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引

2017-02-25潘梦雯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人类思想

潘梦雯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华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马克思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引

潘梦雯1,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华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马克思的哲学思维和哲学观点超越了以往的哲学家,在他毕生的哲思探索中,始终以人类的解放为核心,他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同样也是为寻求人类真正的解放。深入探讨马克思文化思想渊源,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文化思想;文化建设

一、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渊源

任何人的思想体系都可追溯其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进程。马克思作为现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其文化思想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淘洗,是在对前人的批判和继承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存在基础

关于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存在并非凭空得出,而是以前人的理论成果为起点逐步发展的。总观马克思遗留下的所有文本,“文化”一词相对于资本、劳动、异化等词汇出现的频率实属有限,并且马克思没有就“文化”这一理论概念的专门著作。虽然马克思在对文化的论述上未成体系,但是其文化思想却不乏对后人具有启示意义。正如罗素在评价马克思关于文化见解时这样说道:“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政治、宗教、哲学和艺术,都是那个时代的生产方式的结果,退一步讲也是分配方式的结果。我想他不会主张,对文化的一切细节全可以这样讲,而是主张只对于文化的大体轮廓可以这样讲。”[1]那么,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存在基础到底该如何去追溯?

首先,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凸显与他出生和成长的背景有关。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特里尔市,这座被西方传统文化所包裹的城镇流行着当时最为人信仰和尊崇的希腊文化,无论是古希腊哲学思潮的涌动,还是古罗马神话的深根,都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出生在这片土地的马克思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文思。无论是马克思写给燕妮的诗歌,还是在多部著作中引用的古希腊罗马神话,都灼见他对神话故事的重视。其次,基督教在公元前四十年被定位罗马国教后,基于统治者的需要和民众对于基督教教义的接受,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也对马克思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基督教中不仅从自身的教义出发还大量吸收了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以关注“人性”,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出发,建立了基督教的新概念。此种文化对马克思后来追求人的解放这一文化理解也有着启发式的影响。再次,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为人文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18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人们开始从宗教和神学的枷锁和桎梏中解脱和解放出来,主体意识萌生,开始探寻自然的规律和本质,利用科学技术服务自身,肯定了自身的认知能力,思想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最后,18世纪欧洲人本主义思想得到自由发展,以“人类的形而上学”阐述文化哲学的原则,否定了“上帝的形而上学”和“物质的形而上学”。特别是康德提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虽然在19世纪欧洲哲学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人物黑格尔在建立自身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时,还一度否定了康德关于人本思想的论断,尽管他的绝对精神主张认为神是世界主题,但是他并不否认人是文化的主体。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在他的理论观点中明确地反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否认上帝的力量,而关注人文的精神。这些关于人类文化的思潮都为马克思后来的文化观起到了点化作用,马克思才会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归于人的劳动,是人通过意识与思维对外界进行的解释的主观能动性表现。

(二)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历史演进

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及丰富完善阶段。马克思文化思想的萌芽主要在其中学和大学期间的文章中有所体现,中学时马克思就开始研究关于文化的相关理论,对人类的创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进行了思想和论述,他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就提出了关于自身对文化理解的先进理念,理解到文化并不以独立的个人而产生和发展,而是具有群体性的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自觉性而不断地进行着的历史推进。个人的文化特点与人类的文化特点是相似相同而不是相互排斥的。马克思在大学期间,他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研究德国的古典哲学,并对西方文化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直至1841年完成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博士论文,反映出以“自我意识”为主题的文化观。在论文中,马克思对比分析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相关论述,使得马克思开始思考关于人类本体文化思想的进一步提升。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形成阶段可以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三部书中得到进一步论证。首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证实“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才产生了历史,从而推动着文化的发展,认为社会实践要注意群体性,群体性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只有群体中的个人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媒介,才能够推动历史与文化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客观条件是人类创造文化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客观条件的支持,文化也不可能诞生和发展。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两年的实践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自己以往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分类和分析。提出了和归纳出突破性的“唯物史观”,并进一步批判黑格尔对唯物主义文化思想的唯心谬论,并第一次创造性地看到普遍交往中世界文化的交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正式形成,一方面,马克思在综合了前人和以往的文化思想后,在唯物史观这一方法论指引下对文化意识、文化发展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未来趋势,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血腥扩张本质;另一方面,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犀利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文化漏缺,其拜物主义的风行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解放。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逐步完善与丰富起来主要在19世纪50年代后,即《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马克思运用成熟的唯物史观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精准的阐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并阐述了文化生产和消费问题,为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文化观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总结出:“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催生了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文化消费作为一种个人行为,通过付出金钱,得到精神愉悦和享受,是一种特殊的交易。”[2]因为对文化的消费,一定程度上不仅仅是经济行为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制度、物质和精神水平、国家的整体文化氛围和国民素质的体现,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另一方面以《人类学》笔记为参照,其研究内容从政治经济哲学扩展到人类学的研究。人类学的研究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文化的独特性、普遍性和多样性,马克思总结人类历史习得方面的种种行为、人类文化发展的起源和变迁以及各区域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及其演变规律等问题,对人类文化发展的独特性、多样性和统一性有了更加新的认识。让马克思对文化现象有了更多立体的认识,并帮助马克思在文化思想方面的体系构建日趋完善与丰富。

