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礼仪的渗透形式与专题教育研究

2017-02-24陈玲敏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礼仪运动体育

陈玲敏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体育礼仪的渗透形式与专题教育研究

陈玲敏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根据体育礼仪在各种体育过程中的规范、引导与激励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体育过程中体育礼仪类型、体育礼仪作用方式与体育礼仪教育方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各种体育运动项目运动过程中,渗透具体项目礼仪与体育运动共性礼仪的教育,以及在特定的运动环节开展专题礼仪教育,对提升运动者的体育文化素质、体育技能水平和健身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共性体育礼仪适合开展集中性专题教育,项目具体礼仪与个性礼仪适合开展针对性渗透教育。

体育礼仪;体育过程;体育文化;礼仪教育

在我国健康中国实施以及全民健身社会发展背景下,大力发展体育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以体育文明来有效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体育礼仪作为衡量一个社会体育文明程度的外在的、动态的与激情的内外统一的表现,以“兴趣需要原则、实用可行性原则、突出文化性原则”等[1],具有发挥规范行为、维护秩序、美化运动者形象、健全运动者人格,以及“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文化”等功能[2]。因此,以各种适当的方式开展灵活、规范与科学的体育礼仪教育工作,使专题教育和渗透教育发挥的互补功能,能为各种需求的运动者,打造出更加安全、和谐、快乐与文明的运动氛围,能更加快速地有效推进我国实施健康中国以及全民健身的发展的进程。

一、体育过程中体育礼仪类型

体育礼仪是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当中,应该具有的敬重的、友善的、友好的行为规范。体育运动项目及其追求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所蕴含的体育礼仪与所需要的体育礼仪类型不同。

1.秩序礼仪

秩序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当中,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既是人们在较大或是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礼貌或是尊重而举行的礼宾仪式,也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的礼貌与礼节。而体育秩序礼仪作为体育运动过程和体育阶段性成果的统一,同样也是各种体育礼仪稳定、高效与密切配合的成果之一。其主要的形式包括两种:一是,体育场地秩序礼仪。以各种体育场地的各种管理制度,及其现场各类人员的遵守制度行为,为静态和动态的礼仪表现内容,如运动者爱护公物、观众遵守制度的文明行为,这种行为体现既保障了基础体育设施的安全,也创造了和谐、安全的体育社会秩序。二是,体育运动过程秩序。其主要体现为运动者按照约定俗称、基本道德准则与常识性的法律法规等,对运动者、观众与其他的服务者都有着明确、细致与奖惩分明的规定,在保障各种运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上,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如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的相互配合,服务者对运动过程的水、电、音响的保障等。因此,秩序礼仪作为一种潜在的制度、深入灵魂的精神,对体育过程中各种角色都起到了自然而然的规范与教育指导作用。

2.项目礼仪

每个运动项目本身都有着其本职与本质性的礼仪规则。项目礼仪主要有两类:一是,项目程序礼仪。无论是群体项目或是单人项目,即使是单技能的项目,都会有着较为科学的程序,来作为行为规范和礼仪规则,如运动项目中分解技能的先后顺序,运动项目开始的准备程序、主体程序与结束整理程序等,其以严谨的科学原理对运动发挥了规范和指导作用,使项目运动者能自觉地遵守。如篮球中的各种技术要求等,也直接地形成了运动者能自觉制止与互相监督的礼仪。二是,项目竞技规则礼仪。对于适合开展竞技的运动项目,那些被用来作为判定胜负标准的规则等,在整个体育过程中能有效地稳定运动秩序,使运动者在规则范围内开展科学的活动,避免过犹不及以及不当竞争造成的身体、友谊与秩序等方面的伤害。如武术礼仪在武术实战对抗中,能直接制止与保障在一方处在某种弱势情况下的人身安全,把友谊第一的理念与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结合起来。

3.服饰礼仪

服饰礼仪是人们在交际、交往的过程当中,为了能更好地表示友好与相互之间的尊重,以达到双方能和谐交往的目地,所体现在服饰上的一种行为准则规范。通常有的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服饰,就能准确地判断出这个人的身份地位以及涵养等。作为现代文明的典型标识之一,体育运动中的各种服饰都发挥了体育礼仪的基本功能。首先,专业运动服礼仪。此类服装不仅能直接地介绍自己代表的体育项目类型,也能在展现项目风采的基础上,最大化地体现此类项目的文化内涵。如太极拳运动者的专业服装,非常浓郁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礼仪要素。这种礼仪在现代体育项目更为典型,如花样滑冰、跳水等时尚与性感相结合的服装礼仪,各种武术搏击服装既体现了选手的强悍,又能最大限度保护选手。其次,非专业性运动服礼仪。主要指普通民众出于自己的实际需要,把各种自认为合适的服装作为运动时所穿的服装,在保护自己隐私的基础上,能践行传统美德和善良风俗。例如在传统彝族摔跤中,彝族选手会穿上自认为能“表征民族精神信仰”的服饰,以服饰符号景观的形式去展现“英雄无处不在、人人皆可成英雄”服饰礼仪[3]。

