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2017-02-23张瑞坤

文教资料 2016年27期
关键词:模式创新新媒体时代人才培养

张瑞坤

摘    要: 媒体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高校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传媒生产观念的不断变革,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势必要有新型的传媒人才教育理念与其相适应。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高校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坚定理想信念,适应时代发展。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具备全能型记者编辑的技能,还要具备复合型管理的能力。河套学院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技能、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职业道德意识;熟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运行特点与规律;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观点;掌握中外新闻传播事业历史基本脉络和发展规律;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熟练掌握网络时代传播技能,具有较强新闻意识和较高写作能力,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传播、公关策划、教学及传媒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以社会的需要塑造人,新闻教育是一种职业技能教育。面对瞬息变化的媒介环境,势必要求高校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及时调整,特别是地方院校一定要结合实情探寻新的发展道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不管如何调整都要遵循理想信念、时代需要这条主线。理想信念就像是人生的总开关,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立德树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闻教育的基本职责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只有从源头上抓好新闻队伍建设,才能为新闻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贯穿到新闻院系的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学中去,使新闻学真正成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1]这一论述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构建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需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客观规律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

二、更新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技能。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原有的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快速变革的媒体发展需要。新闻传播专业院校应该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设置。除了专业核心课程以外,还要有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前沿课程。新闻传播类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具备“采、编、播、摄、录、演”专业综合能力。新媒体时代要学生具备网络技术运用的能力。所以在设置课程时应该增加一些网络技术方面的课程(Web开发基础、用户体验与互联网产品设计、多媒体人机界面设计、VB程序语言设计)等,及时更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科交叉,强化时代理念,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新闻传播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新闻传播专业院校应该坚持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特别是地方新闻传播类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要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目前河套学院新闻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已初步形成融基础实训(可视录播实训)、专业实训(非线性编辑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文秘速录实训)三大层次的实训中心,同时还拓展了(校园广播、校园微信平台、校园电视台)三大实践平台。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学期专业见习、假期专业实习、毕业作品设计三个考核指标。学生每个学期都有2周的学期专业见习、每个假期都有40天的专业实习、每个毕业生都要上交毕业设计作品。“业界需要既有广博人文知识基础和良好素质又能突破媒体界限,了解新闻传媒前沿发展的、同时掌握多种工作技能的现代应用型新闻人才,即“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应用型人才”[2]。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业界需求人才是紧跟时代变化的,所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也要紧跟时代发展,以适应业界对人才的需求。

三、提升师资水平,注重专业特色。

由于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增长过快,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普遍存在教师配置不足现象,现有教师学历次较高,但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理论型”教师,他们理论功底扎实,但缺少媒体实践经验[3]。按照《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实施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逐步推动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的结合。河套学院也启动了“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河套学院共建新闻专业”的部校共建计划,同时制订了《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与河套学院共建新闻专业落实方案》。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每学期挑选10左右名新闻业务骨干、优秀记者编辑,定期到河套学院新闻系(专业)进行全职或兼职讲学。每学期学院推荐一两名专职教师到媒体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双方实行“双導师”制,聘请媒体专家和学院教授共同指导学生选课、实习、撰写论文、开展课题研究,推进教学与实践、实践与岗位接轨,实现在校学习为毕业工作奠定基础,就学与就业“零距离”。

巴彦淖尔市位于中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全市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辖四旗、二县、一区,聚居着蒙、汉、回、满、达斡尔等40多个民族。河套学院坐落于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市,前身是创建于1985年的河套大学,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综合性学院。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普通本科学校,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唯一的普通本科高校。内蒙古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较多,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和旅游资源丰富。闻名中外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北路就在内蒙古中西部。因此,在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开设更多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边疆特色的课程,例如《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史》、《民族文化》、《河套文化概论》等课程,进而挖掘民族文化素材,培养服务于内蒙古西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具备竞争力的人才。

四、丰富通識教育,增强社会责任。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4]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制度,丰富通识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秘书长、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指出:“要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作为本科教育的基本内容,其核心在于将通识课程质量与专业课程质量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坚持通识教育的自身目标。”

一个国家能否长久强盛,一个民族能否长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就在于能否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期待。希望大家珍惜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作为一个大学生,最起码的价值取向就是要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大学生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对周围的人和更多的人负责,进而对民族、祖国、社会和人类负责,做一个有价值、负责任的人。”普利策有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是培养未来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基地,新闻工作者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实施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新闻舆论监督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新闻工作者在履行监督职责时,必须尽好社会责任。做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必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注重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5]。所以培养新闻传播类人才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高校是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成长的摇篮,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是未来新闻队伍建设的基础,关系新闻事业长远发展,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只有从源头上抓好新闻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才能为新闻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柳斌杰.发展中国特色新闻学重构理论实践教育体系.光明日报,2016-03-28.

[2]胡兵,郑重.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现代教育技术,2014(11).

[3]宋亮.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思考.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1).

[4]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2016-3-17.

[5]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9.

本文系河套学院2016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院校新闻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HTXYJY1600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模式创新新媒体时代人才培养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