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7-02-25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
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 郑 荣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 郑 荣
初中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有重要的影响。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偏向于理论化,教学与实际生活缺乏联系,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较差,数学的使用意义不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引发了社会讨论,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策略,供广大同行借鉴。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数学思维
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创新能力、数学知识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也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的教学内容较为局限,整个教学氛围较为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整体偏向于理论化,学生不知道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自然也就不会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融入生活化元素,增加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将生活元素与数学教学相结合
仔细研究现有的初中数学教材,其中存在许多内容都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却往往将这些生活化信息剔除,整个教学偏向于理论化,学生很容易就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在设计教学题目时往往未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在理解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的信心,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融入生活化元素,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既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我自己的教学为例,在进行《调查统计》的教学时,书中的例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大,教学时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训练时我给学生布置的题目较为生活化,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统计,一组学生统计上月天气情况,另一组学生统计本班学生上学的交通工具,分别绘制相应的统计图,每组分工合作,全班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同时生活元素较多,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只是简单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在讲解习题时以自己的经验为主,教师较为主动,而学生较为被动,很多学生只是坐在下面进行听讲记录,亲自参与数学教学过程的机会较少;同时,有些题目具有多种解题方式,而为了避免学生混淆,教师有时只会讲解基础解题方式,数学思维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对学生拓展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对相关题目进行思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时,题目的主要内容是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要求学生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学生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就可以轻松得出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定理,这时,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修改什么条件可以用另外的判定定理得出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结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进行回答,有的学生认为把其中一边对应成比例改为其夹角相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再提问:如果只是两边对应成比例且三个角中有一个角相等,可以证明其相似吗?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一些学生根据判定定理提出不能证明相似,也有一些学生通过绘制相关图形进行验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积极性越高,其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兴趣就多,能够有效地与教师进行互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的教学方法较为简单,枯燥乏味,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动性较强,喜欢具有乐趣的事物,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抵触数学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参与积极性,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吸引学生。
以我自己的教学实际为例,在进行《轴对称》的教学时,为了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我在教学前先带领学生剪纸,要求学生将纸片一折为二进行裁剪,结束后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剪的纸片进行观察,说说纸片的特点,有的学生说都有角,也有的说都是曲线,这时我再让学生沿着折痕进行折叠,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两边的线条是一样的,这时我就提问学生:“那你们知道在数学中这叫什么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内容。”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学习这章节的知识时积极性较高,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融入生活化元素,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行拓展性教学,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1]别跃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4).
[2]赵振宁.新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