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整合,塑造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7-02-25江西省信丰县大桥镇中心小学王晶晶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8期
关键词:智慧教材生活

江西省信丰县大桥镇中心小学 王晶晶

卷首语

巧妙整合,塑造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

江西省信丰县大桥镇中心小学 王晶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将研究教师怎样“教”转到研究学生怎样“学”上来,把教师的活动定位为唤醒、激励、引导、启发和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交流的核心,教师要用教学智慧营造灵动的数学课堂。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营造灵动的数学课堂进行论述,即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整合课程资源、营造灵动的课堂景观。

教学智慧;营造;灵动;数学课堂

数学是感性和理性的复合体,数学是充盈智慧而美丽动人的,数学是充满文化张力、灵动而简约的。新课程呼唤充满“智慧和灵动”的数学课堂,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智慧地创设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使数学课堂充满灵动。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巧妙地整合课程资源

支撑灵动数学的课程体系,数学教师应强调以下课程内涵:不但强调学科的内容,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体验和鲜活的经验;不但强调计划和目标,更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生命价值;不但强调教材的要素,更加强调师与生、教材与环境等多要素的融合;不但强调显性课程,更加强调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不但强调学校课程,更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融合。由这样的课程观念,建设与生成灵动的数学课程,有效整合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课堂生成性资源等课程资源,从中融合运用,汲取精华。

如,教学“统计表与统计图”时,引导学生上网收集近五年、十五年来的国民生产总值,每百人中手机拥有量,绿地面积变化等数据,绘制统计表与统计图。学生不仅学到了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而且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体会到数学来自社会生产与生活、服务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道理,获得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

我们要善用教科书等文本资源的精华,又要活用课堂中随机生成的新情境、新成绩、新思绪、新方法、新结果等这些新资源,还要巧妙利用现代技术以及生活这些广博的信息资源,改善数学学习的方式与途径。

二、营造灵动的课堂景观

巧妙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应该是灵动课堂的鲜明特点。教师应该在充分的预设中吸纳教材精华,外化数学智慧,在生成的同时恰当引导数学智慧与学生智慧无痕交融。

1.以学定教,让课堂充满灵动

教学过程只能是预设,教学流程却是动态生成的,里面蕴含着教者的智慧。因此,只有依据学情设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流程才是灵动的,才是动态生成的。在这样的流程里,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的张扬,他们的思维才能得以充分的拓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充分的激发。

2.立足生活,让数学充满灵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素材,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生动鲜活的现实生活,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学习的需要,使学生能自觉接受新知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这一内容时,我组织学生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要求记住自己在游戏过程中输赢的次数,然后提问:“赢了7次可以用7表示,假如输了2次又该怎么表示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议论不停,我适时地从中进行点拨,选取大部分学生所认可的方法,用“-2”来表示输的次数。借助学生所熟悉的游戏,学生迅速地理解了记录输赢的结果。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有了迫切需要学习负数的欲望,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返回生活天地,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如,在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这一知识后,我设计了“商场优惠大酬宾”的生活情境:一台学习机原价1200元,现在甲商城按八折优惠出售,乙商城推出“消费满1000元减300元”的优惠活动,哪家商城更优惠?通过计算比较,学生深刻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道理,热爱数学的情感油然而生。立足生活,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立足生活,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立足生活,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3.个性教学,让教学充满灵动

个性化教学,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与教学信仰的指导、支配下,融会贯通地理解教材,独具匠心地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设计,实施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突出智慧的印迹,具有强烈的学科色彩和个性特色,自由、充分地发展师生的个性,教师能够根据个人的特点寻求多种不同的教学途径,从而达到愉悦、和谐的教学境界,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教学是科学,同样也是艺术,艺术的灵魂便是个性。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蓝本也应该有个性,其含义有二:一是不同类型的课,其教学设计策略应不同;二是针对同一内容,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会不同。要使教学设计个性化,首先,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教学特点或者已初步具有的教学风格,否则难保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东施效颦”的现象。其次,要准确理解、把握数学教材的一般特点,避免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创新性的处理,更好地凸显教学设计个性化。教师处理教材时,要找准新知生长点,探明教材支撑点,探寻创新着力点,努力将教材变为学材。

用我们的教学智慧塑造真正的灵动课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习惯,从注重研究教师怎样“教”转到研究学生怎样“学”上来,把教师的活动定位为唤醒、激励、引导、启发和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交流的核心,让学生的思想在温情中、倾听中、自主中、合作中、思考中顿悟、升华。

[1]钟向英.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9).

[2]张小涛.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江西教育,2012(4).

[3]丁中华.对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型的几点认识[J].小学教学参考,2014(6).

猜你喜欢

智慧教材生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