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4S模式” 实施数学教育新理念
2017-02-25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凌城镇中心小学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凌城镇中心小学 李 梅
热点透视
借鉴“4S模式” 实施数学教育新理念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凌城镇中心小学 李 梅
“顾客至上”、“以人为本”、“全方位开放”、“信息反馈多元化”、“追踪延伸”的4S经营理念对小学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谈了小学数学教育如何树立服务意识,如何以学生为本,如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如何转变观念,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小学数学;教育新理念
“4S模式”是一种以“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顾客至上”、“以人为本”、“全方位开放”、“信息反馈多元化”、“追踪延伸”是4S模式的核心理念。在核心素养培育途径多元化的教育背景下,这一理念无疑对小学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顾客至上”:要求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
1.服务学生的意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服务的观念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学校里的“消费者”是学生,教师要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和质量首先要树立服务理念。因此,教师要树立优质教学的服务意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切实让学生能够在被尊重中坚定信心,在被宽容中战胜自我,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服务家长的意识
家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合作者,教师只有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才能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过去我们经常有教师抱怨家长不配合孩子的教育工作,甚至把家长当作学生一样教育,造成的后果是不仅学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制造了双方的矛盾,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实践证明,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服务学校的意识
教师只有积极充当学校的主人,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学校及社会,让“教师个人发展——学生、学校发展——教师个人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可以塑造一批批学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同时也可以壮大学校的师资力量,打造“名师”效应。
二、以人为本: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
1.激发兴趣,创造和谐氛围
宽敞的广场、豪华的装饰,有休息、娱乐的场所,这样的购车环境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人们选择在这里购车、消费,心情愉快。相反,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常会看到,学生在一道道例题的引领下,始终遨游于“题海”中,老师巡视一周,一部分学生将已经公式化的题目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一部分学生一直在似懂非懂间徘徊,还有一部分学生将错解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还乐不思蜀。 一张试卷检测下来,教师抱怨好学生为什么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责怪中等生为什么漏洞百出,谴责后进生为什么一窍不通。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教师苦,学生也苦。因此,教师首先要创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中畅所欲言,积极探索。其次,要借助学生关注的、易懂的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改变“数学就是做题”的错误观念。再次,要会激励、勤激励、善激励。一句鼓励、一次表扬、一个眼神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从此能够“享受”数学课。
2.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4S模式”的首要特征是款式、车型、功能丰富,顾客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同样,我们的课堂也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如果无视学生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必定使不同的学生发展受阻,其中素质优秀的学生得不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另一部分学生则由于认识能力的相对薄弱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偿、补漏、补失。
3.授人以渔,提升思想能力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记得几个概念、公式,也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习方法,不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教师,一定要将学生逐步培养成由不会学到想学,再到会学,直到能够自学。
首先,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并不是让学生把内容浏览一遍,而是要带着问题去看,如本小节讲了什么基本概念,有哪些注意点?对照例题你能完成学案的预习自测吗?指导学生将预习中的疑问记录下来,这些疑问便是课堂上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在课堂上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比如转化思想、优化思想、化归思想、分类思想等。最后,在作业订正中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坚持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订正的问题绝不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绝不讲。
三、全方位开放:要求教师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1.优化课堂结构,让方法出新
优化课堂结构就是从创设问题情境到探索新知,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于拓展、评价等方面都力求做到优化组合,避免课堂讲授为主,学生机械训练,小结简单回放。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情境激趣,引出学习新知的必要性。其次,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手段和方法。例如启发法、类比法、演示法、探究法等,结合多媒体、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同伴互评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突显重点环节,让活动出彩
数学课堂结构一般包括“示标→启发导入→达标导学→测标反馈→应用巩固→补标练习”等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教师要重视学习活动的预设,增强活动的目的性和引领效应,使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其次,要抓住“达标导学”这一重点环节,在“导”字上下功夫,导听、导练、导做,预设生活化、趣味化的数学学习活动,让活动接通生活的源头活水,引领学生自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3.抓住动态生成,过程出新
众所周知,教师的精心预设尤为重要。然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拘泥于预设,正确对待并抓住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则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更高境界。看似学生发出的“不和谐音符”扰乱了教师的预设,扰乱了教学程序,但却往往能使得课堂“摇曳多姿”,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题解。
四、信息反馈多元化: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1.坚持“三化”,优化数学评价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所以,做好数学评价不容忽视。
首先,评价的主体要互动化。应在教师、学生家长评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习热情。其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新课程理论要求评价应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要关注考试成绩,而且要关注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再次,评价的过程要动态化。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给予学生更多的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
2.家校一体,构建联动评价体系
虽然有更多的人重视教育的家校一体化,但还是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习惯差、态度差,抱怨家长不会教育、不负责任。相比于“4S”店的电话回访,我们与家长的沟通方法值得改进。首先,彼此沟通的基础是平等,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家长。其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无论是电话、书信、家访,还是面谈、家长会等,都要避免从头到尾的告状,其实,赞美的作用远大于指责,我们可以赞美家长素质高、赞美家长懂数学、赞美家长会指导,这样,家长们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五、追踪延伸: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
1.课后辅导多层次
“售后服务”对“4S”店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样,我们的数学教育也要进行“追踪延伸”。毕竟小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关注班级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平时教学中可这样操作:提优方面——每周出两道有点难度的题目让学生思考,下周讲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以点带面,促进更多的学生提高探究兴趣。补差方面——批改作业,及时做好记录,有针对性地找一些学生进行面对面辅导,然后在课堂练习时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题目,为他们创造更多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中等生方面——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失利的原因,是听课效率问题、学习方法问题,还是做题习惯问题等,多与他们接触,增进彼此的交流,让他们敢于表达,充分暴露问题,及时改进。
2.课后反思多角度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点、失误点、灵感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使自己的课堂不断优化,也能逐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我们的反思不应局限于自我的总结反思,还应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同行经常互相听课、评课,多学习优秀教师的长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3.建立档案重应用
学生档案可以分为学习情况栏、个性心理特征栏、成绩跟踪栏、日常情况栏等。建立学生档案应注意以下几点:(1)延续性。内容应简洁详实,能够连贯反映孩子的思维规律。比如,在学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在学习第二个内容时会回到思维的起点,而有的学生则会借鉴前者的推导经验。将各自做法记录下来,可针对性地指导第三个内容的学习。(2)客观性。如实记录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包括错误资源),优点不夸大,缺点不隐瞒,能为下一任数学老师提供一面真实的“镜子”。(3)激励性。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思维和价值取向,数学教师应挖掘长处,扬长避短,促进发展。
数学教育的核心理论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而学生是发展中的主体。因此,它提供的服务应该是优质的、全面的,方法应该是灵活的,体系应该是开放的,管理应该是民主的,机制应该是激励的。如果数学教育工作者能够将这些理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那么,孩子们一定会快乐学数学、快乐做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