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之探研

2017-02-24于丽燕

关键词:艺术课程教育

于丽燕,李 可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之探研

于丽燕,李 可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

主要以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现状,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为一个“金字塔式”教育模式,即:基础理论课程+艺术拓展课程+地方特色课程+艺术实践课程。此结构充实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体现出艺术课程框架的互补性与协调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课程结构;金字塔式

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高校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存在。如:课程设置随意,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流于形式;课程结构混乱等,本论文拟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入手,探究在高校建构“金字塔式”课程结构的可行性,使之更具有针对性。

课程结构是“课程的组织结构”的简称,即课程各组成部分的组织和配合,是课程的构成状态。①公共艺术课程结构也应如此,不仅艺术课程的类型要丰富,而且各类课程间的关系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具有实质意义并影响深远的内容,不能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上的表述或惯常的内容。

课程结构与课程安排是公共艺术教育走入学生内心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的受教育群体,根据学生的兴趣、专业要求来划分,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为一个“金字塔式”教育模式,即:基础理论课程+艺术拓展课程+地方特色课程+艺术实践课程。这四类课程并不是并列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由低向高、逐渐递进、升华的一种全新的艺术教育模式。

一、基础理论课程的构建

普通高校非艺术类的学生不同于专业院校的学生,虽然他们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但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素养较高,都对艺术却充满了好奇与求知欲。针对此类学生的特点,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侧重于人文性、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即是“善”;科学性即是“真”;艺术性即是“美”,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而不能一味强调专业技巧;同时,全面化、普及性、通识性才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重点,而非个别化、精英式的教育。

基础理论课程侧重于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对艺术基本感知力的培养,起到指引学生通往艺术之门的纽带作用。它主要面对低年级(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以必修课或限定性选修课的形式呈现,这一类课程主要是突出知识传授和具体作品欣赏相结合。除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规定的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以外,还可以开设一些与审美、文化相关的课程,如《审美教育导论》《审美文化解读》《文学鉴赏》等。艺术史类课程能培养学生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批判性评价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体验,在高校可开设诸如《建筑简史》《音乐简史》《舞蹈简史》《电影简史》《中外美术简史》等,甚至还可以将艺术与哲学、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吸纳中外艺术作品精髓、尊重多元文化,提升综合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学生下一步学习艺术拓展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艺术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除了课堂讲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艺术课程深度融合,通过网络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艺术,从而更好地完成艺术教育的教学工作。高校可通过MOOC、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体验,甚至还可以建立公共艺术教育网站,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加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并分享学习成果。学生在网上随时可以与教师沟通、交流,也可以随时查询与艺术课程相关的资讯,获取所需内容,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互联网使艺术教育的辐射面逐渐变宽,使学生探究艺术的能力逐渐增强,互联网拉近了学生与艺术的距离。

二、艺术拓展课程的构建

艺术拓展课程不同于基础理论课程,是在其理论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提升。是专门为热爱艺术,想在艺术上有更高追求的高年级(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通过参与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

经过大学一年级的基础理论课程的熏陶与学习,对艺术的认知促使学生对艺术的技能技巧发生浓厚兴趣,希望能通过选修课学会一种或多种艺术技能。如学会一种绘画技法(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学会演奏一门乐器(无论是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学会跳一种舞蹈(无论是少数民族舞蹈还是芭蕾舞);抑或是学会电子编曲、影视剪辑等等,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

艺术拓展课程以任意性选修课为主,课程开设的时间为一学年2个学期,每周2学时,每学期开设16周,各占1-2学分。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的互动与体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美,从而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拓展课程也可以针对高校的艺术特长生开设一些辅修课或任选课,并且分专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

三、地方特色课程的构建

国家教委在1989年11月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②地方特色课程即是依据国家教委文件精神,通过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理论课程和艺术拓展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艺术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后,融合大学所在地域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艺术特点,而开设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

地方特色课程主要面对学校高年级(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以任意选修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呈现。开设地方特色课程,首先,有利于高校把地域性、民族性的艺术资源引入高等教育体系中,在深度和广度上探索艺术教育新形式,拓展新领域,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其次,让学生熟悉和喜爱高校所在地的民间艺术与民族文化,更能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第三,也能提升学校知名度、扩大学校影响,有利于艺术教育在深层次上的开展。

