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变化中沟通联系 在比较中体悟本质
——认识“=”、“>”和“<”教学设计与思考

2017-02-25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潘明珍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颗星小兔意图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潘明珍

在变化中沟通联系 在比较中体悟本质
——认识“=”、“>”和“<”教学设计与思考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潘明珍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和“<”。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偶尔也会比较大小,但大多数学生不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表现为比一比5和3的大小,他们往往回答“5大”或“3小”,而不能完整地叙述为“5比3大”或“3比5小”,且多数学生认识“=”,但是不认识“>”和“<”,不会用数学语言符号来描述两个数大小比较的结果,对于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没有认识掌握,对于用一一对应的策略和思想来理解更是没有经历。因此,学习活动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和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符号表示的含义,并能用语言描述比较大小的结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 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并能正确地读写。

2.能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会用准确的语言和数学符号语言表示两个数大小比较的结果。

3.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过程,感受数学符号语言的简洁。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课

1.谈话: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开始啦!看!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了!(出示场景图)

2.提问: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提供孩子们喜欢的场景,让他们说说发现,孩子们可能会数一数各队的动物有多少个,也有可能说出哪种小动物多,哪种小动物少,开放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经历理解“=”的过程

1.谈话:很多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真棒!刚才有小朋友说“小猴和小兔”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同样多的?

【设计意图】开放的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用多种方法再现比较的结果。

2.交流:除了用数一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圆片(板书:○)代替小猴,用三角形(板书:△)代替小兔来摆一摆,再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同样多?拿出圆片和三角形自己动手试一试吧!

过程中推进:

(1)怎样摆才能让别人一眼看出它们同样多?

(2)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是一个对着一个摆的。

3.并列呈现两个小朋友摆的资源。

提问:这两种摆法哪一种更能一眼看出它们是同样多的?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反馈交流,小结并板贴:像这样一个对着一个,小猴也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就说明小猴和小兔同样多。(说完贴小猴和小兔并画上虚线)

【设计意图】借助学具和经验,提醒学生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图片的辅助,在模糊中明确一个对着一个会看得更清晰,这是“一一对应”的比较策略思想的有机渗透。

4.感受生活中的“同样多”。

谈话: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也是同样多的。瞧,(呈现课件)看的时候想一想: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课件一张一张呈现。学生观察,交流反馈。

5.学习“=”。

(1)谈话:刚才我们知道了小猴和小兔是同样多的,这是用语言把它说出来了,其实在数学上可以用符号和数字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2)示范:4只小猴和4只小兔同样多,可以用4=4来表示,这个符号叫等号(老师在田字格里板书),读作:4等于4。

(3)激趣:“=”像什么?

(4)追问:“4=4”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生活中4=4还可以表示什么?”“刚才图片中的物体可以用几等于几来表示?”

(5)游戏:同桌分别摆学具,一人摆,一人说:几个和几个相等,就是几等于几。

(6)反馈。

【设计意图】以往的教学中,等于号的概念有些弱化,学习中往往将侧重点放在大于号和小于号上面,而我们认为等号概念的建立尤为重要,它是比较的基础,必须让学生经历等量的守恒,在丰富的情境感知中理解概念、形成概念。故在这一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孩子用圆片、三角形等实物代替小动物,摆一摆,实现由情境图向实物、由具象到抽象的逐渐转化,学生经历了由实物摆到语言表达再到抽象符号表示的过程。

三、制造矛盾、认识“>”和“<”

1.谈话:数学课上,小丽得到了5颗星,小芳得到了3颗星,她们两人得到的星的颗数能用等号来连接吗?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们用等号来连接呢?先想一想,再回答。

2.认识“>”和“<”。

(1)创设情境:小丽今天回答问题可积极了,老师又奖励给她一颗星,这时她们得星的颗数能用等号来连接吗?怎么办?

交代:不能。数变大了,符号的嘴巴也变大了,数学上将这种符号叫作:大于号,读作:5大于4。

(2)情境再设:小丽有5颗星,小芳有4颗星,小丽送给小明2颗星,她的星变少了,符号的嘴巴会怎么变化呢?

交代:数变小了,符号的嘴巴也变小了,最后闭起来了,数学上将这种符号叫作:小于号,读作:3小于4。

3.沟通:

(1)谈话:你能举例说说“=”、“>”和“<”表示的意思吗?(同时谈话说明三个符号之间的变化)

(2)游戏:用手势来表示等号、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用小棒摆这三个符号,其余的小朋友用手势来表示。

左边来了5只小松鼠,右边来了3只小熊;又来了2只小熊;走了1只小松鼠……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游戏来沟通三个符号之间的变化与联系,进一步建立概念,理解含义。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怎么学习的?

2.快速反应:

(1)在○里填“=”、“>”和“<”。

5○1 2○2 3○4

(2)○里藏着几?

○>2 5>○ 1<○ 4=○

3.拓展:课件出示一些图片,介绍这三个符号不仅可以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连接三个、四个……物体,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性谈话,回顾学习的历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谈话延伸拓展到符号不仅可以连接二者,还可以连接三者、四者,甚至更多,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符号表达的简洁,体现了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

【课后反思】本课是符号概念教学,教师由生动的情境创设入手,通过开放的问题,帮助学生对比较的结果进行整体感悟,化抽象为具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动手操作,由实物的一一对应逐渐过渡到抽象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和建构过程,同时,三个符号的学习有机相连,在比较和沟通中,学生较为完整地建构了符号概念的含义。

猜你喜欢

颗星小兔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瞧,床头有颗星
帮小兔逃跑
骄傲的小兔
燕山秋意图
巧取星星
寻找第七颗星
小兔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