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神舟再牵手
2017-02-24北方
2016年10月17日早上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着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升空。两天之后,19日凌晨3时3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在393公里的轨道追上了一个月前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与其成功对接,再次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苍穹之恋。两名航天员进驻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开启了太空中期驻留的飞天之旅。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第二步第二阶段的首次试验,也是中国空间站工程的奠基之战。
焊点瑕疵引发风波
7月9日,天宫二号进驻发射场,我们期待已久的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迎来了最后的发射时刻。
五年前的2011年9月26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尽管只是一个目标飞行器,但还是勾起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神话中“天宫”的无限遐想。时隔五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接力出征太空,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迎来了又一轮“天宫热”。
相比于五年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有了质的飞跃。
天宫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第二步第二阶段的开山之作,是我国首个正式的空间实验室平台和面向中期驻留的大型航天器,由实验舱和资源舱组成,设计寿命为两年,将为下一步建立空间站储备更多的技术支撑。要建立空间站,仅有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在轨维修、太空加注、舱外观测等等,都需要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逐步完善。因此,天宫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迈向空间站时代的跳板。
尽管尺寸和天宫一号一样,但天宫二号并不是天宫一号的重复,它在天宫一号的基础上,增加了在轨维修试验系统和舱外观测平台,资源舱增加了推进剂补加系统,将首次进行“太空加油”,其他医学、高等生物载荷科学和应用试验也比天宫一号增加了好些,航天员将在轨驻留一个多月,其中在“天宫二号”内生活长达30天,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一次。天宫二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中,货运飞船还不能给“天宫”补给,因此,天宫二号需要携带足够多的生活资源,以备两名航天员一个多月的生活之需。
比起天宫—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更为复杂,发射场的测试工作也比以往多了好些。为了缩短发射场工作流程,天宫二号的测试工作几乎是每天24小时运转:白天加电,晚上则是装配、加气等其他工作。飞船测试厂房内,凌晨两三点到四五点下班早已是常态,有时候甚至持续到第二天早上。几乎每天的指挥所例会上,都能听到诸如“预计凌晨四点结束”“预计到凌晨五点”之类的工作安排。
这些年随着大气候的影响,再加上发射场周边生态环境治理,水多了,地绿了,天气也由以往的“干晒”变得“闷热”了,每天的气温几乎都达到38至40多度。在这个戈壁滩最为闷热的季节,外界媒体正热火朝天地炒作明星离婚,不过,天宫二号所在的飞船测试厂房内,却那样安静而冷清,温度始终维持在十七八度。这种几乎近似于“冬天”般的感觉是“天宫”对测试厂房温湿度的基本要求,也让大伙儿忘记了室外的戈壁滩火辣辣的闷热,忘记了外界沸沸扬扬的炒作。
发现应用系统三维成像仪高度计数据异常,是在天宫二号测试工作开始不久。三维成像仪高度计是对地观测的主要科学试验设备,也是此次中科院应用系统在天宫二号飞行任务中的重要试验之一。出厂测试也没有发生类似的现象,到底怎么回事?
顺利了这么久,突然出现这样的故障,发射场指挥部也因此涌起波澜。在发射场的配合下,中科院第一时间展开“拉链式”排故试验,前方后方一起联动,很快将故障锁定在一台叫“频综器”的单机上。好在天宫二号的空间比较大,拆卸和安装倒是没有像神九发射时在密密麻麻的推进舱中更换外回路泵那么麻烦。只是发射场不具备开机条件,必须尽快带回北京该仪器研究所做试验。然而,八月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时节,不论从哪儿都一票难求。工作人员费了半天周折,总算订到了半夜从兰州飞往北京的航班。于是他们带着仪器,立即从发射场赶到酒泉,再从酒泉赶往兰州,连夜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马不停蹄地赶到实验室开展试验。
实验室工作人员都等着千里迢迢从发射场返回的故障仪器,立即展开排故试验。电路、原理,什么都没有问题。细心的试验人员一个一个排除着干扰试验参数的仪器,最后将故障原因锁定在一个焊接点上。原来,“频综器”单机内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模块在焊接时,焊接人员不小心将焊锡拉出了一点点微小的突起。这个小小的突起在检验人员严格的检查中也没有太过显眼,谁知却因此埋下祸根:在长时间的测试过程中产生应力变化,从而导致在一定温度环境下达到临界而与旁边的传输线接触形成短路,导致了三维成像仪数据异常。
一个小小的焊点瑕疵,竟然会造成如此重大的影响,这就是科学,这就是航天。哪怕是再小的瑕疵,再不起眼的生产误差,到了最后真枪实弹的发射中,就会造成致命的失败。航天,来不得半点马虎。对于亲身经历航天发射的人,对这句话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因此,每次的发射场指挥部会议上,指挥部首长都一再强调,要把每一次都当成“首飞”,每一次都要“从零开始”。
忘掉过去的成功,记住过去的教训。载人航天工程十战十捷的今天,大家对这些经常回响在耳边的话也许多少有所懈怠,那么,这个小小的焊点,正是让大家放下“十战十捷、十全十美”思想的警示。
发射场应接不暇
