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研究

2017-02-25

关键词:中原区域旅游

毕 剑

(1.河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2.河南理工大学 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 焦作 454000)



中原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研究

毕 剑1,2

(1.河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2.河南理工大学 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 焦作 454000)

基于区域旅游合作的大背景,从中原旅游圈概念界定入手,根据河南省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地域交通相连情况等,认为中原旅游圈应是以郑州为中心,并涵盖豫中、豫西北11个地级市的多类型旅游资源。中原旅游圈得益于资源-差异、产品-市场、中心-区域、共生-协调等动力机制的持续推动,经历了从点均衡、单极核、双极核到双极核与圈层均衡发展等多个空间演化阶段,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格局。中原旅游圈未来发展需要在推进郑(汴)-洛双核心结构、极化与均衡协同、品牌稳定与统一、延伸产业链条、构建智慧旅游网络服务平台等方面重点努力。

区域旅游合作;中原旅游圈;动力机制;空间结构演化

在旅游发展的新时期,区域旅游合作越来越成为不同地区旅游业参与更大范围旅游市场竞争的重要选择。其中,旅游圈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模式之一,并被频繁地运用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实践之中。2006年11月,杨小雨等[1]学者第一次提出创建中原旅游圈的构想。此后,中原旅游圈作为河南省内部区域旅游合作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持续的自发性发展。特别是在2009年,河南“旅游立省”发展战略正式实施及2012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河南省内部及河南省或省内城市与其他地区的旅游合作渐趋多样和成熟,这些都为中原旅游圈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研究综述

1994年,杨英[2]对港澳珠旅游圈及王路平等[3]对南海国际旅游文化圈的研究开启了国内关于旅游圈研究的序幕。马勇等[4]较早地对旅游圈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阎友兵等[5]对旅游圈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潘兆光等[6]指出旅游圈侧重于各具特色旅游资源的组合,而旅游区的侧重点在于相似旅游资源的组合;杨铭铎等[7]则对旅游圈、文化圈、旅游文化圈之间关系进行了深度解析。

针对中原旅游圈方面研究,杨小雨等[1]指出,中原旅游圈构建的四大要素为城市圈、旅游资源、地域文化和交通区位,这是中原旅游圈首次被提出;郭新宝[8]在《中原城市圈城市竞争力等级评价研究》中第一次使用中原城市圈概念;毛建明[9]认为,中原城市群已经明显地呈现圈层特征;朱先锋[10]和邝金丽[11]分别从中原城市群角度探讨了中原城市群的旅游合作;周丽等[12]分析了中原城市群的旅游时空差异问题;吴国玺等[13]提出了中原文化旅游圈概念;杨成方等[14]提出了豫北区域旅游联盟的设计方案;谭艳洁[15]提出大中原旅游圈的构建对策,即科学规划、系统开发旅游圈内的资源,共同开发市场等;朱岚涛等[16]从旅游圈演化的一般过程角度,提出了中原旅游圈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闫喜琴[17]则基于中原经济区,提出中原旅游合作的具体路径。另外,还有赵艳[18]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探讨中原旅游区旅游资源整合对策。尽管前人研究成果中对中原旅游圈有所涉及,但对中原旅游圈如何构建、如何发展及其动力机制等研究则明显不足。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文章在明确界定中原旅游圈概念及范围基础上,深度分析了中原旅游圈构建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并最终提出了中原旅游圈未来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二、中原旅游圈

旅游圈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概念,具有地域性、协作性、经济性的根本特征。本文认为的旅游圈,亦可称之为旅游经济圈,是地域上相互联通、资源上相互补充、文化上彼此认可、交通上相互贯通的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在相关约定基础上,为创造旅游经济共赢而组成的空间结构综合体。旅游圈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使各经济要素相互作用、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根据河南省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地域交通相连情况等,本文所构建的中原旅游圈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安阳、鹤壁、新乡、开封、焦作、济源、洛阳、平顶山、许昌、漯河在内共11个地级市,与朱岚涛等[16]所指称的中原旅游圈范围相当。该区域涵盖了河南省大多数重量级的旅游资源:3项世界遗产、3项世界地质公园、8项5A级景区、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古都、1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个国家级园林城市、8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且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兼而有之。中原旅游圈包含的11个地级市同处于豫中、豫西北地区,地域、文化、交通相通,旅游资源差异明显,特别是在中原经济区及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或机构的支持下,中原旅游圈凭借现有的交通网络和政策优势,可以激发圈内各城市充分释放旅游潜力,形成较为完善的协同发展旅游网络。因此,研究中原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不仅能使河南这些主要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并能从更大区域范围内充分协调各旅游景区产品特色、各城市旅游发展方向、旅游产业发展结构,从而使中原旅游圈能形成结构合理、产品优化、市场多样、经营灵活、发展顺畅且兼具旅游三大效益的区域旅游集合体及动态系统。

