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17-02-25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钟丽英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8期
关键词:数感核心素养

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 钟丽英

改革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 钟丽英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当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其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必须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强化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式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即是符合学生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属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以及综合素质中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应当拥有的重要能力与必备品格。核心素养主要由三维目标延伸演变而来,又区别于三维目标,属于三维目标的提炼与整合。学科核心素养属于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有独特贡献与作用,是一门课程独有的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课程本质观与学科教育价值观的直接反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给出了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学模型思想、几何思想、应用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坚持以教材为核心

为有效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挖掘课本中所包含的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知识。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数学核心素养源自于计算、测量和统计等相关知识,从而衍生出对应的数学思维方法。在对这部分知识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有充足的课前准备,真正坚持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课本内容,做到读懂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另外,教师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知识的本质,寻找其中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从知识技能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如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利用公式准确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够应用这部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空间认知理念、推理能力以及符号和模型的应用。换句话说,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根据上述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更加深入地挖掘这部分知识内容相应的核心素养,从而真正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小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不受到传统题海战术以及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同时,我们从全面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而言,只有当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后,才能够真正摆脱过于依赖老师的问题,凭借自己的能力来探索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我们学校采取“先学后教,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是在教师钻研教材、考纲和翻阅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把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分解,提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再配备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形成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开始自主学习,这种模式体现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分数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我们提前给学生发放导学案,让他们在课堂教学前就对分数的基本定义、应用等这部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有一定的印象和基本的掌握。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盲区和问题,在实际课堂学习中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向同学或教师提问,而我们的教学活动也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可以站在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同时,数学思维的培养也需要从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开始。对教师来说,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征,给他们提供更多自己发现问题的机会。比如我们在教学升与毫升这部分知识内容时,在学生预习教材后设计了喝饮料比赛这样的场景:森林中举办了一场喝饮料比赛,小猴子喝了4杯饮料,小老虎喝了2杯饮料,小猴子喝的饮料比小老虎多吗?同时再引出一个问题:容量是什么?用什么表示容量的单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动手实验的活动,把1升的水杯和200毫升的水杯放在一起,看看1000毫升的水杯能够倒出几杯200毫升的水,学生动手后发现因为水杯的容量不同,所以水的多少也不同。再回到上面的问题,不能说小猴子一定比小老虎喝的饮料多,因为有可能小老虎的水杯容量比小猴子大。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逐渐深化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4.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数感,而数感的建立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但是数感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不单单要借助于习题的探究,还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当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感与数学思维后,可以更加敏锐地找出数学题中各种条件的关联性。我们可以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利用合理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如在教学低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可以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先和学生们确定活动的具体规则,随后把班内的学生分为各个不同的小组,各小组面前放置10个皮球,每个小组的学生依次朝前方的篮筐投球,结束后问学生:投进篮筐的皮球有几个?在篮筐外的皮球有几个?对回答正确的小组进行计分,几轮下来评选出正确率最高的一组,同时让这组学生对错误率较高的小组进行讲解,说出自己的思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不断反思和总结,逐渐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总而言之,借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其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唯有确保学生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有所进步,才能够让他们从各个角度出发来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对于一线数学教师而言,必须要促进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从多方面做出努力,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1]王玉香.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17(27):79-80.

[2]王珊.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与建构[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111-115.

猜你喜欢

数感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