火箭和飞船马上要进场了,負责转运和卸车的参试人员早早就开始了演练。戈壁滩上,近二十米长的平板车小心翼翼地“爬行”——公路转运的司机正在训练“酒瓶不倒”的本事:测试厂房里,吊装指挥和操作手们也在加紧训练哨声和司机之间的默契——吊装车在九十多米高的房顶上,司机看不见地面,只能听着指挥的哨声加速或者减速。长音吹三下,减速,短音吹四下,加速……凭借这样的默契,他们能轻松地将一根筷子吊进啤酒瓶中。在没有火箭的实战训练,官兵们依靠自己发明的“酒瓶筷子法”,熟练掌握了各种转运和吊装卸车的本领。王序运是火箭进场卸车吊装的指挥,是火箭进场的第一道操作关。对于吊装,他们已经熟练得不能再熟练了。
不过,作为火箭活动发射平台的指挥,李保占却一直对“熟练”二字保持着警惕。“越熟练越要警惕,不怕不会,就怕太熟了会轻视操作。”李保占是神舟二号火箭撞箭事件后至今仍然在火箭发射活动平台工作的唯一一名老兵。那是2000年12月31日,元旦前夕,还是一名新兵的李保占跟着老兵班长一起测试活动发射平台,结果误开动了电瓶车,导致厂房内顶着火箭、连接着电瓶车的活动发射车误启动,火箭和十几层工作平台相撞。垂直测试厂房后面,一直竖立着一座警钟,每年新学员来到发射测试站,第一课就是来到警钟面前,接受“警钟长鸣”的教育,李保占每年都会给大家讲,每讲一次,教训就深刻一次。
8月6日下午,发射天宫二号的长征2FT2火箭和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的长征2F遥11火箭一同驶进发射场。载人航天工程有史以来的最长专列,在茫茫大漠中连接成一条“长龙”,成为大漠难得一见的壮观场景。发射场也为了迎接“双龙”,组织了别开生面的盛大迎接活动。下午3点,乐队、锣鼓队就来到火车站列队排练。万里晴空,烈日炎炎,映衬着大家的似火热情。3点40分许,“双龙”专列缓缓驶进东风火车站,乐队吹响军乐,锣鼓声声,彩旗飘扬。发射中心首长们也一起来到火车站,迎接这支和发射场并肩战斗了十几年的试验队伍。
随后,火箭“双龙”专列继续驶向载人航天发射场。王序运他们早早就准备好了吊运的各项准备。他们这次要连续吊卸两发火箭,这对他们来说还是第一次。“疲劳不怕,就是怕把火箭磕碰一下。”王序运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四年。当初他第一次来到戈壁滩时,看到周围的荒凉景象,曾难过得流下了眼泪。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儿挺好?记不清了,现在不感兴趣的反而是回老家后朋友们灯红酒綠的夜生活。王序运是个孝子,他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早就没有了多么华丽的要求,但父母一定要有人照顾。他之所以后来一年又一年地留在发射场,就是因为还有个弟弟在父母身边。他对现在的这份工作很满意,如果可以,他希望能在发射场一直干到退休。
8月7日一大早,试验队的人还没有到,王序运和战友们就已经来到转载间。这次要吊两发火箭,位置怎么摆放?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放哪边,发射神舟十一飞船的火箭放哪边,都要事先规划好。因为发射天宫的火箭要优先进行垂直总装测试,而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的长二F遥十一火箭则要在水平转载间放上一个来月。
八点半,厂房里外人来人往,卸车吊运正式开始。在王序运的指挥下,连接、起吊、掉头、安放……大家小心翼翼地操作,小心翼翼地推到预定的地点。“能站在这个位置指挥,还是有一种挺神圣的感觉。”说起指挥吊运的工作,王序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两发火箭,他们用了一天半时间,将两发火箭全都安全顺利地接下火车。偌大的水平转载间里,两发火箭四个芯级、八个助推器,摆放得满满当当,颇为壮观。经过四天多的长途运输,它们要在这里好好“睡”上两天,等待外观检查和交接之后,才进行垂直吊装对接和测试。此后一直到发射前,火箭都要“站着”工作了。
垂直吊装是整个发射任务中极为重要的大节点之一。8月11日,火箭进场的第四天,垂直总装正式开始。放在水平转载间正中的长二FT2火箭的一级芯级第一个被推到垂直厂房的起竖位置。两个承重上百吨的主钩和副钩从九十多米高的房顶放下来,像是巨人的臂膀,将偌大的火箭缓缓托起,然后在预定的高空开始调姿,主钩缓缓上升,副钩缓缓下降,火箭缓缓起竖,直到完全垂直了,才撤去副钩,由主钩将火箭垂直吊运到活动发射车上。
火箭刚刚总装完毕,13日中午,神舟十一号飞船便空运进场。天宫、神舟、量子卫星、火箭……这几天的发射场的协调工作着实有点儿应接不暇……
量子卫星“点亮”发射场
2016年8月16日凌晨1点40分,一颗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墨子为名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卫星的发射,一时间刷爆了朋友圈。来自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一百多位外宾和众多国内观众,一起见证了这颗被誉为现代通信划时代的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升空。
这颗伴随着天宫二号进场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是我国科学家历时13年自主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试验卫星。2016年7月,完成出场测试的“量子”卫星高调进场,还未发射,去发射场看“量子”卫星发射的消息就已经开始“网红”起来。“量子”卫星是什么?这个普通大众相对比较陌生的字眼,到底和古代科学家墨子有着怎样的关系?为此,我们还需恶补一下关于量子的科普知识和墨子的著作。
“量子”一词来自于拉丁语,意思是“有多少”,它代表一定数量的某种物质。在现代物理学中,“量子”是指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1900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化”概念,意思是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那么这个物理量就可以“量子化”,而这个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单位,就是“量子”。比如我们熟悉的辐射,如果把辐射的能量看作是由无数辐射量子组成,那么计算辐射波的能量将变得容易很多。以此类推,许多诸如光、角动量、电荷、自旋等等,都可以将其“量子化”。“光的量子”便是指组成光的单位,“能的量子”是指组成能量的单位。正如原子是一切物体的构成一样,“量子”就是能量的最小单位。这种“量子化”方法使得微观物理研究领域风生水起,并派生出量子力学、量子光学等等。
我们发射的这颗量子卫星,涉及的技术正是量子光学,用的是“光量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光子”。
当话题绕到“光子”的时候,我们的概念似乎变得容易了一些。
