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以德治家”理念的形成及现代启示
2017-02-24黄力
黄 力
(1.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2.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1)
曾国藩“以德治家”理念的形成及现代启示
黄 力1,2
(1.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2.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1)
曾国藩的治家理念源自中国传统社会“以德治国”的德治传统和曾氏家族“孝友传家”的家风传承,具有“以德治家”的明显特征。他秉承“以德治家”的理念,以“家书”为载体,具体践行体现在他对爷爷、对父亲、对妻子、对儿女以及对自我的道德要求等方面。曾国藩根据自身的体会,对“家教”的理念进行提炼,用爱体现“家情”,带头秉承“家风”,叮嘱子女坚守“家训”的实践,对于当代的家风建设具有可贵的现代启示。
曾国藩; 以德治家; 家风; 孝悌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已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1]。并且习总书记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中,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曾氏家族的家教和家风就是家庭文明建设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以曾国藩取法儒家为代表的“以德治国”思想,形成了“以德治家”的理念和实践,能有效促使家族获得大发展,有效促使家风的核心基因长期有效地传承,以实现“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一、曾国藩“以德治家”理念的形成
(一)家风源于国风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治家成功者,人人称道曾国藩的德行起初源于他的家风影响,他的家风源于“国家尚德”。中国有悠久的“以德治国”的历史,非常强调儒家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道德劝诫的经典,《论语》的治天下就是以德治天下。在德治的社会背景下,很多有识之士由“国”及“家”,对家庭强调“德治”,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和家人,用道德来影响家人,用道德理念来形成家规。“德治”传统由国及家,曾国藩家族的家规具有鲜明的“以德治家”特点,具体体现在家风和家教方面。在曾国藩身上体现为立德,身正为范,让子女以自己为榜样,然后逐步影响和教育家人形成家风。在当时以德治国的大背景下,曾国藩做到了一个有道德的好官员,做到了一个有道德的好儿子、好老公、好父亲。可见,古代家事和国事时常紧密相连。曾国藩家教的理论指导,就是基于儒家思想的“以德治家”,以尚德的方式,把自己的家族教育好,发展好,打下基础,同时更好地实现自己做圣人和治国平天下的宏愿。
(二)家风重在孝友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给诸弟的信中说到:“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2]。其中孝友就是“孝顺父母,友爱亲朋”,这都是“德”的要求。“家”中有大学问,而孝友的大学问就在家庭的日用之中。曾国藩常在内心祈盼: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古代秀才基本都是饱读诗书,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曾国藩身正为范所形成的家风,到今天还影响曾氏家族,并形成曾氏家族的特点:为人规矩、老实、孝顺、友爱。
(三)孝友寄情家书
曾国藩的“以德治家”理念通过家书来体现。他的家书主要内容是他和家人的家事沟通,而沟通中所体现的“孝友”智慧,都是曾国藩以德治家的素材体现,仍是今天的家教好教材。曾国藩从28岁进京后,长期在外,他承接祖上家风并发扬光大,承载的载体就是家书。2011年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共收录曾国藩生前的家书1 035封。其中,《曾国藩家书》包涵有曾国藩写给儿子和妻子的116封家书,单独成集,销量领先[2]。1916年,梁启超辑录曾国藩名言,编成《曾文正公嘉言钞》一书,主要内容也是曾国藩家训中的“孝友”观点。直到今天,几乎所有的曾家人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去了解曾国藩的家训,曾国藩的家训在冥冥之中又影响了他们。所以,曾氏后裔秉承孝友传家,他们的家族繁荣昌盛,延绵多代。
二、曾国藩“以德治家”理念的实践
曾国藩的家书,真情实感、语重心长和谆谆告诫,他吸取传统文化以德治国的文化精髓,并运用到以德治家的具体实践之中。他所有家书,都贯穿一个“德”字。他从家教层面模仿祖父曾玉屏的“以德育人”;从治学方面学习父亲曾麟书的“圣人德性”;从性格层面继承母亲江氏的“全人德性”;从处世方面继承叔父曾骥云的“慈善德行”。家人们主要在日常生活中与曾国藩相处,曾国藩也从日常生活中率先垂范,对家人进行道德要求。他对妻子“大男子主义的特点明显”、对兄弟“成长上关心,学业上教诲,生活上辅助,仕途上提携,为官上点拨”、对子女爱之以德,“严格要求管理子女,心灵沟通理解子女,包容支持帮助子女”、对自己“严格道德自律,过的是近乎苦行僧的生活”。
