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漕与祈雨: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龙神信仰

2017-02-24胡梦飞

关键词:龙王庙分水庙宇

胡梦飞

(聊城大学 运河学研究院,山东 聊城 252059)

保漕与祈雨: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龙神信仰

胡梦飞

(聊城大学 运河学研究院,山东 聊城 252059)

龙神信仰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是龙神信仰极为盛行的地区,频发的水旱灾害是导致龙神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龙神庙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官方修建的龙王庙,另一类是民间自发修建的龙王庙。龙神信仰对运河本身和明清国家而言,其功能更多体现为治水与保漕;对地方官员和民众而言,则主要是为了祈雨和教化。由信仰活动而衍生出的众多仪式和传说,在促进信仰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在凝聚人心、强化地域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变迁,运河区域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导致传统的龙神信仰发生了新变化,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龙神信仰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为本,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且以旱灾影响最为突出。严重的旱灾往往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故民间对祈雨神的信仰极为盛行。民间用于祈雨的神灵可谓名目繁多,其中以龙神最为有名,各种龙神庙宇遍布城镇和乡村。学界对于龙神信仰做了大量研究,但有关运河区域龙神信仰研究的成果尚不太多。本文以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为视角,在梳理山东运河区域龙神庙宇分布情况的同时,论述其对明清国家及区域社会的影响,重在分析龙神信仰的地域特色,探讨运河、漕运在构建区域社会神灵信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力求在深化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同时,为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龙神庙宇的构成及分布

中国的龙崇拜产生于原始社会,就龙崇拜的性质而言,是一种灵物崇拜。 龙在传说中是有鳞角须爪的神兽,具有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的特征,这在史料中有很多记载。如宋人罗愿的《尔雅翼·释龙》载:“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1]329《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自《会编世传》的内容与其基本一致:“画龙有九似之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2]112古时因不了解自然规律,人们认为龙能兴云布雨,影响旱涝灾害。因此,自汉晋以来,民间就有祭祀龙神的风俗,其目的体现在求得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和治理水患等生产生活方面。

“龙王”这一称谓的出现,还与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封禅有关。佛教传入中国,带来了“龙王”的称谓,其后,统治者的封禅则进一步强化了龙王在民众中的影响。封建帝王最早将民间龙神正式封王是在宋代。《宋会要辑稿》记载:“京城东春明坊五龙祠,太祖建隆三年,自元武门徙于此,国朝缘唐祭五龙之制,春秋常行其祀。先是熙宁十年八月,信州有五龙庙,祷雨有应,赐额曰‘会应’,自是五龙庙皆以此名额云。”[3]465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十月,诏天下封五龙庙皆为王爵,青龙神受封广仁王,赤龙神受封嘉泽王,黄龙神受封孚应王,白龙神受封义济王,黑龙神受封灵泽王[3]465。随着龙文化的形成及龙神信仰的传播,龙王被赋予更多的神职。明清时期,龙王除了兴云布雨之外,又增添了诸如保障行船安全、防洪护堤、减少黄河水患甚至守土安坟、帮助民众抵抗官府压力等职能。

依据《明史·河渠志》《明实录》等资料统计,明代山东境内共发生水灾69次,平均每4年就有1次水灾发生。清代山东地区黄河与运河水灾更为频繁。清代山东地区共发生洪灾129次,其中黄河洪灾66次,运河洪灾39次,黄河、运河并遇洪灾24次。[4]“灾害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并通过社会实践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5]山东运河区域黄河与运河交汇处复杂的地形和频发的水患,使之成为治黄保运的关键地区,各种治河工程建造非常频繁,因此,龙神信仰极为盛行。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共有大的龙神庙宇约30座,还有众多庙宇因为规模较小等原因,没有被收入地方志中,故实际数量远大于此数。由于治运保漕、水旱灾害等原因,龙神庙宇不但数量众多,分布也很广泛,运河沿岸各州县几乎都有龙神庙宇。此外,龙神庙宇具体名称各异,很不统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各地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和乡土文化。建造龙神庙宇的主体也很广泛,既有河漕官员、地方官员,也有地方士绅、普通民众。