三、中原旅游圈构建动力机制分析

(一)资源-差异机制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游客不断感受新事物、寻求新鲜体验的重要载体。没有旅游资源则无法进行旅游活动。而差异性是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主要动力之一,具有与众不同的旅游资源是游客寻求“新鲜”感受的源泉。建立旅游圈的重点之一就是在旅游资源中充分发掘其差异性特质,依托这些差异性特质设计出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差异与否是各地能否形成稳固旅游圈的关键保障。

从旅游发展效益分析,任何一个地区都希望有更多的旅游者到该地区旅游,提升其经济实力。正是基于利益考量,同质型旅游地倾向于竞争,而异质型旅游地则更倾向于竞合。对于外地游客而言,差异性明显的旅游资源不会导致审美疲劳,反而更能让其在旅游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旅游体验和愉悦情感。旅游本身就是追求差异性的体验过程,因此,资源-差异机制是构建中原旅游圈的基础和前提。

(二)产品-市场机制

产品是形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则提供了产品价值实现的场所,潜力巨大的市场商机需要优秀的产品来支撑,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旅游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每个环节的旅游产品不尽相同,从“游”这一环节而言,旅游产品就是旅游经营部门提供给旅游者的一条完整旅游线路。

一般而言,旅游线路需包括风格差异明显、不断刺激旅游者提升旅游热情的产品内容。中原旅游圈11个城市所形成的旅游线路具有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历史与现代互为促进、美景与美食同等感受的独特卖点,其所形成的“中原线”①“中原线”即以中原旅游圈各城市及其知名旅游景区为依托,形成空间上的环形线或以郑州(洛阳)为中心而展开的扇型面。“中原线”具有旅游资源品级高、人文与自然交替分布、交通网络顺畅、旅游发展成熟、体验性较好等优势。总体而言,“中原线”倾向于“洛阳-焦作-安阳-新乡-开封-郑州-洛阳”、“郑州-开封-安阳-焦作-洛阳-平顶山-郑州”的环型线、以郑州或洛阳为中心,以一日游的可能距离为半径所形成的扇形面。在全国独一无二,具有高等级品质、高吸引体验等特色。正是由于这种产品的独特性、体验性及高品质性,从而使“中原线”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产品与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将中原旅游圈各市联结在一起,共同构建起具有稳定利益关系、稳定市场客源、稳定产品联结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使中原旅游圈效益更加明显、组织更加完善、框架更加健全、行动更加统一。

(三)中心-区域机制

根据约翰·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会由于经济发展、地理位置等因素而形成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中心区域是该国家或地区资本最集中、技术最发达、经济最富集的区域,中心区域的发展在整个地区的发展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总体而言,中心区域在发展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边缘区域的发展依赖于中心区域的发展。

纵观多年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郑州和洛阳无论在国民经济方面还是在旅游经济方面,都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因此,郑州和洛阳具有明显的中心优势。根据中心辐射效应,可以建立以郑州和洛阳为中心,以其他城市为辅助的空间发展格局。该格局同样适用于中原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借助郑州和洛阳的广泛影响力和持续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中原旅游圈的其他城市旅游经济发展。除郑州、洛阳双中心外,焦作、开封、平顶山、济源等城市旅游经济实力也较强。因此,建立以郑州、洛阳为核心,以焦作、开封、平顶山、济源为中心圈,以其他城市为外围的空间发展模式是中原旅游圈目前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根据中原旅游圈特定空间结构所形成的清晰定位。

(四)共生-协调机制

共生理论反映的是两者或多者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一种互动关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内,不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界,都存在着普遍的共生现象,这种共生并不是平静的、互不干扰式的共同生长,而是互相竞争又互相合作的依赖式共同成长,任何一方离开对方都不能更好地生存,甚至会阻断这种生长进程。由共生理论衍生出来的工业共生、产业共生、企业共生理论更是强调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要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而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共生理论并不否定竞争的存在,但更加倾向于合作式的竞争,在合作竞争中取得协调共赢。

