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017-02-25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周 扬
学练研究
试析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周 扬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材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根据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可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时间,借助实验的方式,达到观察、分析、推理与计算的目的,以便验证初期的假设。通过采用这种实践操作的方式,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本文通过围绕数学实验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有力帮助为核心展开论述与探究,进而说明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以便提供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更多的启发与帮助。
数学实验;数学教学;重要性
鉴于目前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被动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数学实验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显然具备高效的作用优势,被广泛运用到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通过利用数学实验的形式,使学生参与其中,亲自体验了分析、查看、思索以及总结等环节,进而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由此可见,深入研究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显得很有必要,具有很大意义。
一、运用数学实验解决教学难点问题
很多数学概念枯燥且抽象,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难以理解,教师需在实际数学教学当中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紧密和生活关联,从而基于实际生活的环境下,完成和数学定义概念的关联,使抽象数学知识更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教师讲解苏教版“物体体积的含义”的课程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体所占据的空间以及空间占据大小的明确成为一大难点,以讲解为主显然无法达到效果。此时采用实验方式:在盛满水的玻璃杯中依次放入不一样的物体,让学生观察杯子排出水的多少量。利用实验形式,使学生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在不同物体被放入杯子后,排出水的量是不同的,同时以其中看到的表象情况得知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情况,由此明白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即为物体的体积。显然,通过此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无需采用太多言语进行物体体积定义的解释,仅仅运用相关的数学实验,便可以让非常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和形象化,使学生从中进行自我感受,深入理解物体体积的定义,所以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非常明显。
二、依靠数学实验将数学和生活紧密关联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始终来自于生活,和生活紧密相关。由小学数学新课标可知,小学数学教学需始终对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予以重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均可以从数学学习中获得答案,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应将课本中的内容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利用实验的形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全新的认知,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进而真正提高其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能力。
事实上,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譬如较为常见的运用太阳的影子进行铁塔高度的测定、有关小区住户数量的统计归纳、建筑屋内地砖铺设块数的计算以及学校的教学楼建筑的高度等等,均能够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原理加以回答、解决。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圆的认识”一课的时候,首先介绍圆的相关构成部分以及之间的关联,教会学生准确画圆,其次教师应该进行有关问题的提问:生活当中看见的车轮为什么均为是圆形,却不是方形呢?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们展示圆形车轮与方形车轮在行驶过程当中存在的差异问题,让学生们看见,当圆形车轮处于转动的过程的时候,车轮中心一直处于一条直线之上,但是方形车轮的中心却显现出上下起伏的情况,因此,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观察,深刻明白了圆形车轮的行驶过程更加平稳的道理,进而体会到数学其实和生活关联十分紧密。
三、通过数学实验论证假设猜想
作为一种数学想象,数学假设猜想的作用十分关键,对于寻求数学规律,掌握数学本质的研究而言非常有利,堪称高效对策。在基于既有的经验与事实的情况之下,通过利用非逻辑的方式获得的相关的假设,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推测。实际上,很多时候,运用数学猜想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减少问题解决所耗费的时间,让学生从中掌握相关的数学规律,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获得探究数学本质的机会。对小学教学课堂来说,提升学生大胆假设的思想意识十分关键。结合小学生活跃、好动、好奇心强等性格特征,使其在进行实验之前对存在于数学知识当中的规律加以猜想和假设,从而展开有效的实验论证,加深记忆。
例如:教师针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问题,应事先做好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纸片的准备,接着要求学生进行三角形内角和是否为一个定值的观察。当发现不是的时候,表明理由;如若是,则进行相关的数学实验的设计,完成验证。经过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使其亲自动手实践,制定出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其一为依次将各个内角撕下,使其顶点拼到一起;其二为利用折叠的方式,让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拼到一起。基于引导学生的目的提出相应问题,经过细致分析,采用类比和总结的方式生成假设,并运用实验进行合理验证。
依靠实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增强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依靠强烈的求知欲望,完成有关数学问题的假设与猜想,以实验证明猜想理论,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在此过程当中,学生们发挥出自身独立思考与推理猜测的作用,完成了对自我技能的展示,所以不但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受到了相应的肯定和赏识,从中获得鼓励,更加有信心继续学习新的知识。
四、以数学实验方式提升学生创新水平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从以往的教学研究可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其创新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课堂上运用数学实验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定义和学习方法,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联想,培养创新型思维。利用创新意识完成创新操作,以数学实验课堂为依托,达到最终目的。
例如:教师讲解“圆柱侧面积”的时候,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好两张A4纸与圆柱形纸筒等材料,并运用小刀、尺子等工具进行圆柱侧面积的科学计算。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启发及思考,想出更多办法。仅利用现有工具,依靠发散思维进行分析和计算,在这个过程当中,不难发现不同的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计算方法,操作过程自然也各不相同……从而让学生依靠自身的实践操作,对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发现,然后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逐渐形成发散性的创新思维,并且和实验紧密关联,使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与乐趣。
综上所述,数学实验的运用对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在数学知识解析中掌握科学规律。教师通过合理利用,可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形成系统的数学学习体系,这样无论是在问题的自行解决上还是数学教学效率方面,均会获得相应的提升,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1]金召霞.浅谈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04):74-75.
[2]马伟中.打开学生数学学习的另一扇窗——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5(34):29-32.
[3]于殿臣,于殿钦.浅谈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