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2017-02-23胡亚敏
胡亚敏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21-0120-03
摘要:财务管理专业一直是近年招生的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巨大,每年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也人数众多,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办学时间并不长,在财务管理专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凸显了一些培养质量方面的问题。文章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入职场后遇到的问题、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教学条件和师资的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与职业相关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等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和工作经验,分析了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专业设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专业培养、改进教学、改进教学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 问卷调查 问题 措施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尤其是随着我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熟悉国际财务准则、熟悉跨国公司财务事项的财务人员有着很大的缺口,所以,在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迫切需求下,我国高校纷纷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截至目前,大约有600多所高校开设有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如果再加上三本院校招收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等,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近几年有了迅猛的增长,那么,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他们在求职和职业生涯中面临着什么样的困惑,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否为他们在职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步入职场的他们对学校的培养教育寄予什么样的期待,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能否和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带着这些困惑,笔者对江苏师范大学历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200余人进行了跟踪调查。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有5%的毕业生认为非常好,42.11%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前景比較好,有52.63%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前景一般,这说明在财务相关岗位上工作的毕业生比较认可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
二、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针对2007年到2015年江苏师范大学毕业的200名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73.6%的调查对象是女生,有26.4%的调查对象是男生,这一结果和财管系专业培养学生的性别比例相符。所以,所选择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所调查的样本中,有5%的毕业生是2007年毕业,有5%的毕业生是2009年毕业,有36.8%的毕业生是2011年毕业,有5%的毕业生是2012年毕业,有5%的毕业生是2013年毕业,有21.05%的毕业生是2014年毕业,有21.05%的毕业生是2015年毕业。样本分别选取了2007—2015年各年的毕业生。从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性质看,有47.37%的毕业生在企业从事财务相关工作,有5.26%的毕业生在银行工作,有21.05%的毕业生在政府部门工作,有26.32%的毕业生从事其他工作,说明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73.68%在从事与本科专业学习相关的工作,这一结果也和专业培养目标相关,说明专业学习影响着毕业生的社会职业。
三、毕业生对教学课程设置的反馈
(一)毕业生进入职场后遇到的问题
针对“毕业生在毕业后职场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的回答,有52.63%的毕业生认为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专业知识不扎实,有26.32%的受访者认为是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差,有15.79%的受访者认为是学习能力不足,10.53%的受访者认为是工作压力大。这一结果说明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生未来职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专业知识之外,参与社团活动所带来的自身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未来职场的发展。在大学生不断扩招的大时代背景下,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传统教育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还有更多需要改善的空间。
(二)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
针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有10.53%的毕业生认为本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良好,有68.42%的毕业生认为本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较好,有21.05%的毕业生认为本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一般,有5%的毕业生认为本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较差,这说明学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有改善的空间,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使设置的课程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的需求。对于专业课程的安排是否合理的调查,有21.05%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合理,有78.95%的受访者认为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为一般,也就是说,受访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认为学校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与工作中需要专业知识的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学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多的调查合理配置专业课程。
站在毕业生的角度,结合以前本科专业的学习,调查受访者认为学校应该开设哪些专业课程最合理,100%的受访者都选择了专业实践课。虽然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但是却没有受访者选择专业基础课,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毕业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的不足使其职业生涯起步之初受到了一定困扰,也说明现有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体系存在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结果从“你认为本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如何”这一问题的回答得到验证,有10.53%的受访者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实用性非常强,57.89%的受访者认为本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比较强,有36.84%的受访者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不太强。这一结果说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所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与社会接轨,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教学条件和师资的评价
学校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对于学生的培养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多元化培养学生的能力必不可少。高水平的师资也是培养高水平学生的基础。针对学生对学校教学条件资源的评价这一问题,有10.53%的受访者认为我校的教学条件资源非常充足,能满足需要,有78.95%的受访者认为我校的教学条件充足,基本需求可以满足,还有10.53%的受访者认为我校的教学条件一般,部分资源欠缺。地方高校受财政拨款的限制,在教学条件资源改善方面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毕业生对我校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有36.84%的毕业生认为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良好,有52.63%的受访者认为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较好,有10.53%的受访者认为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说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更高的期望。
(四)教学效果的评价