二、治运与保漕:龙神信仰的漕运特色

运河区域的龙神庙有两类,一类是官方修建的龙王庙,另一类是民间自发修建的龙王庙。如位于汶上县南旺镇的南旺分水龙王庙,该庙建于明初。明朝初期,工部尚书宋礼和汶上民间水利家白英经过勘察,在戴村筑坝遏汶,实施了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使汶水西行,从南旺入运,七分北流,以济漳卫,三分南流,以济黄淮。为酬神报功、镇摄水患,二人主持建龙王庙于分水处,故称“分水龙王庙”。明天顺二年(1458年),主事孙仁重修,有司春秋秩祀。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巡抚蒋陈锡等捐俸重修。明清两朝不断加大对南旺分水龙王庙的扩建、补充,使龙王庙成为规模庞大、水神庞杂的庙宇。乾隆帝六次南巡,多次驾幸南旺分水龙王庙,并专门为龙王庙题诗以示崇敬。济宁运河北岸有龙神庙,旧址在南门外,为明洪武二年(1369年)同知刘大昕所建。永乐元年(1403年),知州李显忠重修。弘治六年(1493年),判官李宾重修。万历时,尚书舒应龙将其移于运河北岸。南北往来的漕运兵丁、船夫舟子和商贾无不祭拜于此。“济故当漕艘孔道,商民帆樯往来其地者,无不乞灵龙神”[6]239。

南旺分水龙王庙位于汶水入运处,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明清两代河漕官员多次重修和祭祀南旺分水龙王庙,为其所撰写的碑文或祭文更是数不胜数。明大学士许彬的《南旺分水龙王庙记略》记载了天顺二年(1458年)主事孙仁重修南旺分水龙王庙的原因:“去汶上西三十里,周回百余里,前都水使者尝患舟楫往来漂没无定,故筑堤其中,绵亘南北七十里,置椿木两旁,中实以土,以为织卒之路。堤之两侧弥漫浩渺,冬夏不涸,其东则地稍高阜,水中分之。南通济宁,北抵安山皆入河故道。通舟楫往来,甚便,其上建龙王庙以镇之。前此治其事者少有怠忽,则风涛暴溢,堤岸冲决,奔流怒涨,舟楫为所吞噬,而殃及民田者往往也。去年秋,池阳孙公仁由进士拜都水主事,来莅于兹,既尽心所事,复睹庙貌倾圮,慨然谓治水簿魏端曰:‘自吾奉命以来,堤防坚固水不患者,虽人之力,实神之惠也。今庙貌不称,何以妥灵,属兹岁稔,盍新之?’端归,语知县申綮、县丞李昂、王臣、主簿徐政、典史方俊,各出俸金以相成之。”[7]28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遣总理河道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万恭致祭于分水龙王之神:“兹者漕河横溢,运道阻艰,特命大臣总司开濬,惟神职司水道,捍患御菑,式用遣官备申祭告。端望监兹重计,纾予至怀,急靖洪澜,佑成群役,俾运储以通济,永康阜于无疆。”[8]713

万历九年(1581年),工部主事马玉麟的《重新分水龙王庙记》亦记载了重修分水龙王庙的原因和经过:“南旺旧有分水龙王庙,万历八年,余初莅任,百务未举,志于鼎新而未暇也。明年二月,大宗伯新会潘公至,曰畴昔室人梦与神语愿助余赀,子其为我新之。余唯唯于是,亦捐余赀,择日命工饰其庙貌,洁其堂庑,始于四月十五日,而毕工于二十七日,盖百年之故址焕然一新,而神灵益妥矣。抑闻之志云南旺视他地为特髙,号曰地脊,势若建瓴,此汶水所由分也。繇斯以谈昔人立庙之意,岂非以兹地之水易泄而难蓄,而觊神阴相其源流也耶?国家岁漕五百万石给京仰,赖会通一河,而南旺仅以汶、泗、诸泉之水供五百万石之运,微神力孰能保障于无虞也。”[8]721河漕官员重修和祭祀庙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治运和保漕,从中可以看出,南旺分水龙王庙与河道、漕运关系密切。

三、祈雨与教化:区域社会视野下的龙神信仰

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现实情况往往不遂人愿,不仅水患频繁,旱灾也时有发生。清代山东全省107个州县“共出现旱灾3 555次,涝灾3 360次,黄河运河洪灾1 788次,潮灾118次,加上其他后,全部水早灾害达9 121次之多”[9]6。龙神对运河本体或对朝廷官员而言,其功能更多地体现为治运与保漕,而对普通民众而言,其功能主要与祈雨有关。在山东运河沿岸的许多村庄中,都有龙王庙,每当农业生产需要雨水或旱涝发生时,百姓便举行仪式祈求神灵。

