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模式初探
2017-02-24陈慧顾晓燕
陈慧+顾晓燕
【摘要】随着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翻译中的作用愈加重要,翻译专业院校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但目前CAT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CAT教学的困难与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并尝试建立符合自身院校特点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 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翻译活动的发展,翻译教学体系日益完善。其中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在翻译实践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在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进行翻译,如使用SDL Trados进行批量翻译工作。相比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由原来单纯的一门可有可无课程,到被纳入许多翻译专业院校的翻译课程体系。但在研究和教学领域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结合CAT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教学现状,CAT翻译教学模式探讨成为必然趋势。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介绍
CAT关注的是“如何应用计算机软件,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流程的自動化,提高人工翻译的效率,保证人工翻译的质量,并能够管理翻译流程”。
广义的CAT技术,应包含对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整合应用。这些计算机通用操作技能包括:熟练操作系统的基本技术,能安全高效地编辑、存储、备份常见格式的文档;熟悉主流的文字处理软件;会安装使用重要的电子辞书;高效率使用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实用技术;掌握较高级的网络检索技术,会选择恰当的关键词,并使用较为复杂的检索语法规则,尤其要善于进行双语检索。
狭义的CAT技术,则专门指为了改善翻译流程而开放的专用软件和相关技术。目前常用的软件有Trados、Dj Vu, 雅信CAT,Foreign Desk等。
从广义的范畴来讲,在目前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会使用电子辞书及掌握较高级的网络检索技术成为CAT翻译教学中的重点;从狭义角度来说,对相关软件的培训,以及项目管理整个流程的培训成为重点,其中技术培训在软件开发商的支持下不成问题,在实践操作中的项目管理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所以,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设计,要在掌握相关翻译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利用CAT、网络资源、语料库进行翻译工作的能力。
三、CAT教学中困难及应对策略
目前, CAT进入翻译体系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这可以从期刊发表的文章判断。但CAT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同样达成一致。徐彬(2006)提出三个可观的问题: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不足;由于TM软件一般都包括了译前项目管理、译中流程管理、译后质量管理等阶段,而不论是界面还是软件的功能构架以及操作方式,往往迥异于普通的文字处理软件,因此需要较长培训时间;教学管理层面认识不足,缺乏相应师资。吕立松、穆雷(2007)层分析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会遇到的问题:缺乏教学所需的资金、设备和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短缺;翻译教师和教学机构对术语管理、机助翻译和翻译技术在翻译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缺乏敏感和深入的认识,对翻译市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国外的翻译教学了解不够。
针对性的解决上述问题,便会降低CAT教学中的难度,提高CAT教学的效率与价值。
首先,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尽管学生都会使用计算机,会使用网络,但在实际使用时,对常用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 Word、Excel )的熟悉度不够,这回降低翻译效率。因此在CAT教学中要把对这些技术的应用贯穿始终,以提高学生的熟悉度。最终的技术问题应该是相关的软件培训,如Trados软件。从使用TagEditor、Translators Workbench到Winalign等各种工具,来实现建库、断句、对齐、翻译操作及整理评价等各个功能。这一环节相对比较好操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校把CAT教学变成一种单纯的技术性教学的原因。
其次,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师资短缺原因之一是因为有翻译实践和理论基本功同时又熟悉计算机操作的教师少。”(徐彬,2010)另外就是熟悉相关翻译软件的教师少。可以通过教师培训解决这一问题,但老师本身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与翻译实践中不断深化CAT的应用。另外一个有效的方法即与校外翻译机构和公司合作,聘请业内专业人士对学生、老师进行专题培训,提倡学生、老师进入翻译机构和公司实习,增大校企合作力度。
第三,解决翻译环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不仅仅只训练翻译水平,而应从接受任务、建库、初译、校对、定稿、入库等各个环节进行操作,实现翻译流程一体化;实现校企合作,让学生、老师到翻译公司体验整个翻译流程,加强学生、老师CAT实战与项目管理意识。
在解决困难的基础上,需要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建构CAT教学模式,完善CAT教学课程群建设,建设特色教学,这成为各个翻译专业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模式
曲阜师范大学建有两个CAT实验室,引进最新Trados 翻译软件,与北京某翻译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中不断摸索,结合国内外高校在CAT教学中的经验,不断摸索,逐渐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CAT教学模式。
