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中的帝王治道思想*
2017-02-25夏福英
夏福英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 100872)
论《老子》中的帝王治道思想*
夏福英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 100872)
先秦诸子百家皆欲以其学说影响于政治,而当时政治的集中表现就是“帝王治道”。在古代,“帝王治道”是一个治国理政的大概念,它可以包含很多内容,并非为孔儒一家学说所包揽,而需要诸子百家对之加以补充和丰富。《老子》一书是先秦道家最重要的代表作,从思想的倾向性来说,《老子》的立场常常与儒家相对立。《老子》主张“反者道之动”,其反向思维恰恰可以弥补儒家的缺失和盲点。本文从“以道修身、以道治国、权谋思想”三方面论述《老子》一书中的帝王治道思想。
以道修身;以道治国;权谋思想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皆欲以其学说影响于政治,而当时政治的集中表现就是“帝王治道”。正如《庄子·天下篇》所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65页。在古代,“帝王治道”是一个治国理政的大概念,它可以包含许多内容,并非为孔儒一家学说所包揽,需要诸子百家来补充与丰富。《老子》主张“反者道之动”,其反向思维恰恰可以弥补儒家的缺失和盲点。事实上,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已为后世的执政者所看重。
古代“帝王治道”理论,最基本的内容是“修己”与“治人”。儒家《大学》“八条目”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条目讲“修己”,后三条目讲“治人”。道家《老子》讲“帝王治道”也讲“修己”“治人”,但与儒家所讲内容有很大不同。《老子》讲“帝王治道”时强调权谋思想,而儒家学者认为它与“诚意”“正心”思想相抵牾,因而极力加以反对。
从思想的倾向性来说,《老子》的立场常常与儒家相对立。比如《老子》认为,文明的发展,使人们的道德水平每况愈下,愈加堕落。《老子》三十八章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张松辉:《老子译注与解析》,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125页。儒家所倡导的“德治”乃至“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老子》对之一概加以批判与反对,认为倡导“礼”的最终结果不是使社会秩序更稳定,而是使社会秩序更混乱。《老子》第十九章明确主张“绝圣去智,绝仁弃义,绝巧去利”。*同上,第64页。《老子》作者看到文明进步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因而主张恢复上古时代的淳朴道德,以为这样就不需要倡导“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念了。为此,他提出了一种“道”的哲学,这个“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人们应遵循“道”的原则,顺从自然规律生活,清静无为。
我们今天如何来看待《老子》的思想呢?一方面,人类从原始时代以来的社会进步,使人们由蒙昧走向理性,由野蛮走向文明。对此,我们应当给予积极肯定。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承认《老子》思想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即文明进步的确有其副作用,副作用之一就是导致了人性的异化,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一种堕落,一种离开古代氏族社会的纯朴道德高峰的堕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4页。恩格斯此语与《老子》思想有合拍之处。《老子》在两千年前就看到了这一点,要人们引起警惕,对之加以有效防范和对治。
下面笔者具体论述与分析《老子》所提出的有关“帝王治道”的思想。
一 以道修身
儒家《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身而家,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这里面有一个先后次序问题,其中关键则在于“修身”,故《礼记·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讲“修身”,是先建立对于“仁义礼智”之性的信仰与认知。道家也讲“修身”,但与儒家不同的是,它先建立对于“道”的信仰与认知,以“道”修身。道家与儒家“修身”的基本区别在于:道家的“道”是原始自然的“无名之朴”,不同于后世儒家人为制定的“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老子》五十四章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张松辉:《老子译注与解析》,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171页。这样看来,《老子》也讲由身而家,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的次序。
什么是“道”?“道”作为抽象的本体,虚无玄妙,不可把握,这就要通过阐释“道”的特点来认识“道”。作为君主,要体会与学习“道”的特点,来践行道家的治道理论。需要指出的是,《老子》书中凡与此有关的论述,其认识的主体皆指“侯王”等在上位者,而非针对普通百姓。
(一)道”是“一”,“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老子》二十二章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同上,第77页。三十九章又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同上,第130页。“一”与“众”是一对范畴。“一”代表“道”,“众”代表“万物”,道统御万物;“一”又代表“君”,“众”又代表“万民”,君统御万民。所以王弼《周易略例》说:“统而推寻,万物虽殊,一之以神道。百姓虽众,御之以君主也。”*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周易注疏·周易略例》卷首,第7册,第587页。