此次发射的“量子科学试验卫星”,正是利用“光量子”的传播和“量子纠缠”等技术进行通信试验。这些被爱因斯坦形容为“幽灵”般神秘的“量子”,不仅有着神奇的特效,还具有“永不解密”的特殊本领:只要将两个不同状态的量子相互叠加,就可以让量子同时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打个比方,假设两个量子是两只兔子,原本一只兔子死了,另一只却活着。如果将这两个不同状态的量子叠加,那么这两个量子就会叠加为一个整体,但却同时能处于两种状态,如同把那两只一活一死的兔子叠加后,变成能同时具备“活”和“死”的一只兔子:如果将两个量子相互“纠缠”一下,这两个量子就会具备如同爱因斯坦所说的“幽灵”般的感应,不管相距多远,它们都会和对方保持状态一致。对这种难以理解的深奥理论,那些有超级心灵感应的双胞胎或许能帮助我们通俗地理解一点这种“纠缠”效应。科技人员利用这种“纠缠效应”来做“密钥”的绝技。假如说一个作为“密钥”的光子在传输过程中被人拦截并解密,那么,与它纠缠过的另一个处于地面试验人员手中的光子就会“感应”到这个解密过程,从而告诉地面人员,这个“密钥”已经被人动过手脚,无法使用了,请选择另外没有被动过手脚的“光子”。如此一来,如论谁想解密“量子传输”的密码,都将完全暴露在用户的眼皮底下。这种比幽灵还幽灵的感应效果,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充斥在你我之间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让我们的通信和生活变得更加安全和幽默。
说完了“量子”,再说说“墨子”。
墨子姓墨名翟,是孔子时代、大约比孔子晚一辈两辈的哲学大师。他所提出的“非攻、兼爱、尚贤”的观点,是让国与国、人与人、人与国之间和谐相处的真理。墨子除了在哲学、教育等方面有巨大的贡献,更是在科学领域做出过了不起的建树。他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发现小孔成像的人,从而提出光学沿直线传播的理论。也因为如此,我国这颗“量子”卫星便被命名为“墨子号”。
作为天宫二号发射前的最后一次卫星发射,不仅仅因为“量子”卫星本身很重要,而且它对天宫发射的影响也同样极为重要。此次和“量子”卫星一同升空的,还有一颗西班牙卫星和另一颗试验卫星。尽管“一箭多星”技术现在已经不再是什么新话题,不过在天宫二号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这次以“量子”卫星为主的“一箭三星”发射意义也就不同寻常。随着发射日期的渐渐逼近,“量子”卫星发射不可避免地成为发射场阶段重点任务,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都只能在测试厂房默默“旁观”了。前来发射场参观“量子”卫星发射的人络绎不绝,一时间,航天城一房难求。
16日凌晨1点30分,月光首先透出云层,乌云在黑夜中不知去向地散去了,几颗明亮的星星也伴着月光闪烁夜空。
活动平台打开了,火箭在茫茫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相隔不远的载人航天发射塔架巨人一般矗立在夜空,像是要为量子卫星送行的老大哥。
参观区渐渐站满了人群。受邀前来参观量子卫星发射的外賓最后来到了参观区域的场坪。凉风习习,吹来了秋凉,吹走了蚊虫。这是一个难得舒适的夜晚。大家聚集在一起,谈论着“量子”的神奇,等待着“量子”升空。
发射场上空传来指挥员的声音:
“十、九、八、七、六……”
1点40分整,随着指挥员“点火”的口令,长二丁火箭托举着包括“量子”卫星在内的三颗卫星冉冉升空,照亮了发射场茫茫夜空,向着预定轨道飞驰而去。十分钟后,“墨子号”量子卫星和另外两颗包括西班牙小卫星在内的科学试验卫星成功分离,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量子”卫星的成功,为天宫二号的发射开了个好头。作为世界上首颗“量子”卫星科学试验,天宫二号自然不会错过与“量子”卫星的试验机会。此次天宫二号飞行任务中,和“量子”卫星之间分发“量子”密匙,这是天宫二号此次领跑世界先进技术的三大科学试验之一。
“猎鹰”爆炸,“天官”受惊
航天发射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
我们不一定敢说中国航天发射质量管理是最严格的,但是业内人士都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我们的发射质量管理是相当严格的。我们出了问题,必须要“归零”,“归零”就是彻底解决问题。我们不仅有质量“归零”,还有管理“归零”。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航天发射成功率一直是比较高的。但这些年,发射失利的事儿还是时有发生。早在五年前的2011年8月18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刚刚加注完推进剂,准备转运的时候,“实践十一号”卫星的发射失利,导致天宫一号发射推迟了40天。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16年8月28日,天宫二号完成了技术区所有电测工作,转入天宫飞船加注扣罩厂房,进行推进剂加注。9月1日,就在天宫二号刚刚加注完推进剂的第二天,一则不幸的消息传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美国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星箭塔架一起灰飞烟灭……
一直顺利的天宫二号发射任务,一下子掀起千层浪。
晚上8点,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发射场指挥部立即召集任务各系统召开发射场指挥部工作会议。针对国内国外的航天重大事故,各系统又如何举一反三,查找本系统的问题?天宫二号即将面临扣罩转运,明天就要脱掉天宫二号上面一些珍贵仪器的保护衣,为扣整流罩做准备。是按计划继续往前走?还是停下来?发射计划安排得很紧,很多互不干涉的工作都是白天晚上分别安排的,每一天的工作都满满当当,挤出一天时间还可以,如要耽误两天时间,就得推迟发射了。
会议讨论了一个半小时,发射场指挥部成员一一发表意见,针对有可能出现的推迟发射出谋划策。应用系统安装在天宫二号里面的一些生物植物类科学试验不能放置太久,如果推迟时间超过一个月,就要更换新的试验样品。不过总指挥部传来的电报,只让发射场做好举一反三,谁也没有让试验停下来。最后,发射场指挥部各系统达成统一意见:实时跟踪国内国外失利故障分析,在没有明确的故障结论之前,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任务按计划往前走。不过,各系统都额外增加了一项任务之外的繁重工作:在保证天宫二号发射准备正常进行的同时,把过去完成的任务和工作一一进行质量复核。
于是,第二天的天宫二号脱仪器保护衣的工作照常进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电测工作照常进行。火箭系统这些天电测工作刚做完阶段性评审,等待和天宫二号进行对接,于是,电测人员的调休都变成了质量复核。
几乎所有系统都在加班加点地进行质量复核。