1.师资培训。在初始阶段,真正了解CAT的老师不多。在建设CAT实验室之后,学院聘请Trados软件开发经销商和翻译公司对老师们进行初步的技术培训,派老师到翻译公司实习,还会定期请翻译公司专家进校对老师进行培训,以此强化师资培训,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
2.CAT技术教学与翻译实践教学。在课程安排上,充分利用网络和翻译软件,在熟悉软件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初步的专题翻译,包括科技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政论文体翻译等。其中主要的技术培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翻译软件学习。目前在全球翻译记忆(TM)市场上,德国塔多思(TRADOS)处于领先地位实践证明,应用塔多思解决方案后,用户的翻译工作效率提高了30%~80%,翻译成本降低30%~60%。
Trados为专业翻译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本软件包内含的模块有Translators Workbench: Workbench,WinAlign,TagEditor,MultiTerm,S-Tagger等。
通过对以上模块的实际演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为以后的翻译打好基础。同时还会对其他常用翻译软件进行基本介绍与演练,使学生整体了解常用的翻译软件。
(2)“搜商”的培养。在翻译实践中,网络检索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翻译能力。“搜商”已成为翻译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除了技术与途径不同以外,更注重学生检索的认真态度,让学生养成对雇主负责的习惯,这在日后翻译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CAT实验室为网络搜索提供了技术支持。课堂上给出检索内容,让学生检索,分享检索方式,学会使用常用的词典、电子百科全书等;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强化检索意识。
(3)语料库建设。建立语料库对于翻译研究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翻译实践中,语料库的建设会大大提高相似文本、相似主题材料的翻译效率。在翻译教学中,Bowker认为,让学生自主建立翻译语料库的方法能促进翻译课堂教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和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
因此在教学环节,强化了语料库建设。让学生分利用Trados分专题建库,并利用所建的库进行简单的翻译练习,让学生了解语料库的重要性及实用性,并且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可以建设学院独具特色的语料库,为以后的教学与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堂翻译实践模拟练习。在掌握了一定的翻译技术及相关培训后,模拟真实的翻译任务,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老师最初派发任务,保证每周的工作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具体任务,包括译前的稿件处理、相关的信息搜索、建术语库、译员任务的分配、翻译进度等均由学生选出各自的项目经理进行调控和管理;初译完成后,前期由老师预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在预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注重哪些方面,后期让学生各小组交换进行预审;英译汉部分请翻译公司的专家进行审校,汉译英部分请学院外籍教师参与,以保证译本的准确性与权威性;最终定稿由学生和老师讨论确定,在此过程中,分析初译与审校不同的地方,讨论决定最好的译本,可以强化学生的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水平;定稿后由学生利用软件等进行语料库的整理,为以后的翻译提供资源。
3.翻译实习。学生在學校经过强化训练后,可以到合作的翻译公司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根据学生水平,实习单位分配不同的任务,争取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所有的翻译任务。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翻译的整个流程,提高翻译服务理念,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同时翻译公司也可在此过程中发现人才,形成互利合作的良性循环。
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翻译的认知过程和对职业实践的参与性与责任感。在这种模式的带动下,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技能和知识,并能对职业翻译的整个过程积累经验,提高翻译能力,增强择业和从业的信心。
五、结语
目前,CAT工具在翻译行业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CAT教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受到广泛关注。对CAT教学的探讨应当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实战性人才为目标,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感,加强实战演练力度,增加校企合作在教学中的作用。随着高校对CAT的重视,对CAT教学模式的探讨会不断深化,各个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克服困难,互相借鉴学习,努力建设有特色的CAT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Bowker L.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2002.
[2]邓静,穆雷.《象牙塔的逾越:重思翻译教学》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3]吕立松,穆雷.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J].2007.
[4]徐彬.CAT与翻译研究和教学[J].上海翻译,2006.
[5]徐彬.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设计与实施[J].上海翻译,2010.
作者简介:
陈慧(1981.06-),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口笔译理论与实践,英汉对比与翻译。
顾晓燕(1977-),女,汉族,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