二、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维度

考察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维度,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思想维度并不是简单的,而是丰富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运用辩证的思维建筑构成自己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素,并将文化思想当做有机系统,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发生改变。他的文化思想中运用了历史纵向的方法进行引指,是在现实的社会系统网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历史维度

在马克思之前,系统的唯物史观并不成熟,人类文化的考察和研究时常是停留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而没能形成历史纵向的思维方式。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吸收了黑格尔的文化观念,并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最终形成“文化就是人化” 的思想,最后建构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思想,经历从抽象到具体的实质性嬗变过程。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明确阐述了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虽然马克思未明确提出关于文化的概念及文化发展的具体形式,但是马克思所提到的“上层建筑”中包含了关于社会的意识形态部分,即“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和哲学的”观念,而文化也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经济基础起着决定的作用,文化起到配合的作用,然而,这种来自社会的支配,并不简单的成为经济的附属,而是深层次的、代表时代的观念意识。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黑格尔在唯心主义的绝对精神,但是他也无可否认黑格尔对待哲学本质的看法,即哲学是文化的最高形式,将代表文化的哲学看成了蕴含于社会进程中的时代生活。所以,在资产阶级当道、人类文化受到资本的蔑视,甚至被占有肮脏血液的资本所奴役从而成为商业操作的对象时,马克思痛心疾首,认为没有哪一个社会阶级像资产阶级那样,将文化视为资本,视为利己的发生工具,并发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号召。不管历史如何变迁,时代怎样变化,马克思对于人类的追求以及对待人类文化的态度都从一而终。马克思在《反杜林论》中提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2];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展示了其人道主义思想,提出要实现“人性的人的复归”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2]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称为“自由人联合体”……[3]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关于文化思想同他个人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同样具有历史性,认为青年马克思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批判,而晚年的马克思是一种科学主义的批判,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的两种文化批判的路径。[4]事实上,在庸俗的拜金主义下,在资本压迫和劳动异化的存在与加重之下,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不仅仅是人道主义的批判,而且是一种革命的力量。他们希望最终能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4]所以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以历史的维度通透地解析了文化发展的纵向维度,不仅将人类解放的问题落到现实社会经济关系领域,而且要求人们从现实的生产关系中克服文化活动的异化,激发改造和斗争的热情。

(二)空间维度

所谓的空间维度主要是指马克思在对待文化思想时横向的综合的阐述和思考,即对文化思想的部分升华,对构成文化思想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综合理解和探讨实践生活下的文化思想。综合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文化观念一直以人类解放的思想作为串点,同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一致,马克思的文化理念同样具有明确的指向:将人类从现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然而,在实现的过程当中,还需要通过建构无产阶级的文化框架,才能够更好的从人本出发,关注人类历史的文化,实现马克思文化思想中的人的解放。我们探讨马克思文化思想也应当从综合的空间维度进行考证,从多方面立体分析马克思的文化观。这不仅仅需看到马克思在体现其思想系统的著作中所提及到的相关文化的概论,还要以其提出文化说法的相关精神生活和意识形态表现为基本,进一步揭露文化的本质及其未来的方向。综合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可以论证马克思文化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亟待挖掘并有着丰富沿革的知识遗产。首先,马克思认为文化不仅仅表示了生活、知识、意识形态,还具有社会生活方式、文明形态的意义;其次,马克思从文化的产生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分析,文化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从而揭示了文化的产生和文化的本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在文化初期, 己经取得的劳动生产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其次, 在这个文化初期, 社会上依靠别人劳动来生活的那部分人的数量,同直接生产者的数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5]这里的“文化初期”,是指社会生产水平还比较低的时期,将文化与劳动生产力一同进行表达描述,一方面是说劳动生产的需求受到了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劳动生产需求经过历史的变迁与发展,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并驾齐驱,文化的改变与生产力的改变相适应,生产需求的提高决定了文化及人的其他思想观念的改变。进一步说明了社会所有财富和人类文化的根源都是劳动,因为劳动才有了文化,二者甚至是一种因果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文化,都由该阶段的经济所决定,一定的文化必然反映这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水平,而且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6]同时,马克思又指出,“孤立的劳动(假定它的物质条件是具备的) 即使能创造使用价值,也既不能创造财富,又不能创造文化”,[2]说明了劳动要有意义,要承载于文化之上,甚至有目的性地创造出与之并行的文化才有这现实的意义,只有将文化对象化,才不会让劳动虚空。因而,文化也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是来自人类精神的劳动,它产生的是文化精神,这也印证了马克思在诸多著作中所提到的“精神生产”概念,这一概念,无疑是对文化的最好诠释。