几乎每两天就有一个关于质量安全方面的会议。
临近发射,推进剂加注成为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火箭推进剂加注指挥熊显朝的反应有点儿“吓着宝宝”了,他也正在根据指挥部的部署,对加注系统各项数据和工作进行严密的质量复核。
熊显朝他们刚刚做完数百吨推进剂的降温工作。最近的“秋老虎”天气还在发挥余热,用最新流行的“G20峰会”话语来说,就是“秋天的戈壁滩,依然能感受到夏天的热情”。
几乎每天的最高温度都维持在30度以上。熊显朝他们在加注前还要降好几次温度,每降一次都两天时间。“降得越低,升得越快,所以要一步一步往下降。”熊显朝解释说。四氧化二氮的沸点很低,二十来度就要沸腾了,他们要把温度控制在火箭发动机需要的最佳温度。但如果一下子降到位,高热的环境温度和低温液体之间的温差很大,热传递速度就会加快,液体温度升得也就越快。因此,他们降完一轮后,要隔两天再进行降温。原本是要调休一下的,但他现在不得不利用这个间隙进行质量复核。
天宫二号加注控制系统的厂房是刚刚新建起来的,硬件和软件系统都刚刚完成不久。硬件已经经过了三次卫星发射考核,不过,天宫二号所用的加注软件系统还是第一次用。熊显朝心里对这个“第一次”多少有点担忧。他拿着厚厚的原理图和厚厚的接线图,一一对照复查。所有的设备安装、控制系统软件开发,都是他带领着年轻的加注团队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春节加班加点完成的。
因为过去的加注控制系统和燃料库房建在一起,尽管密封性很好,但时常還是有推进剂味道飘过来。加上原来的控制系统没有“双冗余”设计,许多单点控制动不动就在加注过程中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令熊显朝他们每次指挥加注的时候都非常紧张。于是,执行完神舟十号飞船发射任务后,加注指挥熊显朝就有了升级改造火箭推进剂加注控制系统的想法。2015年秋天,加注控制系统升级改造正式立项。
这次升级改造纯粹是“重建”,指挥控制室也在原来的厂房旁边新盖了一座。新厂房刚刚铺上地板,熊显朝就带着年轻的加注团队在里面打地铺,一边安装设备一边调试软件。软件调试遇到了瓶颈,而厂家都在休假,找不到技术支持,熊显朝只能和团队一起彻夜商讨,寻求解决的途径。
李猛是一位刚刚毕业不久的“90后”,他看上去一点也不像他的名字那样听上去“威猛”,瘦瘦的,小小的,国防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硕士。提起那个没日没夜的“春节”,他觉得很有意义,能跟大家一起起早贪黑,做出一件航天发射中不可或缺的成就,他觉得很有意义。而团队攻关的艰难和一起拼的友谊,更让他这个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备受感动。“吃不消的时候就跑跑步。”置身于环境相对闭塞的发射场,“90后”李猛没觉得有多枯燥,“休息的时候,熊工就给大家讲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很开心。”
熊显朝是个很乐观的人,不管工作的压力多大,他总能以微笑面对。他相信一点一点地努力,就会向成功一点一点地靠近。
天宫二号的整个任务团队,都在顶着压力前行。
9月6日,原定的天宫二号转运至垂直厂房的计划,也推迟到9月7日进行。这是天宫二号发射流程第一次调整计划。为了增加大家决战决胜的决心,发射场区指挥部还专门在塔架下面召开了宣誓大会,2000多名参试人员代表面对党旗、国旗和军旗庄严宣誓。这样的宣誓,更增加了天宫二号任务凝重的气氛。
“天官”从身旁走过
两天前,加注完推进剂的天宫二号已经从飞船加注厂房转运至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与火箭完成了对接。现在,转运前的一切工作已经就绪,发射场进入最为重要的一次转运阶段工作:转往发射区。
箭器组合体垂直转运,是发射场的一场盛况。但是,对于发射场气象保障来说,是比发射更为严格的一次气象保障。因为加注了推进剂的航天器处在火箭的最上端,让这个七十多米高的庞然大物成为一个“倒立摆”。超过七八米每秒的风,就能让器箭组合体来回晃动,这是极为危险的。发射场气象室主任尹洁这几天从一天会商一次、两次到一天会商五次、六次,几乎有一个风吹草动就得会商。指挥部也把焦点转移到天气上,一次次来到气象室听汇报。尽管发射流程安排得极为紧凑,不过对于垂直转运,还是会留出一到两天的余量,这个余量就是跟老天爷周旋的,因为天有不测风云。
白露气节,正值季节转换,来自西太平洋的副高压气流还算平稳,倒是北部的冷空气蠢蠢欲动,天气忽冷忽热,大风忽起忽停,真是为难了发射场气象保障人员。三天前,他们监测到了9日有一个大风过程,指挥部甚至做好了8号提前转运或者推迟10号转运的准备。最近国际航天界又不大太平,美国“猎鹰9号”的爆炸和国内其他型号火箭出现的一些问题,已经让天宫二号发射如履薄冰,指挥部多次召开和研制单位之间的视频联合会议,让大家查隐患,查质量,查薄弱环节。这一天,发射神舟十一号的长二F遥十一火箭的一个装箭器件测试又突然传来数据超标的消息,原定8日下午三点半举行的指挥部会议,也临时推迟到下午五点半。火箭系统专家们又一次坐到一起紧急商讨。两个小时的时间实在太过紧急,指挥部会议于是干脆推迟到晚上七点半召开。一下午加上晚饭时间,火箭系统专家们都在紧张地磋商下一步的解决方案。
提前转运肯定是不行了,不过距离9号越近,那个大风过程来临的时间可以预报得更准。晚上,气象室拿出了大风更为确切的运动时间:上午多云转晴,12点以后将有一个大风过程,风力会达到每秒8至10米。做出这个预报的时候,尹洁也跟老天爷在打赌。因为这股寒流还携带着一个小小的“低窝”,这个“低窝”有时候会带来一些降水,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尤其是在戈壁滩上。但这次转运前,遇上这样的“小概率”低窝,让她很头疼。如果是平时,她可以大胆地把这个“小概率”事件扩大化报出来,或者最小化不报,都不会影响大碍。但这个时候,如果她把这个“小概率”事件扩大化,将很有可能对指挥部决策带来极为复杂的麻烦,甚至会造成有人担心这担心那,导致意见不能统一,对转运计划造成影响。想来想去,尹洁在汇报本上划掉了这个“小概率”事件。她对转运时段的气候有绝对的把握,即便是这个“小概率”事件出现,那也是转运之后的事儿。
于是,按照这个时间,负责转运的工作人员凌晨5点就来到垂直测试厂房开始准备工作。6点时分,一块块沉重的大门被升到了七十多米高的房顶,火箭天宫组合体第一次沐浴在朝霞之中。
就在大家忙着转运前的准备工作时,气象室工作人员也彻夜未眠地监视着大风的运动轨迹。6点,他们进行了最后一次会商:那股大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迅速,最早也会在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以后。现在,尹洁心里更有底了,尽管那个低窝很有可能带来一些降雨。
这对转运来说几乎是个喜讯。于是,原定8点就开始转运的计划,也调整到了戈壁滩正常的上班时间:8点30分。
这是一个难得漂亮的日出,在天宫火箭即将走出“闺房”的早晨:跃出地平线的朝阳将东方的云彩照耀得如同晚霞一般绚丽。万里晴空,几朵薄薄的但有些乌云模样的云彩凌乱地飘洒在发射场上空。也许是确实没有预报有雨,看着这样的大好天气,谁也没多想那句暗示着雨天的谚语——朝霞不出门。