黑土地域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多元一体的边缘文化,由于其所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使它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特征,但它却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黑龙江省的地方特色艺术异彩纷呈,主要有麦秸画(黑河)、布贴画(肇东)、影雕(肇东)、鱼皮画、单鼓舞、龙江“花棍”舞、手绢舞等等。如若把这些地方特色艺术引入高校的艺术教育课堂,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龙江“花棍”舞是黑龙江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某高校把它作为一门特色舞蹈教育骨干课程,对它的语言、叫法、套路进行了系统整理,对风格、韵律、技术等进行强化与提炼,把课程打造成由基础到深入的一门人人可学的精品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受到学生的喜爱与追捧,既提高了社会对龙江“花棍”舞的认知度,又促进了地方文化艺术的繁荣,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也推动了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为了充实艺术课程体系,弘扬中华地方特色文化,高校还应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民间艺术大师或专家学者举办艺术系列专题讲座,进而与大学生沟通、交流演艺经验或艺术心得,介绍、探讨艺术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使学生在提升艺术素养和艺术感悟力的基础上,更能深刻体会艺术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地方特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开辟高校美育教学新途径等方面有着诸多意义,它补充了现有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不足,对地方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

四、艺术实践课程的构建

国家教委在1989年11月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和教育部于2002年5月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均对校外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提出明确要求,提出高校普遍成立各种艺术活动小组和社团,定期举办综合性的艺术节,活动要坚持自愿与鼓励、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互补充与有机结合。

艺术教育离不开艺术实践,艺术实践是艺术理论与艺术技能转化为学生艺术能力的重要方式。普通高校的艺术课程是以价值取向作为课程关键,并不以艺术技能的获取与学习作为终极目标,所以它并不排斥艺术实践活动。艺术实践课程与前三类课程不同,它侧重于建设各种艺术类社团,将实践课程与实践活动结合,以艺术特长生和骨干生为点,艺术团队为面,最后形成辐射全校的艺术教育格局。同时,要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艺术才能的机会,使他们享受机会均等的艺术教育,使艺术教育由“小众教育”变为“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课程主要面向高年级(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开设,教学是通过固定的实践课程和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考核方式则是通过平时考勤和参加固定活动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获得学分,对于艺术实践课程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评定奖学金和研究生推免时,可根据相关条例,获得专项奖励或特别加分。

为丰富高校艺术实践课程形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一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不同层次、规格、主题的校园艺术教育活动,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还有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如“五四”青年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重大节日以艺术活动的形式开展,并形成制度,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弘扬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高校要倡导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周末音乐会、书法绘画摄影比赛、戏曲戏剧节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对艺术进行二次认知、消化、体验和思考,进而获得新的审美感受;二是倡导高雅艺术走进校园,走入社会,高校可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走进校园,近距离与学生交流,并举办专场演出;也可以以艺术团的形式到社会或其他学校进行艺术交流。通过艺术实践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亲身体验艺术魅力,磨砺意志、开拓思维,学会与人、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功能。

通过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构,形成了以四类课程为基础的“金字塔式”课程结构模式,这四类艺术课程能够在横向上互为补充,纵向上凸显层次性,使知识的难易、深浅程度呈现阶梯化、均衡化、综合性的特点,最终实现课程整体功能的增强。不仅充实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体现艺术课程框架的互补性与协调性,还增强了课程的可选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注释

① 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96.

② 国家教委(89)教社科字003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1989(11).

[1]薛芳.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2]周鑫.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以云南省保山学院为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7).

[3]呼宇.浅议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建设[J].艺术教育,2012(5).

[4]张玉东,黄千.地方高师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5).

[5]黄昌海.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改革构想[J].嘉兴学院学报,2007(3).

[6]董瑞.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实施高校艺术教育系统性建设[J].新课程学习(中),2011(10).

Class No.:G642.0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Discussion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u Liyan, Li Ke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Heilongjiang 163318,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the public ar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 establishing a "pyramid" education mode of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the public art education, This structure has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and embodied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art curriculum ,which provide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public art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structure; the mode of pyramid

于丽燕,在读硕士,副教授,东北石油大学。 李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北石油大学。

2016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D027)。

1672-6758(2017)01-0018-4

G642.0

A

猜你喜欢

艺术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纸的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