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文章主旨,精心设计教学

2017-02-23贺亮

文教资料 2016年28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巴金课堂教学

贺亮

摘    要: 本文通过巴金《鸟的天堂》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先期经历,剖析其创作心态,结合课文分析主旨,从而对教学给以建议:以文章主旨为纲,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精细品读语言、阅读补充资料、联系前后语段,感受文中的明亮、充满蓬勃生命力的“鸟的天堂”。

关键词: 《鸟的天堂》    巴金    文本解读    课堂教学

对文本的深入准确的解读无疑是师生课堂高质量对话的基础。深度解读文本,需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的人生历程与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有了对作者人生经历的“纵”梳理,对文章的理解才会有“人”的真实心理的把握,才会有情感的对接与共鸣;有了对社会环境的“横”的观照,对文章的理解才会坐标,才会有文章意义的深度考量。有了这样的“纵””和“横”的分析,对文章的主旨把握才会准确而深刻,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师生对话才会有情感、有温度、有深度。

一、“纵”“横”联系,体会作者心态,把握课文主旨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写景课文,作者是巴金先生。一切景语皆情语。尽管这的确是一篇相当纯粹的写景文章,没有必要负担太多的心理、人物的深刻分析,但作者写景的风格和角度亦是作者心态的自觉与不自觉的投射,如果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不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态,对课文“景语”的解读就可能偏颇,可能出现与文本风格不相和谐的教学设计。

对《鸟的天堂》一文的理解,需要教师对作者的分析既有对其生平的“纵”的了解,又有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横”的联系。

首先,研究巴金先生的生平,会发现《鸟的天堂》一文写作的时间是1933年,正是作者刚刚在《时代》上连载完《家》的时间。因此可以推断作者在《家》这部作品中抒发的对旧的社会文明的厌恶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应该是作者此时最真实的心愿。

从整个社会环境而言,1933年的中国外有日本侵占东三省之“患”,内受蒋介石“攘共”政策之忧。然而,“大同世界”、“现代化国家”仍然是当時知识分子共有之梦。巴金也不例外。

尽管他曾经在1933年年初说:“在现在的这种环境中……只能够使我做噩梦……那一切所谓中国的古旧文化遮住了我的眼睛,使我看不见中国的未来,有一个时期使我甚至相信中国是没有未来的。”[1]

但是,他《旅途随笔》中的一系列有关南方之行的散文分明讴歌着工人阶级的力量,透露出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信心与热情。如《机器的诗》一文中这样写道:“在每一副机器的旁边至少站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器,指挥轮船前进。看见这些站在机器旁边的工人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从心底生出了感动……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器的工人的雄姿。机器有规律地响着。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毒蛇。我看着这一切,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正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我的心颤抖的感情抓住了我……”这分明是对新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者的一种热切的赞美和讴歌。

因此,可以相信的是,广州之行让原本对“古旧文化”成分厌恶和失望的作者看到了新的阶级、新的生产方式带来的改变“旧生活”的希望,增强国家会强大、社会会发展的信心。

因此,这棵繁茂的、养育着千万鸟儿的大树更是作者对未来和谐、蓬勃的社会期盼的心理投射。作者赞美“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的时候,不仅是爱树的蓬勃的生命力,更是抒发作者对新的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正因为对未来的期盼,使作者关注着、感染到树和鸟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量,《鸟的天堂》中集中笔墨讴歌了这棵作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的生命力。此文美在文章之中朴素的力量感。

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抽象复杂的社会和心理分析显然不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这样一篇课文确实没有必要附着那样沉重的背景分析。那么如何在摒弃抽象晦涩的分析情况之下,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那深沉而热烈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呢?关键在于老师了解到这些背景知识之后,有了对课文主旨的正确把握,以文章主旨为纲,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细品语言、补充资料、前后联系,感受巴金先生描写的明亮、充满蓬勃生命力的“鸟的天堂”。

二、基于解读,把握主旨,精心设计教学

1.细品词句,感受主旨,体会文本语言之精妙。

《鸟的天堂》文字非常朴实,其对大榕树生命力量的赞颂一读了然。“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这些句子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作者心中对树枝叶繁茂、充满生命力的赞叹。

