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当代价值检视

2017-02-25方如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德性伦理学伦理

方 熹,方如萍

(1.云南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2.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当代价值检视

方 熹1,方如萍2

(1.云南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2.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当代社会对理性和规则的过度张扬,导致了德性伦理的边缘化,道德难题的不断涌现致使学界重新审视德性伦理学的复兴。本文基于对当代社会道德状况的体认、对现代伦理话语和谐的重整以及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这三个方面展开粗浅的探释,尝试检视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当代价值。

德性伦理学;规范;道德建设

伦理学人人皆知:德性伦理虽然曾一度遭到冷落和冲击,但它在伦理学理论研究和社会道德建设实践中的价值、意义探讨从未停止。当代西方伦理学由注重规范,到自觉地思考和回归德性的客观历程,表明德性在人类文明前行中的不可或缺性。社会转型时期,一系列道德缺失、道德生活无序等问题的出现,不可否认地在很大程度上与德性的状况和建设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言之,探讨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当代价值,尤其是面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中国而言,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对当代社会道德状况的体认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数千年来华夏文明发展积累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然而,处于时代变化的当今中国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在不断受到冲击,原有的道德系统逐渐失去社会调节功能,而新的道德系统正在缓慢重构中。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它关乎着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稳定。那么,社会现行的道德现状如何呢?近几年发生在食品、医疗、道路交通、住房等领域的伦理问题,将中国社会道德推向高潮。社会道德现状令人担忧。当前中国社会正由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社会’,‘身份社会’变成了‘契约社会’”[1](P49~53),生活在社会各个领域内的人们陷入利益与道德的选择困境中,引起了大众的普遍焦虑,这种困境的存在,对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如经济领域,我国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改变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利益关系和格局,在潜移默化中考验和影响着我国原有的调节利益关系的社会道德,人们在经济、利益与道德三者之间的选择陷入了困境。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或利益最大化,忽视理想、精神的道德价值,而侧重追求世俗的、功利的、物质性的利益价值。道德价值取向受到经济利益取向的排挤。同时利益谋取动机的道德合理性也出现偏颇,社会上“见利忘义”,将社会道德规范抛诸脑后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等,这些频繁出现的制假贩假、以次充好、违规经营、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引发诚信危机。

又如政治领域,权利和权力关系的变更,以及不同个体和阶层对政治改革的多种态度,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随之而来的就是个体的道德价值观与政治价值导向之间的矛盾,进而上升到个体的道德素质和政治正义的推进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个体的道德价值选择,其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造成了对特权、人情以及政治自由的误解,促使用权意识薄弱甚至扭曲,最终造成个体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的绝对障碍。对公民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的淡漠,知法犯法、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而失信于公众的行为严重地侵蚀着制度诚信,造成了社会的某些不稳定因素。

再如文化领域,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文化中汲取资源并外在表现为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现如今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取得的重大进步,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在面对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畸形发展,以及在大众文化形态的多元化环境中混乱的道德判断,使得道德与文化生活间产生了某种不协调。人们在这种不协调的状况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失范,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行为规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文化体系中的道德困境。近期,抄袭指控频频报诸新闻,有愈演愈烈之势。许多剧集和节目深陷抄袭漩涡,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和观众激烈批评。

在政治改革、经济转轨、文化整合的共同作用下,不同的社会分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重新组合,导致道德认知、道德规范的混乱。价值观的异化,社会责任感的淡化,道德感召力的下降,[2](P101~104)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各领域的道德难题的涌现给道德建设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启示:在经济领域,我们所要建立的道德体系,应当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在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的同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政治领域,道德建设主要通过理论学习和教育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充分发挥各种权力制度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度等途径来实现;在文化领域,我们应当重新审视道德文化的当今价值所在,以道德传承文化,以文化滋养道德,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道德修养。我们的社会生活面临德性与规则建设的双重任务,所以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道德建设中德性与规则的地位和联系问题,在规则的框架中重构德性。

二、对现代伦理话语和谐的重整

关于规则伦理和德性伦理的地位、联系与分歧,可以从以罗尔斯《正义论》为代表的规范伦理学的复兴,以及之后的以麦金泰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推动的德性伦理的复兴说起。罗尔斯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3](P1)这表明罗尔斯所代表的当代规范伦理学者明确认为,解决道德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制度的正义化和规范化。