二、体育过程中体育礼仪的渗透教育方式

在各种体育的过程中,把相关的礼仪融入到技术技能的学习、训练活动中,是润物无声的最佳教育方式之一。

1.技术技能切磋性渗透

各种体育项目中的技术、技能切磋行为,是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的相互学习现象,这也能属于体育礼仪的一种体现形式。其渗透方式有两种:一是,见习性的渗透教育形式。主要是把运动者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的,技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活动与礼仪的理论结合起来的渗透教育方式,使教育与被教育的双方,都能把体育行为和体育礼仪统一在见习的行为当中。如可以在传统武术的学习当中,把“武术礼义与武术礼仪”进行一体化的实施教育[4],这样才能使学习者能把技术技能的学习、训练与感悟同步,能起到较好地指导与提升作用。如在篮球投篮的学习中,学习者对投篮力度、角度的把握,就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和不断投篮的练习中,感受篮球运动中的礼仪与技巧。二是,经验交流性的渗透方式。可以把相关体育项目的技术技能、知识和礼仪,把更多的礼仪以丰富、鲜活的语言在交流者之间相互传递。如在传统体育项目的经验交流中,能开展更多的起源知识及其详细礼仪的教育活动等。

2.体育成果共享性渗透

通过体育运动者立足各自的需求和运动目标,并主动与他人共享体育成果,是开展体育礼仪渗透教育的最具说服力的方式之一。可操作方式有两种: 一是,体育健康的共享渗透。体育运动的最根本宗旨之一,就是要追求健康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在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各种运动者都能立足各自的实际,以运动的速度、力度、姿态美与身体柔韧性等要素体现出来,例如心肺功能的优化、速度的提高等,这些都使运动者在相互的进步中相互欣赏,并以潜移默化形式去自觉学习不断提炼自己,这也是一种润泽无声的体育礼仪感染表现行为的体现。二是,体育乐趣共享渗透。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充满激情的快乐过程,其能通过各种技能动作的科学整合,在灵性的律动中为运动者带来身心具备的快乐享受。如在广播体操、广场舞与其他舞蹈活动中,使运动者在压力释放、人际关系和谐中,享受到音乐、节奏与动感的快乐乐趣。这也是一种有形而又无形的体育礼仪文化体现。

另外,对于体育技能或项目的创新活动等,也可以作为体育成果使运动者享受到体育礼仪的积极作用,如当前网络上面较为流行的一些新编的广场舞节目、新编健美操动作等,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运动者对时尚舞蹈元素等礼仪的理解和升华。

3.体育展示表演性渗透

在各种体育项目中所展示表演活动,都基本是以相关项目的优秀运动者作为榜样,因此,通过展示项目魅力、体育魅力是开展体育礼仪渗透式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其中最为常见的表演有两种:一是,比赛性表演渗透教育。相关项目的优秀队员组成对抗性的小组,通过比赛去展示标准化、优美甚至艺术化的技能动作,以此把项目的深刻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出来。如省级或国家级的篮球队到各地巡回表演性比赛,他们能以较高的专业素质去展现篮球专业礼仪,通过这种形式的表演能感染更多运动者向他们效仿与学习。二是,娱乐性表演渗透教育。这种形式是可以以某种娱乐的形式去表演相关项目的技术技能,在增加体育项目自身观赏性的基础上,把项目自身的礼仪内容与相关的礼仪,以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相互欣赏展开,使大家在快乐中获得礼仪教育并享受体育利益带来的身心愉悦。

4.体育氛围熏陶性渗透

在当前全民健身与打造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文化成为了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类型之一。首先是,政府主导型体育文化氛围的体育利益熏陶教育。政府在规划和财政预算的体制内,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与各种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广大国民创建了随时随地能开展健身的文化氛围和硬件空间,使广大运动者能在享受体育的过程中,接受到各种设施运用方法的礼仪教育,如在户外健身活动中对公共财物与健身器材的爱护等。其次是,政府加强对科学体育行为的教育和引导的公益宣传活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或委托单位等,运用宣传条幅、公益广告牌、数字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公益广告,以及关于体育礼仪的各种警示语等,直接地对各种体育行为形成了礼仪教育作用。如见诸于各种城市体育馆的各种项目世界冠军的图片与名言,一些国家领导人对发展体育的高屋建瓴的指导思想等,非常直观、高效地形成了体育礼仪的教育作用。

最值得关注的广播体操,是国家性的、统一模式的体育礼仪渗透教育方式,以全民性的“全民健身方式、身体运动项目和集体性生活形态”,把“集体主义精神”转化为“乐舞形态”的“身体性象征符号”,提升为影响和教育了一代代人的“中国儒家礼仪文化”[5]。