在君与民相对待上,“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方面,这个“一”是指君王自己。君王必须意识到,他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天下万众。他是出号发令者,他所发出的每一个政策法令皆将影响一国政治。换言之,君王一人担负着一国之重任。另一方面,这个“一”又指君主必须把握的治世原则,君主若事必躬亲,虽有三头六臂,势不能事事处置妥帖。那他就要把握治世之道,执简御繁,执要御详,把握一国之大政方针。
(二)“道”若“水”,其性下;君王应谦下
《老子》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张松辉:《老子译注与解析》,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32页。六十六章又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同上,第202页。
从儒家的角度说,执政者居于权力的顶峰,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而儒者对执政者的劝诫通常是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来处理国政。但道家老子的思维与此不同,他告诫执政者切莫因为自己居于权力顶端而盛气凌人,藐视臣民。相反,应以一种亲和谦下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臣民。因而《老子》三十九章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同上,第132页。古代王侯自谦称“孤”,意谓自己孤单,需要众臣辅佐帮助;又自谦称“寡人”,意谓自己是寡德之人,希望众臣帮助修德;又自谦称“不榖”,“榖”为“善”之意,意谓自己还不够好,希望众臣帮助修德行善。这些君王的谦称都意在表示一种谦下的姿态。“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比喻。即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是因为自处低下之地。君王要能招纳贤士,用以辅佐、壮大自己,也需要有谦下的姿态。
(三)“道”是“虚”,君王应虚心清静
《老子》第三章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同上,第14页。十六章又说:“至虚极,守静笃。”*同上,第56页。四十五章又说:“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同上,第147页。
一个有智慧的执政者,其伟大之处并非在于其智慧与能力在所有方面皆为天下第一,而在于他能善于调动与集中群臣的智慧与才能。执政者要想政通人和,就必须做到下情上达。然而君门隔于九重,君主怎样才能听到在下者的意见呢?首先要遴选贤才辅佐自己。天下至广,非无英才,君主虚心求贤,不忌恩仇,方可得到贤才。君主虚心于上,采纳贤臣意见,贤臣虚心采纳公论,以制定政策,天下就会大治。此为“虚其心”。
当人体内燥热之时,天气虽然寒冷而不自觉其寒冷;当人内心安静之时,天气虽然炎热而不自觉其炎热,所谓“心静自然凉”。这给道家一种智慧的启迪,当天下纷纷扰扰之时,执政者若一味运用智术去角逐,天下将愈发混乱而不可治理。春秋时期之所以“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皆因诸侯采用权谋之术角逐其间。正确的方法是,执政者对于世事纷扰,应该以清静处之,这样天下就会渐趋安定。
“清静为天下正”虽说是道家思想,却为儒家学者所肯定。宋代二程再传弟子罗从彦曾说:“《老子》之书,孔子未尝誉,亦未尝毁。盖以谓:誉之,则后世之士溺其‘和光同尘’之说,而流入于不羁;毁之,则‘清静为天下正’之论,其可毁乎?”*转引自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老子翼》卷三,第1055册,第420页。
(四)“道”无分别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三十三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张松辉《老子译注与解析》,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109页。苏辙《老子解》说:“分别为智,蔽尽为明。分别之心未除,故止于知人,而不能自知。蔽尽,则无复分别,故能自知,而又可以及人也。”*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老子解》卷上,第1055册,第210页。“知人者智”是说能识人、知人,是一种智慧。但能知人者未必自知。而“自知者明”则是一种更高的智慧,能自知者必也能知人。前者因为有人、己的分别之心,常常会过高估计自己,过低估计别人。后者无人、己的分别之心,因而能较客观地对待自己与他人,因而对自己与他人会有正确的评价。俗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大多数人往往把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而轻视他人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学习与吸收他人的长处。故自身得不到改进与提高,而在日后实力的较量中输给他人。《老子》三十三章还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同上,第109页。能战胜他人,是有力量的。但能战胜自己,克服自己的弱点,才是真正的强大。人生在世,每个人皆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弱点,若不能正视之,反而掩饰或为之作辩护,那这些弱点与缺点将永远无法克服与改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智慧不仅适用一般人,也同样适用于执政者。执政者特殊的出身背景以及至高无上的权力,使他处于一种强而有力的地位。但是执政者毕竟是人而非神,其性格上会有弱点与缺点,其智慧在广度与深度上会有其缺漏之处。这就需要他虚心向臣下学习,并得到臣下的辅佐与支持。老子的教导在于:作为执政者,要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臣下,而不应盛气凌人,颐指气使。若如此行事,他将会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二 以道治国