麦金泰尔的观点与之背道而驰,他认为西方伦理学自古希腊哲学以后形成了一个德性传统,这个传统的延续在现代化进程中被打断,而西方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道德逐渐枯萎和衰败的过程。在德性传统被抛弃之后,伦理学界开始了道德哲学的重建工作,试图寻找出一个普遍化的道德规范。但是,道德的重建演变成对道德规范的论证,其结果是道德只意味着对规范的服从,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相对于健康而有序的前现代社会而言,当今的西方社会呈现出浑浊和病态。这种病态,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对道德权威的质疑与道德秩序的混沌。在此种状况下,人们无法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统一的道德判断,只能陷入无休止、无意义的争论当中,更无法摆脱固定的思维框架,从形态迥异的思想中脱离出来并进行批判。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失去了统一而终极的目标,只能停留于对零碎而无序的道德教条的论证和因循。因此,解决当代道德困境的关键不在于寻求普遍化的道德规则,而在于继承德性传统。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之争,揭示了德性伦理与规则伦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在德性伦理的视野中, 德性是人类道德之光升起的地平线,具有优良德性的主体能够在不同事件和场合中保持道德信仰的完整性,从而顺利化解各种道德难题。正如“每种德性都既使得它德性的那种事物的状态好,又使得那种事物的活动完成得更好”[4](P45)。它赋予了人们整体生活的终极价值诉求,教导人们了解人生目的,培养人的内在品格,使人的存在获得了趋善的定势,[5](P210)这正是德性理论的优势所在。然而,当德性伦理要与时代背景相适应时,难免会有一些不足。规范伦理学家指出,所谓德性不过是一种经由内化的服从道德规范的倾向,不具有特定的价值,德性的重要性仅仅在它激发了正确的行动的时候得到体现。在规范伦理看来,制定一套合理的行为准则才是解决道德问题的关键所在,只因它能够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体行为限制在正义范围之内。规范伦理的优势就在于,现代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和制度化决定了规范伦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程序化的操作在面对矛盾问题时更符合人们对作为行动工具价值的理论期待,这样不仅在价值上是直观合理的,而且也是反思的、批判的和进步的。但是,现代生活的社会化、组织化、制度化的程度空前扩张,由此造成人们内在的精神生活空间日趋狭小,日趋规约化的社会伦理限制人们内在德性精神的养成并弱化了人们自身的道德直觉能力,最终导致社会伦理规范效力本身的降低。由此可见,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都只突出某个方面,各有利弊。德性伦理着眼于人本身,规范伦理则着眼于人的具体行为或具体事物。然而,这一系列的行为或事物必然归属于行为主体,由行为者所负载。德性是内在的,规范是外在的,内在的德性伦理必须借助外在的规范伦理体现出来;同样,规范伦理须以主体人格的德性质量为基础,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概言之,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彼此依凭,相互支持。

事实上,我们对德性伦理与规则伦理的利弊及联系的探讨,在逻辑上已经蕴含了现代伦理建构的思路:就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而言,二者均不可偏废。准确地把握德性和规范的联系以及融合两者的优势,有利于建构合理的伦理形态,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话语和谐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合理化选择。社会的凝聚与秩序的维系需要制度和规范,“任何充分的德性伦理都需要‘一种法则伦理’作为其副本”[6](P 1~2);任何社会规范只有为道德个体所普遍接受,才真正具有社会伦理意义,才可能为人们所奉行实践,正如“无论现代社会伦理规范系统多么周全和完备,如若缺乏个人自主美德的内在心理基础,都不可能成为健全有效的伦理规范,这一点正是现代社会规范伦理的内在缺陷和弊端”。[7](P236)如果将规范形容成道德之骨架和躯体,那么德性就是道德之血肉和灵魂,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甚至可以相互孕生。一方面,规范伦理可上升为德性伦理,当人的行为对伦理规范的遵守经过不断重复和反复达到稳定性的状态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内化为一种习惯和质量,这时规范就转化为德性。另一方面,德性伦理可以转化为规范伦理,内在的质量和习惯表现于外是对行为规范的自觉遵从,德性伦理必然落实到规范伦理上,自律的德性自动地生发出相应的行为规范。所以说,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是一种内化与外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道德建设实践中,我们应当把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看成是相互统一的有机体,在建设规范伦理、制度伦理的同时,必须同步发展德性伦理。具体而言,推进现代道德建设,需结合社会的具体实际,遵循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关系辩证发展这一普遍规律,借鉴西方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文化资源的合理成分,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思想资源的精华,实现规则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和谐共生,从而为道德建设铺好道路。