三、体育过程中体育礼仪的专题教育方式

在各类体育活动中,通过创设各种载体开展体育礼仪的专题教育,是运用精细化教育过程追求高效教育效果的最佳基本途径。

1.体育文化专题教育

把体育礼仪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某种科学体制或机制内开展专题教育,是常见的体育礼仪教育形式之一[6]。常见的有两种:一是,体育礼仪课程教育。这需要相关职能部门,要对运动员、体育赛事专业服务人员与其他相关人员等,开设的专门体育礼仪教育课程,同时,还要结合各种体育项目及其比赛、表演与其他方面的需要,开展系统的体育礼仪知识、体育礼仪行为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例如针对于活跃在专业篮球比赛或足球比赛中的篮球宝贝、足球宝贝的相关礼仪教育活动等,能使她们把个人的舞蹈等才华,转化为激励、赞赏与引导运动员和观众的精神和文明行为,这样能有效地维护赛场秩序和每个相关者的良好形象。二是,体育文化课程教育。这是体育礼仪作为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在进行体育文化课程教育时,既可以利用专门的教材,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开展的相关文化理论教育活动,如在开展新项目教学前的项目起源、项目功能与项目的积极文化影响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对学习者起到了“积极情感培育、完美人格铸造、礼仪规范教化”的作用[6]。

2.体育规则专题教育

体育规则作为体育礼仪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各种体育项目活动一直发挥着令、行、禁、止的规范、指导甚至惩戒作用。如:一是,学校专题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程,尤其是专业体育院校、体育职业学校,会开展各种体育项目的专业比赛规则、裁判规则、申诉规则、安全规则等方面的教育好的,使“赛事体育礼仪”、各种体育场的“规章制度”等[7],对各种体育活动的科学、安全开展起到保障作用。二是,各种体育活动准备期的专题教育。以承办或主办单位为教育组织者或实施者为典型形式,对参赛者、活动参与者、服务者与其他相关人员的专题教育,如观众的卫生注意事项、门卫的安检要求,以及在某种封闭环境下的消防、用水用电要求与通讯要求等。教育活动实施中,以分类的集体教育为主。因此,根据不同体育礼仪规范的对象不同,实施专题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也就不同[8]。但只有不同层次的体育礼仪相互配合,才能真正为体育过程提供稳定、秩序井然、安全与文明的保障[9]。

3.体育法制专题教育

各种类型的体育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是体育礼仪发展中的国家性、强制性的文化行为体现。相关体育法制专题教育的有效实现,也是体育礼仪文明向前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表现。关于体育法制专题教育的实施有三种形式,一是,体育基本法教育。如体育法与民法、刑法等基本法中的相关条款等,可以通过运用国家力量规范和指导着,各种参与体育过程中的个人、单位等人群的行为,并对其行为后果,进行法律判断,例如针对足球黑哨的法律审判等。二是,体育法规。以规范各种体育项目发展的法规为主,如关于篮球、足球、划船等项目的法规,对项目的研究、人才培养、经费使用、比赛奖励与违规、违纪人员的处罚等,都有着较为具体规定,例如针对吸毒、使用兴奋剂运动员的处罚规定等。三是,体育协会规定。以各种体育项目的协会内部规定为主,一般以民间或项目成员单位、地区的自发为主。其典型缺点是,只对协会内的成员具有约束力,对同项目的非协会成员具有非常弱化的影响力。如国内的太极拳协会、气功协会与舞蹈协会等,这些协会自觉约定或规章,对协会与项目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支持作用。三者比较而言,后两者由于直接面对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其教育频率高、涉及人员较广;由于体育基本法严格的程序性和严肃的国家性,只有在发生重大违法甚至犯罪现象的情况下,才会对相关人员和社会产生冲击力强的教育作用。

四、结语

在当前全民健身意识全面觉醒并与时俱进的提升下,在中国体育强国进程高歌猛进的时代背景下,体育礼仪的教育、践行和不断创新,是衡量国家体育发展、文化发展和国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10]。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体育礼仪文化,我们应以各级各类学校为基本阵地,以各种项目的教师、教练员、指导者等为骨干队伍,运用各种适当的机会去开展体育礼仪教育活动,要把专题教育与渗透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广大体育运动者,在运动中学习中不断感悟和提升,在指导个人体育活动的基础上,为打造文明体育社会和文明体育强国做出贡献。

[1] 冉婷.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构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48~151.

[2] 刘少英,史永.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的礼仪文化[J].体育学刊,2013,20(4):120~123.

[3] 花家涛,戴国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景观研究——以彝族摔跤“格”为个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6):590~594.

[4] 李金龙,宿继光,李梦桐.中国武术礼文化及其传承与发展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4):129~135.

[5] 周智娟.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对医学生体育素养教育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7):99~100.

[6] 李昕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礼仪道德教育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4):83~84.

[7] 袁海军,邹红,赵治治. 体育赛事中的礼仪及规范途径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2,33(3):64~66.

[8] 王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9] 罗永义,周传凤,肖勇.体育礼仪的涵义、特点与功能探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3~5.

[10] 崔晓华.竞技体育赛事中体育礼仪缺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095-4654(2017)06-0087-04

2017-09-26

G807.4

A

王淑华

猜你喜欢

礼仪运动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不正经运动范
筷子礼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礼仪篇(下)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