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死亡观看中西文化差异

2017-02-24周金声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苏格拉底灵魂孔子

肖 莉, 周金声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死亡观看中西文化差异

肖 莉, 周金声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死亡是哲学和人生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人类的普世关切,对死亡的探讨及认识,直接影响着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对比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位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轴心时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死亡观之异同,发现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上的相异、地理环境的不同和语言文字的影响是导致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死亡; 孔子; 苏格拉底; 中西文化差异; 天人关系

距今约5000年左右,地球地表的温度开始升高,气候转暖。在北纬30°到40°这个地带,出现了人类最早期的文化[1]。到了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人类文明发展进入所谓的“轴心时代”[2],各古代文明中均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哲学家,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的犹太先知,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这些轴心时代的思想伟人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从源头上决定了西方、东方的印度及中国的文化发展形态,时至今日对不同人群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都面临着身死存亡的基本问题,可以说人类的命运就是围绕生死存亡的问题挣扎奋斗的历程,所以柏拉图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3]可以说,死亡是哲学和人生要面对的终极问题,也是人类普世关切的根本问题。对死亡的探讨及认识,直接影响着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东西方著名哲学家都都对这一根本问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本文将从对中西方文化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两位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孔子和苏格拉底死亡观的对比角度出发,来一窥中西文化之差异,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1 孔子的死亡观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在《论语》20篇中,有18篇讨论涉及死亡问题,其中孔子及其学生直接讨论死亡问题的语录多达58条之多[4]。孔子不但不回避谈论死亡,反而在他与学生的对话中经常以生死命运阐发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可见死亡问题是孔子哲学思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孔子的死亡观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孔子对死亡的认识是既重生、又重死。他认为,只有了解了现实生活与生命,才能更好地懂得死亡,所以他说:“不知生,焉知死?”[5]在孔子看来,死亡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道:“亡之,命矣夫!”一个“命”字,揭示了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根据《礼运》记载,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孔子指出,富足欢爱,人人都爱;死亡贫苦,人人都怕。既然人皆有死且人皆惧死,更重要的不就是参悟对死亡意义和死亡路径的认识吗?人固有一死,但怎样才算死得其所?在这里,孔子把对死亡的致思放到“生”的历程中,就是告诉我们,要重“死”须先重“生”:人必须先立足于生,理解生的道理、了解生的终极关怀、终极承担和终极奉献,才有可能参悟死的意义,才有可能死得其所。很明显,孔子强调由生来参悟死,其用心在于把“知死”变成为人人都应该认真体悟并切实践行的人生问题。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死亡思想的群体性、社会性和入世性。死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看待生。知晓生的价值和意义,经历了生的丰富历程,死亡才有尊严,才能死得从容而无憾。

其次,孔子强调“杀身成仁”,认为死亡的价值在于“仁”的追求与实现。当生命与“仁”发生冲突时,“仁”的道德价值是高于生命价值的。人们要做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篇》)。在这里,死亡用“仁”的实现来体现了个体的生命价值。《论语·里仁篇》中还提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体现的仍然是孔子死亡观背后的道德价值:即使是死,也要闻道;即使是死,也要践仁。孔子仁道思想的出现,“是古代中国思想符号世界中的划时代事件,‘仁’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意指超越生死的终极价值”[6]。孔子杀身成仁的思想对后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在追求真理和自由的道路上抛头颅、洒热血,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时至今日,孔子杀身以成仁的思想对减轻人类固有的自私心理、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为民族和国家等大义大利而奋斗牺牲的使命感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苏格拉底的死亡观

被后人广泛地视作西方哲学奠基者的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人的智慧,完善人的道德,实现灵魂的幸福,将“善”视作哲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灵魂”和“善”是理解苏格拉底死亡观的关键。苏格拉底把道德哲学的主题规定为人的“灵魂”和“善”。“善”是苏格拉底哲学中最崇高的主题。他认为“善”是最高境界的美德,而这个最高境界来自于智慧和理性,因此他说“美德即知识”,认为人的诸多美德都来自于智慧与理性的认知力。真理的知识很难获得,苏格拉底都常常“自知其无知”,“认为真理以神秘的方式存在于理解力不可企及之处”[7]。“通过理性,人能够得到确定不移的绝对的知识”[8]。他认为理性才是人的本性,人只能通过理性来认识自己,认识包括死亡在内的世间万物。他把自己比作一个助产士,让真理在他的对话者心中产生。灵魂在知识的指导下得到的结局,才是幸福的结局;如果在无知的指导下,则是不幸的。