专业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一致才能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针对“您觉得本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是否相符”这一问题,有36.84%的受访者认为相符,有63.16%的受访者认为一般,说明学生对学校的专业培养有着更高的希望。对毕业生在大学对所学专业课掌握情况的调查,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有10.5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专业课完全掌握,有84.21%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专业课的掌握程度一般,有5%的学生感觉自己的专业课学习没有学到知识。学校的专业课学习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31.58%的学生认为可以较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有63.16%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一般,有5%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的学识只是较小程度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这一结果说明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并没有很好地与工作需求接轨,认为专业知识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方面作用有限。这一结果也在“您觉得所学专业课对掌握专业技能是否有所帮助”这一问题中得到反映。有42.11%的受访者认为所学专业课对掌握专业技能有很大帮助,有52.63%的受访者认为所学专业课对掌握专业技能的帮助一般,有5%的受访者认为所学专业课对掌握专业技能的帮助较小。
(五)与职业相关的专业之外技能的培养
职场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素質能力的考验,所以学生在大学里除了专业知识的培养外,还需要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专业知识外综合能力培养问题,本次问卷设计的问题有,“根据你的经验,你觉得在择业过程中的素质缺陷主要是什么?”有26.3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择业过程中的素质缺陷主要是心理素质问题,有52.6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素质缺陷主要是社交能力问题,有15.7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素质缺陷主要是知识面问题,还有31.5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择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口才问题。这一结果表明,在专业素质之外,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娴熟的社交能力培养和交往口才的养成、广泛的知识面是学生在未来职场发展的必备素质,这些素质的养成需要学校在开展高质量的教学之外,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各种学生社团的发展,以增强学生专业素质之外的能力培养。在“你认为自己在以下哪些素质中需要进一步培养”的问题调查中,有15.7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道德修养需要进一步培养,有57.8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竞争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42.1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需要进一步培养,这一结果表明大学培养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竞争意识、心理素质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以职场人的身份,了解毕业生对大学阶段学习必备的素质,有助于学校在未来学生培养环节抓住重点。有63.16%的受访者认为大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15.79%的受访者认为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有21.05%的受访者认为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这一结果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职业岗位对职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学校的培养模式应紧密贴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财管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毕业后面临着一个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已有的理论知识只是帮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根据调查的结果,学生普遍反映出对实践课程的迫切需求,虽然学校近几年也在不断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但是,大学本科的教育还是着重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课程设置时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虽然有些学校开设有实习课,但实习课要么流于形式,要么过于简单,脱离实际环境下的实践课程训练,很难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课程的效果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如何开设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实践课程,真正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学财务管理课程设置时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开放性办学意识还需要加强
要培养具有开拓意识的人才,能在未来担当重任的人才,学校上下要营造开放式办学方式的氛围,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与业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要成为专业知识的前言,各种思想和观点在学校这个地方得到碰撞,学校要成为引导业界发展的主要场所。要培养一流的具有开拓思维的人才,首先人才需要一个开放式、兼容并听的外部环境,可以邀请业界精英来学校演讲,使学生了解业界最新发展状态。
(三)师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流的学生需要一流的师资,具有深厚专业素养、理论与实践功底丰厚的教师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国内大学在前几年扩招的形势下,大批招聘了高校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其中一部分教师通过进修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但仍有部分教师原地踏步。另一方面,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财务管理专业,肯定会有半数甚至多数的学生毕业后会走上实务工作岗位,因此,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从业界聘请行业精英来学校承担部分教学工作,将会大大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但这一方面的工作由于受到我国高校教师编制等的影响,却没有很好的展开,因此,实现学校与业界的紧密联系和无障碍沟通,也有利于财务管理专业师资的进一步优化。
(四)专业课程之外的其他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强
大学是大学生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大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后将走入职场,如果在学校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不重视专业课程之外的专业素质,为人处世能力的培养,也会阻碍大学生未来职场的发展。从学生的问卷情况看,走入职场的毕业生对心理素质培养、社交能力的培养、道德素质的修养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我国大学生的培养在专业素质之外能力的培养还需进一步有意识的组织与加强。
四、财管系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措施
(一)改善专业培养方式
1.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目标决定行动。学校是为社会、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应该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和教学计划,才能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2.注重实践教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形成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注重与产业界的联系,不仅可以为专业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扩大学校的知名度,而且专业的发展会获得更多实业界的支持。
(二)改进教学
1.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切实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这类实践性强的专业,需要在以后课程设置方面真正涉及密切联系实际的实践课程,包括实践课程、证券操作的模拟训练、不定期地去企业见习与实习。
2.加强师资的培训。学校通过在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去其他学校交流访学等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以便用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学生。
(三)改进教学管理
1.加强考核。在已有的条件下,制定制度促进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管理部门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合理的考核制度与考核标准将有利于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于教学与科研中。
2.适当聘请校外企业财务人員。在现有人员管理制度上,采取灵活的方式建设有活力的、由理论界与实务界精英组成的教学队伍,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业界精英客座课堂的方式将会为学校专业教学带来清新的空气和鲜活的血液。
3.开展课外实践互动,增加企业实习。专业见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见习与实习活动,不仅会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便于用人单位了解学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利于发现学校教学的不足,提高未来的教学水平。X
参考文献:
[1]刘秀琴,徐亚明.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2,(1).
[2]余琼.应用型大学会计课程改革[J].中外企业家,2016,(6).
[3]刘晓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6,(2).
[4]孙玉甫.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培养研究[J].商业会计,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