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朱家舞狮”的口述历史
2017-02-24龙宋军
龙宋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湘中“朱家舞狮”的口述历史
龙宋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对湘中“朱家舞狮”的文化变迁进行口述史研究。研究得出:朱家舞狮历时约90年,大致可以分成创办、成型、中断、恢复、衰微等时期。各个时期的舞狮活动各具特色,形成农村独特的文化活动。然而,随着农村传统社会的逐渐瓦解,“朱家舞狮”的衰微将无法避免。
湘中“朱家舞狮”;口述史;文化变迁
湘中“朱家舞狮”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至今仍然有舞狮活动的展开。这样一支横跨90年的民间舞狮队伍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希冀通过一些实地调研及深度访谈,对历史进行一些还原。基于此,笔者于2015年3月和5月对该舞狮队伍进行了5人次的访谈,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获得原始资料,现将调研结果做一整理与解读。
基于研究的需要,本研究将田野点取名为“青村”。笔者于2015年3月15日访谈朱家舞狮的主要负责人ZTM(75岁)、ZQS(76岁)、ZGS(65岁),5月8日访谈青村原村支书STY(74岁)和有威望的老人LCL(71岁)。访谈主要以拉家常的形式展开,以口述史的形式记录。
一、关于舞狮的渊源
青村舞狮有几百年传统,笔者调查的这支历时90年的舞狮队伍为朱家所拥有,朱家是当地的望族。2014年,青村人口统计约1 100人[1],朱家占了300人左右,几乎占据青村人口的30%(约3个村民小组)。朱家舞狮中的“朱家”是青村朱家较为集中的人群,朱家族人聚居在一起,组成一个生产队(村民小组),人口约100人。青村其他人口姓氏较多,有邓姓、陈姓,基本上是由一个姓氏组成一个村民小组。但大部分村民小组是由多个姓氏组成,如龙姓、孙姓属于一个村民小组。
据青村朱家老人介绍,朱家狮子是家“老狮子”,属于大石朱氏宗族舞狮的分支。大石朱氏后裔有个规定,每逢新年正月初十在簰形山举行“庆扫典礼”。这天,嗣孙们敲锣打鼓,耍龙舞狮,虔备牲礼,从四面八方汇聚双江河旁,鸣放喜炮,鼓乐喧天,整日不息。从这个角度来说,朱家舞狮的宗派大石朱家,原本就有舞狮传统,其目的主要是祭祀祖先——梦龙太公[2]。所以,本文的“朱家舞狮”渊源于大石朱家舞狮传统,属于大石朱家宗族性舞狮活动的一部分。
二、朱家舞狮的历史沿革
(一)创办
朱家狮子具体创办于哪一年不可考。从舞狮技术所需成员来看,舞狮主要由3人完成,1个狮头、1个狮尾、1个引狮。健在的朱家19代子侄中也没人见证那段创办历史,这段历史是从其父辈口传下来的。按照他们的说法,朱家舞狮创办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距今约90年历史。
笔者:朱家舞狮创办于哪一年?
ZQS:我不清楚具体哪一年,听我爷老倌(父亲)讲朱家舞狮是我家公公(祖父)德福公手里创办的,应该在20世纪20年代。你看,我们朱家的老屋都有七八十年了,朱家舞狮比老屋还早。
笔者:舞狮是请哪个来教的?
ZQS:开始我们没有舞狮,只是学武功。教功夫的是本县的一个师傅,这个师傅外号是“再把式”,具体姓名不晓得,“把式”是当地对有武功的人的称呼。“再把式”的功夫属于少林派别。少林教和黑虎教是湘乡武术的主要派系。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出拳的招式不同,少林教出招的架势是双手握拳,而黑虎教的架势是一手握拳,另一只手为掌形。
笔者:你们为什么创办家族舞狮?