8点10分,天宫火箭组合体坐着“花轿”,被缓缓推出了垂直测试厂房七十多米高的大门。它要在门口停放一阵子,调整电瓶车,检查状态等待。数千名前来观看垂直转运的人们都起了个大早,沿着技术区至发射区1500米长的铁轨两旁列队,好一个“夹道欢送”的壮观场面。警戒线外的草地上,整齐地摆放着小方凳,站累了还可以坐着歇歇。
8点40分,电瓶车缓缓驱动活动发射车。转运开始了,离厂房远一点,就离发射区近一点;离发射区近一点,意味著离别的时刻也就近一点。到发射就又被包裹起来了,大家抓紧时间找各种角度跟天宫火箭合影。当天宫二号走过身旁,两旁便有上千部手机对准转运中的天宫二号与火箭组合体。那些拿着沉重的专业照相机和摄像机的人们,倒显得不那么“时尚”了。手机、微信、刷屏、点赞,这一天,天宫转运的消息比中央台电视直播更快地传递到了五湖四海,甚至国外的朋友圈。
风速很小,电瓶车以正常的速度匀速前行。9点50分,天宫二号与火箭组合体平稳转运到了发射塔架的导流槽正上方。1500米的距离,走了1小时10分钟。经验丰富的转运人员一次性便对准了中心位置,省去了调整的麻烦。5分钟后,第一组活动平台便开始合拢,至10点45分,四组活动平台全部合拢,将天宫火箭完全环抱在其中。
此时的天气,依然是万里晴空,看不到一丝云彩。
风大起来的时候,正是戈壁滩的正午。下午2点多钟,四面的云也开始乌压压地聚拢了,不过并没有完全地遮住蓝天,太阳依然带点火辣的温度铺洒在戈壁滩上。许多人都进入午睡的小憩,发射测试站总师李兵还没有回家。火箭刚刚转运到发射区,事情比较多,他这个总师跑前跑后,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场地又最后一个离开。两点半了,他看看发射区一切良好,回去还能躺半个小时。
天空似乎是突然阴起来的。预报的大风来势很猛,像是一只出笼的猛兽,摧枯拉朽横冲而过,所到之处尘飞土扬,枝叶折落,紧接着便噼里啪啦落下豆大的雨点,瞬间在道路上溅起水雾。
“什么?雨?”李兵立刻调转车头,直奔发射场。雨点不停地打在车窗上,李兵心里七上八下。发射塔架虽然做好了防雨防风,但钢铁塔架不可能做到全密封,况且今天这个雨很怪异,在大风的帮衬下几乎是“横”着下的。顶上防住了,中间肯定有缝隙会进水。
一路忐忑地来到发射架下,谢天谢地,这边的雨却十分小,只零星地滴了几滴。尽管如此,这场极小概率的“太阳雨”还是把李兵吓了一跳。他看着乌云渐渐远去,不远处露出了瓦蓝的天空,李兵这才舒了一口气。
“小概率”事件真的发生了,尹洁心里也很是吃惊,老天爷这次又把大家“耍”了一回。不过,垂直转运完成了,发射区降雨为“零”,总算让她有一点安慰。
月“邀”天官
早在两个多月前,天宫二号进场之初,关于9月15日发射天宫二号的流程表就已经出炉。9月15日正好是中秋节。指挥部领导看完流程,也觉得是个意外的巧合。天宫和神舟连着发射,发射场要连续奋战三个多月,中秋国庆都不可能放假了。既然不能放假,能够在这一天发射,也算别具一番特殊的意义,给全国人民送上一份“中秋大礼”。于是,大家心里都在默默祈祷,希望能够顺利地实现这个目标。不久前,中科院根据太空环境预报给出的发射前沿也正好是15日。“明月邀天宫”,似乎是天意。
不过,这份“天意”并不轻松。器箭转运至发射区以后,针对国内外航天事故而进行的质量复查和防漏防雾防潮工作也进入了高峰。直播和宣传的各路媒体大军都陆续抵达发射场,采访名单上列了好些人,但是很难联系到采访对象:太忙,没空。他们真的很忙,原本正常工作完了可以有一点空闲,但是现在,他们都要复查,复查,再复查。总指挥部领导也是三番五次地到各系统去听质量汇报。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之初,因为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等等问题,质量是那些年极为头疼的大事儿。研制部门花了血本,来改进载人航天工程的产品质量,使得长二F火箭的可靠性达到0.97,安全系数达到0.997。如今,长二F火箭已经进行了十一次成功发射,每次都非常圆满,长二F火箭成为我国航天目前最成熟的火箭。但其他型号的产品却时不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长二F火箭本身,最近也出现了一些个别质量问题。这些都在提醒大家,成功又开始有了麻痹效应了。于是,大家提出了一句颇为响亮的口号来时刻提醒自己:“首次要有百倍信心,百次要有首次标准。”航天部的口号更为情深意浓:“飞船火箭就是我们的孩子,航天员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要用对亲人的大爱去对待我们的火箭发射……”口号在关键时候真的能化为战斗力和凝聚力。
于是,9月10日,转至发射区的第二天,原本只是各系统在发射区极为正常的检查测试,也成为大家争相报道的对象,尽管这种深涩的技术即使说得再清楚,大家其实都听不大懂。不过,全国观众都知道天宫二号快要发射了。
指挥部还没有公布消息之前,大家都只能猜测。9月15日能不能发射?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大家知道,入秋以来的最强台风“莫兰蒂”即将要登陆了。所幸天气已经入秋,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也随着太阳的轨迹南移,已经很难影响到中国北方的这片戈壁滩了。9月14日下午,就在“莫兰蒂”即将登陆厦门之前,天宫二号空间试验飞行任务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部会议在发射场召开。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质量报告,总指挥部首长现在不担心天宫二号的发射,而是担心国内外的测量站、测量船。还好,远望5号测量船海域风平浪静,“莫兰蒂”会不会影响厦门测量站
此时大家还只能猜测“可能”影响厦门,谁也不知道“莫兰蒂”究竟会怎么影响厦门。气象室主任尹洁用肯定的语气说:“莫兰蒂”不会影响发射,只会甩过来四到六成的云。“能看见月亮吗?”大家颇有些轻松地开起了玩笑——因为“莫兰蒂”的影响,南方大部分都是乌云压顶,网评中秋赏月的最佳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排名第二。尹洁肯定地回答:月亮肯定能看到。
各系统汇报完工作后,指挥部的成员们纷纷表示对发射安排没有意见,首长的发言也显得轻松了许多。在宣布长二FT2火箭实施加注、天宫二号准时发射的决定后,他叮嘱大家一定不能忘记中央首长对载人航天的深情嘱托。
9月14日下午5点,总指挥部会议结束,火箭开始加注推进剂。
与此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也在发射场召开,第三次担当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言人的武平结束总指挥部会议之后,来到新闻发布会现场,向全国观众正式宣布:天宫二号将于9月15日晚10点04分发射。