(一)对长辈
1.对祖父
曾国藩从家教层面模仿祖父曾玉屏的“以德育人”。他把自己的祖父曾玉屏当作自己的偶像,完全去模仿、学习,始终怀有一颗敬重之心,传承祖父传承下来的家风。他说:“常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盖取法予星冈公。”[3〗[4]。曾国藩在祖父立的家规基础上继续发挥。曾国藩在“八字决”的基础上,提炼升级为“八本”和“三致祥”。曾国藩一直认为:“无论治世、乱世,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祖父深明大义,深知“居官以不要钱为本”[5]。对于祖父要求他的一言一行,他都完全按照要求去做。他说:“吾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训,惟星冈公之教尤应慎守牢记。”[6]
2.对父亲
曾国藩从治学方面学习父亲曾麟书的“圣人德性”。曾麟书饱读圣贤书,一心想做圣贤。对于他儿子影响很大,特别是治学上。在科举路上,曾麟书虽是一个很平庸的人,屡考屡败,但屡败屡考,坚持不懈。曾麟书自己在读书上没有尝到多少甜头,但读书后的教书成为他的收入来源,读书也改变了他的做人做事。曾麟书对于曾国藩的读书非常重视,他坚信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做圣人,农家子弟才能得到一个圣人的气质提升,从而获得好的事业发展。例如,曾麟书尽全力借钱支持曾国藩去北京考试。有一次,曾国藩到了北京之后不但没有考取,并且在书店看上了一套高价书《二十三史》。“儿花父钱不心痛”,曾国藩拿出身上所有的钱,还找父亲的一个朋友借了钱,硬是把《二十三史》买了回来。回家后,曾国藩以为父亲曾麟书会发大脾气,考试没考上还买高价书。但是曾麟书不但没生气,还微笑地告诉曾国藩,只要儿子愿意读书就是好事!他借机分享读书心得给曾国藩:你既然喜欢,就要学圣人,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养成读10页书的好习惯,老老实实地读书,一书不读完不看他书。他修身十二条中的“读书不二”[7]就源于他父亲的影响。
3.对母亲
残疾助行器的最大用途是让身有残疾的使用者们享受产品,把普通的使用变为获得对生活的享受,使他们获得生理补偿和心理安慰。想要使设计的助行器更加方便残疾人,就需要设计者们深入残疾人群体,切实感受他们的生活,更加全面地考虑他们的需求,这是残疾人步行机设计的重要出发点。在结合自己设计学知识的同时,设计者应从产品本身出发,分解和熟悉助行器的结构,以便研究和分析残疾人助行器的设计过程,使之更加人性化、理性和科学。
曾国藩从性格层面继承母亲江氏的“全人德性”。俗话说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曾氏家族的兴盛发达,一定程度得益于“全人”的江氏。江氏在性格上很“全”,既有女人的阴柔,也有男人的阳刚。如果说曾国藩柔的一方面遗传于他父亲,那么曾国藩的刚的一面则遗传于他母亲。他曾说:每好作自强之言,他与九弟都“秉母德”。 “全人”母亲在生活中体现为“女强人”,家里面的大事小事都是他母亲在操办。同时,江氏是一个知书达礼有德性的人,知书达礼,举止文静,心性宽和,不与人计较。她信仰佛教,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虽未读过书,但佛教的思想对她影响极深,在生活实践中她慈悲喜舍,平等待人,特别是对贫苦的穷人,非常舍得。佛教最重视的就是德行的修养。曾国藩自幼在母亲身边耳闻目睹,深受影响,从小就跟着母亲信佛,也经常同母亲在家里烧香拜佛。所以,曾国藩做一个“全人”的德性是得自于江氏的培养,得益于这个伟大的母亲。
4.对叔父
曾国藩从处世方面继承叔父曾骥云的“慈善德行”。历史上认为曾国藩是刽子手,而那只是具体一段历史时期的特征,事实上,曾国藩长期信奉佛教,广交佛家众僧,慈悲为怀。学者刘绪义曾说,曾国藩做官好比做慈善[8],就是此理。幼小的曾国藩就有慈善心理,他有一个乐善好施的叔父。他的叔父是一位老师,主张“推甘让善,老而弥恭”的品格,即多做好事,帮助了很多邻里百姓。曾国藩的善心一直存在其内心的深处。他打完南京之后为何不打北京,在其日记中间有一段记录了内心的隐情:打了十多年仗,发现真正受苦的是老百姓!还不如不打算了,免得死太多人。他有一段时间天天做噩梦,梦见以前死去的兄弟和士兵,梦见从前生灵涂炭的情景。让更多的百姓能够得到休养生息是他不主张流血战争的初衷。曾国藩正是对人民有慈悲为怀的爱心,由于看到太平天国奸淫掳掠,广大民众深恶痛绝,所以才筹办湘军,他自己的军队以 “不扰民”为“治军之根本”[9],并亲自编写了一个爱民歌。他在早期就做到了“践行群众路线”,能够深入基层,关心百姓疾苦,经常与基层士兵或老百姓打得火热。在晚年他深刻反省,回忆往事,通过各种积德来福泽子孙。这也是得自于他的叔父曾骥云的影响。
曾国藩对于长辈毕恭毕敬、模仿学习,对家风尽心尽力总结和传承。虽然他过于细致、过于烦琐,且被他父亲批评过,但他的用心是无可厚非的。家庭责任感是每一个人对家庭负责任的前提,这是一个当今社会所需大力倡导的品质,他体现的是强烈的家庭责任感。长辈们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了曾国藩,曾国藩同时也对妻子、兄弟和子女进行严格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
(二)对家人
1.对妻子
