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2017-02-24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宁大文萃幼儿园吴近华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宁大文萃幼儿园 吴近华
亲子活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宁大文萃幼儿园 吴近华
一、问题提出
幼儿从出生起便进入了社会之中,体验与他人友好相处、结成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是他们成为社会人的必修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分享、合作的品质也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蕴涵着极其丰富教育资源的亲子活动正是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良好载体。我们充分发挥幼儿园的纽带桥梁作用,整合多方资源、选取合适的内容、选择有效方法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和谐发展。
二、亲子活动的内涵
“亲子活动”是由幼儿园创造一定的条件,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家长共同组织幼儿活动的一种幼儿园教育方式。“亲子活动”是家庭教育的深化与发展,是一种特殊的早期教育和社会教育。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相比,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大的变化:
变化一:由过去以教育子女为主转变为父母自我教育为主;
变化二:由父母权威管教转变为关注和引导子女发展;
变化三:由单一的家长角色转变为老师、同伴、朋友等多种角色;
变化四:由家长单一训斥的教育方式转变为参与游戏中给予子女关怀、发展和教育,为其人格完善奠定基础。
亲子活动是一种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父母(长辈)与孩子之间增进情感、促进交往的各种活动。它以游戏活动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以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活动,为父母与孩子提供共同学习、游戏的机会和条件。亲子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多元主体性——教师、家长、幼儿都是活动的主体;多向互动性——教师与家长、幼儿与家长、家长与家长、教师与幼儿积极互动;全面教育性——全方位开发幼儿认知、情感、运动、社会交往、创造等能力。
三、亲子活动对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交往需求较成年人显得更为迫切,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学习社会道德准则和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发展行为调节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充分发展个性、以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性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亲子交往能使幼儿成为健康、快乐、善良、积极向上的现代儿童。孩子在与父母的亲密交往中,获得安全感,学会独立和与人合作,并在未来的生活中为发展其完美的人格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四、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教育价值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对亲子互动的观察,更清楚地了解幼儿的社会交往发展特点和需要,及时了解到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及对孩子的指导方式方法,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家长能更直接地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集体中社会交往表现,正确评价孩子的发展水平。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及合作的同时,准确的把握幼儿园教育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更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园合作。
第三,家长的参与会让孩子产生更强的安全感和大胆探索的勇气,幼儿在安全的心理氛围下,易于产生自由感、也乐于与同伴互动,进行合作学习。
五、幼儿园亲子活动现状分析
我们对本园2.5~6岁的幼儿家长进行了“亲子活动基本情况、家长观念认识与行为表现”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并通过与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实际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主要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问题一:认识与行动不统一
在调查报告中,有95%家长们对亲子间沟通的重要性表示赞同,对亲子沟通的意义表示认可,表示会做到尽量抽出时间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但在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中,他们都以工作忙为理由缺席亲子活动,或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来替代,这就违背了“亲子活动”的初衷,自然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工作忙是影响因素,但从中也反映出家长对亲子活动的教育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
问题二:活动主体缺失
亲子活动应是双主体的,即家长和幼儿共同有效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亲子间的沟通,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家长教育技能的缺乏,使得亲子活动以家长为主体,如亲子制作活动中家长的包办代替,亲子郊游中选择的内容不适宜孩子,亲子游戏无法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等,幼儿的主体性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问题三:父亲的参与率低
在众多家庭中,父亲的文化程度高于母亲,但在承担家庭教养的责任、具有的教育威信等方面却不如母亲。亲子活动中大多是母亲参加,很少看到父亲的影子。
六、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实施策略
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亲子教育的研究成果、经验。
教师做为亲子活动的指导者,如果没有亲子科学理论做支撑就会导致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出现就事论事、起不到指导作用、满足不了家长需求的局面。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蒙特梭利的儿童早期教育理论”“妙士多幼儿音乐教育理论”“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等,还经常通过座谈、听课、讨论等各种途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㈡创造条件,提高家长对亲子活动教育价值的认识与参与。
家长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参与亲子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让家长对亲子活动有了正确的认识,他们才愿意花时间参与到亲子活动中来,才能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合作者与支持者。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最新的有关亲子活动信息,向他们介绍亲子活动的目的、意义,明确亲子活动的意义、价值,提升对亲子分享活动活动的认识,从而“愿意走近”亲子活动。