一大早,首先听到的是来自厦门的消息:15日凌晨3点,进化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的“莫兰蒂”重创了厦门,18人死亡,多人失踪,六十多萬株树木被连根拔起,整个厦门一片汪洋,全市停水停电。别的不说,仅绿化一项,就让厦门至少倒退了十年。这个中秋,厦门注定有很多人无法团圆。而厦门测控站,也面临着参加天宫二号测试任务的重大考验。
不过,千里之外的发射场,却是万里晴空。下午时分,四周涌起了朵朵白云,但是薄薄的。到了晚上,连薄薄的云都散去了。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照亮了整个发射场。专业的摄影师利用两次曝光的效果,将圆圆的月亮放在蓝色塔架的上方,一幅“天宫映月”的美图,在朋友圈传递开来。
在大家都选择外出旅游度假的今天,“团圆”也渐渐远离了家园,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赏月看天宫二号发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了应对前来观看发射的人潮,发射中心兵分几路,在发射场周围戈壁滩上设定了好几个参观点,贵宾区、外宾区,家属区……为了应对庞大的参观潮,发射中心还专门调集了二十多节车厢,沿着火箭进场的铁路将大家拉到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测试厂房前的广大空地上,到处都是前来赏月看天宫二号发射的人们。这种超旺的人气让能在发射场过中秋的参试人员感到一份热闹和庆幸。不过,能看发射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贵宾,以及少数的媒体记者,绝大部分的参试人员都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多少年来,他们无法在现场观看火箭腾飞的那一刻,只能专心地盯着自己眼前的屏幕或者数据。“习惯了,只要发射成功,大家心里都高兴。”他们的回答显得平静而神圣。
晚上9点25分,距离发射还有40分钟时间,包裹着火箭的塔架活动平台开始缓缓展开。最先打开的是最下面的一组活动平台,火箭尾部和四个助推器首先裸露出来。很快,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都打开了,长二FT2火箭顶着天宫二号,倚天而立,在月光和灯光的映照下,格外靓丽。从垂直测试厂房门前的媒体区看过去,明月正好升到天宫二号的正上方。大家纷纷议论着指挥部选定的这个美丽的日子,尽管这个美丽的日子是数千名参试人员昼夜奋战而“巧遇”的。
“两分钟准备!”发射场上空回荡着零号指挥员王洪志的声音。大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各路媒体记者开始出镜直播,摄影摄像的都盯着取景器调试,其他纷纷把手机照相机对准了发射架,连小孩子都拿着手机对着发射架拍,好像大家更想把这一刻永远驻留,反而很少有人用“裸眼”专心地看发射了。
“一分钟准备!”零号指挥马上要进行数秒了,现场观众也跟着一起开数:50秒、40秒
40秒是脱插脱落的时间,发射区传来“嘟嘟”的警笛,发射的火焰呼之欲出。
“30秒、20秒、10、9、8、7、6、5、4、3、2、1——点火!”观众的声音听上去比测发大厅里传出来的零号指挥声音更大。刹那间,双导流槽涌出强劲的云烟,如同一对雄鹰的翅膀。起飞了,火箭直冲着头顶上方一轮明月飞驰而去。一些有想法的摄影师们跑到戈壁深处,寻找最佳角度拍摄火箭“穿月”——在这样的明月之夜发射,也是机会难得。
十分钟后,天宫二号顺利入轨,太阳翼展开。东风指挥控制大厅内,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上将宣布天宫二号发射成功。
明月邀天宫,十一再相聚。发射场的中秋节,在万众欢呼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航天员进驻发射场
对于发射场来说,这个“十一”国庆节属于神舟十一号。
10月10日,“十一”黄金周结束的第三天,神舟十一号任务进入最引人注目的时刻:船箭塔组合体垂直转运。金秋的航天城风和日丽,持续多日的万里晴空让指挥部和气象保障部门多少有点儿心情舒畅。7点30分,迎着日出的朝霞,垂直测试厂房大门缓缓升起。因为有逃逸塔的装饰,这个被网友誉为中国航天最漂亮的“最佳组合”,在晨曦中缓缓推出大门。
在垂直测试厂房门口停留了一个多小时,9时40分许,船箭塔组合体开始告别技术区温暖的“家”,正式踏上那1500米的“出征轨道”。一个半小时后,船箭塔组合体平稳安全地转运至发射区,进入了最后的发射冲刺阶段。
就在船箭塔组合体转运的同时,另一场久违的重要活动正在距离发射场70公里外的鼎新机场进行。11点40分许,搭载着参加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的两架专机,先后在距离发射场七十公里外的鼎新机场徐徐降落。专门为航天员准备的特别车辆开到了距离飞机舱门十来米远的地方。聂海胜和费俊龙分别带着两个梯队走下飞机,向前来列队欢迎他们的人群挥挥手,便走上了专车。此次前来的除了带队的聂海胜和费俊龙,共有四名航天员,他们其中的两位会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去执行任务。
自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后,发射场已有三年没有进行过任何与航天员有关的活动了。他们的到来,也给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任务注入了一份有人参与的激情和期待。航天员进场之后,将在发射场问天阁公寓度过发射前最后的七天,在此期间,他们将和除医监医保人员之外的其他任何人员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比如不和任何人进行握手,公共场合佩戴口罩,等等。
12点,车队在警车的护送下驶往航天城问天阁航天员公寓。十天前,这里已经停止对外参观,进入任务隔离阶段。航天员下车后,在车前列队,聂海胜少将向航天员科研中心领导汇报:主任同志,参试航天员按计划到达东风航天城问天阁公寓,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
第二天,发射场举行了航天员升旗仪式、植树活动和瞻仰烈士陵园。这是一场不公开的活动,航天员梯队在景海鹏的带领下,来到问天阁广场,在军乐队的演奏声中,四位航天员面向冉冉升起的国旗庄严敬礼。
10月16日上午,指挥部公布了参加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名单:景海鹏和陈冬。10点30分,例行的航天员与媒体记者见面会便在航天员入住的问天阁隔离大厅举行。现场数百家中外媒体共同见证了这一特殊的时刻。
上午10点,问天阁接见大厅内,座无虚席。29分许,隔离罩内右侧的门被打开了,景海鹏和陈冬身着深蓝色训练服,一前一后走进隔离罩内事先摆放好的两把黑色椅子前,向着隔离罩外的上百位记者敬礼,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第三次挂帅出征的景海鹏看上去神采奕奕,在过去的2008年和2012年,他曾经参加过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作为老同志的他是这次飞行任务的指令长。年轻的河南籍小伙陈冬显得很帅气,他是2010年入选航天员大队的我国第二批航天员,1978年12月出生。经过6年的航天员训练,首次上天,就要经历30天太空飞行的考验,大家都对他十分好奇。