曾国藩大男子主义的特点明显。妻子欧阳夫人是曾国藩老师欧阳凝祉的女儿,他们俩“相濡以沫、相伴一生”。欧阳夫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出生于一个知书达理的家庭。做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难,做曾国藩的女人更难。曾国藩在北京为官期间只有最后几年和欧阳夫人在一起。曾国藩打仗的时候,他们也是聚少离多,很多时候她都是一个人自己在家里独撑。欧阳夫人跟曾国藩生了9胎,最后长成人的只有7个。因为曾国藩很少寄钱回来,欧阳夫人在家里面很穷。曾国藩一直秉承:“以廉率属,以俭治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欧阳夫人为曾国藩生了那么多子女,又是耕读人家,曾国藩不寄一分钱回去,小孩子怎么拉扯大?这都是靠欧阳夫人勤苦劳作。欧阳夫人出生于书香之家,虽娘家贫困,但曾国藩一直认为她是最理想的伴侣。欧阳夫人的优秀禀赋,具有的特征今天仍是很多男人梦寐以求的。她上敬老人,下与兄弟姐妹和睦,并且还能够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她在曾国藩的指导下教育子女,使其无后顾之忧。祖父星冈公在晚年的时候身体很差,十多年的时间都是曾国藩安排欧阳夫人参与照顾的曾纪泽在日记中写到:乡间本地无双的好孙媳妇,就是欧阳夫人和汪氏。而正是因为汪氏和欧阳夫人这对好姑嫂,促进了曾国藩家族中女人优秀的好传统。后来,欧阳夫人因为曾国藩的提拔做了一品夫人、一品侯太夫人,但是她同样操劳俭朴,相夫教子。曾国藩曾在日记中说:“家中妇女大小皆纺织,闻已织成六七机,可为欣慰。”[10]从这个纺机就可以看出来看出曾国藩对家人的严格要求。
从欧阳夫人的经历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妻子的态度和要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大男子主义的特点明显,对妻子要求“三从四德”,对妻子的道德要求比较高。
曾国藩对兄弟成长上关心,学业上教诲,生活上辅助,仕途上提携,为官上点拨。曾国藩的父母曾麟书和江氏共育有子女8人。曾国藩作为家中的长子,上有一个姐姐,下有六个弟妹。他在做好长子上不遗余力。例如曾国藩在生活和学业上对弟弟妹妹们的关心从来都是不厌其烦,特别是在曾国荃身上体现明显。他给弟弟写的信中,给九帅的信占了70%。难能可贵的是,做哥哥的曾国藩到北京做官之后,不是给他弟弟多少钱,而是一个一个按批次地安排他们到北京轮流学习,当面耐心地教诲。多年后,曾国荃在祭祀曾国藩的时候讲了一句让人很感动的话“忆我髫龄,相从京国”[11]。即回忆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北京,跟着兄长一起学到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文化知识。曾国荃在北京学习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这个时候照料的不是别人,而是曾国藩和欧阳夫人。曾国藩对弟弟的情感非同一般,弟弟生病了,他亲自喂药。同时他对其他在家中的弟弟也很“走心”。他说:“吾每作书与诸弟,不觉其言之长,想诸弟或厌烦难看矣”[12]。即我写信给弟弟们,我都不觉得我写多了,我还在想你们看得厌烦。如果弟弟们写信给我,以前都是写得很短,几句话就敷衍了,如果哪一次写得长一点,“我实乐之,如获至宝,人固各有性情也。”[12]曾国藩认为,几个弟弟还在叛逆期,有个性,他能理解。他具有老大哥情怀,经常教他弟弟应该怎么做,但是对于弟弟们的批评,从来不接受。他高调教育弟弟,低调做好弟弟的服务工作。
从曾国藩对兄弟的态度,可见他继承了中国古代社会“悌”的传统,不遗余力、极尽心思、教诲提携,尽到了做老大的责任。
3.对子女
曾国藩以德严格要求子女,心灵沟通理解子女,包容支持帮助子女。他对于子女是亲自教育,亲自引导。曾国藩对子的培养是成功的,对女的培养和照顾却不算很成功,但整体而言,曾国藩是一个优秀有德行的父亲,他对子女倾注了所有父爱。他既是一位严父,更是一位慈父;既继承了祖父辈的道德教化思想,又体现了可贵的开明作风。他用道德管理并约束儿女。比如说长女曾纪静是曾国藩给她订的娃娃亲,可是曾纪静20岁那年,完婚后男方袁渝生在外面花天酒地,但曾国藩却坚决不许曾纪静回到娘家生活。因为曾国藩好面子,认为道德可以改造,又不同意离婚,所以曾纪静一辈子都过得很苦。曾国藩对女儿严格要求,要求她们谨守“三纲之道”,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导致前面三个女儿“文质彬彬,但都芳华早谢”。射手座的曾国藩,却有着处女座的细致、吹毛求疵和追求完美,特别在教育管理子女方面似乎还有点琐碎,事无巨细、不厌其烦。比如他写信给纪泽:“余前有信教尔学作赋,尔复禀并未提及。”[13]140即:我已经告诉您怎么作诗词歌赋,但是你回复的时候没有这块事情了。“又有信言涵养二字,尔复禀亦未之及”[13]140。即:我谈到的涵养二字,要你谈体会,你的回信中又未提及。“嗣后我信中所论之事,尔宜一一禀复。”[13]110即:以后我在信中交待的事情你要一一回复,不能当作耳边风。并且“详陈一切,不可草率”。另外,所有的生活起居都要进行汇报,不能草率应付。“生活绝大部分就在家庭日用治理之间”。虽然说“详陈一切,不可草率”大家觉得很啰嗦肤浅,但是这就是家规,这就是父亲对子女的一种爱的方式。“祖父大人之起居,阖家之琐事,学堂之工课,均须详载。”[13]110为什么要这么细致,因为远在他乡的父亲也想知道儿子现在在干嘛,也想知道他学习好不好。这中间流露的是浓浓的父爱。
从这中间可以看出曾国藩温柔的一面:怜子如何不丈夫。他对子女倾注了他自己无限的爱。他对子女继承了长辈耕读传家的传统,宽严相济、循循善诱,倾注了做父亲的大爱。常言道,母亲的爱伟大,父亲的大爱是无言的,体现在具体细节中。
(三)对自己