区域旅游合作就是建立于区域内各利益共同体的相互协同式促进与发展的基础之上。中原旅游圈和普通的区域旅游合作并不完全相同,它更看重圈内各行政单位的竞争与合作。由于中原旅游圈各市旅游资源相异,且地域相连、交通对接、文化共通,完全具备构建旅游圈的客观条件。长期以来,圈内各城市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紧密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中原旅游圈的构建就是让这种竞合关系得到认可和支持,并以中原旅游圈为合作框架,实现旅游业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四、中原旅游圈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卞显红[19]认为,旅游空间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上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和聚集状态,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中原旅游圈作为一个空间发展区域,其旅游流也表现为在不同阶段的空间集中与疏离。本文参考朱岚涛、王力峰、黄梅芳[16]的阶段划分方法,并根据中原旅游圈的发展实际,认为中原旅游圈的空间演化经历了点均衡阶段、单极核阶段、双极核阶段、双极核与圈层均衡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表现出旅游流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从而推动中原旅游圈的递进式发展。

(一)点均衡阶段(1982年以前)

改革开放之前的河南“旅游”更多倾向于外事以及政务接待。改革开放之后,河南旅游得到缓慢发展,但相对而言,这种仍处于外事接待和政务接待影响之下的发展更多是自发的、朴素的。

在这个阶段,由于交通、经济、政策等原因,河南省内各地区都处于相对疏离状态,人员流动单一、缓慢。虽然少数景区开始发展旅游业,但处于相对静止的点均衡状态,即不存在“竞争对象”,甚至不存在竞争意识,各景区都是处于“有啥卖啥”的初级思维。

在此阶段,各旅游景区(景点)或城市并不把旅游作为其主要发展方向,各旅游景区或城市作为一个个旅游发展点,相对独立,没有过多的政策干扰或支持,其旅游发展处于一种均衡状态。这种状态的基本表现就是有游客就开门,没游客就关门,不求过多的经济发展,只求能在外事接待和政务接待的基础上能稍稍提高自己的经济能力。

(二)单极核阶段(1982—1999年)

在这个时期,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得到体现,同时也为内地旅游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及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已建成的相对通达的公路、铁路、机场交通,作为外地游客进出河南的重要通道,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1982年电影《少林寺》热播,其巨大的刺激和影响作用迅速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去少林寺参观。大批游客的到来为郑州的极核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些游客绝大部分从郑州进入并从郑州离开,极大地促进了郑州旅游经济的发展。另外,在1983年,少林寺所在地登封重新划归郑州市管辖,郑州作为旅游极核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郑州单极核的出现,并没有阻碍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相反,正是由于郑州极核式的影响力及辐射效应,其周边的开封、洛阳等地旅游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封是八朝古都,市内古都文化表现丰富。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拥有著名的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同样驰名中外,1983年开始的洛阳牡丹花会(2012年改名为洛阳牡丹文化节)则使得洛阳成为中原旅游圈里另一个重要的旅游发展热点。

在单极核发展期间,游客和景区(或城市)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游客更多是以直游式旅游为主[16],即游客直接从客源地流向旅游城市或旅游景区,旅游结束后再直接从旅游城市或旅游景区返回客源地。由于当时假期(闲暇时间)及经济条件限制,少有游客选择在一次旅游过程中对中原旅游圈进行多点或面式旅游,致使旅游经济的正相关因素即旅游流相对集中在景区或城市中的重要区域,旅游经济效益分布不均衡,其整体效益表现不突出。

(三)双极核阶段(2000—2010年)

在21世纪,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全新面貌,主要表现为郑州、洛阳旅游迅速崛起,其他城市逐步推进。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进入2000年以后,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旅游业发展随着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的不断完善也得到极大提升。

少林景区作为郑州乃至中国的知名景区,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在2007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5A级景区,依托少林文化而推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也在2007年首次商演,并成为推动河南“夜旅游”项目的经典之作。同时,郑州的黄河浏览区、商城遗址、康百万庄园等景区(景点)知名度也得到不断提升。另外,创办于1991年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在21世纪不断完善和成熟,并和开始于2007年的新郑黄帝故里祭拜大典一起成为吸引游客、特别是海外游客的重要内容。

2000年,洛阳龙门石窟晋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成功,进一步刺激洛阳旅游快速的发展。在双极核阶段,由1983年开始举办的洛阳牡丹花会从2002年开始,会期从原来的10天增加到15天,2005年会期延长至30天,并在2007年游客量首次突破1 000万人次。在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等人文景点及牡丹花会的强力支撑下,洛阳旅游业得以快速推进,并在2001年11月份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此时,洛阳市其他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也得到开发并呈现出“井喷式”发展趋势。

