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实践与思考

2017-02-25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徐新丽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计时平均分小数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徐新丽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徐新丽

追问是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适时、科学地追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能较好地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课堂教学中追问在哪儿?这是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探索与实践,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追问在知识的模糊处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貌合神离,学生一时难以区分,使学生对知识容易产生模糊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教者进行适时的追问,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清、理解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如:教学“垂线”时,学生通过自学初知垂线的定义后,教师提问:怎样的两条直线是相互垂直的?学生回答:两条直线相交成90°角时,这两条直线就相互垂直。此时,有些学生往往把“90°”与“垂直”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我进行了追问:“90°”与“垂直”的意思一样吗?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了“90°”是一个角的度数,“90°”的角是一个直角,而“垂直”表示的是两条直线之间的相互关系,两条直线相交,并且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相互垂直。通过追问,让学生对“直角”、“90°”、“垂直”有了区分,不再混淆,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深度。

二、追问在学习的疲劳处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其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堂课自始至终都高度集中,一般来说,小学生在10~15分钟后,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也就是学生学习中的疲劳现象,这就要教者进行课堂气氛的调节,让学生顺利地度过疲劳期,重新振作精神,投入到学习中来。追问是一种较好的调节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用得都比较少,一般是通过提醒、表扬、批评等方法来处理,如果换一种追问方式来调节,将会收到意外的良好效果。如:教学“小数的加减计算”时,利用生活中的物价计算,探讨出了小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方法后,学生觉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比较简单,思想上有所松懈,再加上已经学习了十多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课堂上学生出现了低迷状态。此时我进行了追问: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一定要将小数点对齐?问题一出,学生的精神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变,人人都思考起了这个问题,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度过了学习的疲劳期。

三、追问在学习的关键处

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是学习的关键处,教学中如果抓住了关键点,就能较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服务,使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过去,我们在教学的关键处往往是老师反复讲解、反复强调,这种方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学生容易产生疲劳,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如果改用追问,则会有另一道风景。如:教学“几分之一”时,通过将一个饼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叫作“分数”,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再让学生看书自学,举例说说一些几分之一的分数。认识几分之一的关键是平均分,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已经学过,但要让学生把平均分与分数构建联系,就是认识分数的关键。教师提问:谁愿意说说,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学生说出几分之一的含义后,教师进行追问:怎样对物体分,才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这一追问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用分数来表示时一定要平均分,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帮助学生建立起了新的知识体系。

四、追问在教学的重点处

教学重点就是一堂课学生学习的知识核心,学生对知识重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际中,老师都是高度关注、精心预设教学过程的,一般都会进行一些必要的追问,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然后师生一起探讨列竖式计算,学生进行了两道练习。教师接着进行了追问:你发现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与除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18÷4=3……6,计算对吗?为什么?通过追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使教学的重点得到了突出与强化。

五、追问在问题的疑难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有效化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多数老师是以讲授来帮助学生化解难题,这不利于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利用追问的手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通过对钟面的观察与讲解后,学生感知了24时计时的方法,但学生对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是一疑难问题,教师出示了一个问题:9时你在干什么?有学生说在学校上课,也有学生说在睡觉。教师这时进行了追问:9时是上午还是下午?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理解了9时在24时计时法中表示的是上午9时,而不是晚上9时。教师继续追问: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为什么?这样的追问帮助学生化解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追问是教学中使用很久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它永不过时,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计时平均分小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畅游计时天地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腕表计时2.0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24时计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