宋代学者黄裳平素喜读道家著作,他在《演山集》卷四十一《不以智治国》中概括道家“以道治国”的思想说:“君人者,法天而体道者也。以道之至虚,可以受天下之群实;以道之至无,可以御天下之群有;以道之至静,可以驭天下之群动……君人者何为哉?时不劳其事,事不劳其形,形不劳其生,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此以道治国,而为国之福者也。”*张松辉:《老子译注与解析》,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274页。“道”的规定性是“虚”“无”“静”,执政者秉持“道”的规定性治国,则为“无为而治”。其实“无为而治”并非不作为,而是反对和抵制以往执政者害国害民的“乱作为”。
(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老子》一书的重要概念。《老子》第二章说“圣人处无为之世,行不言之教。”*张松辉:《老子译注与解析》,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10页。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同上,第122页。我们通常认为儒家思想表现为积极入世,它为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提出了许多建设性主张,同时也提出了许多道德纲目。但是,儒家的一切积极努力,在道家看来,会使人们失去天然的淳朴本质,将会使社会变得更坏。所以,道家老子的许多主张总表现出一种反向思维特点。正如《老子》第四十章所说:“反者道之动。”*同上,第134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无为”的主张的确缺乏积极性。但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无为”与“有为”相比,也自有其内在合理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考虑:
第一,在新旧朝代更替时期,因为经历了多年的战争破坏,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都处在极其凋敝的状态。如果此时统治者强调有为政治,势必加重对人们的剥削与压迫。而恰在此时,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格外受到推崇。如汉初所推出的黄老“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策便是如此。这一政策对汉初经济的恢复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他朝代开国之初也有类似情况。第二,“无为而治”还有反对战争的意思。在春秋、战国乃至秦末楚汉相争之时,战争成为了一种常态,和平反而是非常态。在此时,战争表现为“有为”政治,而和平表现为“无为”政治。老子痛恨战争,自然也反对这种“有为”政治。他反对炫耀兵力,穷兵黩武。《老子》第三十一章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同上,第105页。兵器是杀人工具,一旦发生战争,就会有无数人死伤。武器越精良,杀人就越多。《老子》第三十章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同上,第103页。以“道”辅佐君主的君子,不依靠军力威行天下,因为用兵之事,胜负难测,很快就会得到报应。而无论谁胜谁负,大自然都会给予惩罚。军队驻扎过、交战过的地方,因为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一定会有荒年。事实上,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古战场,遍地荆棘,一片荒凉。正如唐代李华《吊古战场》所描写:“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挺亡群。亭长告予曰:‘此古战场也。’”*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李遐叔文集》卷四,第1072册,第417页。李华《吊古战场》虽写于唐代,类似的战争悲剧自古已然。所以《老子》第四十六章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张松辉:《老子译注与解析》,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149页。有道之君,应该养走马以粪农田,不用之于战争。但这并不意味老子要取消一切军备,因为战争有时是不得已之事,你不侵犯他人,他人可能侵犯你。既然军队是“不得已而用之”,那它应当只是出于一种防卫的目的,达到防卫的效果即可,不要一味逞强。因此,《老子》第三十章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同上,第103页。即使是在战场上打了胜战,也不要骄傲自大,到处夸耀。即使取得了成功,也要认为是不得已而为之。
(二)“图难于其易”
《老子》第六十三章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同上,第193页。君主君临天下,日理万机,每天对着许多易事与难事,这些难事中有可能是要通过政治改革来解决的制度难题。做为执政者,为万民所瞩望与寄托,为此,保持其威信与德望十分重要,尽量不使其执行力受到挫折。君主若在执行力上受挫折,其威信和德望便会降低。所以,君主在处理政务之时,应本着先易后难、由小到大的原则,对待比较有把握的、容易做到的、易收到成效的政务,应当优先去做。而君主在这些事情上取得的成功,会成为政绩的一部分。积累多了,对于克服政治难题也就积累了经验。反之,若先从难事做起,那极有可能失败。因为难事之所以难,就在于有可能直接触犯既得利益者,阻力大,不容易通过。若一开始就碰硬钉子,则在执行力上势必受挫,以后就连有把握做成的事情也不易做成。虽然,在战争中,不一定都先易后难。有时先难后易,也有出奇制胜的机会。但是,政治策略与战争策略是不同的。在政治上一定要遵循先易后难、由小到大的原则。
