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力资本专用化的小语种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7-02-24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订单式语种校企

于 捷



基于人力资本专用化的小语种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于捷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1)

基于人力资本专用化的小语种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可以为高职小语种专业的校企合作提供参考性的建议,帮助解决学校棘手的学生就业率的问题,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同时,企业在人力资源运转中存在的诸如人才难寻,培养人才又耗时耗神等问题也可以得到改善。论文将人力资本专用化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巧妙的结合,对高职小语种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

人力资本专用化;小语种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应用

一 引 言

在2014年3月22-24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鲁昕副部长就推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问题做了阐述,强调了“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然而,目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企业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力不足,相关调查显示,愿意参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企业不足半数。大多数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不足,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参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时候都是有选择性和有条件的,合作的层次与形式、动力与稳定性都不一样。

与许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学历和理论知识方面竞争力较弱,就业难,即使就业也流动性大;同时,企业经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而大呼头疼,即便高薪诚聘也没有合适的应征者。项目组通过研究大量数据和文献,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是目前企业与学校进行的是非实质性合作,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没有很好地结合,造成了资源浪费,人才流失,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有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小语种专业毕业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校和企业无法对接,导致三方合作不足,利益受损。这就要求各个高职院校改变传统的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学有所用、就业率高,企业用人满意,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得以保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能使三方互利共赢的一种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之一。周济部长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要在办学模式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当前,如何推动企业参与高职应用外语类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竞争力,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这是我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外语、外经贸和涉外服务类产业不是我省的支柱产业,相应企业参与高职小语种专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案例很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就更少了。据此,我们试图从人力资本专用化的角度进行了基于人力资本专用化的小语种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二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关于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大致有以下四类:第一类是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建入手,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如桂和荣(2005),张永良(2007)认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有利资源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第二类是探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局限性及解决对策,如黄林国(2005),刘德兵,延霞(2008)等进行了相关分析;第三类是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院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如舒卫英(2006)、张建星(2009)和张代楠(2013)对高职旅游“订单式”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第四类是从“订单式”教育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入手,如张杰(2008)对高职教育“订单式”校企合作交易成本构成进行了研究;郑琦(2013)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关于“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大部分院校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并且还不算很深入,和国外的校企合作的经验结合起来研究也比较少。目前,在实践层面,比较多的运用“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多为理科和工科,文科类的比较少见,尤其是外语类小语种专业采用此模式的更加缺乏。基于企业的利益和视角,运用人力资本专用化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参与高职小语种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更是鲜见于文献中。因此,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对高职小语种专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的。

三 基于人力资本专用化的小语种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分析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书籍对“订单式”基本概念及理论进行梳理,了解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订单式”培养模式及校企合作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拓展已有的研究,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

2.问卷调查法。通过抽样在一定范围内对企业参与高职小语种专业合作培养人才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定量分析,获取一定的信息,从而了解我省高职小语种专业校企合作的现实状况。

3.比较研究法。通过将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国外“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国外院校取得成功的优秀经验,并将之应用于我国的高职小语种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中。

4.个案研究法。选取有代表性的个体——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进行深入探究,运用人力资本专用化和交易费用的相关理论进行定性分析,对企业参与高职小语种专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影响因素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并试图探寻促进企业参与高职小语种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法。

(二)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假设企业参与高职小语种专业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动力不足,缺乏实质性合作,那么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应采取什么对策才能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愿望更强烈?如何使企业与学校的产学合作关系具有稳定性?

(三)基于人力资本专用化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小语种专业的应用

高职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在综合素质、行业或企业知识与技能方面与企业的岗位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针对性不强,从而导致高职毕业生进企业还需进行岗位短期培训。这些都使小语种专业在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订单式”人才培养方面受到限制。因此,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小语种专业必须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湖南省开设了外语专业的高职院校有38所,共有9个应用外语类专业,在校生人数超过16000人,其中,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就开设了应用日语、应用韩语、应用俄语、应用法语、应用德语、应用阿拉伯语、应用西班牙语、应用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专业,是中南六省小语种最全的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方,我们主要对沿海及当地企业、兄弟院校以及小语种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广泛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基于人力资本专用化的小语种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其研究思路与举措如下:

1.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主要挑战是企业参与动力不足,许多现有研究未能基于企业的利益与理论视角。文章以基于人力资本专用化为理论视角,分析了企业参与高职小语种专业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动力不足,缺乏实质性合作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人力资本专用性程度与企业人力资本专用化投资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即企业人力资本专用性越强,其参与专用技能投资的动力也越强;反之,就越弱。企业只有在面对专用性程度比较高,需求较为稳定的技能时,并且在有投资保障的条件下,企业才可能与高校有实质性的合作。

2.如何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走出校企合作困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交易专用性是影响企业选择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因素,交易专用性越强,企业选择与学校交易的意愿越强。因此,我们小语种专业校企合作将通过对企业在选择校企合作条件分析基础上,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角度提出校企合作的新思路:校企合作应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利益;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赢的办学模式,加强小语种专业特色建设、品牌建设,提高交易专用性。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工学交替”模式等方式,提高学校为企业培养的人才专用性,切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改变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

3.小语种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形成,经历了一个高职教育模式选择的过程。为了使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或企业的需求,更具竞争力,项目组成员首先是走出院校,走访了湖南省内乃至沿海城市的多家企业,他们了解对岗位设置及人才录用标准的看法,以使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与之相适应。其次是邀请企业专家来学院做现场讲座,这样既让同学们接受优质的培训课程,也让企业了解相关专业学生。接着,基于人力资本专用化和交易费用理论,小语种专业认真选拔并组建以企业命名的“订单班”。先后与浏阳花炮有限公司、广州棒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国际豪华游轮海乘公司和上海厚龙等公司就小语种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在上海厚龙公司与广州棒谷网络科技公司建设了“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小语种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及项目合作开发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保障。最后成立由企业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的项目团队,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和系主任直接负责并参与项目研究和实施。校企双方全程参与,互相配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四 结 语

综上所述,基于人力资本专用化的小语种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研究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在选题方面立意新颖,将人力资本专用化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巧妙的结合,并对高职小语种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有一定的创新性。现实中,该研究可以为高职小语种专业的校企合作提供参考性的建议,帮助解决学校棘手的学生就业率的问题,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校企双方合作顺利也可以解决学校经费问题,企业在人力资源运转中存在的诸如人才难寻,培养人才又耗时耗神等问题也可以得到改善。学生在“订单”模式的培养下可以实现个人价值,服务社会。因此该项目成果将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不仅如此,通过本文的研究,还可以为其他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以丰富其他专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1]鲁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EB/OL].http://finance.sina.com.cn,2014-03-22.

[2]刘志勇.企业视角下的校企合作选择条件研究钱丽莉[J].职教论坛,2013,(21).

[3]张杰.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订单式”校企合作交易成本构成研究[D].南昌大学,2008.

[4]桂和荣,沈宏毅.订单式——职业教育机制研究及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4).

[5]张涛,谢璐.“订单式”培养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07,(2).

[6]舒卫英.“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6).

(责任编校:张京华)

G420

A

1673-2219(2017)05-0107-02

2017-03-16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基于人力资本专用化的小语种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4C0772)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于捷(1976-),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订单式语种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订单式校企合作企业方的成本收益分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