对待死亡话题,苏格拉底采用的是直面死亡的方式。他在《申辩篇》中说:“我不拥有关于死亡之后的真正知识,我也意识到我不拥有这种知识。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显然,苏格拉底直面死亡的致思方式是在通过理性的推理来呈现关于死亡的真知。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用理性推理的方式透露出自己关于死亡的看法:“我们应该想到,根据其他理由,我的结果很可能是好的。死亡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之一。它或者是一种湮灭,毫无知觉,或者如有人所说,死亡是一种真正的转变,灵魂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出生时灵魂与肉体的结合的状态,对灵魂来说意味着一场囚禁。尽管“绝大多数人甚至都毫不怀疑死神在等待着他们,他们仍然像是注定要在世上永生永世一样地活着”[9]。苏格拉底同样意识到死亡终将到来并必将震撼每个人的灵魂,只有这种震撼,才会开启人对该如何生活的深入灵魂探寻和对人生意义的严肃思考。哲学即是教导人在生的世界里练习死的世界。在苏格拉底的眼中,以正确的方式献身哲学的人,他们哲学训练的目的就是使身体和灵魂分开,使灵魂脱离于肉体的羁绊,随时随地准备死亡。所以在苏格拉底的眼中,身体的死亡并不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因为正如他在《斐多篇》中所述,“灵魂不死”“人死后灵魂会走向更为善良的主人”。

3 二者的异同

同为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又分别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端的关键人物,我们对照一下,可以发现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死亡观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明显的不同。

对于死亡价值的认识,二者具有相同之处。孔子认为死亡的价值在于“杀身成仁”,苏格拉底认为死亡的价值在于实现“灵魂的幸福”和“善”。苏格拉底终身都在寻求关于勇气、正义、虔诚、友谊、节制等概念的真理,这与孔子终身追求“仁道”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者死亡观的相异之处也很明显。

首先,孔子的死亡观点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而苏格拉底的死亡观体现的是“天人相分”的哲学观点。孔子提到要“死守善道”“志于道”“依于仁”,在他眼里,仁道其实就是天道,践行仁道就意味着替天行道,死亡的本质涵义和价值观涵义是合二为一的。而苏格拉底则是从天人相分的立场来阐释死亡的本质涵义和价值观涵义的。死亡的本质涵义在苏格拉底那里只是作为一种理论假设而存在。苏格拉底心中虽对死并不恐惧,甚至面对误判之时毫不畏惧,绝不逃避,还要用死证明自己是一名没有罪过而遵守雅典法律的公民。他“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婢膝地乞求比死还坏得多的苟且偷生”。苏氏坚信“灵魂不灭”或“灵魂转移”,人死后可以到另一世界,在那里“充满希望”的新生又将开始。

其次,如段德智先生所言,苏格拉底的死亡观虽然也强调死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的意义,但他的着眼点却主要放在个人的荣辱或尊严上;而孔子死亡思想中的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始终占据支配地位。他对待死亡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在群体和社会层面,所以他特别强调的,是死亡的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10]。孔子追求的是一种有意识的生与死,就是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在他的眼中死亡是一种生命有始有终的完整过程。孔子的精神充满着人的自主性、实践性和自觉性,不依赖上苍,而是依靠人的积极奋斗来掌握或者顺应生死历程,所以能坦然做到“死而无悔”[11]。由此看来,孔子和苏氏对死亡的认识可谓殊途而同归。

4 二者异同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

我们都知道,从天人关系来看,中国的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西方的哲学则是天人相分的哲学。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天人合一的思想把自然看成最高的东西,人类必须顺应自然。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西方天人相分的思想则把人和自然放在对立的状态中,指出人一定要战胜自然、征服自然,最终实现人定胜天,这是西方的思想主流。那么人靠什么和自然争呢?靠的是在推理、论证基础上结合实践创造出的知识、科学和技术等成果和手段。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正是西方这种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才导致了西方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发展。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区别呢?根据辜正坤先生的观点,中西哲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地理环境的影响和语言文字的影响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西方主流文化思想源于古希腊。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我们的艺术都植根于希腊。”恩格斯也说过:“没有希腊罗马奠定的基础,就没有近代的欧洲。”[12]可以说古希腊开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先河。而古希腊的哲学是由神话发端,这是有关哲学发生学的共识。由于古希腊处在靠海的山脉环境,地理条件比较差,多山环海,地势崎岖不平,仅有小块平原,耕地严重不足,土壤贫瘠、资源匮乏,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从土地上获取生活资源艰难,就寄希望于苍天,千奇百怪、变幻难测的宇宙刺激了人们渴望改变生存状态的期望,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神话,柏拉图认为“只有那些天分极高的人、更富于神秘的人,才能发现这类事物,适当地分析它们,理解它们。”[13]柏拉图的高足亚里士多德干脆将“爱智慧”与“爱奥秘”作为同义语对待。这样,希腊“哲学”与“神学”契合了,导致神成了主宰人类灵魂的最高上帝,人的主体精神被消解了,成了神的奴婢。后来,智者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的精灵”,看待事物的中心从神转到人,极力高举人文主义大旗,逐步形成了“人是宇宙的主宰”“人定胜天”的世界观。近三百年来,西方通过文艺复兴唤起了人的自觉自信,挖掘出人的潜能,转向大海寻找发展途径,造成其发达的航行条件和海上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跨国商业发展。这种流动性很强的生活方式下产生的文化具有家庭观念相对薄弱、冒险精神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发达等特点。

