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2017-02-25江苏省宝应县氾水中心小学陈万桂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中心小学 陈万桂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中心小学 陈万桂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掌握这个规律,才能正确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所以,抓住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系统性和渐进性,这些都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抓住小学数学学习的这些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特点;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小学时代,儿童刚脱离父母的堡垒,走入学校这个大的集体里,在此之前,小学生没有多少独立自主的生活经验,儿童的思维还只是以眼前看到的事物为主,即看到什么东西,反映到小学生脑海里的就是什么,不会产生其他的联想。但进入小学之后,随着大脑各部分功能的逐渐健全,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物逐渐增加,儿童有了自己的思考,即孩子的逻辑思维开始逐步形成。尽管如此,孩子们的思维仍然带有比较明显的具体形象特征,与抽象的概念、定理相比,他们对形象具体的事物有着更为直观的认识。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学习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学习过程渐进性的特点。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认识事物的抽象性决定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依赖性,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去迎合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全面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不但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时的思维导向。小学数学根据阶段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初级阶段,认识数字、图形、数量;中级阶段,会基本的加减乘除,并保证一定的正确率和速度;高级阶段,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思维解决一些难题。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就需要数学教师教学过程的技巧性和全面性,一方面,数学教师要有一个系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的指引下,一步步地给学生灌输数学思想,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运用到生活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真配合,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阶段性,而粗心大意是许多小学生的通病,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逐渐融入课堂,摒弃天马行空的思维,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学好数学。只有在学生积极的配合下,小学数学教师才能逐步找到数学学习的规律。
二、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
1.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其教材内容是许多数学研究者们经过长达数十年的观察、研究、积累,最终才编撰而成的,因此,小学数学知识架构是所有有关数学学科的基础,包括初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财务、管理、历史等,这些内容在小学阶段已经做了良好的铺垫。小学数学教材要求简单易懂,文字性要求极高,对数学的描述要让学生可以看得懂,再加上教材编辑们插入的图片,所以小学数学的理论解释部分对学生而言相对是容易的,这是小学数学的形象性。但数学本身科学性就比较强,在大数据时代,需要很多的抽象思维去给数据建立联系,进行运算,这些都需要很强的数学能力,所以小学数学仍然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小学数学同时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构成了小学数学矛盾的主要方面,缺一不可。小学数学教学也需要遵从小学数学的这两个基本特点,才能在严密的数学教学体系下培养出高素质数学人才的基本能力。
2.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一对主要矛盾,抽象性和形象性对小学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形象性对小学生而言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学习内容的形象容易理解,而抽象性对小学生而言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因为数学的抽象性需要学生有抽象的思维来思考和判断,这两者共同对小学数学产生了很大的制约性。要处理好这二者的矛盾,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做到这两点:一是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要生动形象,接近现实生活,好让学生们容易理解,同时又要有让学生思考的地方,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火车过山洞的问题时,既要给出火车的长度、速度,又要给出山洞的长度,同时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地方,即什么时候火车才算完全通过山洞?不能一下把问题全部说清,只让学生计算,那样很难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二是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实质性的理解。在对小学生授课时,教师要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数学概念和定理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的实质,不要急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公式化、符号化,避免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陷入僵硬化的状态。
三、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
小学数学学习如同盖一座楼房,需要从地基一步一步来,这就是小学数学学习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先认识数字,然后认识图形,接下来是数字和图形的结合,让学生以数字来数图形,然后学会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最后让学生在应用题里得到实践,这是符合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的正确教学步骤。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主要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很强的制约性,要求教师按照系统性和渐进性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确保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高效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潘晓燕.新课改下如何预设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提高学习效率.文理导航,2014(10).
[2]许莉.关于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策略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