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合作”研究
2017-02-25江苏省沛县张寨中学
江苏省沛县张寨中学 王 松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合作”研究
江苏省沛县张寨中学 王 松
数学作为高中阶段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重要科目。新课程的推进使得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开展“合作”,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地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利用“合作”进行教学组织,是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此,本文从“合作”的角度探究了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实践,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合作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重要科目之一,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合作教学模式,既是新时期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促使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地开展合作教学实践,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内涵和价值
“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对过去传统应试思维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一个不同性格、不同学习能力基础的学生充分地融合到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分工和互助。具体分析,在目前我国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合作”最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对高中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这既是数学活动开展的必然,也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分组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数学的教学内容实际开展,同时也要注意,科学合理的分组不仅仅是要对学生进行数量上的划分和组合,还要明确每一个学习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其次,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之间相互紧密地沟通、互助,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来学习数学知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效果,教师一定要将“互动”作为核心要素来组织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的激励、鼓励、帮助、启发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达到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目的。
二、“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途径和措施
1.强调“合作”开展的内涵和层次
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相应的应用,但是整体上来说应用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成为一种形式,流于形式的教学实践应用无法真正体现“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意义,因此不要从形式上,而应当是从内涵方面提升高中数学的“合作”教学水平。具体来说,“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探究的主观能动性角度出发开展“合作”学习。其次,注重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合作”教学实践的重要内涵之一,这同时也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要求。以苏教版高中教材中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这节教学内容为例,这节内容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剥离出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这节内容学习之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相关的应用问题,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在这节内容的学习方面,教师就可以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或者是给出相关的图像,或者是举出相关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结合条件所表现的图形认知来对图像和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将问题探究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切实实现合作学习应当达到的目的。
2.注重“合作”过程的引导
“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教师在其中一定要做好引导、监督工作,对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思维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在关键的时刻对混乱的知识认知细节进行引导,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够一直在“正轨”上,提高合作学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这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函数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与实际问题的结合更是必考点,对很多高中生来说,这节内容的学习难度都是不小的,而且函数的类型很多,这时教师就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函数类型入手,进行函数实际应用的相关内容合作探究,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函数概念、函数类型和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函数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3.做好“合作”教学的反馈
反馈是“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环节,是保证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动态循环”的一个重要内容。及时有效的反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合作任务设置的优劣效果,从而为下一次的合作学习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一定要组织好“合作”学习的结果反馈工作,在每一个小组都安排一个专门进行结果反馈的成员,教师要对这些反馈信息进行综合整理,以此为依据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点拨,从而促进所有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化。
“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新时期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从合作学习的内涵角度出发,科学地引导监督和反馈总结,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合作”的组织效果和意义,从而切实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王海伟.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106.
[2]王玉峰.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20.
[3]姜莉莉.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194.
[4]杨仁俊.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分析[J].中国培训,2015(8):181.
[5]林笃锦.关于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意义探索及开展路径[J].亚太教育,2016(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