曾国藩对自己相当地苛刻,过的是近乎苦行僧的生活。曾国藩做官几十年,一直廉洁。曾国藩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14]曾国藩觉得吃得简单,穿得简朴,住得简陋,行得简易,只要保证基本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在物质方面简单一点,可能能够在精神上更加富裕。学者张宏杰曾经为曾国藩算过一笔账:把曾国藩一辈子买衣服的钱全部加起来,都没有超过300两银子[15]。意即曾国藩在穿衣上面的开支非常小。文中提到,曾国藩每件衣服最少要穿12年,最长穿了30年,可见他穿得简朴。曾国藩对“吃”也有严格的要求。李鸿章在日记中说,曾国藩在吃饭的时候看到谷壳,他会把那个谷壳用手掰开,然后把那粒半生不熟的米放在口里吃掉。为什么他能够这么做?因为他是农家子弟,他懂得“粒粒皆辛苦”。曾国藩以身作则,连最简单的打扫院子,他都是一辈子坚持自己扫。这是一种何等的人格魅力,难怪有史家称曾国藩人格几近完美。曾国藩经常忆苦思甜:“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16]戒傲即不骂他的随从人员,不骂他的秘书,不骂他的奴婢,戒惰就是要早起。“吾则不忘蒋字街卖菜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风景。”就是说他不会忘记以前还到蒋字街去卖菜的情景;不会忘记农家子弟为了读书把家里种的蔡去兑现;不会忘记弟弟们以前到山里面去挖竹子,去拖碑的情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自知谨慎矣。”[16]由此进行一个强烈的对比,以养成自己的良好家风。当今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不能丢。物质生活丰腴了,传家宝不能丢。即曾国藩说的,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浩大是真正受用,谦谨更是通往幸福之路。
总之,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秉承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理念,以身作则、衣食住行极度简朴,精神世界极致追求,过着高度自律的生活。曾国藩在日记当中多次提到上行下效,要以身作则,并且衣食住行极度俭朴,他认为这样才能够让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对一个家庭和一个民族来说,精神上的绵延绝对比物质上的绵延更持久。曾国藩舍弃繁杂的物质生活,追求丰富的精神世界,既影响了自己的气质,也影响了湘军的团队,让每个湘军将帅在精神上更加富足。
三、曾国藩“以德治家”理念的现代启示
从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家族变迁可见,家族逐渐由大家族变为小家族,大家庭逐渐变成小家庭,甚至小家庭变成丁克家庭。在这种转型的时刻是最容易导致家族道德文化断裂的时候,我们如果不重视家族和家庭道德文化传承,国家将会失去“家”的根基。另外,在现代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交织碰撞,各种不良风气冲击着家庭风气,从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可见我国涉及家风不正的腐败案例频出。加强家风建设,对于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乃至建设和谐社会都十分重要。201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纪委全会上直接提及家风建设。曾国藩“以德治家”理念的成功,已是近百年家教史上的热门话题,其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德”教需要提炼去知
知即通过认知,获得知识。曾国藩将以上所述的家运、家风、家训这些抽象的“德”教,进行概念化,提升为具体的物质承载体。例如他对于自己祖先的治家思想,结合自身的思考,进行理论的升华。他将自己的体会归纳为“八本”(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5],并要他儿子抄下来,挂在堂屋的显要位置,以便家族的人学习、认知、操作。把理论的东西物化,把自己的家风用对联写下来,是一种认知的积淀。后世曾氏家族成员也善于从家务劳动入手提炼家风,从细节和操作的方法来告诉家人传承家风,并且具有勤俭持家的明显特征。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文化,前辈遗存下来的精神上的传家宝,如果各家进行一些整理,就能形成各自的家训。曾国藩的“八本”对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家庭来说不一定适用,但我们可以结合时代和家庭的特点,按照曾国藩的方法,把前辈的精神传承,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整理升华,让家人深刻认知,这样的家庭就能形成一个“上等人家”。
(二)“德”育需要用心去爱