ZQS:舞狮有几个好处:第一是可以学点功夫,碰到恶人不怕;第二是当时社会赌宝(赌博)风气太严重了。创办舞狮有这样的好处,可以防身,还可以增强家族力量。
其实,就当时的家境而言,朱家并非特别富有,人丁也并没有发展壮大起来,但正是因为当地不良的社会氛围和朱家对传统舞狮的热爱,本着对后代负责的态度,德福公创建的舞狮队竟然能跨过多个历史时期,持续将近1个世纪。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朱家舞狮创办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舞狮所有权为家族拥有。由于地方有尚武精神,宗族有舞狮传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朱家舞狮顺应时势,得以创建。其二,当时社会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吸食鸦片、打牌赌博等犯罪性的活动常有发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出朱家是正派、积极进取的家族。其三,朱家舞狮以武术为根基,创建的主要目的在于防身,但透过这种家族性的群体活动,能发现其更为重要的目的,就是家族凝聚、家族认同。
(二)成型
德福公创办了朱家舞狮,把朱家舞狮发扬光大的主要是他的三儿子和四儿子。20世纪40年代,青树镇的舞狮活动发展极为迅速。当时,镇内有4支家族舞狮,其中以朱家舞狮最为著名,一方面因其有一定的历史底蕴,另一方面因其人丁兴旺。在德福公后代的组织下,朱家舞狮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初开展起来,其活动也逐渐成型。
笔者:舞狮在20年代就成立了,后来发展得怎样?
ZQS:朱家舞狮,确实是我公公创办的,但是发展起来的人物还是我爷老倌和我四叔。我爷老倌性格外向,身材高大,喜爱武术、舞狮,这倒并不是说他武功有多高,而是他喜欢这个东西,另外他胆量很大。关于他的事迹,我依稀记得这样一件事: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鬼子进村之后,所有村民都躲到山洞去了,但爷老倌依然在自家院子里生活,该干嘛就干嘛,从没想过要躲起来。四叔性格内向,不太喜欢讲话,生活节俭,虽然对舞狮这项活动不是蛮用心,但对于家族舞狮所需经费还是极力支持的。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我们年长的兄弟逐渐进入成年,自然就成了舞狮的主力。我大哥、二哥、堂哥是这个时期舞狮的主要力量。
笔者:舞狮是怎么进行的?
ZQS:舞狮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拜祖年舞狮。朱家拜祖年的时间一般是安排在正月初一上午,这段时间人员较为集中。在拜祖年过程中,舞狮是少不了的。在拜祖年之前,我们首先请狮子菩萨,狮子平常是放在厅屋(大厅)神头(神龛)上的。舞狮之前,我们要烧钱纸线香,请狮子菩萨下来,还要放鞭炮。然后,家族男女老少一同前往坟山拜年,沿途敲锣打鼓,适时舞舞狮子。到了坟山之后,大家首先在坟头给祖宗拜年,然后舞狮子。在祖宗坟前,舞狮人要把狮子的精、气、神做到位,碰到好的天气,要表演一些高难度动作,以显示子孙的发达和强盛。在舞狮期间,焚香、烧纸、炮火不能停。在拜完年之后的返回途中,大家继续敲锣打鼓,进到厅屋之后,再请狮子菩萨归位。