受到全国旅游业迅速兴起的大环境影响,中原旅游圈其他各市也纷纷开始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其中,焦作、平顶山、安阳等地表现突出。焦作1999年做出发展旅游业的重大决策,提出从“黑色印象”向“绿色城市”的转型,通过确立全方位营销、立体化推进等举措,重点打造拥有国家级5A、世界地质公园等多项称号的云台山景区,并成功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列,其创造的“焦作现象”旅游发展神话在全国堪称典范和标本[20]。安阳作为八大古都之一,充分借助殷墟及红旗渠的广泛影响力,特别是在2006年殷墟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得安阳旅游发展得到较大提升。平顶山同时也以“山、佛、汤”优质旅游产品为重要支柱,使其城市美誉度和旅游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

在这个阶段,中原旅游圈的旅游流不再仅仅局限于直进直出。在郑州和洛阳的双核心优势更加显著的同时,圈内其他城市和景区旅游业也有不俗表现,特别是随着自驾游的不断涌现及旅游信息的网络化发展,旅游者在旅游选择时不仅看重旅游资源品质,同样看重旅游地的个性化服务,旅游流也不再非理性地集中于某个景区或城市,正是由于旅游者的选择更加趋于理性化,使得旅游流的流动表现也更加多样化。但不容忽视的是,郑州、洛阳作为中原旅游圈两个重量级旅游城市,其在旅游收入、旅游人次、旅游规模等方面其它城市依然无法超越,也正是基于这些突出表现,其对周边城市及景区的辐射作用亦愈加显著。

(四)双极核与圈层均衡阶段(2010年—)

2009年“旅游立省”宏伟战略的提出以及2012年中原经济区的正式批复,都强调要不遗余力地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0年以后,郑州的交通条件尤其是铁路交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进出河南省有了更加便捷的交通通道。此外,洛阳作为河南省第二大城市,其经济实力一直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在其经济实力的强大支持下,洛阳的旅游极核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洛阳借助于丝绸之路起点的良好优势,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巨大能量,在旅游发展方面表现持续显著。

同时,在前一阶段旅游发展的基础上,中原旅游圈在郑州、洛阳双极核的影响下,其扩展层的旅游发展也更加成熟,周边城市焦作、平顶山、安阳的旅游业得到继续发展,随着2014年底郑州至开封、2015年7月郑州至焦作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式通行,郑州与两地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使郑州客流量更多的流入两地。伴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新乡与许昌的旅游业也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新乡、许昌作为京广大动脉上的结点城市,拥有较为便捷的交通网络,同时,太行山水与曹魏文化为其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目前,中原旅游圈空间结构基本保持均衡稳定的状态。一般而言,外地游客进入中原旅游圈,会沿着旅游圈进行环线式流动,从而形成较为明显的“中原线”旅游线路。旅游流表现为以郑州、洛阳为核心的圈内自由流动,以两市为基点,最终形成以太行山、京广铁路、陇海铁路(连霍高速)、焦枝铁路为骨架,以其他高速公路为支撑的中原旅游圈环型面。在这个环型面里,具有核心层的都市(古都)旅游层、文化旅游层、生态旅游层;建立在核心层基础上南太行地质生态景观扩展层、古都文化景观扩展层、红色文化景观扩展层、黄河生态文化景观扩展层等;另外,鹤壁、漯河等城市则形成中原旅游圈的关联层。

五、中原旅游圈发展提升路径分析

(一)持续推进郑(汴)-洛双核心格局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陆玉麒先生于1998年首次提出了“双核”空间结构模式[21]理论。此后有关双核心空间结构理论不断得到学者关注,有学者专门对沈阳-大连[22]、济南-青岛[23]、南昌-九江[24]等双核心结构进行了研究。双核心结构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形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25]。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原来专指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的双核心逐渐被泛化为普通的两个区域中心城市,但仍具有与原有双核心城市同样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河南省的郑州市和洛阳市、吉林省的长春市和吉林市等。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在省内具有特殊的中心地位,特别是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宏观规划的确立、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正式启动,郑州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1 500多年的建都历史,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且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及旅游城市,其经济、文化实力都不容小觑。纵观河南省内各城市的发展,中原旅游圈内的郑州和洛阳两市,无论是从经济规模、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等方面来说,还是从旅游发展、文化实力等方面来说,都处于全省前列。但由于行政壁垒等因素,郑州和洛阳以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两者的合作较少,没有真正聚结于一个共同旅游组织框架下。也就是说,尽管二市旅游的发展都非常迅速,但二市并没能真正地联结在一起,也未能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

