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2017-02-25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张春凤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8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策略内容

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 张春凤

理论探索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 张春凤

随着我国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课堂上,老师开始对全面性的教学目的提出要求,为了保障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帮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的课堂上有所收获。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分层教学的内容,主要就是指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学生进行科学化的分组,然后对那些水平相近的群体进行区别化的教学对待,这样学生就能够适应实际的教学节奏,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由于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且知识内容具备连续性,如果老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策略,那么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容易会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出现成绩倒退的情况。

一、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原则

1.目标制定原则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分层教学中的目标制定原则,主要就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为他们分别设定合理化的学习目标。在执行分层教学内容的时候,老师不能过于重视那些学优生,而忽略了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必须要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上,通过不同学习目标的制定,帮助学生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这三个学习领域展开有效的结合,将数学教学内容要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层次进行有效的统一。

2.方法选择原则

按照实际的数学教学任务,老师需要对不同层级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也会导致他们学习要求上的不同。对于那些数学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一题一解”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际的题目信息来对数学学习大纲的要求进行落实;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按照“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内容来对学优生的学习要求进行满足,争取每个学生都能收获一定的数学学习质量。

3.个别指导原则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个别指导的内容要及时,不能让学生对一些错误的数学学习认识进行积累。在进行个别指导的时候,老师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能过于随意化。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时候,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对集体和个别的关系进行理清,既要有大面积的问题辅导,同时也要对个别性的问题进行单独指导;第二,讲解与自学的关系内容,老师在分层教学中,应该把握住讲解的重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深入的钻研;第三,课内与课外的要求,学生出现课内无法及时理解的内容,在课下的时候,老师应该进行合理的引导。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1.分层备课策略

分层备课的内容,主要就是按照不同类型的课时来选择不同的备课手段。在对新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数学定义和定理知识较为集中化,它们是构成数学学习的基础内容。在集体教学的过程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其教学目标设置得过低,同时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也更偏向于乙级和丙级的学生,一般只是要求学生能够对这些定理和概念内容进行简单的运用即可,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采用分层备课的教学策略,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针对甲级和乙级的学生,安排一定量的提高题,确保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占据合适的分量,同时对于丙级的学生,不要强求他们掌握。这里需要注意,老师在题型的安排上,要尽量避免评价型和综合型题目的出现,这种分层教学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帮助全体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在对于复习课的内容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老师则要避免这种方法,不妨将一堂课分为两种教学阶段:第一阶段的内容主要为公共活动阶段,时间可以保持在25~30分钟;而第二阶段是分组活动阶段,时间为10~15分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对共同的教材内容进行考量,同时还要将分层设计的内容考虑进来。第一阶段的教学应该以乙、丙两级学生的能力为主,第二阶段则要让甲级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展开相应的巩固学习,增加练习的深度,如老师可以安排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来供其练习。

2.分层回答策略

提问是老师进行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切实的了解和掌握。在分层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数学学习问题,这样就能够使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够带着学习疑问走进课堂,更专注于自身的学习,进而对数学学习的效率进行提升。为了帮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够有表达个人学习情况的机会,老师还应该对提问的技巧做出适当的变更,使其更符合分层教学的实际情况。

在实际的问答过程中,为了贯彻分层教学的理念,老师可以对中等生进行优先提问,根据中等生的回答情况,对他们在认知上存在的不完善内容进行有效的问题展开,同时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拓展;遇到较难的学习问题时,老师可以鼓励学优生来进行解答,利用学优生的解答优势,启发全体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在实际的问答过程中,对于甲级学生,老师要让他们回答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对其解题能力展开训练。对于乙级和丙级学生,则要从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尽可能地调动其学习兴趣。例如在对函数的内容进行学习时,老师不妨就问答过程设计出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如“初中教材上对于函数概念内容是如何定义的?”“函数定义中对于集合A和集合B有着怎样的要求?”“根据函数的定义内容,是否可以进行‘一对多’和‘多对一’的理解?”“对于函数符号f(x)该如何进行理解?”等等,这些问题中,可以让学困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学优生回答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全面感知函数的学习内容。

3.分层测试策略

在数学学习中,教学评测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所以对其进行评测时,也不能采用统一化的模式,应该针对不同的层级差异,对其设定不同的检测和评价方法,这样才能将分层教学的思想体现出来。在评测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的评测内容,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开进一步的激发,当然,这个内容需要对学生自身的意见给予尊重,让学生对测试内容进行自主选择。

例如在实际的过程中,分层测试所采用的主要有“分卷分做”和“同卷分做”这两种方法。“分卷分做”的内容,主要是老师编制出三份不同难度等级的试卷来对学生进行测试,试卷难度由学生预先进行挑选,但是需要得到老师的认可;而“同卷分做”的内容相对复杂一些,在同一份试卷上,老师可以按照高中低三种教学目标,设置出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在测试中,要求学困生完成所有的基本题,中等生则需要完成低级和中级的试题,而学优生需要完成三个层级的试题。同时在测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中等生和学困生向更高层级的试题发起挑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题目数量上,老师可以采用6∶3∶1的方法对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进行设置。

总而言之,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适应整体的教学节奏,引导他们养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查漏补缺,对各自的学习问题进行主动的发掘,更利于老师教学方法的运用。

[1]时蕾.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0):91.

[2]卢洪强.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3(11):44.

[3]庄玉芹.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120.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策略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主要内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