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在高职院校“90后”班级良好学风形成中的作用

2017-02-23刘萍祁兴普夏秀华

文教资料 2016年27期
关键词:学风班级班主任

刘萍+祁兴普+夏秀华

摘    要: 作者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分析“90后”学生特点及高职院校班级良好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对班主任在建设班级良好学风中应有的作用及举措进行探讨。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学风建设    高职班主任

学风即学习风气,是指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群体的精神状态与行为表现,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及风格的总体反映,也是学生的人生观、学习动机和追求目标在学习热情、努力程度、意志品质及自控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1]。学风有较强的群体倾向性和感染力,是促使和保证学生圆满完成学业的重要因素。优良学风的熏陶可以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奋斗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操守。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学风建设不仅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志,而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一个学校的整体学风由在校班级学风的升华和集中体现,班级学风的好坏直接决定学校学风的养成。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核心是加强班级良好学风建设。班级的学风,顾名思义是指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在这里则主要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09年起,高职院校陆续迎来了“90后”学生。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著名教育学家谭顶良教授通过现象综述了“90后”学生的几个特性[2]:认知上,聪明、反应敏捷、学习能力强,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无所畏惧、敢于反抗、敢于质疑;情感上,以自我为中心,物质富足、快乐匮乏;意志上,忍耐力差、吃不了苦,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行为上,我行我素,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极力表现与众不同,崇拜明星,依赖网络,行为易过激……这一批个性鲜明、特点明显的“90后”学生步入大学校门,表现出一些不良现象。高职院校因本身招生层次较低,学风问题较多。面对这样的形势,如何做好班主任岗位的角色定位,以何种思维来理解、审视、评判和引导“90后”,形成良好的班级学风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在此笔者就近两年来担任班主任的心得体会就如何引导“90后”班级形成良好学风作一探讨。

1.学风“诊断”——正确分析高职院校良好学风形成的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的学风问题不是孤立的,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笔者主要从社会、学校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等三个方面分析[3,4]。

1.1外界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外界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化社会和家庭环境方面。首先,网络化和信息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发生了大的变化。网络社会包容了各种文化,价值观相互渗透,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甚至混淆视听。“90后”大学生大部分从小接触网络,面对各种文化,良莠难分,欠缺判断力,易受网络诱惑并模仿相应行为,一些人在情感方面投入过多等,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影响学习。其次,“90后”大学生主要是独生子女,从小“皇帝”或“公主”般宠惯及家庭父母寄予高期望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导致一些“90后”学生浮躁、叛逆,难以静下心来学习,甚至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现象。因此班主任不仅要从生活上正确引导,还应和学生家长多沟通,深入了解学生信息,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方面,学生对于不同的学校常有不同的认同感,在名校就读的学生往往有一种优越感、归属感,而在一般院校就读的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度往往较低。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与名校学生的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会产生怀疑,对自己的学校缺乏底气与信心,个别学生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育规章制度有待完善,部分教育制度形同虚设,如对学生违规违纪处分、不及格处分、考风等规章制度的落实不够,导致一些学生心理上缺乏约束感和危机感,对学习不上心。因此,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外在环境尤其是学校差异对自身的影响,让学生充分理解“成事在人”的真谛,唤起学生的能动性;其次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最后要加强校规校纪、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危机感,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风建設。

1.3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其学习的影响。

首先,基础较差,学习难度大。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高考分数较低,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再加上多数学生为文科生,在学习化学等相关课程时,似懂非懂,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其次,学习目标迷茫,动力不足,自制力差,学习纪律松懈。从紧张的高中到相对轻松的大学,一些学生失去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奋斗目标,学习开始浮躁,不肯下工夫钻研专业知识,急功近利。有的学生认为读书只为一张文凭,只要通过考试就行,上不上课无关紧要,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屡禁不止。

最后,学习不用功,投入时间少,学习目的功利化。一方面,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认为大学生活轻松自由,考试简单容易通过,于是平时追求玩乐,沉迷网络。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偏重社会活动,学习目的功利化。片面认为,新形势下“锻炼能力”最重要,于是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做生意,增强所谓的社会适应力,尤其是部分学生会干部常以学生管理工作为借口逃避上课,专业课学习不投入,很多专业课程“红灯高悬”,导致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实践技能缺乏。

因此,班主任应根据“90后”学生群体特征及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确立学习目标和目的,探索自身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风。

2.对症下药——多种举措,促进班级良好学风形成

2.1以身示范,树立教师威信。

班主任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桥梁,也是学生在校的直接监护人,因此,班主任的以身作则和权威作用是影响班级学风形成的关键因素[5]。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学风,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应充分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对学生以身示教,使班级学生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觉养成良好学风,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成才。

2.2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情感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随着教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相对减少,学生更多的只是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因此,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应发挥年轻,与学生年龄落差小,易沟通和融合的特点,多与学生沟通,以适宜的方式与学生打成一片,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人生观、价值观、社会热点等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一份真诚和关爱及全心全意为他们着想的心意,从而产生共鸣,唤起他们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从与学生的沟通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正确的指导,相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方式,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3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形成适合的学习方法。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学更强调自主学习,而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高职院校课程按教学内容分主要有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从教学形式分主要有理论课和实践实习课。理论课学习要求“必需,够用”,这是高职学生区别中职学生的关键,是高职学生毕业后再学习的基础。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别,对学生进行分析归类,采取区别教法、区别难度、区别要求和目标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信心、学有所得。一般学习方法是: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作业、复习记忆等;课后多阅读相关资料,扩展知识范围;养成记录和做记号的习惯。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是多理解、多记忆、多思考。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主题班会讨论交流学习经验,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和人际关系。

2.4学生管理与任课教师管教管导相配合。

学风建设关系到班级、学校的整体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每一位教职员工。而有不少人认为,学风建设主要体现在学生管理方面,学风建设的关键在学生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学风建设应该全校动员,人人有责,仅仅依靠几个部门、几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6]。高职院校要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动员每一位教职员工参与学风建设,为良好学风的形成做出努力。因此,班主任在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和任课教师相互沟通,发挥任课教师的管教管导作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上课效率,促进班级良好学风形成。

2.5形成帮扶小组。

根据班级同学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帮扶小组”形式开展帮学活动。帮扶小组采取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班级良好纪律维系小组,由一个班干/学生会干部和两位普通同学组成,目的是维持良好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种是学习帮扶小组,选择学习成绩好且具有管理能力与爱心的同学做组长,负责全组尤其是基础较差组员的学习,一般专业课即以分组展开,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7]。

以上几种措施的推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我班总体学习氛围浓厚,学风良好,大部分同学能够自学并勤于思考,充分发挥了能动性。同时应看到,以上举措对少数同学成效并不明显,厌学现象仍存在,下一阶段仍需继续探索适合方法,正确引导该部分同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廖列营,林丹薇.高校班主任学风建设工作机制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6,18(1):130-133.

[2]杨亚萍.“90后”高校班主任角色转变与素质必备[J].甘肃科技,2009,25(17):176-177.

[3]崔占前,王宗霞,秦宗阳,郭静,陈健,杨晓龙.新时期影响高校学风主要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中國科教创新导刊,2010(29):123.

[4]孙玉伟,董俊斌,付建军,李金华.大学生学风建设调查与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2):77.

[5]张君维.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班主任的引导作用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249-251.

[6]许荣伟.高校学风建设中辅导员与专职教师协作机制研究[J].文化教育,2016(5):303,305.

[7]侯雪燕,薛丹.项目化教学背景下高职学生学风建设的调查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0,10:236-237.

猜你喜欢

学风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