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OPPPS 模型框架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2017-02-25张所娟廖湘琳余晓晗解文彬

计算机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模型课堂教学设计

张所娟,廖湘琳,余晓晗,解文彬

(解放军理工大学 指挥信息系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

BOPPPS 模型框架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张所娟,廖湘琳,余晓晗,解文彬

(解放军理工大学 指挥信息系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

在把握翻转课堂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将 BOPPPS 模型提供的基本框架进行重构,融入翻转课堂的核心内涵,设计可操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阐述应用过程,试图为教师翻转课堂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方案。

BOPPPS 模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0 引 言

近年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学生的知识内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颠倒。知识的传授通过学生在课前借助于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来完成,而课堂中则关注对知识理解、内化,师生之间进行课堂中的互动交流共同完成这一目标[1]。这样新的变化给师生的教学、学习活动都带来了新的愿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很多教师熟悉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对于翻转课堂的实施感到无从人手,本文试图基于 BOPPPS 模型的基本框架,将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融人其中,设计BOPPPS 模型框架下的翻转课堂教学,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帮助。

1 BOPPPS模型对于翻转课堂的适应性

BOPPPS 模型起源于北美地区,近年来成为北美众多院校所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型,可以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设计支架。BOPPPS模型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也称为模型六要素):bridge in(引人)、learning objective(教学目标)、pre-test (前测)、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post-assessment(后测)、summary(总结)。表 1 给出了各个要素的含义[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主的“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不一定能适应这一变化。当课堂教学活动前后延伸至“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时,原本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都需要被重新设计,需要思考如何组织课前活动、课堂教学、课后评价等,需要反复斟酌哪些内容由学生课前学习完成,哪些内容安排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合作,哪些内容应该采用讲授法教授。教师思考斟酌的依据是什么,在设计时获得怎样的支持与帮助,直接关系到翻转课堂设计的成功与否。 BOPPPS 模型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强调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学习,并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这与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相一致。通过 BOPPPS 模型提供的基本框架,可以帮助教师重新审视教学内容的分配,确定将哪些内容从课堂迁移到课前活动中;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对自己的角色做出改变,并且更为合理地把握教学环节,设计有意义的参与式教学活动;可以帮助教师以更为恰当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表1 BOPPPS 模型基本要素

2 基于BOPP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般而言,翻转课堂按照教学活动的发生时序,分为课外(包括课前和课后)、课中、课后3个阶段进行设计。这里以BOPPPS模型的基本要素为设计框架,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2.1 课前阶段

在设计课程时,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可以以布鲁姆分类法来表述教学的认知水平,以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进行设计。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设置前期测试的内容,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先期的知识储备。翻转课堂中,课前阶段的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的预习,对知识传授所达到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要超过传统课堂集中讲授的效果。这一目标无疑对教师在课前的任务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考虑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能力水平所能达到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设计可衡量的标准来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还需给予一定的辅助和指导,包括提供知识点讲解的微视频、设计完善的学习材料,如“基本学情调查表”“课前学习指导表”等[3],并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疑惑,及时地给予反馈和支持。

图1 基于BOPP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除此之外,在进人到课中阶段前,应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进行测试,以考查学生对课前阶段知识掌握的情况,奠定后续学习的基础。

2.2 课中阶段

翻转课堂的课中环节,首先考虑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bridge in。有效的导人确保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以某种形式建立关联,这种关联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前学习中的投人度、关注度,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翻转课堂中,引人的设计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如游戏、问题、设置冲突等,可以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也可以从学生已有经验中寻找某些关联,或者提出某个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教师将依据教学目标中涉及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前期产生的问题提前设计任务。 任务的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任务的设计能反映教学目标中的要求,体现出对知识点的考察。