曾国藩总结诸多教子的前人经验,对子女的“德”育提出“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17]。爱子女是每个做父母的天性,怎么去爱?这是大学问。曾国藩说“惟爱之以德”,应该教育他勤俭,让他劳作,让他有更好的道德。如果是仅给他钱,给他更好的衣服穿,将会增长其惰性,必定没有更好的德行。他说“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他认为如果对子女爱之过度,就会成为溺爱,“爱之反而害之”。曾国藩深刻认识到: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而只能够留良好的家风,要勤,要俭。而勤和俭,特别是俭,可以逼着他去奋斗、去谋生、去立业,一般最后都能成大器[18]。在奋斗、谋生、经历挫折中,积累的是好习惯,实现的是大发展。所以对子女:“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这才是对后代的深厚真爱和永久的爱,也是“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的大爱。
(三)“德”风需要秉承去行
湖湘文化有一个特点:强调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实事求是,起点在实、重点在求、关键在行。古话说,说来容易做来难。曾国藩对于家庭的“德”风秉承,采取家书的方式与家人双向互动,曾国藩的家书多是关心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事实上,家庭琐事中体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细节决定亲情,越是生活琐事,越体现出家人之间深深的爱;越是生活琐事,越是体现出一个人的德性。曾国藩还要求子女注重生活实践。例如他提出:“养生与为学,二者兼营并进”。读书人其实是很艰苦的,特别是给领导写材料就更加,就更需要学一点养生之道。怎么养生呢?曾国藩说得很详细,比如:“以养生六事勖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不要大喜大悲),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19]习惯对于生活的影响很大,这六个养生方法不一定对每个人适用,但关键要坚持,哪怕只能坚持一到两点,对身体其实是有大益处的。
(四)“德”业需要世代去守
曾国藩对他子女的要求非常详细,他特别强调子女要戒骄奢、倡勤俭、主敬恕、不忘本,要求子女不做大官、做君子,这都是为了培养子女高尚的品德。他希望通过子女的坚持,行之有恒,来形成一个家业的世代坚守。他一直信奉:家庭日用之间最核心的是耕读。耕读人家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家风,家人能勤俭、勤劳,读书明理。耕是做农活,而“读”可以理解为广泛的学习。不仅跟书本学,还有跟自己的上级学,跟自己的同伴学。曾国藩在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写信给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20]读书明理的子孙能兴旺发达四五代,如果他们还能够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忧,并且能够做君子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延绵五代六代或者八代十代。曾国藩曾对他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无论老少,无论事情难易,都要学会坚守,就像种树一样,如果坚守,就不知不觉长大了。他认为如果一件事情你一个月就可以做好,那么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坚持,你可以做到极致。曾国藩对自己的家庭来说,他用一辈子的时间坚持做到了示范:勤俭、记日记、养生……
总之,曾国藩“以德治家”,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用传统文化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像是一位长者在家书中娓娓道来讲道理,行文从容镇定,和晚辈进行平等的分享。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1]。曾氏家族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曾国藩为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秘诀就是勤俭孝友、清芬世守;八本传家、耕读天下。他留给后代的“心怀天下,崇向耕读”的家风,以及富厚堂墙壁上悬挂“清芬世守,盛德日新”的字匾,永远值得后人不断回味。
[1]新华社.习近平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N].人民日报.2016-12-13(01).
[2]曾国藩.致澄弟温弟沉弟季弟: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2011:187.
[3]曾国藩.谕纪泽: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2011:632.
[4]曾国藩.致澄弟: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九日[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536.
[5]曾国藩.致沅弟季弟: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2011:1333.
