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绿色大学建设研究

2017-02-25陈红俊

关键词:大学绿色建设

陈红俊

(河北工程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河北省绿色大学建设研究

陈红俊

(河北工程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分析世界上绿色大学的产生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对照我省高校现状,总结出我省建设绿色大学的意义在于绿色大学是国家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绿色大学是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重要载体,绿色大学是我省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现我省绿色大学建设存在政府部门和高校重视不够,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绿色教育开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我省绿色大学建设应充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持续加大建设绿色大学的宣传力度,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并全力组织实施等措施。

河北省;绿色大学;建设研究

一、绿色大学产生的背景

“绿色”源自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绿色运动”,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可持续发展的代词。绿色大学概念产生的标志是1990年22个国家的高校校长在法国的塔罗里召开了“大学在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国际研讨会,会上对全球环境问题及大学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共同签署了塔罗里宣言。宣言呼吁大学的领导阶层必须提供领导地位并支持动员国内及国外资源,如此才能使大学能应付突来的挑战;大学在研究、教育、政策形成与信息交换等方面,均扮演重要的领导角色,以促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调动大学的所有资源,建构可持续的组织文化;结合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人口学及相关专业课程,加强学生的环境认知、道德与责任感;通过校园内的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等为师生的行为做表率,增强环境责任感[1]。宣言发表之后,世界各地的绿色大学建设正式启动,最早实施绿色大学计划的是美国与加拿大。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大学签署了该宣言。

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展了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些高校提出了绿色大学的建设目标,进行了绿色大学建设的探索。2011年3月10 日,由同济大学倡议,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共1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2016年4月,我省的河北地质大学同北欧研究中心承办了北欧管理模式与绿色校园建设联合研讨会,对绿色校园建设进行了探讨,但目前我省高校尚未有一所高校实质性推进绿色大学建设。

二、建设绿色大学的意义

1.绿色大学是国家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鲜明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高校担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其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的绿色意识和环保意识渗透到自己言行举止和以后的工作之中,并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到绿色河北建设。

2.绿色大学是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重要载体。绿色大学建设覆盖校园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其本质是高校主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需求。所以,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绿色大学建设必须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教育的各环节和全过程,为国家和我省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3.绿色大学是我省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省是高等教育大省,但不是高等教育强省。2016年,我省启动了“双一流”建设,努力在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学科方面实现突破。实现这一目标,我省高校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后发赶超。绿色大学建设是世界著名大学坚持的并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发展路径,其本质是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绿色人才培养,其灵魂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其支撑是绿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所以,我省高校建设绿色大学,与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要义和路径是一致的,绿色大学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我省绿色大学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部门和高校重视不够。整体上看,目前我省政府层面对绿色大学建设重视不够,没有从河北省高校可持续发展方面,整体部署和指导绿色大学建设。而国内一些省份却较早开展绿色大学建设,并对符合条件的大学进行“绿色大学”命名,如2001年山西省教育厅对山西农业大学进行绿色大学命名,2004年广西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环保局、教育厅对广西大学等8所高校进行绿色大学命名,2005年新疆自治区环保局、教育厅对新疆大学等6所高校进行绿色大学命名。我省高校缺少政府的引导,自身也忽略了绿色大学建设的重要性,影响到建设绿色大学的积极性。

2.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目前,我省一些学校已经意识到绿色大学建设的重要性,在一些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在水利部支持下,作为全国首所合同节水管理试点高校,成功完成了试点工作,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合同节水管理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但是我省高校和相关部门对绿色大学建设的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也未能引起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绿色大学创建的模式、特点、目标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极其匮乏。所以,缺少理论指导和支持的我省绿色大学建设实践只能是探索性的“摸着石头过河”。

3.绿色教育开发不足。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是绿色人才培养。但是,长期以来我省乃至全国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环节,重视“绿色”不够,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课程极少,且多以选修课形式开展,尤其是可持续的理念传导不足;科学研究方面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成果转化的环境风险评估不够;校园文化仅仅停留在环保协会、志愿者等开展的个别环保活动,没有纳入大学文化的整体格局中实施。等等。这些总体上造成绿色教育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绿色大学建设高校和国内率先开展绿色大学建设的高校。

四、关于我省绿色大学建设的建议

绿色大学建设是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是校园建设和环境保护,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我省高校绿色大学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充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政府层面的重视是建设绿色大学的关键,可以引导高校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开展绿色大学建设,同时也可以对高校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省政府可以明确环保厅、教育厅等政府部门负责或多部门联合负责我省绿色大学建设,并结合不同类型高校特点,组织制订省级层面绿色大学的创建指标体系;对命名为绿色大学的高校给于一定的经费支持和相关政策支持。

2.持续加大建设绿色大学的宣传力度。绿色大学的建设覆盖面大、参与面广、持久性强,必须动员全体师生参与进来。同时,绿色大学建设在我省高校新的探索,高校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所以,高校要加强建设绿色大学的动员与宣传,要通过课堂、校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络、各类校内刊物、宣传栏等宣传绿色大学的理念、意义、作用等知识,进行绿色知识传输、校园环境熏陶、教育教学导入等,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广大师生的教学、实践及日常的生活中,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全过程。

3.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并全力组织实施。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聚集优势,鼓励和支持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理论研究;加强与国际上绿色大学和我国绿色大学联盟高校的联系,积极吸收国外、省外高校创建绿色大学先进经验。特别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和特点,成立高校绿色大学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整体规划和设计大学自身的建设绿色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建设愿景,明确建设目标,细化建设任务和措施,完善协调机制,奋力建设具有河北特色的绿色大学,为我省建设经济强省、绿色河北贡献力量。

[1]吕斌,阚俊杰.西方可持续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1):44-52.

[2]蔚东英,胡静,王民,等.英美绿色大学的建设与实践[J].环境保护,2010(16):51-54.

[责任编辑 陶爱新]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university in Hebei province

CHEN Hong-ju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Arts,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production of green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China. It summar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University in our province which is the strong suppor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province and the whole country as a whole,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ivating tal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inherent demands to achiev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n our province. Due to th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eoretical research lagging far behind the practice and underexploitation of green education,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guiding role in charge of green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in our province,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University publicity, and make scientific plan to fully organize and carry it out.

Hebei Province; Green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Research

10.3969/j.issn.1673-9477.2017.02.008

G649.21

A

1673-9477(2017)02-028-03

[投稿日期]2017-02-15

2015年度河北省社科联项目(编号:2015030484)

陈红俊(1979-),女,河北衡水人,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大学绿色建设
绿色低碳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