《东昌府志》记载了聊城的龙王庙三座:一在城内万寿观西,一在崇武驿北河东岸,一在李海务闸西。另有一座龙神庙,“在城东南,龙湾西岸,原名杨公祠,乾隆五十五年改为龙王庙”[10]188。东阿龙神庙在城南二里许,正殿三间,抱厦三间,东厢房三间,前大门一间,缭以周垣,外戏台一座。明洪武八年(1375年),该龙神庙初建于城北八里许大河口东岸;万历三年(1575年),知县白栋将其移至城南,曰灵惠祠;康熙六年(1667年),知县郑廷瑾捐修;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知县李大纯重修[11]85-86。夏津县境内共有三座五龙王行祠,“祀五方龙神,知县王民正建祠祀,在城西南二十里;又一在城东南三十里马颊河龙湾之侧,明天顺年间知县薛正建;又一在城北七里屯,创建无考,所在祷雨履验,岁时致祭”[12]86。这些庙宇受运河影响较小,主要发挥祈雨的功能。

《峄县志》记载“峄县霖泽庙在城北六十里沧浪渊,明弘治四年重修”。邑人丁本《重修霖泽庙记》云:“峄北六十里,峰峦突兀,严崖连络,有翼然居乎其中者为沧浪霖泽庙焉。霖泽者,盖宋宣和中所赐庙额也。庙背负峻山,俯临深涧,下有二池,深阔若寻丈,水色墨如也。下池深上池之半,而阔过之,两崖壁立,不可近视。土人往往不敢狎玩亵视,庙而祀之不知几千百年矣。春而祈蚕,秋而报谷,以牲醴祷于祠下者无虚日。时或旱水溢,众斋沐积诚以祷,祷而辄应。”[13]428滕州、鱼台、金乡、嘉祥等地亦建有龙王庙或龙神庙。

龙神信仰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地方官员往往希望通过崇祀龙神,传达官方重视农业、体恤民生的政治理念,以达到和睦乡里、教化民众、维护地方社会秩序的目的。东平州戴家庙闸有龙王庙,正德八年(1513年)建,万历年间重修。明人傅光宅的《重修龙王庙碑记》在介绍龙王庙重修原因的同时,极力宣扬龙之功德,论述祭祀龙神的重要意义:“盖尝读易爻之六乾,皆称龙德。龙之神灵其飞腾变化,利泽寰宇,不可测识矣。况龙而有王,又神力功德为群龙主,其呼吸为风云,喜为雨露,怒为雷霆,行为江河,止为渊海,尤非可为拟议者。故国家江河之侧各有勅建庙宇,其民间私建者尤重良,以龙王功德利泽在人间者无量也,虽然神岂无望报于人哉!精神感通,神人无间,睹庙貌而生敬,假瞻拜以致诚,可以悔过、迁善、灭罪、造福。转旱潦为时若,通壅阏为安流,神之应、之捷于影响矣。是举也,于祀神,可以明敬;于泽物,可以明仁;于捐财,可以明义;于绳武,可以明孝。余于司城有兄弟之雅,故因记其事,而广其意焉。”[8]719-720

夏津县城东南三十里有五龙王祠。天顺五年(1461年)七月,夏津县训导江濂的《五龙王祠记》载:“五龙王祠违邑治三十里许,河名曰漯川,土风庞厚,河势旋绕。薛侯(夏津知县薛正)于政暇,率诸僚寀循行阡陌,以察民风。适至其地,有乡耆逆诸道而告曰:‘此间龙潭,深昧不测。天时阴雨,云雾氤氲,有龙见焉。故每岁风雨适时,年谷丰登,屡获其惠。’公闻其言,遂历览之。触目感怀,形诸言曰:‘龙以渊为宅,非陆地之可居。兴云致雨,粒我蒸民,非淫祠之可比。睠维旧址,非有渊薮不便神栖,河源汪洋,龙湾颇得其胜,曷若徙于此焉?’乃偕僚寀暨邑缙绅大夫各捐俸资,命工鸠材,经始厥功,越三月告成,藻绘轮奂,金碧交辉,足以耸人观瞻,而将其诚敬矣。侯之奋身巍科,来牧斯邑。存心以仁,律己以廉,兴利除害,锄强扶弱。百里蔼熙暤之治,四民歌父母之贤,其政已成,而民已化,而于龙神尤注意焉。重神所以重农,重农所以重民,重民所以重天下国家也。薛侯之知重神如此,吾知其风调雨顺,而永乐夫大有之年,仓箱盈实,而恒获夫收成之富。下有益于民生,上有俾于国赋,其体国为民审矣,厥功顾不钜哉?书此镌于石,以志侯用意之深焉’。”[12]179-180

由碑文可以看出,知县薛正对龙神降雨之灵验,颇为赞叹,于是偕诸僚寀暨邑之缙绅士大夫,各捐己俸,命工鸠材,兴建五龙王祠。中国古代以农为本,且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天旱往往只能依靠求雨,故乞雨成为地方官员的一项重要政事。由于龙神有兴云布雨的功能,故乞雨首重龙神。地方官员如此热衷于修建龙神庙宇,无非想借此传达自己重视农业、体恤民生的理念,以达到教化民众、维护统治的目的。