老师教学时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你们从哪些词语感觉到这是一棵“美丽的南国的树”?以此引导孩子们自由地谈论文本中对树的赞美,并结合朗读体会到大树的生命力之旺盛。

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大家之作往往提词炼字非常准确,一字改易而言辞之美便失色不少。培养孩子的语感,需要孩子对语词有敏锐的感觉、细腻的体会。改词是引导学生想象词语细腻的表达效果、体会文本用词准确的好办法。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个“卧”字展示出仅这一部分树枝占领水面面积之宽,显现榕树之大。学生尝试改写的时候发现“立”便没有这种效果。

文中亦有一个“堆”字很值得细细推敲。“堆”这个词,一般用指沉重的东西相互累压,难有美感。而文中“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这一个“堆”字却以沉沉的重量感极为生动地写出了榕树枝叶之繁密。如果带领学生进行“换词练习”,学生就会发现这个词之精妙。换“压”,失去了下方生长的树叶之向上蓬勃的力量感;换“叠”,失去了上方茂密树叶的簇拥密挤的重量感。

2.引入资料,明了主旨,突破教学难点。

在《鸟的天堂》明了朴实的语言中,有一句相对难以理解的句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个句子很美,传递出闪烁明媚的生命意象感。但又似乎让人难以理解,“绿叶上的新的生命在颤动”是什么呢?

在有限的知识领域中,学生可能讨论认为:这是风动、是树叶动、是阳光闪烁、是树间的鸟儿在动,这都是可以认可的推论。但是,“每一片绿叶上”、“新的生命”,似乎又不止于这些实物、实景,它更有作者欢乐心情的投射,是作者充满希望的激情在跳跃。

如果教师结合稍微讲一讲当时外忧内患的时代背景,讲解巴金的生平刚刚出版的《家》一书的主旨,就可以发现《机器的诗》这篇巴金同时期写作的简短的散文给孩子们阅读,他们就会更深一步地走进作者的内心,明白那颤动的不仅是绿叶,更是作者充满期待和希望的内心情感。

3.秉承主旨,前后照应,感受“天堂”之欢愉。

课文的后一部分写作者在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时候确实见到了鸟,着力于描写环境的光明、被掌声击起的鸟声鸟影之热闹紛纷,却没有细写鸟类飞翔之翩跹、羽毛之漂亮华丽,写到一只小鸟的鸣声,只是句“那歌声真好听”。相比前文写树生命力之精笔细摹的赞叹,这种见鸟的愉悦写得清浅而简短,更体现作者对于树之生命力的感受之深,甚于见鸟之欢悦。

我于网上或者一些教学参考书上看到一些教学实录,在此处拓展了写话:“这只在鸣叫的小鸟,如果她会说话,她会说写什么呢?”很多学生会写道“会感谢这棵大树给了他们保护”,“会感谢保护这棵树的农民”,老师会引导学生体会环境保护才有了这个“鸟的天堂”。诚然,我们读一个文本,可多角度阅读,但把本文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似乎就错过了理解作者爱国之情、盼望更美好社会深层次的意义,使文本学习流于浅薄。

我以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时进行前后联系,体会作者写的“一切显得更光明了”的环境,体会鸟飞鸟鸣的动态,体会到作者的欢愉就足矣。结合前文教学中学生已经了解的作者当时的心态,就能于这一部分体会作者在心中对光明的赞颂、对美好社会的期待,文本前后两部分的体会就和谐统一。

这堂课后,可以继续引导学生阅读巴金的散文作品、观看由巴金的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以一篇课文的学习带动对作者的关注和对其系列作品研究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不要孤立地看待文学作品,而是从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和社会背景的“纵”与“横”的联系中理解文学作品的真实内涵。

参考文献:

[1]张明达.1933年关于“中国梦”的一次问卷调查[J].辽宁青年,2015(4).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巴金课堂教学
海上日出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小巴金“认错”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