介绍完毕后,景海鹏和陈冬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对于自己的第三次飞行,也是第三次面对这样的记者招待会,景海鹏的发言显得有几分幽默:“媒体的各位老朋友,新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航天员景海鹏。”一句“老朋友”的问候,也拉近了隔离罩内外之间的距离。他说,航天员是他的职业,太空飞行是他的事业,也是他的本职工作,虽然这项工作充满着挑战和风险,乃至危险。但他自己非常热爱、非常喜欢甚至非常享受这项工作。作为一名航天员,有幸第三次出征太空,他十分高兴。他说,要感谢祖国和人民,感谢万千航天科技工作者,感谢他们的付出和托举,他将不忘初心,矢志不渝,要当好一名航天员。
对于四年后即将建立的中国空间站,景海鹏十分期待,希望中国空间站早日建成,并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空间站多做贡献。
第一次上天的陈冬,年轻中带着淡定,对于自己的第一次太空之旅,陈冬表示,一定会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刻,多看看窗外的美景,看看美丽的地球和我的祖国,也会做一些地面上不太好做的事,哪怕是看看家人和战友的照片,听听音乐,写写日记。由于此次任务安排的时间比较多,陈冬对任务充满信心,他表示一定会细致工作,健康生活,享受失重。
说到家人,景海鹏和陈冬都有些激动。景海鹏让陈冬先说。“指令长的命令我必须执行。”陈冬只好拿起话筒,他首先感谢媒体朋友问这样的问题,让他有机会可以和家人说上几句话。多年以来,父母、妻子为了他的事业,一直在背后默默付出,一直在支持着他,鼓励着他,陪伴着他,让他可以实现自己为祖国出征太空的梦想,所以军功章必须有家人的一半。
“军功章必须有家人的一半。”景海鹏强调地说,足以看出他对于家人的付出,充满了强烈的感激之情。他称赞陈冬兄弟代表了他的心声。一声“兄弟”,也透出了二人之間浓浓的情谊。景海鹏说,此时此刻,他也想对航天员大队的全体战友们说几句话。18年以来,他们同在一个桌上吃饭,同在一间教室上课,同在一个球场上打球,18年以来他们一起工作,一起训练,一起生活,一起追求梦想,亲如一家。“此时此刻,我们俩挺想念大家。此时此刻,我们还想对所有的航天人说,你们也是我的家人。你们用心血汗水和智慧托举我们飞上太空。此时此刻,我们也想对家人说,请你们放心,我们绝不辜负家人的期望,一定用尽善尽美的表现向祖国和人民交一份最优异的答卷。家人们,咱们北京见。”
景海鹏、陈冬踏月出征
10月17日凌晨,问天阁广场上,聚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航天发烧友”和当地各族人民群众。大家的目光都热切地投向一个方向:航天员出征的大门。天上月光如洗,地上灯光如昼。一个月前,恰好在八月中秋之夜,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发射。一个月过去了,天宫二号正在393公里的太空轨道静静等待着它的主人
航天员的到来。又是一个月圆之夜
农历九月十七,万里无云,皓月当空,整个大漠戈壁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之下。深秋的寒夜,温度降到零至五度,飕飕的冷风刺骨一般刮过,但这丝毫不影响前来参加航天员出征仪式的人们高涨的热情。他们有的彻夜未眠,兴致勃勃地等待着航天员出征的神圣时刻:有的想睡却又怕睡过了点儿,紧张的“休息”反而让多天来加班加点的他们眼睛里更充满了血丝:还有的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一路风尘但总算庆幸自己准时来到了现场……十五的月儿十七圆,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都赶上这样的月圆之夜,给这次飞天之旅增添了神话般浪漫的色彩。
4点40分许,出征的大门打开了,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身着乳白色航天服,手提着“空调箱”,踏着浓浓的月色,缓缓走出问天阁出征通道。现场立刻响起了军乐。欢送的人们高喊着“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直到航天员走到报告出征的话筒面前,现场才出现了短暂的安静。景海鹏报告出征的声音响彻整个问天阁广场:“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景海鹏。”
陈冬:“航天员陈冬。”
“出发!”随着总指挥长一声令下,军乐再次奏响。景海鹏和陈冬在《歌唱祖国》军乐声中,缓缓走向早已等候在广场上的专车。他们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向大家挥手。人们齐声高唱《歌唱祖国》,目送航天员登上车队。
出征的车队在摩警的护送下,驶出问天阁广场,驶向7公里外的发射场。短短不到5分钟的出征仪式,似乎把最神圣的庄严和喜悦永恒地定格在问天阁广场,令人们意犹未尽、激动不已。
车队在月光中缓缓前行,20分钟后,景海鹏和陈东乘坐的专车抵达发射塔架下,最后一次和大家告别,登上了塔架通往飞船进舱口的电梯。随后,他们在舱内完成了一系列发射前的检查测试。一声声“感觉良好,状态良好”,让地面人员的心一点点踏实、放心。
7点钟,距离发射还有半小时了,包裹着火箭和飞船的活动发射平台开始缓缓展开,加注了数百吨推进剂的长二F火箭,头顶着早已进舱的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倚天而立。渐渐的,东方亮起了一丝红晕,给还挂在西边天空的月亮也披上了一层彩衣。火箭沐浴在朝霞之中,格外靓丽。来自中外的各家媒体早早地开始了现场直播。前来一睹飞船腾飞时刻的人们,也都一夜未曾合眼,在寒风中走动着、激动着,和那些千千万万坚守在发射测试各个岗位的科技人员一起,等待着最后的腾飞时刻。
7点29分,发射场上空传来零号指挥员“一分钟准备”的口令,发射前的气氛顷刻更加紧张起来。在寒风中坚持了数个小时的中外记者和参观人员,也都把寒冷忘到了九霄云外,反倒是一些用手机平台直播的记者,在接近零度的环境中,手机电池突然断电,无限地无奈地遗憾,也瞬间转入到令人心跳加速的兴奋之中……
2016年10月17日早晨7时30分31秒409毫秒,随着指挥员的口令,长二F火箭底部喷射出剧烈的火焰,瞬间向着导流槽两侧喷薄而出,像一双饱含着巨大力量的翅膀,托举着长二F火箭腾空而起。
太空30天
2016年10月17日早上7时30分31秒,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乘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长二F火箭剧烈的震动中冲天而起。在整流罩抛开的那一刻,第一次在大气层外看到美丽的地球,陈冬禁不住感叹:“漂亮,太漂亮了!”