地域文化是以“历史地理学”为中心展开的文化探讨,其“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和约定俗成的历史区域。“在中国,地域文化一般指特定区域内,在人与自然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互动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及传统。”[14]176地域文化认同,指居于某一地域的民众或与此地有联系的人对本地文化的倾向性归属与认可。龙王信仰由来己久,在民间有其坚实的信仰基础,随后又逐渐融合了地方文化的特质。如张秋镇北海子村的龙王庙,被附加以“北海”之名,还附有一个与之相关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据说有一年,山西大旱,一对夫妇逃至山东,正值妻子分娩时,大雨倾盆,干旱顿解,但女子所产之子却有尾巴,父亲遂将其尾巴砍掉。子变为小黑龙,小黑龙伤痛之际,离家四处游荡,终落脚于东北白龙江处,与江中白龙决战,决战之中得到移民东北的山东人的帮助,取得胜利,自此对东北的山东人照顾有加,人们遂将白龙江改为黑龙江。黑龙为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每年春天回山东上坟,并带来降雨。这个传说将明代山西移民和始于清顺治年间的山东人闯关东的史实结合起来,赋予了龙王降雨之外的另一种地域亲情。在民间,龙神不仅具有降雨的功能,而且是有情有义的神灵,具有亲切感,因而也更容易被人们认同[15]。

四、结语

明清时期的京杭运河区域是社会变迁最为剧烈的地区。明代以前,山东运河区域是典型的农耕社会,民间信仰较为单一和正统。进入明朝以后,由于运河流经,在漕运、河工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这种状况逐渐发生了变化,一些以前运河沿岸民众所不知晓的神祗,如金龙四大王、妈祖、晏公等,开始在运河沿线区域出现,并逐渐融入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成为当地民众和外地客商共同的信仰对象。即使是山东运河区域早已存在的各种神灵,在运河、漕运的影响下,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运河、漕运为传统的龙神信仰打上了深刻的现实需要的烙印,这在运河沿线龙神庙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除了其原来就有的祈雨和保民的职能外,又添加了治运和保漕的职责,成为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重要见证。

[1] 罗原.尔雅翼[M].合肥:黄山书社, 2013.

[2] 吉成名.中国崇龙习俗[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3] 徐松.宋会要辑稿: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7.

[4] 孙百亮,梁飞.清代山东自然灾害与政府救灾能力的变迁[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8(1):61-66.

[5] 汪汉忠.从水旱灾害对苏北区域社会心理的负面影响看水利的作用[J].江苏水利,2003(3):46.

[6] 徐宗幹,许瀚.道光济宁直隶州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7] 汶上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汶上文史资料:第6辑[M].济宁:山东出版总社济宁分社,1993.

[8] 谢肇淛.北河紀[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赵士奇.论清代山东对水旱灾害的防治[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10] 嵩山,张熙先.嘉庆东昌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8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1] 李贤书,吴怡.道光东阿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2.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2] 方学成,梁大鲲.乾隆夏津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9.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3] 王振录,周凤鸣.光绪峄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4] 靳怀堾,尉天骄.中华水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15] 吴欣.山东运河区域水神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3(9):108-114.

(责任编辑:王兰锋)

Dragon-god’s Religion in Shandong Canal Reg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U Mengf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anal,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59, China)

The dragon-gods religio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olk religion of ancient Chinese.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handong canal region was the area where the dragon-god’s religion was very popular. Frequent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are the main cause leading to the dragon-god’s religion. Dragon-god’s Temple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is the official building, the other is the folk Dragon god’s Temple. The function of dragon-god’s religion to the canal body and the official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more reflected in the water conservancy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transport. For the local officials and the public, the main purpose is to pray for rain and enlightenment. Numerous rituals and legends derived from the activities of religion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pread of religion and in strengthening people’s geographical identity. The special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canal region led to the new changes in the traditional dragon god’s religion, so that it showed obvious regional featur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handong; canal region; the dragon-god’s religion

2016-10-11

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沿线金龙四大王信仰研究”(321051519)

胡梦飞(1985—),男,山东临沂人,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和运河文化史。

K928.4

A

1008—4444(2017)01—0005—04

猜你喜欢

龙王庙分水庙宇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基于闲置分水指标的黄河分水方案调整研究
山西文明守望工程掠影
奇怪森林
龙王庙里的龙
分水剑
承德避暑山庄及外部庙宇防雷设计实践与探索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澳门历史城区”的中式庙宇与民宅
西南油气田勘探获得重要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