ZTM:除了拜祖年时舞狮之外,还有就是正月间在村里舞狮子。那时候,舞狮是很热闹的,我们镇上有4支舞狮队(都是家族组织的):街心狮子、从丰狮子、丁家狮子、从德狮子。我们镇的舞狮水平蛮高,有“易进难出”的说法,即来我镇舞狮,你进来容易,若表演没点水平,想出镇就难了。正月的舞狮活动从农历十月份开始准备,如舞狮装备的整理、刀棍兵器的重置、灯笼煤油的购买等。进入腊月后,特别是小年之后,村上已经进入春节,整个氛围一片和谐,小孩不再挨骂了,邻里之间也更加客气了。也是在这几天,邀请朱家舞狮的“主家”要及早把正月舞狮的具体时间、地点与朱家确定,以便朱家把相关的准备工作安排妥当。舞狮,对于朱家来讲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父辈留下来的程序即可,但是主家得把相关的准备工作处理妥当。首先是场地的准备,朱家舞狮一般是在农村的正厅进行,当地正厅主要是供奉祖先及各路神仙的牌位,用于平常的祭祀活动。正厅面积一般有20-30平方米,大的面积可以达到40平方米。这么大的场地一般不住人,但可以放置一些农业生产、生活用具,如方桌、犁、耙、磨、水桶、水缸,老人百年之后的棺材有些也放在正厅。为了使舞狮正常进行,正厅要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表演,为此,大家把正厅打扫干净,把正厅一些不平的地方填好(那时的厅堂地面主要是泥土拌河沙、石灰而成,当地称为“三沙”),把一些能暂时搬动的用具移开,这是场地的准备。其次是舞狮用品的准备,主要有炮火(鞭炮)、钱纸(纸钱),还有一些米、面、茶叶、糍粑,家境好的还要准备些肉。那时的鞭炮有10 000响、5 000响、3 000响、2 000响、1 000响、500响、200响、100响和20响,10 000响(俗称万子度)是最大气的,最受人称赞的,如果接、送舞狮能放万子度,那说明该主家是大方人。事实上,在舞狮过程中,放的最多的是20响的鞭炮,这种鞭炮放出来的声音(啪啪啪啪啪)正好符合舞狮的节奏。米、面等食材的准备,有两个作用:一方面米、面是舞狮过程中祭祀所需,因为农村中的米、面是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与财富的象征,必须受到敬仰;另一方面,米、面是打发(回馈)给舞狮人员的,家境好的还回馈肉类。
ZTM:从初一开始,舞狮才真正进入活动期,舞狮一般在正月间的晚上进行,大概晚上7点到9点左右。我们确定了舞狮主家之后,开始向主家出发。夜里7点钟开始舞狮,主家一般在6点钟就准备好了饭菜。一般情况下,朱家族人下午5点左右开始请狮子下来,然后敲锣打鼓地在晚上6点左右来到主家。这个时候,主家已经准备好鞭炮来迎接狮子。狮子从正厅大门进去,朱家负责人唱着狮子歌进门,狮子歌的赞词都是恭贺主人的一些话语。进门后,大家一起吃晚饭。正月里伙食还是比较好的,肉、鱼、米酒都会上桌。朱家弟兄喝酒的不多,极个别喝酒的也只象征性地喝一点,因为毕竟晚上还有舞狮活动。晚饭后,观众已经在正厅等候,舞狮活动即将开始。
笔者:舞狮有些什么活动内容?
ZQS:舞狮子是以“耍故事”的形式展开的。如孙悟空下花果山、八仙过海、姜太公钓鱼、喂猪娘子、毛师傅打铁等。在这期间还有表演,如耍棍、耍凳、打拳等,最热闹的还是“打坐堂”。“打坐堂”,就是舞通宵,当然不是整个通宵,一般舞弄到凌晨1点左右。如果主人要加班舞狮,就必须准备夜宵。正常的舞狮活动在22点结束后,主家继续准备好饭菜,大鱼大肉地招待朱家舞狮。23点左右,“打坐堂”开始了。其实,打坐堂和正常舞狮差不多,也是耍故事、表演拳术与武功等,但打坐堂又和正常舞狮不同,因为打坐堂最后一个程序是“封顶”。“封顶”,就是在舞狮的最后阶段,把2-3张桌子叠加放稳,然后在最上面的桌子上再放置一条扎实的条形板凳,再把条形方凳竖着放置,表演者就在竖着的板凳上面表演倒立的功夫,这个高度已经达到了正厅的最高点,所以称为“封顶”。一般来讲,倒立这个动作是由13-14岁的小孩完成,当然,最高的桌子旁有成人照应。“封顶”除了需要胆量,也需要较好的功夫和平衡能力。封顶必须完成好,完成得越好,说明主家越兴旺。封顶是舞狮活动的高潮。在这期间,鞭炮暂停,农民朋友们边看边发出“啧啧”的声音,而主家更紧张。这一方面涉及到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关系到自家这一年的走势问题。
(三)中断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1953年土改之后,朱家舞狮发展受阻,被迫停止,在文革期间舞狮装备更是被烧毁,这种状况直至改革开放以后。
笔者:新中国成立后,朱家狮子活动怎样?
