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课堂翻转,揭示数学本质
2017-02-25江苏省镇江中学
江苏省镇江中学 徐 惠
实现课堂翻转,揭示数学本质
江苏省镇江中学 徐 惠
爱尔兰教育家叶芝说过:“学生不是接收知识的容器,而是可以被点燃的火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翻转课堂,就要引领学生进入与传统教学模式不一样的课堂。课前要求学生有效预习,课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尝试性地解决疑难问题,课后更加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困惑进行释疑,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所以,我们要充分践行新课改理念,在实现翻转课堂的契机下开展数学教学,从而使数学学科的本质得到彰显。
一、做好教师角色转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传统的教师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角色进行了一定的转换,把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了学生,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扶梯。在学习过程中共同交流讨论,对学生适时地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实现翻转课堂,教师首先要做好角色的转换,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知识的探讨者,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时,教师没有直接讲述这两个概念,通过习题来练习与巩固。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活动,就利用“阿基米德与国王”的故事来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列的概念。学生们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答案。于是教师利用学生的认知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了自主探究式教学。通过这个故事来揭示数列知识的本质,然后再结合课本中的例题作一些必要的练习。在这节课中,通过故事与自主探究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对数列知识的兴趣,从而实现了课堂翻转。
二、做好学习目标设计,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布鲁姆教学观认为,学习目标的制定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主要区别在于翻转课堂更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更助长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它能够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例如:在教学“圆锥曲线与方程”时,就创造性地制定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获得知识以及如何提高学习能力等,因而设计了这样的学习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熟练掌握椭圆的概念、图象、性质,能根据条件来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②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绳子与纸板探究椭圆作图活动,从而探索椭圆的形状与定义;根据探究活动的原理来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认识椭圆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开展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们亲身经历了椭圆的产生过程,从本质意义上认知了椭圆,从而有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翻转,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翻转课堂的形式与手段多种多样,尤其是微课教学方法的实施,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翻转。微课教学有着诸多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比较的优点,它能有效地突出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师语言讲述难以完成的问题。不仅如此,利用微课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制作成动画呈现给学生,这样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知识,不仅节约了时间,还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从而有效实现了课堂翻转。我们知道,高中数学知识内容丰富,而且知识逻辑性强,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内容,因为难度大,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中的很多内容等都有着一定的难度。如果仅凭微视频教学,显然效果不好,还需要结合导学案开展教学,这样也许能让知识的难度降低一些,所以,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还应该运用导学案来同时进行。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这一内容时,就通过微课视频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来巩固三角函数知识,也可以准备一些难度稍高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拓展性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翻转课堂得到真正实现,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协调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是多环节协调的过程,学生的预习、教师的教学以及课后的复习活动必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已经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各个教学环节,那就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实,这样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然而,在实施以翻转课堂为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在各个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能监督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数学是一门需要及时巩固教学成果的学科,很多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就及时地发放一些检测性的试题,对学生进行复习与巩固,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点拨与指导,这样就会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内容时,就要求学生自主解决这样的问题:(1)必然事件的概念是什么?请你举例说明;(2)明确事件指的是什么?请你举例说明。接着,教师通过在班级中抛掷一枚硬币实验,让学生观察这枚硬币落地时是哪一面向上的?这样来引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机率与规律。最后,学生们通过开展自主实验来观察随机事件的频率,随着实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因而,翻转课堂得到了实现。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这种崭新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大胆地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在诸环节的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来充分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努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实现翻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