[6]曾国藩.致澄弟: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2011:1263.
[7]曾国藩.致澄弟: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49.
[8]刘绪义.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1.
[9]曾国藩.谕纪泽纪鸿: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662.
[10]曾国藩.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咸丰五年九月三十日[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2011.1422.
[11]曾国荃.祭曾国藩文[M]//黎庶昌.曾国藩年谱.长沙:岳麓书社,2017:406.
[12]曾国藩.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2011:40.
[13]钟叔河评点曾国藩家书:孝亲编?教子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4]曾国藩.谕纪泽纪鸿: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837.
[15]张宏杰.给曾国藩算算账[M].北京:中华书局.2015:5.
[16]曾国藩.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833.
[17]曾纪芬.崇德老人自订年谱[M]∥曾宝荪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1986:60.
[18]曾国藩.致澄温沉季弟:咸丰五年八月二十七[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306.
[19]严蔷薇,敖小云.曾国藩养生思想试析[J].社科纵横.2009:(1):119-120.
[20]曾国藩.谕纪鸿: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M]//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2011:324.
Abstract: Zeng Guofan′s philosophy of family management is characteristic of rule of virtue as it stemmed from Chinese tradition of ruling a state by virtue and the Zeng family′s tradition of respecting parents and loving relatives and friends. Zeng practiced his idea of managing a household by virtue with the letters to his family members which displayed moral requriements for his grandfather, father, mother, children, and he himself. According to his own experience, Zeng purified his idea of family education. His family conditions can be known through the love he expressed. He had set a good example of following the family tradition, and urged his children to practice their family motto. All this can be a great inspiration for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family tradition in China.
Keywords: Zeng Guofan; managing a family by virtue; family tradition;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duty
(责任编校:李传熹)
ZengGuofan′sIdeaofManagingFamilybyVirtue:FormationandContemperaryInspiration
HUANGLi1,2
(1.School of Marxis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China;2.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Hu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Changsha 410001, China)
G122
A
1673-0712(2017)04-0017-07
2017-03-12.
湖南省教育厅开放基金创新项目“曾国藩家风研究”。
黄力(1985—),男,湖南长沙人,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讲师,硕士,中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