ZTM: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朱家没怎么舞狮了,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舞狮活动被全面禁止。三叔被划为右派,四叔被评为富农,我父亲去世早,还算好,我家评了个中农。那时候的阶级成分是乱划分的,规定每个村总要有一两个“地富反坏右”。在文革期间,朱家狮子被烧了,狮子头当时被自家某兄弟藏起来才免遭烧毁。不仅如此,正厅的神龛、菩萨的神位等“封建迷信的东西”也都要被摧毁。当时造反派要摧毁朱家的神龛,三叔的三儿子干脆自己动手,把自家正厅的神龛砍断。当时很多族人都数落他,说他是自己造自己家的反,这么多神灵在上,怎能如此造孽。这件事其实怪不得他,在当时那样的背景下,做出那样的举动是没有办法的,你自家人不去做,自然有人去做这样的事情。
(四)恢复
在文革期间,朱家舞狮装备被烧,朱家舞狮活动也被终止了几十年。在文革结束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们自然把精力集中在生产和生活上,民俗民间文化被迅速恢复起来。朱家舞狮被毁于时势,被恢复于时势。在村民的“推波助澜”下,1978年,舞狮装备(狮子、锣鼓、兵刃等)在大队(现为村委会)书记STY的鼎力支持下,在舞狮爱好者的积极参与下,被重新置办起来,并交给朱家管理。
笔者:你们怎么想着要恢复朱家狮子?
STY:青村有这个传统,也有这个兴趣。村民们贺起(起哄),要办一床狮子。这是因为大家怀念过去的舞狮。加之,党的政策慢慢放松了,我觉得农民舞狮不应该被禁止。所以,村里出点钱,重新置办了狮被,交给朱家去管,因为只有他们才舞得起来。
笔者:活动开展得怎样?
STY:80年代村里的舞狮活动很红火,在正月间是基本不停的。这时候,请朱家舞狮的人也多了,特别是建房子、生日、店子开张的,都喜欢邀请朱家舞狮去舞两下。
笔者:如今的舞狮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STY:如今的舞狮有点变化:舞狮的人不仅仅是朱家家族的几个人,其他家族喜欢舞狮、打拳的也可以露两手。我们生产队LMQ就喜欢表演点节目,他个子小,人活套(灵活),过方桌是把好角。(“过方桌”是把2-3张1米左右高的四方桌子并排摆在大厅,表演者从后面冲过来,在桌子上面跃过,过桌子时,只能用手在桌子上停顿,脚是不能碰桌子的。过桌子是集表演者的爆发力、灵敏性与平衡性于一体的表演事项)。朱家家族的ZZH过方桌表演得好,身子灵活,能过两三张桌子。
(五)衰微
朱家舞狮自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至20世纪80年代,朱家舞狮在青村开展得比较红火,用朱家老人的话来说,就是“舞了十来年的威武狮子”。为什么从80年代末期开始,朱家舞狮反而又衰退了呢?20世纪90年代,朱家舞狮除了正月初一“拜祖年”的时候在祖坟前舞狮之外,正月里的村落舞狮活动基本中止了。2002年,朱家舞狮被邀请加入了由村民自发组织的龙狮会,朱家舞狮融入龙狮会活动之中,龙狮会的发展规模曾一度繁荣。然而,短暂的繁荣并不代表朱家舞狮已经找到了新的组织纽带,其社会条件和生存基础已经遭到破坏。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变迁,朱家舞狮不可避免地继续衰微。
笔者:在90年代,舞狮活动为什么少起来了?
