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区域游戏中教师如何激发幼儿自主性

2017-02-25许霄

青苹果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设区域游戏

文/许霄

浅谈区域游戏中教师如何激发幼儿自主性

文/许霄

教师将教育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于区域活动之中,能充分发挥区域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潜在作用。在活动环境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择活动方法,自主选择合作同伴,充分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并通过个体的操作探索以及与同伴的交流分享建构经验,支持并解放幼儿,使之获得全面的发展。

《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对于区域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是这样界定并理解的:幼儿在一定的活动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教师将教育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于区域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区域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潜在作用。同时,我们在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以及教师的指导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主要体现在“三自”上。

1 区域创设——自己确定、互相渗透

1.1 区域创设——自己确定。

设置丰富的区域能引发幼儿的活动愿望,为幼儿的自主学习、经验建构提供支持。但以往在进行区域创设时,往往由教师进行安排:娃娃家、小舞台……看似做到了动静分开,同时安排得井井有条,但到底有多少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了幼儿自己的需要呢?所以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在进行区域创设时,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共同参与区域的创设,尤其是中大班的区域创设,包括区域内容的确定到区域位置及环境的创设等等,同时,鼓励幼儿共同创造丰富、童趣、优美的环境。

1.2 将界限分明、相对独立的区域变为互相融合、渗透

操作活动是孩子最重要的活动,但是由于有些区域活动相对比较枯燥,如:美工区、数学区,即使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幼儿有时的兴趣还是不大。所以我们在设置区域时,引导幼儿将这些区域相联系,赋予一定的角色与情景,大大增加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2 材料投放——自由选择、更加形象

2.1 材料投放应具有丰富性、多元性

材料提供的丰富性、多元性,能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通过活动,在原有基础上较多元地得到锻炼和提高,为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提供基本保障。因此,教师应在各区域中提供大量的、相应的材料,尽量避免雷同、重复。要投放多样材料,做到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法与材料互动。

2.2 材料投放应具有合理性、动态性

幼儿是不断发展的个体,区域活动的内容和材料也应顺从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捕捉幼儿的生活信息和环境资源,在过程中动态灵活地投放材料,以追随幼儿的兴趣、需求和热点。

2.3 材料投放应具有层次性、差异性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幼儿的学习是一种个体性的学习,所以教师就要更多地思考怎样投放材料促进不同幼儿更有效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

例如:手工区里,小班的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色彩各异、形态可掬的各种印章,为小鸟、蝴蝶们穿上美丽的新衣。中班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用大纸箱做成了汽车的外形,然后引导孩子们装饰成一辆漂亮的花车。而大班的老师则投放了各种彩色珠子和闪光片,并用橡塑纸做成了小鱼、小花、小树,引导幼儿穿针引线,为花、树等添上美丽的花纹和色彩。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区域材料的投放体现出了差异性。

再如,在大班游戏“糖果屋”中,孩子们通过品糖果、玩糖纸的过程,生成了“糖果屋”这一游戏。随后开始了对糖果屋的设计、制作、包装,最后再到对产品的宣传、销售。游戏中,教师根据游戏发展的需要,逐一投放了糖果、糖纸、勾线笔、包装纸等材料,体现出了一种目的性、层次性和渐进性。

2.4 将单调、枯燥的益智内容形象化,可操作化

如果创设的区域只是一种空洞的摆设,激不起幼儿参与的兴趣的话,那只能说是一种失败。因此,我们要注意将单调的内容形象化,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3 活动进行——自我提升、激发愿望

我们认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观察者,切忌走马看花;作为一个指导者,不是导演,不要随意发表指令;作为一个评价者,所作的评价应有利于深化活动,为下次活动提出要求。同时,应变教师指令性的语言为启发性语言。应少干涉幼儿的活动,多采取师幼互动、环境互动的方法来影响幼儿。在组织时,可以通过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来预成活动。

另外,及时组织幼儿进行经验交流、情感分享,能更好地发挥活动环境与材料的作用,解决幼儿当下游戏中的问题,对幼儿活动形成挑战和激励,推动幼儿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在重视观察的基础上,掌握结束的评价,主要评幼儿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解决了什么。评价时一定要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而不是教师说了算,这样才能引导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同时,在评价中应多采用鼓励的方式,肯定幼儿的行为,在游戏时多激发他们深入探索、不断进取的愿望,往往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活动的积极情感,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

总之,我们要不断研究方法、寻找策略,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择活动方法,自主选择合作同伴,通过个体的操作探索以及与同伴的交流分享建构经验,支持并解放幼儿,使之获得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创设区域游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爆笑游戏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