(三)“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张松辉:《老子译注与解析》,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185页。这是对治国理政的一个很好比喻。从烹饪经验来说,小鲜鱼烹前不去肠,不去鳞,烹时又不敢频频翻动,怕的是把鱼煎碎。治理一个大国也是如此,不能频频发动战争,法令也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将影响与破坏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一个大国,一旦混乱,天下嚣嚣,几十年难以安定。所以治理大国,务求安定而有秩序。美国总统里根很欣赏中国古代老子这一治国理念,1987年,他在《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释他的治国理念。
《老子》五十七章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同上,第179页。此语可以看作对“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补充。老子认为,治国之道与治兵之道有所不同。治国之道强调“正”,所谓“正”,即按法制办事。治理国家主要靠已有的制度与法规以及传统习俗,因为它们在先前已为社会各阶层所认可与接受。执政者要按照这个套路办事,才能受到臣民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则受到臣民的抵制反对,这就是“以正治国”。而用兵打仗,则讲“奇”。所谓“奇”,指计谋诡诈。两军交战,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用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突然进攻。可用此原则对付敌人,但不可用它治理国家。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就提出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理念,可谓智矣!
(四)大国、小国相处之道,以及“小国寡民”理想
《老子》六十一章说:“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同上,第187页。春秋时期有几十个诸侯国,其中有大国,也有小国。大国与大国之间,争霸抗衡。大国与小国之间,往往存在主从关系。当时儒家与墨家,皆反对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因而反对兼并战争,希望国与国之间有相对的和平。孔子当时提出,大国应以德立国,靠其道德来感召、团结其他邦国,并提出以怀柔政策对待诸侯与远国。老子则提出大国与小国的相处之道,应是“谦下”。大国应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以取得小国的拥戴;小国也应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大国,以取得大国的庇护。如此,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
在老子思想中,“小国寡民”更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大国甚至更要向小国学习。《老子》第八十章说: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王卡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02-304页。
以上是河上公注的断句,与诸家有所不同。对于这段话的注释,河上公与诸家也有很大不同,今录之于下:
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贵贱不相犯也。器谓农人之器,而不用(者),不征召夺人良时也。君能为民兴利除害,各得其所,则民重死而贪生也。政令不烦则民安其业,故不远迁徙离其常处也。清净无为,不作烦华,不好出入游娱也。无怨恶于天下。去文反质,信无欺也。甘其蔬食,不渔食百姓也。美其恶衣,不贵五色。安其茅茨,不好文饰之屋。乐其质朴之俗,不转移也。相去近也,其无情欲。*同上,第303-304页。
意思是说:圣人治国的理念,即使是治理大国,也要将它当作小国来治理。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人民虽然众多,也不敢轻易劳师动众。使人民可以自愿组织成团体,贵贱不相凌犯。不征召农民及其器具,以夺民时,人民各得其所。国君政令不烦多,人民安居乐业,就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处。人们喜欢清静,即使有舟车,也不愿乘坐外出游乐。因为无怨恶于天下,所以也就用不着甲胄和兵器。不需要文字记录和交流,返朴归真,童叟无欺。自甘蔬食,不剥削他人。以粗布衣服为美,不崇尚华丽多彩。安于茅草之居,不崇尚富丽堂皇。喜欢质朴风俗,不愿改变其文化传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虽然居住很近,但却很少相互来往。河上公注解的老子“小国寡民”,强调“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其理想社会,并非真的国小人少,而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三 权谋思想