2005年郑汴一体化被正式提出,2006年郑开大道开通,2014年12月28日,郑开城际铁路的正式运营开启了郑州与开封的同城时代,因此,原有的郑-洛双中心格局可以引申为郑(汴)-洛双中心格局,其是中原旅游圈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从中原旅游圈的核心层、扩展层及关联层的圈层结构来看,郑、汴、洛三地凭借其特有的旅游资源、健全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通达的交通路线,有充分理由形成郑(汴)-洛双核心的领头地位。只有在郑(汴)-洛双核心的引领下,中原旅游圈其他城市才能充分借助三者所形成的旅游市场、所积累的旅游经验、所造成的旅游影响,沿着中原旅游圈的正确轨道进行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中心极化和区域均衡协同发展

随着国家努力发展经济基本国策的不断推进,郑州作为交通枢纽城市,其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中原经济区的建立进一步确定了郑州市的核心发展地位。郑州作为河南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有着交通发达、人才汇集、资源集中等优势。其不仅要做好自身的经济发展建设,还承担着引领周边城市经济共同发展的重大责任。

根据圈层结构特点,旅游圈可以划分为核心区和外围区。中心极化、区域均衡是指建立以郑州为核心区,以洛阳、开封为亚圈,其他城市为外围的空间结构,中心极化和区域均衡协同发展是未来中原旅游圈的理想模式[16]。

中原旅游圈内有少林、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黄河游览区等各具历史色彩的人文景观以及云台山、龙潭大峡谷、白云山等功能互补的自然山水景观,这些种类各异的旅游资源是中原旅游圈内旅游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根据目前河南全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中心极化、区域均衡发展的方向较为符合中原旅游圈的发展现实。中心极化的空间发展格局有利于郑州、洛阳、开封等核心城市利用其优秀的旅游资源和较发达的旅游市场来凸显其引领作用,并能将其优势辐射至其他城市,将旅游客流顺利的导向焦作、安阳、许昌、新乡、济源、平顶山等周边城市,使旅游流在中原旅游圈内形成循环路径,进而扩大旅游效益,增加旅游收入,以此实现整个中原旅游圈的均衡发展。

(三)建立稳定的整体品牌形象

旅游品牌来源于企业品牌概念,最初仅指运用于旅游企业品牌,体现着旅游者对旅游企业的认同和赞美。随着旅游业逐渐进入形象消费阶段,旅游品牌也从旅游企业品牌被泛化至所有旅游领域,并与旅游形象进行结合。当旅游品牌与旅游形象深度融合时,旅游品牌开始突破单一企业限制,而被延展至整个区域范畴,并形成相应的区域统一旅游品牌形象。

中原旅游圈作为一个区域合作组织,以推动区域旅游整体发展为重要任务。但由于长期以来,圈内各市为了自身旅游发展需要,已形成相对各异的地方旅游品牌及品牌形象,这些纷乱的旅游品牌及品牌形象难以形成整体效益,更难以在旅游市场形成统一的旅游认知。因此,需要在中原旅游圈范围形成统一的整体旅游品牌形象。这个品牌形象需要得到圈内各市的共同认可,也同样要求各市为品牌形象做出积极努力,必要时甚至需要放弃其原有的品牌形象。只有建立起稳定的区域整体品牌形象,才能在旅游者心目中形成稳定的旅游认识,有利于中原旅游圈的整体发展。

(四)调整产业结构,延长旅游产业链

旅游产业各部门、各地区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和经济活动的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比例关系组成了旅游产业结构。从产业供给来看,旅游产业是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主要链条,以相关行业和部门为支撑结点,由旅行社进行链条组合所形成产业综合体。

旅游圈的构建是旅游产业链建设的基础,而旅游产业链的完善则需要区域间旅游资源的深度整合[7]。目前,在河南旅游产业六大要素的效益结构中,门票、餐饮、住宿收入所占比例严重偏重,特别是景区门票收入依然是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购物和娱乐收入所占比例最小。中原旅游圈的发展,需要依托圈内优质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及空间布局,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交通、服务等优势,在保证旅游者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加大对购物和娱乐的投入力度,积极发展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并统筹考虑在不同城市进行不同的产业结构比例,从而保证旅游者能在中原旅游圈内旅游时得到不同的旅游服务,从而有效延长旅游产业链。

(五)创建一体化智慧旅游网络服务平台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突破性改变。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技术正被广泛引入到旅游领域,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发展效果。