三、对当前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

反观上文对当代社会伦理话语和谐的重整这方面的分析,使得我们更加明确了规范伦理和德性伦理的和谐在道德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道德建设不能局限于伦理制度或制度伦理建设,它应当涵盖规范的完善和德性的重建两方面,其根本的任务是在伦理制度、制度伦理的基础上,塑造出具有完整的道德意义的德性伦理。当前整个社会生活方式正在由依附型生活方式转变为自主型生活方式,由封闭型生活方式转变为开放型生活方式,由僵固不变的单一生活方式转变为日新月异的多元型生活方式。既定的伦理规范并不适应这一转变,难以发挥其调节与规导的作用,因而备受质疑和指责。这一道德现状深刻地动摇了人们对道德规范乃至道德本身的信念。因此,研究德性伦理传统及其现代复兴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我国现阶段的德性伦理建设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立足道德根基,传承民族价值。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淀着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铸造着民族的不朽灵魂,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以及理想人格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永生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关于爱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关于诚信,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关于奉公,有“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不胜枚举。中国有着悠久的丰富的美德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行德性建设,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应立足传统道德价值,寻找其在现代化进程的结合点,充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其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的美德。大力倡导用语文明、礼貌待人、助人为乐、尽职尽责、信守承诺等针对人的行为的普遍规范,以及任劳任怨、有同情心、有羞耻心等针对人的心理的质量规范,大力倡导对人含有一类或多种具体要求的道德规范。伦理学“首要的任务是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己的生活目的,并为实现一种善生活的内在目的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美德。”[8](P9)因此,现代道德体系的建构既是社会所需,也是人的发展完善所需。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由传统道德转型为现代道德的过渡期,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尚需补足,传统需要走向现代化,我们应当厘清传统道德价值以及当代道德现状,附带着对未来构建伦理秩序的期许,依附传统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再生点,实现传统的突破和再生。

第二,加强道德教育,促进德性养成。在实现现代伦理和谐的远大目标下,道德教育贯穿道德建设的全程。在麦金泰尔看来,“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6](P24),只有真正拥有德性的人才能了解如何运用行为规范,所以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美国在德育上采用的全方位渗透式方法;英国把德育视为社会化工程,将自己国家相应的道德价值观渗透在各门课程之中;日本在德育方法上普遍重视实践活动环节,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当把德育的内容和实践作为教育的重要方面予以贯彻,把它渗透到学校教育中去,官员教育中去,社会教育中去。首先,加大对德性伦理及其传统资源的挖掘和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增添与社会现实相“合宜”的道德教育内容,重视生命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生态道德教育[9](P166~169),以适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人才培养;其次,构筑家庭生活领域、职业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创建实践的活动基地,为人们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创造条件,形成人和人互相尊重,人格平等的局面,无论身份差异、地位高低,都承载着相同的道德权利和义务。改善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能力,进而将个体的认识、体验、感悟化在生活之中,[10](P189)最后,依照受教育者接受能力及发展过程循序渐进地实施道德教育,引导人们学会做人、做事,培养强烈的责任意识,养成德性和承担义务的自觉。通过教育营造的道德氛围是一种“软制约”,必要时可与法律相结合,合理运用强制性的“硬制约”,正如康德所言,法律能够启发人的道德意识。[11](P139~140)在当代社会强有力的行政管理约束和法律约束的影响下,个体行为对道德准则发自内心的、自主的遵守,使他律和自律走向统一的道德内化的过程,就是德性养成的过程。

第三,实现话语和谐,营建伦理秩序。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以及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自然界的供给能力和再生能力的索取,给后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隐患。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科技发展,都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然而人类的索取与自然界的供给能力之间经常处在矛盾之中,矛盾日积月累便引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日趋紧张。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适应于现代化进程的和谐伦理秩序,用于摆脱道德困境和缓解失序危机。一方面,准确把握德性和规范的联系以及融合两者的优势,实现规则伦理与德性伦理的话语和谐;另一方面,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均衡,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这无疑是一个很宏伟的使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是和谐伦理秩序构建的应有之义。然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仅错综复杂而且瞬息万变,因此其和谐秩序的确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去营造与修护。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面对现代社会道德生活复杂化、多元化和自主化的现实,不断丰富德性伦理研究的内容,揭示德性伦理的当代本质和特征,寻求能够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要求的合理形态的现代德性伦理,实现现代伦理的话语和谐,积极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伦理秩序,进而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统一的相互协调,来缓解现代性道德危机,重塑现代性道德权威。

总而言之,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浮躁的社会一度遗弃传统的德性伦理,功利蒙蔽双眼而只在乎速率与效益,自我修养、德性等被抛在脑后,德性缺失、道德滑坡等导致了各种社会问题接连不断的涌现,这是当前道德建设的一大困难。积极乐观地正视挑战,全面客观地分析德性伦理对于现当代道德体系构建的价值意义,以及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带来的现实反思,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克服强调规范而忽略德性的片面性认识,全面改观公众的德性教育,这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但我们蕴有五千年丰富而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智慧源泉,积累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宝贵实践经验,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层面重建德性伦理这个重大任务,除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我们始终应该充满自信和期待。

[1] 杨 豹.德性伦理复兴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

[2] 陈建先. “旁观者”现象的博弈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3] 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 陈根法.德性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8] 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

[9] 徐秦法,温凤仙.论“合宜性”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J].学术论坛,2014,(3) .

[10] 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

[11]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胡 莉

2017-03-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论争及其意义研究”(17CZX054);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一般项目“威廉姆斯道德运气观研究”(2014Y110)阶段性成果

2095-4654(2017)03-0014-04

B82-052

A

猜你喜欢

德性伦理学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