㈢建立合理制度,保障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有效性。
1.调整合理的亲子活动时间
许多家长无法参加亲子活动,大都是因为上班而无法经常请假参与。因此我们在组织亲子活动时,考虑到家长参与的便利性,把亲子活动安排在双休日或节假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参与率。
2.创建了亲子活动的激励机制
通过加强对“优秀家长学校学员”“热心家长”等表彰与宣传的力度,对获得表彰的家长进行利益激励机制与精神激励机制的奖励,充分调动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积极性。
知道名字后,再看见瓦松,就亲切了很多,仿佛它们是我住在乡间的长辈,那些枯瘦、年老、眼角爬满皱褶的亲邻,与之相见,感到温暖,也有说不出的悲怆。
3.出台了《家长工作制度》
针对教师在家长工作中的管理行为,出台了《家长工作制度》,并纳入教师考核中。
七、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亲子教育活动模式
我们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有关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内容,确立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目标——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合作、轮流、分享、遵守规则、解决冲突)、人际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探索符合我园教育特色的亲子教育活动模式,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亲子教育活动模式。
1.亲子教育联盟——家长教师
“亲子教育联盟”是幼儿园根据亲子活动的目标与要求,有计划地聘请或邀请一些热心于幼儿教育的家长组建成“家长教师”,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带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科创园、博物馆、交通岗亭、邮电局、大型超市、动物园等。如在开展主题“交通工具”时,请来当交警的家长给孩子讲“交规”常识、标志,介绍重要路口的交通情况,并组织孩子参观了交通指挥中心停车场,认识汽车标志,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标志游戏”等。“家长老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走进幼儿园、走进了课堂、参与教学、客串教师、共建课程,不仅大大丰富了活动内容,更提高了活动的质量,同时也为幼儿互动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2.亲子俱乐部
“亲子俱乐部”是由家长委员会和老师共同倡议的一个联谊组织,旨在鼓励家长们能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的发展。两年中俱乐部经过了一个由“家长被动参与—家长自觉参与—家长自主策划”的过程。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家长层次、不同家长角色组建了四大俱乐部:“巧手DIY”亲子俱乐部——充分挖掘巧手父母、巧手祖辈,围绕某一主题和孩子一起动手做游戏,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社会交往;“假日总动员”亲子俱乐部——利用节假日开展的各类亲子活动,让孩子适应集体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增长知识,在互相帮助中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爱心,增加家庭与家庭育儿交流经验的机会;“亲子才艺俱乐部”——开展家庭竞赛、家庭才艺展示等,在亲情融融的活动中,锻炼幼儿与家长积极参与活动的能力;“亲子图书馆”——为家长、孩子创设适合亲子阅读的空间,在阅读内容、环境、指导等方面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更好的帮助,通过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
3.父亲行动周
父亲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男性形象。在孩子开始感知、认识这个世界时,父亲的行为举止、思维观念以及做人处世的原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何引领父亲走近孩子、走近教室、走近幼儿园,成了我们幼儿园亲子活动的一个突破口。我们有意识地结合“父亲节”开展了由爸爸们参与的亲子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每次都会有一个固定的主题,如有“爸爸拿手菜”“爸爸合唱团”“我老爸最棒”“我家的大力士——爸爸”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提升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也让爸爸们通过参与,更好地了解幼儿园、感受幼儿园文化。
八、实践成果
1.幼儿方面
亲子教育活动具有双向互动和情感交融的特点,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幼儿在充满浓浓亲情的活动中学会了交往,变得活泼、自信、坚强、勇敢,在幼儿园组织的各类活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2.家长方面
亲子活动的成功实施为家庭教育工作带来了四个变化:一是广大家长教育观念逐步改变,从以前的只重“知识教育”到现在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习惯与社会交往,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增强了;二是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逐步改变,从以前的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到现在的科学理性教育方式,尤其是祖父辈家长的教养方式也在逐步改善;三是家长能注意自身言行,以身作则;四是理解支持幼儿园工作,主动参与幼儿各项活动的家长多了。
3.教师方面
教师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善教育行为,提高了与家长们的交流艺术,逐渐增强了设计、创造、指导亲子活动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幼儿园的亲子教育呈现出了双向互动的特点,涌现出了形式丰富、有深度的各种亲子活动。
4.幼儿园方面
亲子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有了深刻的了解,一个个都成为了幼儿园的义务宣传员,幼儿园的美誉度逐年增加。
通过两年多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取得了亲子教育实践的创新研究,形成了多方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工作格局,一支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的家庭教育骨干队伍基本形成。“亲子共同成长”的新理念,家庭成员“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新意识已被我园许多家长所接受。
亲子活动是从教育孩子到唤醒家长关注家庭教育的革命,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们将在总结两年来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就完善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目标与内容体系、进一步优化亲子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建立和完善亲子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果,创出本园的教育特色。
参考资料
[1]何秀英.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价值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5(3):53-56.
[2]于海琴.亲子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6(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