师兄景海鹏已经是第三次享受这种“超爽”的感觉,面对小师弟沉着的表现,他的话充满了刺激式的鼓舞:“你就说爽不爽吧。”
“爽!”有师兄的陪伴,陈冬的回答充满了自信。
船箭分离的第一时刻,陈冬也第一时间开始表演他的太空入门生活:松开手中的笔,让系着绳索的钢笔在太空中飘舞起来。无声的话语和动作,将太空的美妙传递到了地面仰望的人们。
19日凌晨3点3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在茫茫的宇宙太空顺利完成了惊天一吻。这次交会对接首次处在太阳照不到的阴暗面。在无边的黑暗中,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船像两盏小小的探照灯,即便是在我们眼中十分庞大的天宫二号,此时也像是茫茫太空中的一粒沙。对于交会对接本身来说,是否在阳照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对于航天员来说,在如此浩瀚的黑暗中去寻找交会对接的目标,心理考验也是非同一般。好在景海鹏已经执行过一次交会对接任务,即便是面对这样深邃的黑暗,他脸上依然泛着自信而坚定的表情。
三次飞天的景海鹏,这次的“穿舱”可算游刃有余,极为熟练地“游”到了镜头前,甚至不用扶手就轻松地“站”到了“地上”。第一次进入太空的陈冬,也表现出了极为老练的动作,学着师兄一路“游”过来,只在固定脚位的时候抓了一下“墙上”的扶手。二人第一时间在镜头面前站好,指令长景海鹏向地面送出来自空间实验室的问候:神十一航天员在天宫实验室向全国人民问好!敬礼!
这一天,二人可算是忙了个不可开交。在追逐天宫二号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度过了失重适应期。现在,他们对太空生活已经是游刃有余了。他们忙于将搭载在神舟飞船上的试验产品搬到天宫,忙乎得连热好的米飯都没有顾上吃,从深夜3点一直忙乎到次日下午2点,才稍事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景海鹏就早早地起床照料“蚕宝宝”。此次神舟十一号飞船上天,除了搭载景海鹏和陈冬两位航天员,还有六只可爱的蚕宝宝“秋丰白玉”。景海鹏把蚕宝宝从它们特制的“太空屋”中取出来,在偌大的天宫实验室内表演了一段“扭扭舞”。景海鹏用手指引导着蚕宝宝在太空中“游来游去”,煞是可爱。
按照计划,二人还在太空专门的培育箱中种下了生菜种子。几天后,生菜长势喜人,绿油油的菜叶十分诱人,为天宫实验室平添了一缕生命的色彩。
跑步、锻炼、自己体检、更换材料样品……在这宝贵的30天时间内,二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配合地面完成一系列太空科学试验,完成植物种植和收割,天空养蚕、试验材料更换等等,太空中的一分一秒他们都倍加珍惜。首次飞上太空的陈冬,甚至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一下来自太空的美景。
2016年11月17日,飞船发射的第32天,组合体飞行的第30天,景海鹏和陈冬把天空试验的丰硕成果全都搬进了返回舱安放好,依依不舍地关上了天宫的舱门,回到了飞船的轨道舱。中午12点41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分离,神舟十一号开始踏上回家的旅程。而天宫二号将继续在395公里外的轨道上飞行,等待明年的天舟货运飞船。
18日一早,景海鹏和陈冬换上了航天服,回到返回舱。这是飞船首次从395公里的高轨道返回地面。飞船调姿完毕后,反推发动机开始反推,随着飞船速度的下降,飞船的轨道高度也在缓缓下降。下午1点11分,飞船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紧接着,完成使命的推进舱也与返回舱分离,返回舱如同归心似箭的游子,向着祖国大地的怀抱飞驰而来。
18日这一天,北方的天气几乎全部被阴云笼罩。不过,冬季的阴云没有雷电,对于飞船返回来说,凛冽的西北风算是最大的障碍,不过风速也都在允许范围内。
黑障、抛三舱盖、引导伞、减速伞一切按程序正常开启。
紧接着,主伞打开了。在阴云飞舞的天空,飞船随着硕大的彩色主伞缓缓降落。下午1点59分,内蒙古四子王旗牧民自来柱家的草场上,一个明亮的天外来客轰然落地: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搜救人员还没有抵达现场,麻利的“景师兄”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解开束缚带,将舱门打开,和陈冬欣赏着离别三十多天的大地景色。
很快,搜救人员抵达了现场。秋季飞天,回来时已经是隆冬时节。草原上呼呼的西北风刮个不停。工作人员特意为航天员准备了一个棉质的大套子,以免航天员受寒。
出舱十分顺利。在太空生活了三十多天,二人的精神状态看上去不错,这是一个愉快的返回。至此,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顺利实现了“成功发射、稳定运行、健康驻留、安全返回、成功丰硕”的任务目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太空30天,景海鹏和陈冬出色地完成了各项预定的科研试验,创造了太空跑步训练、太空种植、太空养蚕等多项“第一”,圆满完成了30天中期驻留任务,标志着我国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成果。他将为后续空间站研制建设和运营、以及航天员长期驻留提供不可或缺的宝贵经验和重要的技术基础。
责任编辑/兰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