三、马克思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引

马克思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价值指引,一方面需充分认识马克思文化思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以马克思文化思想为理论导引,推进我国文化的改革与创新,并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一)坚持马克思以人为主体的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主体,即切实地坚持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无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都应该以人类的最终解放为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马克思认为,人才是文化的主体,人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人才能“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2]早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对象化就是文化的本质。由此可见,人是文化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文化的建设主体是人,文化的建设目的是提高人类的整体素养,唯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立足并且立根于人类解放的文化事业,才是历史的文化事业,才是有价值的文化事业。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新时期的中国,被历史烘托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才是最适合我国的理论指导思想,文化作为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时间见证者,需要中国用更加审时度势的态度去迎接新的挑战——致力于人本发展的文化理念当中。因而,无论是当前的中国,还是未来的中国的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以马克思文化思想为指引的理论思想,都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意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最早提出的构想,曾预言,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会被代替,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将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马克思文化理论的指导下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发展的规律、保持我国文化的先进性、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保证我国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使文化创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尊重文化矛盾下的多元文化建设

文化矛盾主要因为地域的差异而形成,这里主要谈论三组矛盾,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中国汉主流文化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无论是哪一种文化,我们都应当坚持马克思文化思想的世界观,指导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方面正确处理好中西文化的矛盾,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其历史性、世界性和开放性的客观追求,要求我们要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精神,拓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宽度与深度。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开放的,具有学习精神的国家,能最大化的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精华,最终把这些人类的文化精华为己所用以加速本国的文化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无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国家内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民族文化与独特民族文化之间同样如此。无论是哪一种文化,倘若在文化变迁、融合与发展中封闭自我或者盲目自封,不仅会阻碍自己族群的文明之花绽放,还将减缓整个国家的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因而,我们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坚持“开放融合”的文化发展观,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辩证地吸收和借鉴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扩展我国文化的世界优秀文化,在坚持中国独有民族特色的科学文化前提下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努力;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我国内部的两组文化矛盾,笔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供养,是信仰的力量源泉,且不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所宣扬如爱国、敬业、奉献等文化主题依然与马克思文化思想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文化的恒久性。尽管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不同文明下的核心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我国一部分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淘洗下逐渐不再具有原本所具有的重要性,并且还将阻碍我国文化的发展。但是,我们依然要持辩证的态度,杜绝历史虚无主义,一方面肯定这一部分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另一方面不能因为部分传统文化的落后性而全盘否定有着时代现实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我国的文化建设还需从时代的角度出发站在国家与民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在尊重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的前提下,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不断补充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积极在文化领域里进行改革与创新,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让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绽放独特光彩的同时共同携手并进,推动民族创新和文化创造,彰显强大的民族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马克思没有留下关于文化理论的系统完整的著述,但是马克思在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理念,成为后人争相效仿和学习对象,可以说,马克思在文化方面的方法导引和对人类解放的文化述词,是现当代文化价值树立的方向标。不断探寻和深入学习马克思关于文化的理论思想,将其与当代社会实践尤其是我国文化核心体系的建构相结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拓展马克思中国化的文化思路,在马克思人本主体的基础下,不断延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实践,推进文化制度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大胆文化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

[1]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册)[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李凤丹.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与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胡 莉

2017-03-15

2095-4654(2017)03-0009-05

B0-0

A

猜你喜欢

马克思人类思想
马克思像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思想与“剑”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