(2)任务描述具体明确,而非笼统地描述。(3)任务设计能引起学生注意。

(4)任务设计体现层次性,考虑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拓展问题供学生选择完成。

(5)提供必要的支撑资源完成任务。

教师围绕事先设计好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参与式学习活动,在深化知识的同时进行新知识的探索。分组研讨时,每组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讨论,此时,教师需要把握方向,关注各小组的学习动态,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在整个过程中,师生之间保持积极有效的互动,通过交流、反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来构建、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经过组内的合作探究,各小组分别进行梳理、总结,将组内的收获通过某种形式展示出来,并将各自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过程、思路和其他组进行交流,分享收获。汇报交流后,教师集中各个小组的疑难问题,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对课程内容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记录反馈的工具帮助学生和教师进行反思。

2.3 课后阶段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后测的时机,可以在课后阶段,也可以将后测放在课中的教学活动之后。通过后测,帮助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后的发展状况,通过提问、测验、竞赛等多种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测试的内容应体现出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同时考虑学生在学习后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让学生创建一个可执行的计划。此外,在课后阶段,教师还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延伸学习。

3 教学实践应用

这里我们以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关系模式规范化”这一章节的内容为例,进行基于BOPP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3.1 课前阶段

依据基于BOPP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按照布鲁姆的“教育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层次由低到高可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教师在确定本次课程教学目标时,可按这一方法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见表2)。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参照BOPPPS模型的基本要素中的pre-test对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以及本课所需要的储备知识进行考察。前测设计的问题,给出某些关系模式,判断各关系的候选键、主键、外键、主属性、非主属性;同时对课前的学习任务作出明确的要求,理解函数依赖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概念。通过“课前学习指导表”形成学习支架,设置了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疑惑的模块,以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同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完成课前学习,如微视频、文本资料等。最后将课前学习任务的测试题也放人该表。在课前学习结束后,教师借助于课前学习指导表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以及时调整课堂实施方案。

表2 课前学习指导表

3.2 课中阶段

设计一个有效的bridge in,可以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投人度、关注度,为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基础。以本课学习“关系模式规范化”为例,在课前的学习任务中要求学生掌握函数依赖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在课堂中,首先给出学校信息管理系统这一实例对应的关系模式(见表3),让学生对这一关系模式进行判断:是否是“好”的关系模式。引出不良的关系模式设计可能带来的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既为学生创设了学习的情境,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还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建立了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关注学习。

表3 参与式学习活动设计表

引人环节之后,教师针对课前学生获取新知识过程中产生的共性问题,集中进行讲解。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化[4]。另外,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应结合学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关系模式分析,作为研讨探究的情境。

每一小组汇报之后,教师综合各组学员的汇报内容,从整体上将关系模式规范化的过程加以总结,包括对重难点内容的回顾,还有由教师或者学生来对知识点进行简要的梳理概括。对小组合作过程的点评,教师应关注讨论过程,对学习过程中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成绩给予肯定。

3.3 课后阶段

在本课的设计中,将post-test环节放在了课后阶段,教师提供了若干关系模式,让学生判断该关系模式属于第几范式,并给出判断的依据。此外,预留一些问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的空间。

4 结 语

翻转课堂的出现,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很多教师熟悉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对于翻转课堂的设计感到无从人手。本文从BOPPPS模型的6要素出发,在把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翻转课堂核心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PP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试图为教师翻转课堂设计提供可参考的应用模型。教师在具体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可以遵循翻转课堂基本原理,根据课型、学情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设计出可行的教学方案。

[1] 张金磊.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 中国远程教育, 2013(10): 59.

[2] 陈卫卫, 鲍爱华, 李清, 等. 基于BOPPPS模型和问题驱动教学法培养计算思维的教学设计[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4(6): 8-9.

[3] 李兴德, 张所娟, 俞海英, 等. 导学案支撑下的军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 计算机教育, 2015(3): 31-33.

[4] 赵兴龙. 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 中国远程教育, 2014(2): 58-59.

(见习编辑:张 勋)

1672-5913(2017)01-0018-05

G64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推进策略研究”(BCA130020)。

张所娟,女,讲师,研究方向为仿真工程,nj_zsj@126.com。

猜你喜欢

模型课堂教学设计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模型小览(二)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