《论语·子罕》载孔子之言说:“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黄克剑:《论语疏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0页。“权”,意为权衡。衡指秤,权指秤砣。衡求其平,然须权变以使其平。为衡而衡,反而不得其衡,由权变方得其平。由此而有权变、权术之说。事或可成,或不可成,谋而后决,然后可成。是谋为可贵。后儒反对权谋思想,“权谋”二字遂带贬义。西汉刘向《说苑》卷十三《权谋》篇说:“圣王之举事,必先谛之于谋虑……故万举而无遗筹失策。《传》曰:‘众人之智,可以测天;兼听独断,惟在一人。’此大谋之术也。”又说:“夫非知命知事者,孰能行权谋之术?夫权谋有正有邪,君子之权谋正,小人之权谋邪。夫正者,其权谋公,故其为百姓尽心也诚。彼邪者,好私尚利,故其为百姓也诈。”*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说苑》卷十三,第696册,第112页。这里,刘向说“君子之权谋正,小人之权谋邪”,这是把“权谋”作为中性词来对待的,并且强调圣王应当掌握“大谋之术”。《老子》“帝王治道”思想的重要部分便是其“权谋”思想,《老子》的权谋思想务大不务细,这里略举两点论述之。
(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一个国家只有内部稳定统一,才能显示出力量,而一国内部是否团结,主要取决于执掌最高权力的国君。在这个意义上,国君往往成为一国命脉之所系。但国君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会为他人所觊觎。为此,《老子》第三十六章为执政者提出告诫:“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河上公注:“利器,权道也。治国,权者不可以示执事之臣也。”*《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王卡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42页。“国之利器”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古今中外的政治,都本着这样的原则,即国家的最高权力只能集中在最高执政者手里,所有的重大政治决策与人事任命,都由最高执政者做出。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黄克剑:《论语疏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5页。。
最高权力所决定的内容,最后归结为两项,一是“赏”,一是“罚”。即“赏有功,罚有罪”,做到赏罚分明,就是一个好国君。“赏”包括对有功者封王封侯,以及赏赐物质与金钱。“罚”可以是征伐,也可以是判罪。国君这种权力不能轻易给予他人。宋代蔡襄说:
臣闻老聃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为人君者深知此务,则威福之柄,臣下不可得而窃之也。威者兵刑而福者恩赏之谓。是二者有一失而得于下者,其国必危;有公然而假于下者国必亡。三代之末,齐假于田常,晋假于六卿,以取其国;秦假于赵高而天下溃;汉假于外戚而王莽作;东京假于强臣而曹丕立;魏假于司马而移祀;晋假八王而兵乱;宋、齐、梁皆假于大臣而相继攘夺;唐之中世假于宦官而宫闱祸起。此皆人主不自总揽威福而假于下,卒至危亡。故兵刑官赏之柄,虽大臣、外威、宗族、宦官,皆不可假,假之,则人主失其操持而自取危殆也。*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端明集》卷九,第1090册,第414页。
君主一方面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一方面深居九重,如鱼之不可脱于深渊。鱼脱于渊必死。国君离宫外出,便有种种危险,如当年秦始皇巡游天下,险于博浪沙遇刺。处在深宫之中,君主所接触的只有两类人,一是公卿大臣,二是后妃、外戚、太监等。君主一旦失去权柄,自己便成为被管控对象,连性命都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思想,说出了最高权力的本质,即最高权力独一无二,必须集于国君一身。国君只有牢牢地把握住其生杀赏罚大权,才能治理其国,使政权处于稳定状态。否则就会使国家处于动荡之中,甚至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二)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第三十六章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是老子的权谋思想,其目的是使人对自己不可测知。老子这一权谋思想多被用于行军打仗,范蠡曾用此计谋辅佐勾践以灭吴国,张良曾用此权谋辅佐刘邦以胜项羽。《韩非子·喻老》载:“晋献公将欲袭虞,遗之以璧马;知伯将袭仇由,遗之以广车。故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晋献公为了向虞国借道灭虢国,就送虞君美玉与骏马。晋献公灭虢后,在回来之时,也将虞国灭了。知伯想要灭仇由国,但仇由国地处深山,行军不便。于是,知伯就赠大车给仇由国君。仇由国君为将知伯所赠的车拉回来,就开山修路。后来知伯的军队就沿着此路灭了仇由国。这就是“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这一权谋思想多被用于行军打仗,也常被用于对付权臣。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称:“将欲除强梁、去暴乱,当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老子道德经》上篇,第1055册,第158页。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被权臣所控制,甚至国君本人也被权臣所监视或控制,而国君想要夺回自己应有的权力,那就需要谋划诛杀权臣。而这种谋划要非常慎重,要秘密进行,要在权臣面前不动声色,甚至要不断给这些权臣更多好处,使他们放松戒备,在适当之时一举歼灭之。
其实,《老子》的本意是在告诫执政者,要时刻提防小人。小人善于察言观色,投君主之所好,以取得君主的信任与倚重,逐渐将权柄授予他。这里便有两点值得君主注意:一是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不能轻易将性格与想法暴露给臣下,以防止为小人所窥探和利用;二是所谓小人窃权,是因为骗取了君主的信任,君主授权给他。君主若不授权,小人便“窃取”不到权力。《老子》此语实际是教给君主防止奸臣篡权的一种方法。