古代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比较适宜发展农耕经济。农耕生产方式要求国民比较稳定地生活在同一个地区,按照农时进行农业生产,流动性不强。这种长期安居乐业的生活方式使得中国家族的发展很快而且规模较大。久而久之,与这种农耕文化相适应、满足大家族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所谓家族观念、宗法制、家国观念就应运而生,进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政治、经济、艺术、哲学等种种制度、思想也随之发展。进一步分析,家族观念下的中国古代社会,要求大家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和睦相处,以保持大家族的兴旺繁衍,这就是“和”的思想。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儒家思想强调以“仁”“孝”的观点来治理天下,为什么会提倡仁、义、礼、智、信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了。不同民族由于各自不同的生存地理条件锻造出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这些民族深层的心理结构经过数千年的积淀,逐渐变成模式化、定式化的思维模式和民族性格,代代流传并深入到文化的骨髓之中。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孔子的死亡观里面更加注重的是其群体意识和社会意义,而苏格拉底的死亡观则更加关注个人荣辱和尊严。

其次,从语言文字的影响来看,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是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唯一的意音文字,表意功能强,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长期使用这种语言及其语法系统的作用下,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从宏观整体把握事物的能力相对使用印欧语系语言的西方人要强得多。而印欧语系的语言是流线型的,主要表音不表意,再加上其严密的语法体系,使得使用它的西方人比较容易培养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密的科学推理能力。相比较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接近立体型,而西方人更接近流线型[12]。所以,中国人看问题往往由远而近,从整体出发,先看整体和大节,再看个别和小节。中国人看待天人关系是把自己放到自然的大环境中整体考虑,自己是自然的一个部分。西方人正好相反,他们习惯于从小到大慢慢推理,由近到远看待问题。看待天人关系时则是把自己放到自然的对立面,建立起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这样来看,中国人产生天人合一的观点,西方人产生天人相分的观点,也就顺理成章了。

[1]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2] 雅思贝尔斯. 历史的起源于目标[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7.

[3] 柏拉图. 斐多篇[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4.

[4] 段德智.试论孔子死亡思想的哲学品及其当代意义[J]. 中州学刊,1997(6):66-71.

[5] 苏俊霞. 孔子死亡观新议[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5):16-21.

[6] 杜维明. 古典儒学中的道、学、政[J]. 开放时代,2000(1):59-64.

[7] 阿姆斯特朗. 轴心时代[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296.

[8] 汪子嵩. 希腊哲学史(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68.

[9] 陈坎. 对话与练习死亡[J]. 海南大学学报,2016:19-25.

[10] 段德智. 试论孔子死亡思想的哲学品及其当代意义[J]. 中州学刊,1997(6):66-71.

[11] 顾彬. 孔子论死亡[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3):1-3.

[12] 恩格斯. 反杜林论[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68.

[13] 柏拉图. 巴门尼德篇[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5.

Studyof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EastandWestbyComparingDifferentViewsofDeathfromConfuciusandSocrates

XIAO Li ZHOU Jinshe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Wuhan430068,China

Death, the universal concern of all human beings, is the first concept that phylosoghy and life are supposed to deal with. Discuss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of death has immediate effects on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life.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onfucian views on death with those of Socrates to fin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thinkings, and by doing so, to further find out that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re brifely based on three elements: different views on human-nature relation, geographical positions effect and linguistic influences.

death; Confucius; Socrat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Human-nature relation

2017-09-12

湖北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SQD2016053)

岳 悦(1993-), 女,河南平顶山人,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邢起龙(1978-),男,湖北广水人,哲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家心灵哲学

1003-4684(2017)06-0088-04

G04

: A

[责任编校:张岩芳]

猜你喜欢

苏格拉底灵魂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灵魂树 等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