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互动本真 创高效课堂

2017-02-25江苏省阜宁县陈良初级中学殷和春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平分线等腰三角思维

江苏省阜宁县陈良初级中学 殷和春

还互动本真 创高效课堂

江苏省阜宁县陈良初级中学 殷和春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改变知识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师生积极参与到互动中来。本文主要从营造乐学课堂氛围、优化课堂微观结构等角度,阐述初中数学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初中数学;师生互动;高效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以生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忽视学生主体发展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势必得到改变。教师要以挖掘学力,创新学习方式为新的生长点,探寻优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等探索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多媒体等诸要素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一、营造乐学课堂氛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维因问题而起,教师设计适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很好。理想的话语环境是有效交往、寻求共识的基础,教师要建立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交往、学习。

1.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传统教学中,教师提出判断性的简单问题,让学生进行对或错的判断,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不能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准把握学情,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由表及里,逐步揭开问题的本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的提问要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由形象走向抽象,结论的获得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沿其顶角的角平分线进行对折,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对折,有了很多发现,生1说,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生2说,折叠后的两个三角形重合,它们是全等的,所以这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生3说,底边上的高也是顶角的平分线;生4补充说也是底边的中线。教师的提问不拘泥于简单的判断性问题,而是让学生做一做、说一说,让学生的思维参与其中,产生多样的表述。教者将总结的机会让给学生,“等腰三角形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吗?”学生经过讨论、交流,获得结论如下: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2.创造积极的互动氛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效的发问是从已知伸向未知的触角,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切不可自问自答,要“放下权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在《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某旅行社组织游客去水街旅游,收费标准为:如果人数不超过30人,人均旅游费用为800元,如果人数多于30人,每增加1人,人均旅游费用就降低10元,但人均费用不得低于500元。某公司分批组织员工到水街旅游,计划以28000元组织第一批员工去旅游,问这次可以安排多少人参加?”有同学回答:“设有x人参加旅游,每人花费[800-10(x-30)]元,可以得到方程[800-10(x-30)]·x=28000。”教师说:“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其他同学是怎么考虑的呢?”有同学指出,“此方程有两个解,一个是40,一个是70,这里还要考虑人均费用不低于500元。当x=70时,人均费用是800-10(70-30)=400元,不符合题意。”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发现方程的解还要具有实际意义,既要“多于30人”,又要“使人均费用不低于500元”,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形成严谨客观的良好思维品质。

二、优化课堂微观结构

课堂微观结构既有各环节之间的自然衔接,也有时间的大体分配。教师要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把握学情,既要备教法,也要备学法,将学生视为互动学习的主人,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

1.教学模式要适应学生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既有教师以板书、投影提问,学生看书回答,教师讲解的模式;也有学生预习课本、初提问题,教师筛选出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模式;还有教师设定情景,引入问题假说,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灵活选用,对基础薄弱、缺少探究能力的学生宜选用第一种,而对学习能力稍强的学生可用第二、三种。

2.师导与生学相结合

教师要努力发掘学生的学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学生的“学力”有限,为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学”,教师应有效引导,为学生把握方向,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入。如在因式分解的复习课教学中,教师指出,不存在一种万能的“灵丹妙药”,我们要探索出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思路,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因式分解的问题。如分解因式:(1)m2-3m+2;(2)x4-3x2+2。 对于问题(1),绝大部分学生会利用x2+(p+q)x+pq=(x+p)·(x+q),得到正确的答案。而对于问题(2),有学生将x2视作m,从而将问题(2)转化成问题(1),继续分解就变得容易了。教者适时指出:“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我们熟悉的问题,这种‘转化’思想在因式分解中尤为重要。”

3.培育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不拘泥于单向的灌输与机械的训练,要引领学生关注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让学生透过知识背后发现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教师要引领学生实验,使性质、规律得以重观,引领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推导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构成解题的起点。教师要借助于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发现、讨论,激活创造性思维,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完成长方体、三棱锥、四棱锥等几何体的模型构建,让学生亲身体验柱、锥的结构特征,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高效的互动课堂离不开生本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融洽的课堂气氛为依托,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媒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林建森,蔡仲兴.动态生成式数学教学的构建[J].数学教学通讯,2006.

[2]林婷.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学数学,2008.

[3]王立新.让新课改焕发蓬勃生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

猜你喜欢

平分线等腰三角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玩转角的平分线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线形成的角
多用角的平分线证题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