这种权谋思想不为儒家学者所接受,他们认为君主对待臣下,应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不能以狡诈、权谋的方式来对待臣下。正如司马迁所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494页。不过在儒者中,也有推崇《老子》之书者,如邵雍说:“老子,知《易》之体者也。”“《老子》五千言,大抵皆明物理。”*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皇极经世书解》卷十四,第805册,第662页。意思是说,《老子》懂得事物的变化之道。
四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老子》的帝王治道理论,兹再概括如下:
第一,强调“以道修身”。儒家和道家都讲“修身”,区别在于:儒家讲“修身以德”,其所谓“德”是指“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道家讲“以道修身”,其所谓“道”是原始自然的“无名之朴”。做为君主,要通过体会、学习“道”的特点,来践行道家的治道理论。具体而言,有如下四方面:(1)道”是“一”,一统万物。君主要把握一国之大政方针,执简御繁。(2)“道”若“水”,其性下;君主应以谦下亲和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臣民。(3)“道”是“虚”,君主应虚心求贤,采纳贤臣意见。(4)“道”无分别心,君主要客观地对待他人,更要客观地了解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二,强调“以道治国”。它有如下几个原则:(1)“无为而治”。其合理性明显表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在新旧朝代更替时期,由于经历了多年的战争破坏,经济极其凋敝,此时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策,有利于经济恢复。二是“无为而治”意味反对战争。以“道”辅人君者,不以军力威行天下,军备只应出于防卫目的。(2)“图难于其易”。君主应保持其威信与德望,避免在执行力上受挫折。因此在处理政务之时,应本着先易后难、由小到大的原则。(3)“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大国,务求安定有秩序,法令不能朝令夕改。(4)大国、小国相处之道,以及“小国寡民”理想。大国应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以取得小国的拥戴;小国也应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大国,以取得大国的庇护。《老子》提出“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河上公本),其“小国寡民”思想不是要回到原始时代,而是作为一种节俭、纯朴的理想生活方式。
第三,重视“权谋”。《老子》的权谋思想务大不务细,上面略举了两点论述。(1)“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国之利器”是指国家最高权力。《老子》此语说出了最高权力的本质,即最高权力必须集于国君一身。国君只有牢牢地把握住其生杀赏罚大权,才能有效治国理政。否则会使国家处于动荡之中,甚至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2)“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一权谋常用于防范和对付权臣。国家最高权力一旦被权臣所控制,而国君要想夺回权力,就需要谋划诛杀权臣。这种谋划要慎重,不动声色,甚至要不断给权臣更多好处,使他们放松戒备,在适当之时一举铲除之。
OntheThoughtofEmperor’sWayofGovernanceinLaoTzu
XIA Fu-ying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A hundred schools in the pre-Qin times all wanted to influence politics with their doctrines,and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politics then was “Emperor’s Way of Governance”.In ancient times,“Emperor’s Way of Governance” was a large concept of governing a country,which can contain a lot of content,not swept by the only doctrines of Confucian,but supplemented and enriched by a hundred schools.LaoTzuis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e-Qin Taoism,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ought,LaoTzu’s position is often opposite to Confucian.LaoTzumaintains that “reversion is the law of Taoism’s movement”,and its reversing thinking can just compensate for the deficiency and blind spots of Confucia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ought of emperor’s way of governance inLoaTzufrom three aspects:“self-cultivation through Taoism,governance of a country through Taoism,and the thought of tactics.”
self-cultivation through Taoism;governance of a country through Taoism;the thought of tactics
B223
A
1008—1763(2017)05—0122—07
2017-02-15
夏福英(1981—),女,湖南郴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