ZGS:在90年代,大家都去看电影了。那时候,到处有露天电影,哪个结婚、生小孩、过寿、建房都时兴请客放电影(把露天电影请回家)。后来,家家户户有电视机了,过年更加没哪个请舞狮了。
笔者:朱家舞狮在过年时还舞吗?
ZGS:在过年、拜祖年、祖宗过阴生时,还是有舞狮活动的。在90年代,在朱家的老屋里,我们在寒假期间还教子侄们学武术。当然,外面的小孩来学,我们也接纳,完全是学着好玩,希望把功夫传下去。后辈有一两个学得好的,不过后来都没时间操练了,也不喜欢舞狮。
(六)衰微中的反弹
在2002年,青村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第一支龙狮会——群英龙狮会。主要组织者是前村支书STY和青村有威望的老人LCL,龙狮会成员主要来自青村村民,也有邻村村民,还有镇里非农户口的民俗爱好者。群英龙狮会发展迅速,影响也比较大。朱家舞狮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被邀请加入了龙狮会,即朱家舞狮的成员既属于龙狮会,也是一个独立的家族狮队。
笔者:你们为什么想着成立一支龙狮会?
LCL: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2002年我母亲92岁去世时,我们请了很多的送葬队伍,其中就有来自邻镇的龙狮队伍。我们心想,我们镇上比邻镇还富裕一些,应该也可以建立一支龙狮队伍。所以,在我和STY书记的发动下,龙狮会被迅速组建起来了。
STY:组建这支龙狮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村里的后生太懒散了,只晓得打牌赌博,我想把他们组织起来,搞点活动,还赚点钱(龙狮会以经济形式外出表演)。
笔者:龙狮会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第六,宴舞类演艺。宴舞类演艺是指在演艺餐厅中进行展示的旅游演艺产品,其中具代表性的是九寨沟的“藏王宴舞”和昆明的“吉鑫宴舞”。
LCL:主要是以青村村民为主,我和书记牵头,亲自去那些平常和我们关系好的、比较活跃的村民家中,筹划怎样办好这个会。狮子好说,朱家有现成的。舞龙呢,设备好说,不过,要找几个会舞龙的。后来,我们队伍发展很快,不仅有龙狮的师傅,还有来自镇上各行各业的一些喜欢民俗的人士,如街上做豆腐的“矮子”,“矮子”不仅会舞龙头,而且会杂技。我们的人员是三教九流。
笔者:那龙狮设备的资金来自哪?
STY:我们以入会的形式来运作,入会费每人150元,当时说好了的是,以后外出表演,每个会员都可以参加,获得的补助当场分红。我们会员一度发展到130多人,龙狮会规模也自然扩大,配置了3床龙灯、4支狮子、1套腰鼓、1套军鼓,还有其余的刀棍兵器等。
笔者:你们怎样开展平常的训练呢?
ZGS:训练就在我家厅屋里进行。开始那几年,会员训练积极性还比较高,那时候有空就练习一下。后来,基本动作学会之后,练的人就少了。会员是三教九流,不好管理。舞龙相对简单点,只要龙头舞得好,其他人基本都是跟着走。但是,舞狮子,你没有真本领,不多操练,是学不会的。
笔者:龙狮会外出表演情况怎样?
笔者:收入怎样?
ZGS:一般外出一次,我们是按人头计算的,比如去一条20人的龙,先把价格谈好,耍一次1 000元,那么每人分红就是50元。除了基本的设备维修之外,外出获得的收入都是按参与者人头平均分配。
(七)再次衰微
龙狮会于2002年成立,兴盛时间大概持续了六七年。在2010年左右,随着STY和LCL等主要组织者相继退出龙狮会,龙狮会会员大为减少,会员由130人减到30人,外出活动也急剧减少,现在一年都难得出去几回。朱家舞狮伴随着龙狮会的衰微而衰微。
笔者:龙狮会为什么很少外出了?
