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课教学应关注“三变”

2017-02-25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辛庄小学辛崇民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三变探究性图形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辛庄小学 辛崇民

探究课教学应关注“三变”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辛庄小学 辛崇民

在新课标的倡导下,我们逐步开始实行创新型、实践型课堂教学,自主探究也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究性课堂也展现出了多种问题,演变成实施难,效果差的局面。

课堂教学;数学;三变

在新课标的倡导下,我们逐步开始实行创新型、实践型课堂教学,自主探究也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究性课堂也展现出了多种问题,演变成实施难、效果差的局面。那么改变这种局面就成了当务之急,本文就探究课教学应关注的“三变”展开论述,希望对提高探究性教学的实效有所帮助。

一、变小为大,让探究空间“广”一些

数学问题的探究空间往往关系着学生思维模式以及创造力的发展,为学生提供足够宽广的探究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问题的挑战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做到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相反,如果数学问题的探究空间不够宽广,反而有所封闭,就会在一定程度让束缚学生的创造力,让数学问题变得单调枯燥,不够有吸引力,限制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因此,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积极拓展,给学生提供更大更宽广的探究空间,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样化思考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多个方面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推陈出新。

比如,我们在学习“立体图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各种各样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等,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手中的材料剪拼出如正方体、长方体这样的简单图形,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做出更多的立体图形,通过他们动手操作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些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公式,将老师演示变为自己动手。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探究的空间,学生获得了一个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相互间的讨论,总结得出最后的结论,一方面完成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更有效地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逐步构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探究的空间, 进行多样开放性的尝试,有助于学生进行“再创造”。

二、变放为扶,让探究过程“直”一些

对于探究性学习,小学生的探究性活动毕竟和科学家的探究性活动不一样,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究课也并不是要求学生进行完全的原汁原味的自主探究,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其实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探究、再创造”过程,学生的探究活动一定要有教师必要的指导作为依托,只有讲究放扶结合,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才能让学生的探究过程做到曲中有直,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使探究过程变得更有效率。

我们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题的解答时,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出指点。例如,“一桶汽油一共45千克,因为汽车行进过程中的需要,用去了一部分,现在已知用去的油是剩下的25%,求用去的和剩下的各是多少千克?”当学生按照之前的知识通过数形结合进行充分探究,找出单位1,画出线段图后,仍然一头雾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给予适当的提示,告诉学生:“我们已知用去的是剩下的25%,那么如果我们可以假设剩下的是多少,那么根据方程组是否就可以求出问题的答案了呢?”这样就叫作变放为扶,将探究过程化曲为直,在自主探究的同时获得了知识,也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教师的指导,放扶结合,让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活动。

三、变听为做,让探究方式“活”一些

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和认知水平的程度不够高,而且数学是一门抽象大于具象的学科,因此,学生习惯于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探究数学、学习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做”远比“听”有意思,也更有效,因为“做”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可以获得更直接的数学体验。因此在数学探究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做到不拘泥于教材本身,跳出教师身份的限制,学会蹲下身子,与学生做朋友,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教学,指导学生如何接触数学、感受数学,帮助学生在探究性课堂中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探究体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比如在进行“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长方形有四个角,如果我们减去它的一个角,那么它还剩下几个角?”如果教师此时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答案,反而为了节省教学时间而进行理论说教,那么学生的数学体验就不会深刻,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的思维也得不到发展,得不偿失。如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亲自去剪一剪,那么就能够在操作中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自己发现可能剩下两个角,或者3个角、4个角,这样他们就能够省时又有效地参与到数学的探究活动中去,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进而更加热爱数学。另外,由于学生学习经验不同,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教师直接进行讲解,很容易将他们的思维固化,此时,应该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方面拓宽了探究的空间,另一方面保证了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参与数学的探究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探究性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探究内容、教学对象、探究方式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因此,探究性学习必须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将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情况结合起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探究性学习,改正并逐步完善探究性学习,这样才能将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猜你喜欢

三变探究性图形
贵州黄平县:“三变”改革激发产业活力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贵阳城乡“三变”了不得
分图形
找图形
三角恒等变换之“三变”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