2014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确立为“美丽中国之旅——智慧旅游年”。为了实现“美丽中国+智慧旅游”的目标,国家旅游局明确要求全国各地旅游局要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努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步伐[26]。2015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求促进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与创新,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体制增效升级。

结合“互联网+”技术创建一体化智慧旅游网络服务平台,对中原旅游圈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利用智慧旅游网络服务平台,围绕旅游市场建立旅游服务体系,做好智慧旅游软件的开发工作,进而使各个城市和景区之间的相关工作实现智能化、便捷化、顺畅化。通过平台的整合和凝聚作用,实现对旅游圈内城市工作落实,强化旅游圈内各城市日常工作在线下和线上的交流与沟通,积极有效的持续推动旅游合作的工作成果。

(致谢:感谢河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姜欢欢同学所做的前期辅助性工作,特致谢忱!)

[1] 杨小雨,于吉涛,曾克峰.构建中原旅游圈的四大要素分析[C]//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第4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2006:851-855.

[2] 杨英.港澳珠旅游圈成因探微[J].特区与港澳经济,1994(3):35-37.

[3] 王路平,宋太庆.论南海国际文化旅游圈[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2):82-87.

[4] 马勇,董观志.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模式[J].经济地理,1996(2):99-104.

[5] 阎友兵,李辉恒.关于旅游圈的理论探讨[J].湘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135-137.

[6] 潘兆光,陈红玲.旅游圈理论刍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2):221-222+228.

[7] 杨铭铎.构建黑龙江省旅游文化圈的战略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2-115.

[8] 郭新宝.中原城市圈城市竞争力等级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06(5):272-273.

[9] 毛建明.论打造中原城市圈的SWOT与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57-62.

[10] 朱先锋.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构建模式分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8(3):35-36.

[11] 邝金丽.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102-105.

[12] 周丽,肖红.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时空差异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19-422.

[13] 吴国玺,李军甫.基于“中原文化旅游圈”的许昌旅游空间优化[J].许昌学院学报,2009(5):132-136.

[14] 杨成方,冯明义,江海旭,等.豫北区域旅游联盟设计研究[J].旅游论坛,2012(6):739-742.

[15] 谭艳洁.构建大中原旅游圈的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9):39-40.

[16] 朱岚涛,王力峰,黄梅芳.中原旅游圈空间结构演化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2(7):147-151.

[17] 闫喜琴.论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旅游的区域合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9-82.

[18] 赵艳.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19]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105-108.

[20] 毕剑.后“焦作现象”时期焦作旅游发展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93-397.

[21] 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4-145.

[22] 尹贻梅.沈阳-大连区域旅游“双核”结构模式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3):82-85.

[23] 杨修志,杨成凤,徐波.改革开放以来济——青双核结构的空间关系演变[J].世界地理研究,2009(4):107-115.

[24] 朱忠芳,郑耀星.“双核”结构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以南昌、九江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35-38.

[25] 陆玉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02(1):85-95.

[26] 冯颖.“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暨中国旅游海外推广网站启动[N].中国旅游报,2014-01-22(01).

[责任编辑 王晓雪]

The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Zhongyuan Tourism Circle

BI Jian1,2

(1.SchoolofBusinessandManagement,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Henan,China;2.ResearchCenterofEnergyEconomy,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Henan,China)

With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Zhongyuan Tourism Circle should cover 11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west of Henan province with Zhengzhou as the center, which includes most of the important multi-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major tourism resources’ distribution and the regional traffics i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Zhongyuan Tourism Circle. Zhongyuan Tourism Circle shows the obvious circling structure and a relatively stable pattern of development thanks to sustainable promotion of dynamic mechanism including resources-difference, product-market, center-region, symbiosis-coordination, which experienced the multiple space evolution stages from point equilibrium, monopole nucleus and bipolar nuclei to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bipolar nuclei and the circle layer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put emphasis on pushing the dual core structure of Zheng (Kaifeng)-Luo, coordinating the polarization and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realizing the stability and uniform of the brand,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building the smart tourism network service platform in the development of Zhongyuan Tourism Circle.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Zhongyuan Tourism Circle; dynamic mechanism;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7.02.003

2016-10-22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162400410271)。

毕剑(1975—),男,河南信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研究。

E-mail:bijian@163.com

F590

A

1673-9779(2017)02-0012-08

毕剑.中原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2):012-019.

猜你喜欢

中原区域旅游
沁园春·赞中原
分割区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旅游
区域发展篇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区域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