ZGS:原因很多:第一是会员老化,没新鲜力量加入,年轻人不愿意接班;第二,外出价格便宜,我们不愿意出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邀请龙狮表演的机会减少了,更重要的是,龙狮会目前的激励机制难以激发会员的活动热情。如果有人邀请,他们就出去舞弄一把,否则就一如既往地过日常生活。龙狮会活动极具随意性,活动自然也难以持续。
三、结语
朱家舞狮从创办开始,就不是一项单一的舞狮活动。创办舞狮源于强身防卫、家族祭祀、宗族认同。在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地融入到当地生活节庆与习俗之中,从参与春节节庆、村落娱乐,到后来加入当地龙狮会,融入农村红白喜事。作为村落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朱家舞狮具有高度的社会整合性,朱家舞狮是对家族的整合。舞狮,主要是朱家人参与的村落民俗活动,依靠血缘关系,凝聚着族人的亲密关系,凸显家族的荣耀性。其次,朱家舞狮是对村落的整合。传统村落,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依靠相互了解、相互交流来促进感情,和谐共处。作为村落集体的民俗事项,朱家舞狮在村落的表演,为村民提供了公共交流的空间和机会,不仅增进村民之间的互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不同性格的村民,为村落的整体和谐与融洽提供了一个平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朱家舞狮整体上呈现一种衰落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民俗活动的衰落所致。而民俗活动的衰落,主要是由于整体社会变迁导致的。农村经济已经由传统的农业经济过渡到以市场为主的半工半农经济,甚至非农经济。农村民俗,肯定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或改变形式,或改变内容,甚至消退。但是,自21世纪以来,传统民俗活动又逐渐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复兴。对于这种复兴,我们应该持一种积极态度。只要有中华民族的“民族魂”的存在,就应该有中华民族的民族活动的存在。所以,我们没必要过分纠缠哪些属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形态。但凡能满足人们生存发展、生活娱乐的活动都是本族的文化。我们也没必要过分担忧文化的消亡,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总会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与生命力。正如同作为传统文化的春节一样,不仅没有因为现代化而消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春节的内容、形式、功能更体现现代化意味[3]。当然,现代化也并非全是好的。任何事物,不仅需要继承原有的优良传统,如和谐、融洽、天伦、温存等,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潮流,如开放、平等、普世、卓越。
[1]刘昭武,朱建良.崛起:全国重点镇的辉煌征程:青树坪镇特色发展纪实[EB/OL].(2015-11-27)[2017-01-18].http://www.ldsf.com.cn/xiangzhenyaowen/2015112753946.html.
[2]胡如庄,龚向阳.大石朱氏[EB/OL].(2010-03-05)[2017-01-2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218/21/2923040_254858547.shtml.
[3]王娟.民俗学概论[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the Lion Dance by the Zhu Family in central Hunan Province based on its oral history. The study reveals details about its founding, maturity, suspension, recovery, and decline in the past 90 years. Different activities have been involv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of the Lion Dance, making it a unique culture in the rural Hunan. However, traditional rural society has declined, and the Lion Dance by the Zhu Family can hardly escape the same fate.
Keywords: Lion Dance by the Zhu Family in central Hunan; oral history; cultural changes
(责任编校:彭芬辉)
TheOralHistoryoftheLionDancebytheZhuFamilyinCentralHunan
LONGSong-ju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na)
J722.215
A
1673-0712(2017)04-0001-06
2017-05-31.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村落家族体育的历史演进——以一支家族狮队为例”(12C0750);湖南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农村精英之于民俗体育活动运行研究——以湘中‘朱家舞狮’为个案”(16YBA222)。
龙宋军(1978—),男,湖南双峰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