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
2017-02-25江西省赣州中学
江西省赣州中学 周 锦
浅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
江西省赣州中学 周 锦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关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本文将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经验,从不同角度出发讲述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兴趣培养;方法
很多学生在刚刚步入初中学习时,对各个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有的学生在上过一段时间的数学课后,对于数学的兴趣会慢慢消失,这一现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发生。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关于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学习的动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对数学恐惧、厌烦等心理,产生这些心理的很大原因都是因为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需要不惜花费自己的课余时间,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们在初始学习阶段产生对于数学的浓厚兴趣。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以及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新教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数学教学课本中,教材的编排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用性以及知识性。对此,教师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并且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创新教学,将数学变得灵活起来,“用活的知识去教活的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动手操作,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在进行课程改革之后,新教材中加入了大量实践性的内容,教师可以针对初中学生喜欢动手、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安排学生们参与大量的实践性操作,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或者是图形类的工具,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我在一次数学课上,将学生们分成了几个小组,请学生们做我的实验助手,一同准备实验工具,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研究操作,教师们不仅了解了学生们对于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又使学生们在实验中展现了自我,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很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身的综合能力,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讲解、优雅美观的板书和教师自身丰富的知识等,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课堂语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传统的课堂总是以安静和教师威严的形象长留人们心中,而这样的课堂往往是压抑的,学生们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总是在听老师一人讲授,长此以往,教师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效率严重下滑。我们现在应该改变这样的现状,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地方,教师应该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讲课方式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与感染力,而优美生动的课堂语言好比介绍风景的简介词,它会让人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令人神往。一个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一技巧,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的讲课方式仅仅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这样的课堂丝毫没有活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自己的讲课方式:
首先,教师的语言应该抑扬顿挫,让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课堂上,放在老师的教授上,不会去想课堂以外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学习。而怎么样抑扬顿挫,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是需要全体数学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其次,讲课应该富有感情,数学本来就是一个枯燥的科目,这就更要求老师将语言动态化。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后,教师应该善于启发,用引导性的语言来启发学生。
另外,教师的语言可以更直观、更形象,让学生更快地学习到根本的东西。教师的教学应该多运用外物来帮助自己,将复杂深奥难懂的数学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内容。
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动人,教学不仅仅是教书,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亲切的语言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让学生更热爱课堂。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其内涵正是如此。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与习惯,在教学中应该多鼓励学生,在学生做得好时让他们不要骄傲,做得不好时也要让他们不要气馁,时时刻刻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要避免操之过急。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力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辅导。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指导式教学法”以及“渗透式学习法”的思想,指导学生归正学习方法,并要求学生们做到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们讨论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提问,将学生带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引发学生们的积极讨论,逐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比如在学习“相反数”、“多项式”等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们进行讨论,在同学们对于知识点有充分掌握的同时,归纳出相应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规律。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方式有千百多种,只有教师找到最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法,给学生以引导,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中找到快乐,从而激发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推动自己更好地学习数学。
[1]叶爱琼.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与对策[J].学术期刊,2013(31).
[2]马惠珍.浅谈七年级数学教学兴趣的培养[J].学术期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