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时往往会情绪低落、自暴自弃。在涉及到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处理时,部分大学生将实现自我价值作为最高目标,推崇个人利己主义,显示出在美德实践上的功利化认知。这种美德价值取向上的偏颇,不仅使大学生美德化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还会造成大学生在生活习惯乃至心理方面的诸多问题,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各高校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二、实施大学生美德化育的价值
(一)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道德不仅是人类的最高追求,也是教育活动的最高目标[1]。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着眼点不同于传统德育教育,主张通过美德教育过程中的内化和外化,将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时代要求的各种美德,既内化为大学生的信念,又外化为其社会行为实践。通过知行统一的美德化育,使新时期的大学生在道德品质和思想观点等方面逐步符合高校的德育教育期望,不仅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认知、分析、解决道德层面的问题,还能够自觉用于实践。这不仅是高校德育工作效度的基本体现,更是德育工作获得长久生命力的根本标志。
(二)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大学生健康人格和优良品质的构建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知识获得过程,如果仅靠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就不可能获得心理层面和意志行为的协调。美德化育的过程是实现身心协调的过程,其日常活动均出于自主、自愿和自动完成,其意志力也在美德认识与形成过程中不断增强,使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意志行为方面均衡发展,能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和谐相处,进一步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帮助其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提升其优良道德品质。
(三)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群体是最活跃的社会力量,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个大学生任凭其具有天大的学问,如果没有基本的道德和操守,他不仅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还可能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由此可见,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不仅决定着自身的未来发展和价值实现,还关乎社会乃至国家的稳定和安危。因此,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只有加强大学生的美德化育,才能使其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力量[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积极实施美德化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迅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实现路径
(一)强化大学生的美德需求
内在道德需求是大学生美德接受的内在驱动力,深入开展大学生美德化育,首先需要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道德需求。只有那些满足大学生需要的美德教育,才会更好地被教育对象所接受,但是这种需求也要接受一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3]。因此,大学生美德化育需要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社会需求选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需求的差别有针对性的激发他们的接受动力。
此外,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告别了紧张的高中生活之后,很多学生陷入了对前途的迷茫和价值观迷失的困境之中。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可以趁大学的时间“放纵一次”,直接导致各种心理与道德问题的出现[4]。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对美德缺乏认同,自我约束能力低下。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在自觉中学习美德、在潜移默化中认同美德、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培养学生的美德认同感,才能使美德从抽象转化为现实、从口号落实为行动。
(二)积极构建和实施潜移默化式的美德教育方式
前文提到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是德育工作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校要积极转变德育工作模式,采取以情感人、以境育人、以史为镜等潜移默化的德育方式,提高大学生对美德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提高美德化育的实际效果。
首先,大学生美德化育要注重理与情的有机结合,以“情”载“理”、由“情”入“理”,将深奥的道德思考,转化为对具体道德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思考。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利用周围社会中的真人、真事感染、打动学生,使学生自觉提高思想觉悟。
其次,在大学生美德化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情境的重要作用,积极创设美德化育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美德的认同。只有构建出多种多样的美德实践情境,才能使道德从理论高度回归到真实生活,使学生在知与行相互交替与揉合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最后,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被称为“礼仪之邦”,有着包括传统美德在内的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这些资源的潜在教育价值,充分发挥传统美德的化育功能,使其成为大学生美德化育的重要力量[5]。
(三)强化实践活动,谋求美德的知行统一
道德的本质是一种“实践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践行比道德认知更为重要和迫切[6]。因此,高校必须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的德行自律由自我约束成为一种习惯,实现美德知行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统一。
首先,高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育人活动。大学生正处于生命力和创造力旺盛的青年时期,其兴趣爱好广泛,高校要积极开展琴棋书画等文化活动,籍以拓展高校德育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对大学生美德化育以及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四书作为传统经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中许多语句已经成为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格言警句。大学生诵读这些国学经典,对回顾历史、开拓未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是不无裨益的。
其次,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因此,各高校要在大学生中进行主流价值观引导,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实践活动。例如,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大学生的梦。高校可以通过专题学习向大学生阐述中国梦,在全校形成追寻“中国梦”的良好氛围,为中华民族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奋斗。
(四)构建多元化测评制度,为大学生美德化育提供保障
首先,大学生美德化育的评价内容要多元化。要从哪些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美德化育评价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以为,评价内容应该力求多元化和覆盖的全面性,重要包括民族和时代精神、理想信念、道德与法制、劳动精神、奉献精神、心理健康以及健全人格等七个方面。
其次,大学生美德化育的评估方式要多元化。一是在育人目标上由目的评估转变为过程评估,这不仅可以处理好学生的个体差别带来的评估困难,便于评估操作,也有助于评估结果趋向科学、合理。二是在育人过程上由近期评估向远期评估转变,特别是通过采访与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毕业生的美德状况进行追踪,并作为美德化育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三是在育人效果上将效能评估逐步转化为价值评估,以避免美德化育上的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同时,在评估方法上要秉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增强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分析总结,对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不断完善和明确大学生美德化育的目标和方向。
(五)营造浓厚的美德化育文化氛围
大学生美德化育不仅需要明确的教育目标、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评价策略,还需要浓重的文化氛围来熏陶。
首先,校园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其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美德化育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校园美德化育文化氛围应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与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紧密联系。例如,广大高校教师不仅是大学生美德教育的引领者,也是校园德育环境重要塑造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离不开广大教师言传身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校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积极发挥表率作用,构建美德化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次,要运用主流文化引导大学生的美德化育。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求知欲最为旺盛的群体,最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理念,其中的拜金主义等文化糟粕也不断侵蚀着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在高校的美德化育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本民族的主流文化,指引高校的美德教育方向。此外,主流文化是一个宏观的社会概念,并且主流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所以,高校必须摒弃只注重大学生个体道德考核的思维模式,将美德化育置于得到广泛认可的主流文化中,培养出能够顺应时代主流文化环境的大学生群体。
四、结语
当前高校美德教育方式单一、僵化,重说教而不善于用“化育”,致使高校美德教育投入大而成效欠佳。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美德化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在美德化育上下功夫,通过美德化育的方法与途径探索,不断践行机制创新,通过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大学生将美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素质,并付诸道德实践,成为社会美德构建活动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60.
[2]赵俊红.浅谈美德化育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教育探索,2014(10):111-112.
[3]王晓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大学生环境美德教育[J].教育探索,2014(11):123-124.
[4]张立才.当代大学生俭德教育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5(1):78-80.
[5]兴夏.价值观多元化视野中的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J].阅江学刊,2012(1):54-58.
[6]杜学敏,杜敏佳.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谈大学生德育新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6(4):98-101.
[责任编辑 王云江]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WANG Li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Lvliang University, Lvliang 033000, China)
In the face of the complicated and changing social situation since the new period,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faced with a series of difficulties, especially not good at using virtue “educate” mechanism moral education, which makes the moral education invest hugely but little effe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ignificance and realization of the virtues of college students' virtues in the new period by mea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t aim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improving the moral education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path of moral education
10.3969/j.issn.1673-9477.2017.02.021
G641
A
1673-9477(2017)02-067-03
[投稿日期]2017-02-20
山西省教育厅课题项目“山西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编号:2016JGSZ015)
王丽(1984-),女,山西离石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